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10.1 突变的分子基础. 碱基替换 ( base substitution) : 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 替换。包括转换 ( transtion) 和颠换 ( transversion) 。. 移码突变 ( frameshift mutation) : 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 个碱基对。. §10.1.1 碱基类似物的诱发突变. Base analogues 可以在 DNA 复制中代替某种碱基,引 起配对错误,从而由一种碱基对代替另一种碱基对。. 5-溴尿嘧啶(5- bromouracil,BU) 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 ·. A.

rimo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突变和重组机理 §10.1 突变的分子基础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 替换。包括转换(transtion)和颠换(transversion)。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 个碱基对。 §10.1.1 碱基类似物的诱发突变 Base analogues可以在DNA复制中代替某种碱基,引 起配对错误,从而由一种碱基对代替另一种碱基对。

  2. 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BU)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BU)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 · A · · A G · T A T C T · A · · G A BU BU BU · G · G · A · C G C T C · G · · A A BU BU BU

  3. 2-氨基嘌呤(2-aminopurine)可取代腺嘌呤与T配对 AP · T A AP · · G C T · C A AP A · · · T T T

  4. 叠氮胸苷(AZT, azidothymidine):T的类似物 是用于治疗爱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一种药物。 RNA cDNA HIV-1 整合入宿主DNA 反转录 新病毒 人的细胞 AZT在病毒RNA→DNA的阶段是反转录酶的底物,但 在细胞中却不是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这样AZT的 作用是一种选择性的毒物,可以抑制病毒cDNA的产物 ,阻断新的病毒的合成。

  5. §10.1.2 改变DNA化学结构的诱变剂 • 亚硝酸(nitrous acid,HNO2):具有氧化脱氨作用。 NA HNO2 T U C A H · · · A A G HNO2 C U NA H A G HNO2 X · · G · C T C 发生碱基转换

  6. 烷化剂 烷化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而有效的诱变剂。最常用的有 甲基磺酸乙酯(EMS)、甲基磺酸甲酯(MMS)、亚硝酸胍等。 它们都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这些烷基能够移到 其他电子密度较高的分子中去,是碱基许多位置上增加 了烷基,从而多方面改变氢键的结合能力。 烷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碱基的N1、N3、N7位置上。最容易发生 在G的N7位置上,形成7-烷基鸟嘌呤。 7-烷基鸟嘌呤可与胸 腺嘧啶配对,从而产生GC→AT的转换。 烷化作用可使DNA的碱基容易受到水解而从DNA上裂解下来, 造成碱基的缺失。从而引起碱基的转换与颠换及移码突变。

  7. 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插入突变剂) (Intercalating mutagents) 包括原黄素(proflavin)、acridine orange等。 它们通过插入到DNA双螺旋双链或单链的两个相 邻的碱基之间,起到插入诱变的作用,这种突变 往往是移码突变。 Acridine类诱发突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cridine 化合物所诱发的突变型能用acridine来使之回复, 但不能有碱基类似物使之回复

  8. 染料分 子嵌入 TACGA ATCGGGTATT ATGCT TAGCCCATAA 复制 TACGA ATCGGGTATT C G ATGCT TAGCCCATAA 插入一个碱基对 移码突变

  9. 辐射的诱变作用 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UV):能使DNA产生两种 光生成物--环丁烷嘧啶光二聚体和6-4光生成物。 胸腺嘧啶二聚体通常发生在同一DNA链上两个相临 的胸腺嘧啶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单链之间,这种 二聚体是很稳定的。 阻碍单链分开,影响复制 复制 在胸腺嘧啶对应处随意渗入碱基, 引起突变。

  10. 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AFB1) 在鸟嘌呤N-7位置上形成一个加成复合物进而产生 无嘌呤位点。它要求SOS系统参与,SOS越过这些 无嘌呤位点并在其对应处选择性插入腺嘌呤。 A C G T A AFB1 A C T A 复制 T G C A T T G C A T A C T T A A C G T A A C T A 复制 + T G A A T T G C A T T G A A T

  11. 基因突变与氨基酸顺序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密码子发生改变, 但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变。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DNA中碱基对替换, 使mRNA的某一密码子改变,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 不同。很多错义突变造成蛋白质的部分或完全失活, 从而表现出突变性状。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碱基替换改变了 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成为3个密码子UAG, UAA和UGA中的一个时,就出现无义突变。

