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上海市重点学科申报 分析化学 学科汇报 化学系 孔继烈

上海市重点学科申报 分析化学 学科汇报 化学系 孔继烈. 一 . 申报理由.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通过建设将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拥有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学术团队; 有稳定的前沿主攻方向,已取得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正承担重大项目并预期有重大的突破; 教育部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 属于学校重点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并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 。.

reg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上海市重点学科申报 分析化学 学科汇报 化学系 孔继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上海市重点学科申报 分析化学学科汇报 化学系 孔继烈

  2. 一.申报理由 •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通过建设将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拥有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学术团队; • 有稳定的前沿主攻方向,已取得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正承担重大项目并预期有重大的突破; • 教育部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 • 属于学校重点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并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 。 国内分析化学有5个全国重点学科(北大、武大、南大、厦大、湖南大学),目前复旦分析化学的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同类学科中的位列约第3~5位,在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高水平论文发表等方面位列前茅,整体水平在上海地区排位第一。

  3. 面向国家/上海需求,分析化学的机遇与挑战 • 十一五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 ,“张衡工程” • 国家安全 (化学/生物毒物检测、兴奋剂/毒品检测) • 国民健康(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疫情预警) • 城市安全(水/空气/地表质量控制、安检/边检) • 环境监测(农药、 食品卫生检验、现场分析)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安全、市民健康、重大疾病预警、检测、预防、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环境检验检测等领域均需要建立相关的快速应对机制和反应系统,分析化学将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4. 二.学科方向及学术队伍 共19人 , 平均年龄39 岁,教授7人, 副教授6人, 博士讲师 5人, 90% 以上有博士学位。 其中: 院士 1位 (双聘) 杰出青年 2位 (1 位为杰出B) 长江特聘(讲座) 1位 复旦特聘 1位 973首席 2位 跨世纪 1位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3位 上海市科研创新团队

  5. 2004-06 学科建设成效 (之一) 科研项目与经费: “973”: 1+3 (首席+课题) 和 “863”: 6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1 (A+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1+2 (重大+重点+仪器专项) 上海市科委重大:创新团队 1 个 + 2 科研总经费达3700余万, 其中纵向经费 > 2400 万

  6. 2004-06 学科建设成效 (之二) 成果与奖励: SCI 论文 166 篇, 其中 IF > 3.0 为 60 篇 IF > 5.0 为 22 篇 申报专利 45 项, 授权23项,其中 发明专利授权 16 项 专著 5 部 2005年 “生物质谱/分离新方法与新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教育部提名1等奖 2005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2等和3等各 1项

  7. 2004-2006 发表SCI 论文IF > 3.0 60 篇, IF > 5.0 22 篇 共 29 篇 SCI 他引 > 1600 次, 单篇 61次。

  8. 二.学科方向及学术队伍(之一) • 生物质谱与重大疾病蛋白组学分析 国内领先 学术带头人及团队: 杨芃原教授(复旦特聘,973首席) 贺福初院士、陈先教授(长江讲座/杰出B) 施前教授博导,樊惠芝副教授硕导 陆豪杰副教授博导(上海市青年启明星) 2001年率先在国内组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2003年牵头承担973项目“重大疾病相关生理病理过程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杨芃原教授任首席;2007年 973项目“微流控学在化学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杨芃原教授任首席)

  9. 痕量蛋白/多肽纳米沸石富集-MALDI TOF/MS直接分析新方法 方向1:生物质谱与重大疾病蛋白组学分析 Angew. Chem. Int. Edit.2005, 44, 615-617 (IF = 9.6)

  10. 微流控-质谱联用的芯片纳喷雾系统,对蛋白质进行在线酶解鉴定。微流控-质谱联用的芯片纳喷雾系统,对蛋白质进行在线酶解鉴定。 M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04,3,1201~1209 (IF = 6.9)

  11. 低丰度蛋白/多肽的PMMA接枝纳米碳酸钙富集的MALDI-MS直接分析研究低丰度蛋白/多肽的PMMA接枝纳米碳酸钙富集的MALDI-MS直接分析研究 Angew. Chem. Int. Edit.2006, 45, 3345. (IF = 9.6)

