1 / 41

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 —— 关于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 —— 关于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张 华 ( hzhang@kcx.ecnu.edu.cn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主席. 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大, 郭智的眼睛小?. 在“爱护眼睛”的活动中,王诗言小朋友指着周老师说:“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大,郭智的眼睛小?”孩子们立刻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 周老师头大,郭智头小. 周老师爱喝奶, 郭智不爱喝牛奶. 爱吃鸡蛋眼睛大. 周老师高,郭智矮. 我想的不一样. 郭智爱哭,周老师爱笑. 老师的头大,郭智的头小. 郭智的眼睛没长好.

redfor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 —— 关于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关于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关于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张 华(hzhang@kcx.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主席

  2. 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大,郭智的眼睛小?

  3. 在“爱护眼睛”的活动中,王诗言小朋友指着周老师说:“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大,郭智的眼睛小?”孩子们立刻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在“爱护眼睛”的活动中,王诗言小朋友指着周老师说:“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大,郭智的眼睛小?”孩子们立刻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

  4. 周老师头大,郭智头小 周老师爱喝奶, 郭智不爱喝牛奶

  5. 爱吃鸡蛋眼睛大 周老师高,郭智矮

  6. 我想的不一样 郭智爱哭,周老师爱笑 老师的头大,郭智的头小 郭智的眼睛没长好

  7. 教师提出问题: 你能够证明给我们看看吗?

  8. 孩子们挑选出高矮一样的小朋友进行比较,发现一样高的小朋友眼睛并不一样大。孩子们挑选出高矮一样的小朋友进行比较,发现一样高的小朋友眼睛并不一样大。

  9. 儿童关于“吃鸡蛋与眼睛大小关系”的调查表

  10. 爸爸眼睛小, 我的眼睛小, 奶奶的眼睛也小。 爸爸妈妈的眼睛大,我的眼睛就大。

  11. 我的眼睛象爸爸,因为我是爸爸的儿子。

  12. 这个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 为什么——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 是什么——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13. 吴玲的故事

  14. 吴玲的话 • 一谈起毛衣,我的话就多了。 • 每星期的星期三最后两节课是兴趣课,到那时我总是迫不及待而兴奋地跑上去,要知道我可喜欢这节课了,我总是盼望星期三能快快来到,到那时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织毛绒一边说话,多好,我多么希望每天都有一节这样的课啊! • 开始织毛绒了,我拿起毛线认认真真地织起来。勾线,绕线,脱针,勾线,绕线,脱针,……这样一来一回,一来一回的。每隔织完几圈,我总要量一量它多长了,心理暗暗地说:“希望它快快长,快快长。” • 我最喜欢织毛绒!

  15. 这个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 应当——生活应当是怎样的? • 怎么办——我怎样使生活变得更好些?

  16. 一、世界是什么 • “天为什么下雨” • “种子为什么发芽” • “含羞草的叶子为什么‘怕羞’” • “蚂蚁群体生活的奥秘” • “手机为什么不用电话线” • “电脑是怎样工作的”

  17. “事实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 • “设计本位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 “研究性学习” • 探究世界的两条途径: • 途径之一:提出问题—形成课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 途径之二:倾听、观察世界—反思、体验世界—描述世界

  18. 查德(Sylvia C. Chard) 的“三五”模型 • 三个阶段—— • 阶段1:课题计划与启动。 • 阶段2:课题实施。 • 阶段3:课题反思与结论。

  19. 五个“结构要素”—— • “讨论”(discussion)。 • “现场工作”(field work)。 • “研究”(investigation)。 • “表现”(representation)。 • “展示”(display)。

