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BL 組讀書報告

BL 組讀書報告. 書名 : 我在底層的生活 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 組員 :3 號王士宣 ( 心得分享 ) 4 號王俐文 ( 心得分享 ) 14 號許皓媛 ( 心得分享 ) 18 號湯羚 ( 心得分享 ) 23 號劉子瑜 ( 心得分享 ppt 製作 ) 26 號戴妤丞 ( 心得分享總整理 ). 一 、 作者介紹 1. 女作者芭芭拉 • 愛倫瑞克,是時代雜誌的專欄作家,因為出生於家庭不富裕,所以對於社會中的貧窮人家特別關懷,也出了許多有關社會主義和經濟產業的書集。. 一 、 作者介紹 2.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BL 組讀書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BL組讀書報告 書名:我在底層的生活 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 組員:3號王士宣(心得分享) 4號王俐文(心得分享) 14號許皓媛(心得分享) 18號湯羚(心得分享) 23號劉子瑜(心得分享ppt製作) 26號戴妤丞(心得分享總整理)

  2. 一、作者介紹1 • 女作者芭芭拉•愛倫瑞克,是時代雜誌的專欄作家,因為出生於家庭不富裕,所以對於社會中的貧窮人家特別關懷,也出了許多有關社會主義和經濟產業的書集。

  3. 一、作者介紹2 (1941~),洛克菲勒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曾任《時代雜誌》專欄作家,是相當活躍的女性主義者與民主社會主義者。她出身於礦工家庭,前夫是卡車司機,也因此她特別關注美國社會底層的生活。 《我在底層的生活》出版後,她被診斷罹患乳癌,在治療過程中她以此個人經驗探討美國的醫藥產業問題。

  4. 二、內容介紹1 • 大部分的人民天天辛勤工作,卻只能領取微薄的薪資。但很多人確宣稱道,只要認真工作都可以始生活過得更好,這是否是真實的? • 此書是作者受托對於一般美國低薪工作進行調查,因此她暫時放棄作家的身份,單槍匹馬潛入低層職場與他們為伍。 • 這段期間她嚐到了貧窮人的苦與無法翻身的無奈,此書也成為替他們發聲的管道。

  5. 二、內容介紹2 有數百萬美國人一年到頭工作,只賺得低廉的薪水。而在一九九八年,芭芭拉.艾倫瑞克決加入他們,因為她質疑「只要有工作,不論是哪種,就能使你向更好的生活前進。」這個言論的正確性,畢竟,一個只能靠六到七美金的時薪生存的人又如何談論成功?

  6. 二、內容介紹3 於是芭芭拉頂著六十歲的身驅,從佛羅里達州到緬因州,再到明尼蘇達州,她先後當過女侍、旅館房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家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 她很快發現,沒有什麼工作是真的「不需要技巧」,即便是最底層的職業,也需要精神和體力上的龐大付出。

  7. 三、劇情分析 • 作者芭芭拉為了調查和體會社會底層的生活,先後做了女侍、旅館服務員、看護之家助手、清潔女佣以及賣場銷售員,最後來個成果評估。 • 每一樣工作都各有艱辛之處,讓作者品經歷到大多數人們困苦的生活。

  8. 四、角色性格 • 從作者的文筆中能體會她是個各性堅強且富有正義感的人,每次遇到不公平或不講道理的老闆、上司,她都不退縮,不畏艱難替別人發聲並極力爭取該有的合理對待,而且對周遭的同事加以關懷。還有她能獨自離家去外地工作,證明作者真的很有勇氣。 另外,作者眾多的同事中幾乎都缺少了作者的精神。比起來他們忍氣吞聲的,不敢違背上司的命令,可能是過怕了辛苦的生活,只想保住自己的工作。真是值得同情的人們!