  12. 蛋白质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质谱鉴定联用系统蛋白质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质谱鉴定联用系统 • 建立了cRPLC-fast-CE-MALDI-TOF/TOFMS二维蛋白质/肽快速分离与质谱鉴定系统. • 实现了蛋白质/肽两维快速分离检测。 Electrophoresis 2004, 25: 2374-2383

  13. News Highlight Anal. Chem. 78(1), 5, 2006 芯片蛋白固定相用于手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05, 4, 2154 (IF = 6.9)

  14. 二.学科方向及学术队伍(之二) • 微纳流控分析与疾病诊断新方法 :国内有竞争力 学术带头人及团队: 孔继烈教授博导(杰出青年,启明星) 刘宝红教授博导(启明星,曙光学者) 张松副教授硕导 (霍英东青年基金) 余绍宁博士副教授 (哈佛医学院引进) 陈刚 副教授硕导 (启明星) 2007年 973项目“微流控学在化学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基础 研究” (杨芃原教授任首席,刘宝红教授任课题组长)

  15. EC MALDI-MS Functionization of surface for in-channel protein immobilization Novel Strategy for Miniaturization of Chip-based Enzyme Microreactors Anal. Chem.,2004, 76,6426-6433 (IF = 5.6)

  16. Enzymatic microreactor-on-a-chip : MALDI-TOF-TOF-Mass spectrometry 3 s ! 6-24h Enzymatic microreactor Solution digestion Peptide mapping analysis with digestion of 2 pmol BSA while it flew through the trypsin-encapsulated channel compared with solution digestion

  17. Mass results 氨基酸序列覆盖度》70% 受邀在2004国际慕尼黑分析化学会议上以“Micorchips in Proteomics” 为题就相关内容作40分钟大会报告

  18. EC Switchable Surface Based on LD-SAM On Off Chem. Comm., 2004, 10, 1194 – 1195.

  19. Chem. Eur. J. 编辑邀请撰写专题综述 We recently read your interesting paper in Chem.Comm. on “Controlled protein assembly on a switchable surface”, and it struck us that this would make an excellent subject for the Concept section in Chemstry-A European Journal…. Dr. Neville Compton Dr. Elisabeth von Roedern Editor Deputy Editor

  20. Chem. Eur. J. 2005, 11,2622-2631.

  21. Multilayer-Assembled Microchip Reactor towards Low-leve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Anal. Chem. 2006, 801-808 Anal Chem Most-cited 10 articles 2006

  22. Y.Liu, et al. Anal. Chem. 2006, 801-808 Anal Chem Most-cited articles 2006

  23. 二.学科方向及学术队伍(之三) • 复杂体系分析及创新分析仪器研制:国内有特色 学术带头人及团队: 张祥民教授博导 丁传凡教授博导 魏勋斌副教授硕导 邓春辉副教授硕导 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中心”2007年获得批准 (全国首家) 。2003年与上海精密科学仪器集团、2005年与日本岛津公司分别成立联合实验室,23项专利授权,3种新型仪器产业化。

  24. Capillary Array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Based Multidimensional Separation System Coupled with MALDI-TOF-TOF-MS Detection for High-Throughput Proteome Analysis This new system allows an 18-fold increase in throughput compared with serial-based 2DLC system.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overall system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analysis of a tryptic digest of proteins extracted from normal human liver tissue.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6,5,3186-3196

  25. Dear Dr. Zhang,On behalf of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we are pleased to invite you to give an ORAL presentation entitled "MULTI-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ARALLEL CAPILLARY COLUMNS FOLLOWED BY MASS SPECTROMETRY FOR HIGH THROUGHPUT PROTEOMIC STUDIES" at the HUPO 2nd Annual World Congress to be held October 8 -11, 2003 in Montreal, Canada.…… Wendy HernandezCongress SecretariatEvents International Meeting Planners759 Victoria Square, Suite 300MontrZal, QuZbec, Canada H2Y 2J7 第2届国际HUPO 会议邀请报告 (Canada, Montreal 2003,Oct. 8-11) Novel Strategy of High-Abundance Protein Deple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并行二维液相色谱 Parallel 2D HPLC For the first time, a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2D) liquid-phase separation system, coupling strong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SCX) to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 instead of specificity deple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at the intact protein level for depletion of highabundance proteins from rat liver.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06, 5, 3186- 3196 J Chromatogr. A 2007, 1139 (2): 191-198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6,5,2853-2860

