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2

物流 : “ 第三利润源泉 ” 、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 、 21 世纪的 “ 黄金产业 ” 。

物流 : “ 第三利润源泉 ” 、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 、 21 世纪的 “ 黄金产业 ” 。. 现代物流发展的轨迹 : 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成熟于欧洲, 拓展于中国。. 第一节 物流的定义与基本内容. 一、物流 (Logistics) 概念的演变. (最早)美国少校琼西 · 贝克 1905 年提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 100 年间的发展,兵站后勤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一体化物流 供应链物流

rosamund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物流 : “ 第三利润源泉 ” 、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 、 21 世纪的 “ 黄金产业 ”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物流: “第三利润源泉”、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21世纪的“黄金产业”。 现代物流发展的轨迹: 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成熟于欧洲, 拓展于中国。

  2. 第一节物流的定义与基本内容 一、物流(Logistics)概念的演变 (最早)美国少校琼西·贝克1905年提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 100年间的发展,兵站后勤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一体化物流 供应链物流 •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1986年定义,1998年调整:物流是供应链程序的一部分,其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消费点的有效流通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 • 日本1965年,在政府文件中物流:物的流通;1981年,日本 《物流手册》表述: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第1节

  3. 一、物流(Logistics)概念的演变(续) • 我国 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从欧美传入:“Physical Distribution”, (直译为“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 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 至今。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企业物流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描述,: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伴随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第1节

  4. 二、物流活动的分类 • 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 按使用价值分类:宏观物流、微观物流 •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 按作用和功能分类(本教材主要探讨) 供应物流 销售物流 生产物流 回收物流 废弃物物流 第1节

  5. 二、物流活动的分类(续1) • 按作用和功能分类 • 1.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企业交易活动中从买方角度出发所发生的物流) 供应物流管理的难度:以最低成本、最小消耗,最大程度的保证供应 • 2.销售物流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产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企业交易活动中,从卖方角度出发的所发生的物流) 销售物流管理的难度: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其特点: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 第1节

  6. 二、物流活动的分类(续2) • 按作用和功能分类(续1) • 3.生产物流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该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生产物流是制造产品的工厂企业所特有的,它和生产流程同步 生产物流均衡稳定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在制品库存,设备均衡利用。 • 4.回收物流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如包装纸箱、酒瓶、旧报纸、废铁等。 回收物资品种繁多,流通渠道不规则,管理和控制的难度较大。 • 5. 废弃物物流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实用价值的商品,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为减少资金消耗,提高效率,更好地保护环境,对废弃物的利用研究很有必要 第1节

  7. 三、企业物流的作用 • (一)物流系统的五大目标 • 1.服务目标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满足生产、消费的需要 • 2.快速、及时目标服务性目标的延伸;社会大生产发展的要求 • 3.节约目标节约流通时间和费用,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 4.规模化目标以物流规模为系统目标,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 • 5.库存调节目标 既要确保生产、销售正常运行,又要节约库 存费用 第1节

  8. 三、企业物流的作用(续1) • 1.第三利润源泉(此说出自日本) 提供利润领域按时间排:第一资源领域,第二人力领域,第三物流领域 • 2.效益背反说 物流领域中各项活动之间存在“效益背反”(Trade-off),如包装与流通费用对效益贡献的矛盾 • 3.成本中心说 物流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降低成本的宅库” • 4.利润中心说 物流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 (二)物流的作用——各种物流学说描述 第1节

  9. 三、企业物流的作用(续2) • 5.服务中心说(美欧认识) 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成本或增加了利润,在于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 6.黑大陆学说 物流活动的模糊性使其成为经济领域中人们认识不清的黑暗大陆 • 7.物流冰山说(日本提出) 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大部分是看不到的黑色区域,有很大的虚假性 • 8.战略说 物流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在哪个环节搞得合理些省几个钱 • (二)物流的作用——各种物流学说描述(续1) 第1节

  10. 现代物流的形式按照物流服务的主体不同 自营物流 第三方物流 • 自营物流:工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使用自己的设施和工具来完成的物流。 适用三种情况 • 第三方物流: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简化复杂的运营,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等。 •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1节

