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如何面對大學多元入學考試

如何面對大學多元入學考試. 主講人 洪 泰 雄 95.9.30.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貳 、 指定項目甄試. 參 、 考試分發入學.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什麼是 『 大學多元入學 』 二方案入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級分 學科能力測驗五種標準. 什麼是 『 大學多元入學 』. 考招分離 多元選才. 二方案入學. 甄選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學生性向、能力與興趣 適才適性 依辦學理念及發展特色自行選才. 級.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如何面對大學多元入學考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如何面對大學多元入學考試 主講人 洪 泰 雄 95.9.30

  2.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貳、指定項目甄試 參、考試分發入學

  3. 壹、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 什麼是『大學多元入學』 • 二方案入學 •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 級分 • 學科能力測驗五種標準

  4. 什麼是『大學多元入學』 • 考招分離 • 多元選才

  5. 二方案入學 • 甄選入學 • 考試分發入學

  6.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的重要性 • 學生性向、能力與興趣 • 適才適性 • 依辦學理念及發展特色自行選才

  7. 學科能力測驗使用的成績表達方式。其將考科前1%考生的平均原始得分除以15(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作為該科之級距,原始得分0分者為0級分,每增加一個級距,依次往上得1.、2、3…,最高為15級分,缺考以0級分計。 分 Admission via Application or Recommendation Screening ex︰某科前1%考生平均原始得分為90分 90/15=6 6即為此科之級距 則此科各級分依次如左圖 特色 1.不同的科目,可以使用相同的級分概念。 2.方法簡單易懂,考生可以很容易驗證自己 的級分 3.測驗本身會有誤差,以級分計算成績,有利 削減「錙銖必較」的考試風氣。級分制雖會 造成許多考生同級分的情形,但如此一來正 可參酌其他項目用來比序。 4.級分和原始分數之間的相關性易懂。 5.可用以初步篩選考生。

  8. Ⅰ.「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Ⅰ.「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Ⅱ.「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Ⅲ.「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Ⅳ.「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Ⅴ.「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分數)。 五 標 Admission via Application or Recommendation Screening ex:右圖為 某科級分人數分布表 由此圖可得此科之 「頂標」為 13級分 「前標」為 12級分 「均標」為 10級分 「後標」為 8級分 「底標」為 7級分

  9. 貳、指定項目甄試

  10. 一、口試 • (一)口試的意義 • (二)口試問題類型 • (三)口試要點 • (四)如何蒐集資訊與資料準備口試 • (五)口試注意事項 • (六)口試型態 •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11. 二、書面資料審查 • (一)書面資料審查之意義 •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12. 三、小論文 • (一)小論文之意義 • (二)小論文的評量目的 • (三)小論文的考試型態 • (四)小論文的題型 • (五)小論文的格式 • (六)小論文的評分標準

  13. 一、口試

  14. (一)口試之意義: • 口試一般而言,注重口語表達能力的學系(組)以及需呈現作品集並說明設計理念的學系(組)要求口試的時間較長。口試的進行則包括考生自我介紹、口試委員詢答、抽題組回答、閱讀短篇論文後意見發表、英文朗讀與翻譯、作品展示、即席演講或表演等。

  15. (二)口試問題類型:

  16. (二)口試問題類型:

  17. (二)口試問題類型:

  18. (二)口試問題類型:

  19. (二)口試問題類型:

  20. (三)口試要點: • 1 . 口試前之準備: • (1)加強對時事新聞的認識 • (2)勤練自我介紹 • (3)廣泛接觸各種常識 • (4)模擬口試

  21.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1)服裝儀容整齊,頭髮平整,忌以奇裝異服、怪 異髮形或挑染髮口試。 • (2)入場時應面帶笑容、有禮貌、充滿精神、有自 信、 表情自然、不緊張、並禮貌的向主考官鞠 躬問候。 • (3)口齒清晰、對答如流、聲高適中、問、答題之 間不可停頓太久、條理分明、意簡言賅。

  22.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4)據實以答(求真)。 • (5)口試時應兩眼注視口試官。 • (6)針對沒有把握題目先面帶可愛笑容,可採以下 參考性說法:「這個問題我不是那麼深入,以 下僅就我所知,由幾方面分析(盡量回答)」。