  26. 三维液相色谱-串级质谱分离、鉴定平台 3D SEC-SCX-RPLC-MS 理论峰容量达到100,000 张祥民教授 很高兴通知你,你的“三维液相色谱…”文章被全体编辑和审稿人评选为 PROTEOMICS杂志第4期 ‘In This Issue’文章……借此机会特邀请你参加二月份的PROTEOMICS podcast专栏编辑工作…. MJ Dunn教授 PROTEOMICS杂志主编 三维液相分离相对两维色谱,鉴定数量提高2.5倍,2个以上肽匹配的蛋白质数量占65%,鉴定1688个非冗余蛋白质。 Proteomics 2007, 7(4), 500-512

  27. Synthesis of Magnetic Microspheres with Immobilized Metal Ions for Enrichment and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Phosphopeptides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first time, Fe3+-immobilized magnetic silica microspheres with high magnetic responsivity were prepared through a facile approach, and the synthesized Fe3+-MS microspheres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first time for the enrichment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osphopeptides from tryptic β-casein digest via a direct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dv. Mater. 2006, 18, 3289–3293

  28. 2004-06 学科建设成效 (之三) 人才及队伍培养: • 博士22人, 硕士11人,博士后12人 • 杰出青年/长江教授及跨世纪后备人员4-5位 刘宝红教授, 陆豪杰副教授, 邓春晖副教授, 张松副教授 引进青年后备人才: 魏勋斌 研究员博导, 38岁,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成像分析) 施前 教授博士, 36岁, 德州休斯顿大学肿瘤中心(肿瘤诊断分析) 许彦辉 博士, 30岁,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蛋白质结构分析) 樊劲松博士, 39岁, 新加坡国立大学(NMR分析) 余绍宁博士, 41岁, 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 陈惠 博士, 30岁,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 (疾病诊断新方法)

  29. 2004-06 学科建设成效 (之四) 产学研成果 日本岛津公司支付复旦大学科学仪器研发首期拨款619000美圆 申请专利45项,授权23项

  30. 2004-06 学科建设成效 (之五) 学术活动/兼职 与科研获奖 杨芃原教授:中国人类蛋白质组学学会副理事长,质谱学会常务理事,并担任Spectrochimica Acta Electronica编委,中国《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担任化学生物传感器和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第十届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评审组副组长。 孔继烈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国家基金 委化学部评审组成员。 《分析科学学报》《电化学》《化学传感器》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辑。 张祥民教授: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蛋白质组学会理事;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色谱》杂志编委。 刘宝红教授:国际电化学学会生物电化学部副主席,《化学传感器》编委,

  31. 2004-06 学科建设成效 (之五) 学术活动/兼职 与科研获奖 • 主办 2005年国际蛋白质组学会议, 11次 国际会议 邀请报告。 • 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提名一等奖 2005 杨芃原等 (第1) • 上海市科技进步2等奖 及3等奖各1项

  32. 2007-09学科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使本学科在【生物质谱与疾病蛋白质组学分析】、【微纳流控体系与生命分析化学】、【复杂体系分析与创新分析仪器研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学校985的支持下,通过重点发展上述的学科方向,培养和引进3-4位年轻杰出教授,1-2位院士,进入全国重点学科, 同时使整个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进入全国前三甲的行列。

  33. 2007-09 学科建设举措 • 人才队伍建设:3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包括院士3位(含双聘2位),教授博士生导师9位(含国家杰出青年2~3位, 长江特聘教授2位) • 研究基地建设:将争取申报上海市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 • 科学研究:将瞄准国际前沿, 同时面向国家和上海市需求,继续开展“顶天立地”的创新性研究。 • 产学研结合:完成3项以上针对环境检测、疾病诊断、城市安全预警等领域的专门化仪器的产业化。

  34. 致  谢 感谢上海市。。。

  35. 2004-2006 发表SCI 论文IF > 3.0 60 篇, IF > 5.0 22 篇 共 29 篇 SCI 他引 > 1600 次, 单篇 61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