  11. 2.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四、第三方物流(续1) 信息网络化 关系合同化 功能专业化 服务个性化 • 3.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可把自身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以便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谋取竞争优势 第1节

  12. 五、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物流系统必须做到: 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物流活动主体多元化、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化、物流作业的效率化 • 1.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 2.注重整个流通渠道 • 3.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 4.以信息为中心 将销售渠道的各个参与者结合起来,保证销售物流行为的合理化及整体供应链最优。 将企业各部分各部门有效结合起来,以发挥综合效益。 在SC的经营、管理要素上,信息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没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支撑,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经营是无法实现的。 第1节

  13. 六、物流战略观念 • 物流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单个环节上寻求合理和节省,其战略观念包括: 经济全球化导致物流全球化,全球化物流是企业实施全球战略的支持与保证。 • 1.全球化观念 • 2.物流一体化观念 • 3.以顾客满意为第一观念 内部物流一体化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企业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与顾客与供应商的外部物流一体化。 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1节

  14. 六、物流战略观念(续) • 物流战略观念包括(续) : • 4.无库存观念 • 5.物流信息化观念 • 6.绿色物流观念 库存越大,企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必须压缩库存, 以信息代替库存。无库存经营、POS、EOS、EDI、电子商务的应用 绿色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第1节

  15. 第一节 物流的定义与基本内容小结 • 1.物流定义,物流的重要作用? • 2.第三方物流定义与特点?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 3.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 • 4.物流的战略观念有哪些? 第1节

  16. 第二节 物流活动的构成 物流活动由六项基本活动组成: • 运输 • 保管 • 搬运 • 流通加工 • 包装 • 信息 第2节

  17. 一、运输 • 有关概念 • 运输是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长距离)。 • 运输系统 硬件要素:运输节点(车站、码头)、运输途径、交通设施等 软件要素:交通控制、营运管理 • 配送:短距离少量的输送 第2节

  18. 一、运输运输手段(1) 权衡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选择运输手段,可单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应以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为判断的基准。 运输手段包括 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运输等 1.运输机具的服务特点要考虑的因素 • ①运费 • ②运输时间 ③频度 ④运输能力 ⑤货物的安全性 ⑥时间的准确性 ⑦适用性 ⑧伸缩性 ⑨网络性⑩信息 在选择运输机具时以总体成本作为依据 第2节

  19. 不足 ①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②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③运费没有伸缩性。④不能采取门对门服务。⑤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⑥货物滞留时间长。⑦不适宜紧急运输 优点 ①不受天气影响,稳定、安全。②具有定时性。③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④可以大批量运输。⑤可以高速运输。⑥可以按计划运行。⑦网络遍布全国,可以运往各地。⑧节能 一、运输—运输手段(2) (1)铁路 分为车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 车皮运输 租用适合货物的数量和形状的车皮运输 适合运送大宗货物。 运输效率低,需有专用搬运设施。 并须有专用铁路通往收发货地点。 • 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铁路和公路联运复合型直达运输, 特征:送货到门,适用于化工、食品、农产品等多种货种的运输 铁路货运的特点 • 2.各种运输手段的运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2节

  20. 一、运输—运输手段(3) 不足 ①不适宜大批量运输 ②长距离运输运费相对昂贵 ③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 ④消耗能量多 优点 ①可以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实行门对门一条龙服务 ②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 ③容易装车 ④适应性强 (2)卡车 分为自用卡车运输、营业性卡车运输。 载重汽车的所有者用自己的汽车运载自己的货物为自用卡车。为别人运送货物并收取费用的卡车为营业用卡车 货运汽车的运输一般有以下特点: 第2节