  20. 最大问题:“无意义的”探究 • 小明对昆虫有敏锐的兴趣。作为一个仅仅五岁的孩子,他知道许多关于昆虫的事情。他经常和爸爸一起到小河边或树林里收集昆虫。随后,他们就一起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它们。小明的爸爸是一位科学家。很快,小明在朋友们中间就以知道许多关于科学的事情而闻名。“如果你想了解昆虫,那就去问小明。”朋友们这样说。 • 小刚也对昆虫感兴趣,他是小明要好的朋友。但有时小刚非常讨厌小明的行为。那一天,他们两人在小明家的后院里发现了一只蝈蝈,小明上去一脚就把它踩死了。昨天下午,他们两人在外边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大蜘蛛。小明匆忙冲到房间里拿来一瓶胶水,并把胶水捏到蜘蛛身上。后来,他又把胶水撒到一只甲虫身上。再后来,他又把胶水撒到一群正在搬运东西的蚂蚁身上。 • 那天晚上,小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那只蜘蛛和那只甲虫正在哭喊着求救,而那群蚂蚁正在挣扎着死去。小刚从梦中惊醒的时候,满眼是泪水。

  21. 出 路 • 真实的儿童的问题,心灵投入,展开真实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思想 • 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

  22. “设计本位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深层意义“设计本位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深层意义 • “儿童的发现” 。 • 教育的理性精神:教育即研究。 • 教育的民主精神。

  23. 二、世界会好吗 • “保护家乡的小河” • “走进空巢老人” • “盲人行路难” • “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 “如何与父母沟通”

  24. “价值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 •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 •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 实施这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途径: • 体验生活情境 ——发现问题——服务行动——反思行动经验

  25. “服务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从事社区服务而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多方面能力、养成公民责任感和健全个性的课程与教学取向。 • 它是“社区服务”和“学术学习”(academic study)的整合。它把“学会服务”(learn to serve)和“在服务中学习”(serve to learn)两种行为整合起来。它把“为了更好的学生”和“为了更好的公民”两种目的整合起来。

  26. 四大特征—— • 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 • 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 • 儿童做决定 • 分析性反思(analytic reflection)

  27. 服务学习的实施 • 1. 将公民素养作为公共教育的重要目的 • 2. 将服务学习与学术课程有机整合起来 • 3. 提供确定的时间进行高质量反思 • 4. 学生在服务学习活动中高度自主、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且与成人形成“同事关系”(collegial relationships)

  28. 5. 创造有关服务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服务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特殊的要求,如它要求教师由“演讲者风格的教学”(presenter-style teaching)转向“教练风格的教学”(coach-style teaching)。

  29. 最大问题:“活动主义”与“感伤主义” • “活动主义”:有行动、无反思,使行动形式化、肤浅化。 • “感伤主义”:有体验、无思维,有感性、无理性,由此使活动陷入情绪化、表面化。

  30. 出 路 • 将之变成“反思性实践” • 积极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31. 服务学习的深层意义 • 教育中的民主精神与服务精神 • 将教育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上

  32. 三、二者之关系 • 两种风格—— • 第一种风格更表现出自然的、科学的特性 • 第二种风格则更具有社会的、道德的特性

  33. 两种风格之互补—— • 在探究“世界是什么”的同时或稍后追问“世界会好吗”,进而投入完善世界的行为,“事实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会获得充分发挥; • 在从事旨在“使世界更好些”的反思性行动的同时或稍后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由此使自己的行动更深刻、更理性,“价值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变得更有力量。

  34.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之关系:重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一个构想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之关系:重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一个构想 • 两条主线—— • 倾听、理解学生的思想 • 反思、提升教师的思想

  35. 三条途径—— • 创生“单学科探究活动” • 创生“跨学科探究活动” • 创生“生活探究活动”

  36. “倾听、理解学生的思想”、“反思、提升教师的思想”是两条主线,创生“单学科探究活动”、“跨学科探究活动”与“生活探究活动”是重建课堂教学之三个途径或三个重点,与此同时,探讨以“欣赏”和“帮助”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价,并积极创建以自由、民主、探究为特点的班级文化、学校文化。“倾听、理解学生的思想”、“反思、提升教师的思想”是两条主线,创生“单学科探究活动”、“跨学科探究活动”与“生活探究活动”是重建课堂教学之三个途径或三个重点,与此同时,探讨以“欣赏”和“帮助”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价,并积极创建以自由、民主、探究为特点的班级文化、学校文化。

  37. 推荐书目 • 1. 张华等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 • 2. 张华、李雁冰等著:《研究性学习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38. 结 语 • 在生活探究中, • 发现儿童与教师思想的力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