  9. 五、佳句1 • 1.我對這份工作的第一個反應是失望,以及某種帶有性別歧視的不屑。我本來可能正在裝配水管、精通各樣閥門的詞彙,皮帶上掛著叮噹作響的工具,跟史提夫和華特談笑風生,但我此刻的任務,卻是把一件粉紅色上衣掛回衣架。沒有什麼重大事情,而且就我所見,也沒什事迫在眉睫。

  10. 五、佳句2 2.先前我也提過一種人之常情:你往往不願意拿已經認識的惡魔跟不認識的惡魔換,即使後面這個不認識的拿出更好的薪資福利來誘惑你。做每一份新工作的時候,你都必須在毫無頭緒也毫無朋友的情況下,從頭從新開始。

  11. 五、佳句3 • 3.有一天他們必定將對回 報永遠這麼少感到不平,起而要不得到應有的報賞。當那天來臨時,他們會更加憤怒,發動罷工和暴動。但天不會塌下來,而且到最後,我們全都將過得更好。

  12. 五、佳句4 4.有罪惡感根本不夠,我們真正該有的感受應該是羞愧,對我們如此依賴他人以過低薪資付出的勞力感到羞愧。當某個人為了一份養不活自己的薪資而工作時,那麼他/她是為你做了極大的犧牲,他/她用自己的能力、健康和生命的一部份為代價,給你一份贈禮。

  13. 五、佳句5 社會讚許地稱這些人為「貧窮工作者」,實際上他們才是我們社會上的大慈善家 。他們忽視了自己的孩子,好讓其他人的孩子能有人照顧;他們忍受貧困,好讓通脹率低,股價可以上漲。成為一名貧窮工作者就是成為一名匿名捐贈者,一個沒有名字的恩人,無名地奉獻給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14. 六、心得感想1 • 大多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真的非常無奈。他們一年到頭不論再怎麼辛勤的工作,卻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這樣他們永遠無法翻身。

  15. 六、心得感想2 作者芭芭拉•愛倫瑞克,因為家庭貧窮,所以很關懷這些人們的生活。為了有更深刻的體會,她單槍匹馬離開故鄉,到好幾個的州並換了很多不同的工作。

  16. 六、心得感想3 和每個人一樣,拿取非常低的薪資,天天省吃儉用,這就是大部分美國人民的困境。不只是美國,其實連台灣也有這樣的傾向,貧富差距太大的M型社會,就代表了充斥著許多不公平的事物。

  17. 六、心得感想4 另外,我真的很欣賞作者的勇氣和正義感。我們的個性有點像,都是屬於絕不對人低聲下氣、絕不忍受不義的事發生、絕不受限於性別刻板印象,且愛打抱不平的人,因此讀這本書我很能和作者的想法產生共鳴。

  18. 六、心得感想5 一個人能夠放棄自己原來的工作,獨 自去體會身處底層的生活困苦,這是多麼難的決則。因此我不禁對她的勇氣敬佩有加。

  19. 六、心得感想6 最後我覺得,雖然我們還不是屬於所謂“社會上層的人”,但至少能不用像書中提及的人們憂慮明天是否沒東西吃、沒地方住,也不必天天忍受勞累的工作,我們真的該好好感恩啊!

  20. 六、心得感想7 芭芭拉體驗了這樣的生活並寫成書,發揮了記錄寫實、申張正義的功能,在她的書中,我們可以發現,越窮的人,他們可以改變的成本就越低。 同時,我很同意作者的一個觀點,封閉的工作環境與缺乏創意的工作內容,會使人心胸狹隘,好比說勞動一天,回家後想當然爾是休息,自然就會放棄思考,並且忘記世界有多大,而這一切使得貧窮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21. 六、心得感想8 這本書所傳達的,不是說這世界有多苦難,而是要我們保持聰明與機動性才能賺夠錢過好生活,並且呼籲我們正視這個議題。

  22. 書中重要議題介紹 • Q:政府訂定的福利政策是否真的有幫助到弱勢族群? • Q:在找工作時,人總的膚色真的會影響工作的性質嗎 ? • Q:管理階層對勞工的待遇和偏見。(例如語言不通) • Q:為何每個人的「共同標準」無法提高,達成共識?

  23. 報告結束 祝大家新年快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