  21. 一、运输—运输手段(4) 不足 ①运输速度比较慢 ②港口设施需要高额费用搬运费用偏高 ④运输时间难以保证准确 ⑤易受天气影响 优点 ①长距离运输,运费低廉 ②原材料可以散装上船 ③适用于重物和大批量运输 ④节能 (3)水运 分为专用船、集装箱船和渡船三种。 • 专用船 按承运货物的特点,对船只构造、搬运设备,保管措施等进行特殊设计的船舶。 • 集装箱船 装运海上集装箱货物直接送货到门。 • 汽车轮渡 连同司机、汽车和车上的货物一起装运的船只 水运的优点与不足 第2节

  22. 一、运输—运输手段(5) 不足 ①运费偏高。②受重量限制。③地区不能离机场太远。 优点 ①运送速度快。②适用于运费承担能力大的商品和需要中、长距离运输的商品。③包装简单。④破损少。⑤安全。 • (4)航空运输 分客机、客货混载和运输机三种。 • 客机 将旅客的随身行李放在飞机的下部,余地用来装运一般货物 • 客货混载机 将客舱的一部分用作货舱 • 运输机 把飞机上部和下部均作为舱 • 航空运输的特点如下: 空运虽然运费较高,但从总成本考虑,有它的经济、便捷之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空运的作用将日益增大 第2节

  23. 一、运输—运输手段(6) (5)管道运输其设施包括管道线路和管道两端的气泵站,货物直接在管道中运输。 • 优点: • ①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可以连续作业 ②货物不需包装 ③货物在管道内移动,货损率很低 ④单向运输,没有回空问题 ⑤耗用能源少、占地少,安全,无公害 ⑥单位运营成本低 主要运输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 • 局限性: • ①仅限于液体、气体和少数同质固体的运输,过于单一 • ②机动灵活性小 • ③管道建设的初期固定投资成本大,金属消耗量大 第2节

  24. 一、运输—运输手段(7) (6)多式联运(Multi-model Transportation) • 构成条件 (1)联运经营人与发货人和分段承运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主要特征) (2)经营人与分段承运人签订合同,共同完成全程联运的任务 • 多式联运的7 种方式

  25. 二、保管 • 保管:商品储藏管理 .它有时间调整和价格调整的机能.其主要设施是仓库 1.仓库形式 • 可按保管目的划分 • 按建筑形态可划分 • 按经营者的性质可划分 配送中心型、存储中心型、物流中心型仓库 平房型仓库、二层楼房型仓库、多层楼房型仓库、地下仓库、立体仓库 营业用仓库、自用仓库 第2节

  26. 二、保管(续) 2.怎样进行保管作业(保管原则) ①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②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 ③根据出库频率选定位置 ④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⑤根据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 ⑥依椐形状安排保管方法 ⑦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

  27. 三、流通加工 • 流通加工 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为进行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 1.流通加工的目的 (1)适应多样化的顾客的需求 (2)食品通过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 (3)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4)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2.流通加工的内容 (照加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 食品的流通加工(最多)-鱼和肉类的冷冻、大米的自动包装 •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衣料的标识和印记商标、家具的组装 • 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钢板的切割、薄板卷材展平 第2节

  28. 四、包装 • 包装:物品在运输、保管、交易、使用时,为保持物品的价值、性状,使用适当的材料、容器进行保管的技术和被保护的状态 (一)物流系统的构成因素与包装的关系 (1)包装与运输的关系 (2)包装与搬运的关系 (3)包装与保管的关系 (二)包装的分类 1.按形态分类:逐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2.按功能分类: 工业包装 作用:保护、定量(单位化) 、便利、效率功能 商业包装 作用:定量、标识、商品、便利、促销功能 第2节

  29. 五、搬运 • (一)搬运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 搬运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进行装卸、搬运、堆垛、取货、理货分类等,或与之相关的作业。 2.搬运作业包括的六个方面: 装卸、搬运、堆码、取出、分类 、理货 3.搬运分类 按场所分 按运输机具分 按货物的包装形式、形状、式样分 (二)搬运机械 1.起重机 2.输送机 3.升降机类和绞车类 4.工业车辆类 5.其它 第2节

  30. 五、搬运 (续) • (三)搬运合理化问题 (1)不要作多余的作业 (2)提高搬运活性 (3)利用重力 (4)机械化 (5)务使流程不受阻滞 (6)单元货载 (7)系统化 第2节