  12. 突变热点(hot spots of mutation) • 和增变基因(mutator genes) 突变位点在基因内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某些位点 上突变型很多,其突变率大大高于平均数。这些位 点就称为突变位点。 形成突变位点的最主要原因是5-甲基胞嘧啶(MeC)的 存在。 诱变剂 T MeC 氧化脱氨 短的重复序列也容易形成突变热点。因为这些地方 容易发生插入或缺失,这是由于DNA复制时发生模 板链与新生链之间碱基配对的滑动造成的。

  13. 多聚酶的3′→5′ 校对功能丧失或降低 DNA多聚酶基因突变 dam基因突变 错配修复功能丧失 增变基因(mutator genes):基因组中某些基因的 突变可使整个基因组的突变率明显上升,这类基因 称为增变基因。 增变基因主要有两类:DNA多聚酶的各个基因和 Dam基因。

  14. §10.2 重组的分子基础 §10.2.1 非相互重组(non-reciprocal recombination) 特点:1. 重组的产物不互补,遗传信息不对称交流。 2. 等位基因严重偏离孟德尔比率。 基因转换(gene conversion) Neurospora 的+ × - 杂交子囊类型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 + + — — + — + 子囊类型 + — — + + + — — — — + + + — + — 分裂类型 MI MI MII MII MII MII 交换型 非交换型

  15. Neurospora 中+ pdxp ×pdx +杂交,其中4个子囊的结果 子囊 孢子对 1     2     3      4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第四对 + pdxp pdx + + + pdx + + + pdx + + pdxp + pdxp + pdxp + + pdx + + + pdx + + pdxp pdx + pdx +

  16. pdxp pdx + + × pdx + pdxp + pdx + pdx + pdx ⊕ pdx pdxp + + + + pdxp + pdxp +

  17. 基因转变: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等位基因转变为基因转变: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等位基因转变为      另一等位基因的现象。 特征:⑴ 具高保真性,即转换后的等位基因      与转换者完全相同。    ⑵ 转换事件往往与邻位的交换事件相      伴而生。交换频率比转换频率高好      几倍,且涉及到相同的染色单体。    ⑶ 转换会提高相邻交换的负干涉系数。    ⑷ 极性化分离。 减数后分离(post-meiotic segregation):其异常分离在重组过 程中形成的杂合双链DNA分子没有得到及时较正,在随后 有丝分裂中随着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裂所致。

  18. Olive等对粪生粪壳菌 (soxdoria fimicola)的研究: 如果染色体中每一条双 链都是纯合互补,则减 数分裂产生的 4 个子囊 孢子再经一次有丝分裂 产生的 8 个孢子不论是 否发生重组都应当是相 同的基因型成对排列。 因此异常分离一定是有 异源上链的存在。这种 异常分离是有丝分裂的 产物,故称为减数后 分离。 g+A × g-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交换是断裂、 再接的过程 遗传重组的机制 5.3.1 交叉型学说(chiasmatype theory) 1909年由Janssens 提出 5.3.2 模板选择假说(copy choice hypothesis) 1955年由Lederberg提出 特点:不主张交换是断裂、再接过程

  20. 13C 和 15N 重标记 噬菌体DNA A品系 c mi 复感染 轻培养 + + B品系 裂解,密度 梯度离心 c mi+个体必定 是通过两个标 记基因之间发 生交换而产生 的。由于mi+位于标记轻链 的末端所以重组后代的染色体大部分是是重标记。 12C 和 14N 轻标记 c +

  21. Holliday 模型(hybrid DNA model) Robin Holliday于1964年提出了重组的杂合DNA模型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22. A B A A B B 横切 b b b a a a A B 纵切 A B a b b A b a a B

  23. Half-chromatid conversion A g+ A g+ 4︰4 正常分离 未重组,无 异源双链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部分 校正 a g+ 5︰3 异常分离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24. A g+ Chromatid conversion a g+ 6︰2 异常分离 A g+ A g+ 全部校正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a g 未校正 a g a g+ 4︰4 异常分离 A g+ A g a g

  25. 基因转变实质上是异源双链DNA错配的核苷酸 对在修复校正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基因转变为 他的等位基因的现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