  23.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7)面對不會的問題: • (A)先深呼吸調節情緒 • (B)可以委婉表達是否可更詳細說明題目意思 • (C)若教授允許,可針對該系自擬題目,一來 表示你對該系平時的偏愛,再來則自己掌 控時間,不要把時間給口試委員,任他宰 割。

  24.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8)若同時口試幾位同學,非輪到你時,應注意聽 講(最好稍做要點筆記),以免口試委員提出 同樣問題,無法回答,漏失分數。 • (9)回答較專業性的問題時,論點兼顧邏輯性: • (A)從情、理、法 • (B)治標、治本分析、層次分明。

  25. (三)口試要點: • 2 . 入場口試時的最後檢視: • (10)出場時應向主考官致謝,並將椅子輕輕歸 位。 • (11)投考師範院校若具備說故事、笑話(典雅有 內容,避免講黃色笑話)等能力佳。

  26. (四)如何蒐集資訊與資料準備口試: • 1. 蒐集資訊包括大學校系的資訊以及你高中三年的作品,包含以下項目: (1)校系簡介 (2)考古題 (3)時事 (4)重要作品 (5)掌握基礎課本

  27. (四)如何蒐集資訊與資料準備口試: • 2 . 蒐集資料途徑包括: (1)自行前往索取、親自到該校系參觀、向學長姊諮詢或以e-mail或電話聯繫的方式,請同系學長姐指點或提供必要資訊,瞭解該系的課程內容、師資、設備、上課情形。 (2)向親朋好友尋求協助、或向該領域較權威人士請教,多多徵詢他們的專業看法。 (3)上圖書館找資料或上網路查詢及參加大學博覽會等方式。

  28. (五)口試注意事項: • 有八成以上的校系會問:「你為何報考本科系? 」。希望你多從幾個角度觀點,統整出個人經驗,來談你為何選擇此校系的原因。 • 教授會針對該系未來的出路、發展,來問你對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或問若考上就讀該校系後,發現與興趣不合,你將如何?

  29. (五)口試注意事項: • 口試當時,教授可能會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再提出問題或困境,問你如何處理、看看你的臨機應變能力如何。你不妨可自問自達或找同學一同演練一番。 • 若有事先先寫好小論文、自傳或讀書計畫者,要記得所寫內容,切忌有誇大不實的內容,因為教授可能從中問你一些問題。

  30. (五)口試注意事項: • 口試前做深呼吸以降低焦慮,口試時記得面帶微笑,回答問題時,聲音清晰可聞、沉著堅定,讓人覺得你充滿自信;雙手自然放在腿上,不要玩筆、眼神飄亂或一些無謂的小動作,干擾自己也干擾別人。椅子約做1/2~1/3的位置。 • 確定所問的問題,若未聽清楚,可說聲「對不起!」請教授再說一次,莫聽不懂而瞎矇亂猜。

  31. (五)口試注意事項: • 若所問的問題不懂,可委婉的回答:「這部份還沒有很多的了解,但會再多注意這方面的資料。謝謝教授」。最好不要直接回答:「不知道」。 • 對談時,不要太在意回答的不順或不對,或是一再表示抱歉,影響接下來的表現。

  32. (五)口試注意事項: • 進場時,臉盡量保持讓考官能看到的角度,等考官示意後就坐,並記得說「謝謝!」。對談時,不要讓主考官覺得你在背稿。沉著,有組織有系統的對答便是。且表達清楚,眼神溫和堅定,表現自然、專注的儀態。

  33. 個人一次口試 <1-1> 個人一次口試 <1-2>    考官   考官  考生  考生 黑板 (六)口試型態: • 1 .一個人一次口試: • 由一位或數位教授對一位考生,進行十至十五分鐘之一般知識及專業知識的口試。

  34. 團體一次口試 <1-2> 團體一次口試 <1-1>    考官   考官     考生       入口 考生    (六)口試型態: • 2 . 團體一次口試: • 由二位以上的教授對一群考生,以三十至三十六分鐘之時間,採個別詢問、團體討論觀察、閱讀資料後意見發表,或其他方式評量。

  35. 個人兩次或多次口試 人物  門 ……考官  ……考生 等候室 小論文 → 英文 → 數學 → 物理 → 人物 電梯 黑板 門 門 門 門 物理 數學 英文 小論文     (六)口試型態: • 3 . 個人兩次或多次口試: • 由個別或多數之教授對一位考生,個別以十至二十分鐘,採口試、實驗、術科、小論文等方式配合評量。

  36.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 請利用1~3分鐘的時間作(中、英文)自我介紹。 • 為何選擇本系?本系有什麼特色吸引你?(對本系的認識與印象如何?) • 你提到自己有很多興趣,你覺得這些興趣對學習上有何影響? • 你參加本系的口試前準備了些什麼?你從何處得到本系資訊?你準備口試的方法?