  31. 六、信息 包括 物流信息,商流信息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于 传统物流的主要因素。 第2节

  32. 第二节 物流活动的构成小结 1.物流活动的构成 2.各种运输手段的运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怎样进行保管作业(原则) 4.搬运作业的主要内容 如何实现搬运合理化 5.流通加工的内容 6.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各自的主要作用 第2节

  33. 第三节 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 1.系统与物流系统 系统指为达成某种共同的目的、若干构成要素相互有机地结合成的复合体 物流系统 “有效达成物流目的的机制” 2.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 以Speed(速度)、Safety(可靠)、Service(服务)Low(低费用)的3S1L原则,即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 第3节

  34. 二、物流系统的组成 三、“效益背反”问题 物流作业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 效益背反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 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存在“效益背反 (1)库存据点、库存量(少)与运输次数(多);(简化)包装与破损率(增多) (2)铁路与航空运输 (3)由于物流活动间的“效益背反”,必须研究总体效益,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物流系统化 第3节

  35. 四、如何推进物流的系统化 在物流服务水平决定之后,物流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物流系统化的关键是确定物流服务水平 1.物流系统是物流逻辑的产物 2.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1)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也存在"效益背反" 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既上升 处于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时,成本增加而物流服务水平不能按比例地相应提高 第3节

  36. 四、如何推进物流的系统化(续) 处理两者关系时,通盘考虑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 (2)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有四个方面: • 在物流服务不变的前提下考虑降低成本 • 为提高物流服务,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 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水平 • 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3.实现物流系统化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37. 第三节 物流系统小结 • 1.物流系统的目的 • 2.效益背反问题 • 3.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38. 第四节 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及地位 物流管理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企业对物流管理日益重视,逐渐把企业的物流管理当作一个战略新视角,制定各种物流战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甚至超越本企业从供应链的角度管理企业的物流。 第4节

  39. 二、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8个方面: 运输管理、储存管理、装卸搬运管理、 包装管理、流通加工管理、配送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 三、企业物流管理的原则 5项原则 服务原则、 快速及时原则、节约目标原则、 规模化原则、 库存调节原则 第4节

  40. 第四节 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小结 • 1.物流管理的内涵,战略地位 • 2.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 3.企业物流管理的原则

  41. 第五节 企业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 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 具有隐含性特征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特征 1.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 2.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二、企业物流成本的分类 • 从企业角度考察:最狭义的、狭义的、广义的、最广义的物流成本 • 以活动为基础分类:直接成本、间接费用、日常费用 第5节

  42. 三、企业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是由高的物流成本来保证的 2.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物流的各项活动效益背反:在设计物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 四 、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1.竞争性因素 2.产品因素 3.空间因素 影响顾客服务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订货周期、库存水平、 运 输 (1)产品价值 (2)易损性 第5节

  43. 五、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途径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动和物流设施趋于合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 2.物流质量 3.物流速度 4.物流人才 第5节

  44. 第五节 企业物流成本小结 • 1.谈谈企业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问题 • 2.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 3.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途径 • 4.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45. 第六节 物流案例 -沃尔玛成功的秘密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4年度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最新排名,沃尔玛公司以2630亿美元的营业额连续第3年名列榜首。 公司成立20年后:美国最大的折扣百货店; 30年后: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 40年后:全球按销售额排行第一的公司 • 相关资料: 第6节

  46. (一) 配送渠道自主 其商店分布在各个小镇上,功能强大且完善的配送中心,使其能灵活快速地运营 第6节

  47. (二)发达的物流管理 • 绕开中间商,直接从工厂进货;实行“过站式”物流管理:“统一定货、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并发展了一套适应配送系统的管理体系 第6节

  48. (三) 先进的配送硬件 1.快速反应车队 2.庞大的分销中心 分销中心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交叉作业”和“电子数据交换”(EDI)。 第6节

  49. 质量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各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在努力寻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章将主要阐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ISO9000质量标准。 第七章 质量管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