  37.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 有沒有當過幹部或義工、社工?請說明你的幹部經驗。 • 描述一下你的在校成績。你如何學習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課程? • 進入大學後還需要學習哪些資訊,才能和課業相輔相成? • 請談談你的夢想。你對未來理想及生涯規劃?

  38. (七)甄選入學一般口試題庫: • 請說服我們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你知道本系哪幾位教授的專長?是否上過本系的網站?覺得我們的網站如何?

  39. 二、書面資料審查

  40. (一)書面資料審查之意義: • 書面資料審查是您與審查委員們溝通的管道,您可透過書面資料來行銷自己,讓審查委員能在短時間內有系統的瞭解您在各方面的整體表現。通常各校對於審查資料的要求大致包括自傳、讀書計畫、社團參與、競賽成果、在校成績單、資格條件之證明文件以及其他等項目。

  41.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由於每個人的個人特質並不相同,自傳的撰寫重點應以欲推甄校系的招生目標為原則。自傳每一部分的標題最好稍加設計,以突顯內容重點。以下是撰寫自傳需要具備的幾個基本項目: • (1)個人資料 (2)家庭背景 • (3)求學過程及經歷 (4)報考動機及未來展望 • (5)注意事項

  42.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1)個人資料: • 包括姓名、生日、學經歷等個人資料及個人特 質、個性、興趣及專長。最好以實例印證,如 曾得過的獎項或榮譽、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甚 至一些能彰顯自己特性的社會活動參與,舉凡 能表現自己獨特個性和專長的項目。注意要主 題明確,讓焦點集中在一、兩個特質上。

  43.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2)家庭背景: • 可大略描寫家庭大致情形、成員及成長中值得 提到的事件,不用太過詳盡。因家庭對一個人 的影響相當大,最好選擇對你在學習、個性上 的正面影響即可。

  44.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3)求學過程及經歷: • 在求學過程方面,可將自己的成績稍加整理,把 好的成績凸顯出來,展現你的學習能力。 • 在個人經歷方面,包過擔任幹部及社團活動經 驗,若曾有工作經驗亦可一併陳述,將重點著 重在各項經驗所帶給你哪些智能的增長與啟示。

  45.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4)報考動機及未來展望: • 報考動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您必須對您 所要報考的校系有適當的認識,表現出強烈的 企圖心與誠意。另外非本科系出身的同學,則 可對為何轉換跑道、為何報考該系及個人興趣 等三點加以說明。 • 對未來展望方面,則可著重在志向、生涯規劃 及對未來的期許等三方面加以說明。

  46.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1 . 自傳: • (5)注意事項: • (A)應注意規定的字數限制 • (B)外觀設計應漂亮整潔 • (C)內容應簡潔有力、言之有物 • (D)不可言過其實

  47.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所謂讀書計畫,就是個人未來進入該校系的展望與規劃。讀書計畫應針對本身較弱學科提出補強方法,且依據個人興趣規劃未來學習的方向及領域,最好配合未來校系開課方向融合撰寫,可達到更好的效果。以下是讀書計畫的建議內容: • (1)就讀動機 (2)學習計畫 • (3)未來規劃 (4)自我能力評估 • (5)注意事項

  48.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1)就讀動機 • 必須明確指出自己為何要繼續升學,讓老師知 道你有強烈的進修意願,並表明選擇該校系的 理由。

  49.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2)學習計畫 • 分別說明您在入學前進行的準備工作、入學後 的學習方向和目標。考生可先釐清 • (A)自己學過的主要科目中,特別感興趣者 為何? • (B)想深入研究的領域為何? • (C)最近有哪些熱門議題值得深入討論? • 以擬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

  50. (二)書面資料審查之內容: • 2 . 讀書計畫: • (3)未來規劃 • 主要在評估自己對學習計畫的實現能力,及對 未來的自我期許。考生可詳述自己的優勢,包 括學習態度、特殊專長、語文能力等,讓考官 對你的能力有概略的瞭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