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人際關係的黃金律

人際關係的黃金律. 耶穌說: 「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是律法和先知的總綱。 」 (馬太福音七: 12 ). 蔡幸昇牧師 2009/8/16. 一、引言. 希伯來書十二 : 14 「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 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 羅馬書十二 : 18 「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 羅馬書 十四 : 19 「 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 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在年輕的 歲月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如果到目前為

rose-huds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人際關係的黃金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際關係的黃金律 耶穌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這是律法和先知的總綱。」(馬太福音七:12) 蔡幸昇牧師 2009/8/16

  2. 一、引言 • 希伯來書十二:14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 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 羅馬書十二: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 羅馬書十四:19 「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3. 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在年輕的 歲月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如果到目前為 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 還來得及。

  4. 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 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抓起泥巴想拋向別人時, 首先弄髒的也是我們自己的手。

  5. 與人相處要留給人兩種感覺 1. 乍見之歡 (經常微笑) 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2. 久處之樂 (真誠友善)

  6. 格言比較 * 日本俗語說:「擰自己的肉,才知道自己的痛。」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猶太人說:「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對鄰居做。」 又說「對於自己不要的,不要對任何人做。」 ◎但更積極的是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7. 二、贏得友誼影響他人秘訣 約翰一書三:16 「基督為我們犧牲生命,從這一點,我們知道甚麼是愛。那麼,我們也應該為弟兄姊妹犧牲生命!」

  8. (一)利他 林前十三:5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1.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1)說到做到(不過度承諾) (2)建立讓人信任的形象(排除負面效應) 2.增加自己被用的價值 (1)引起別人渴望--建立人脈磁場 (2)建構互利基礎--人脈的最高境界

  9. 3.英國救世軍的宗旨 救世軍的創辦人威廉.布斯( William Booth ) 為救助倫敦東邊貧民窟的窮人,獻上自己的生命。 投入社會各種關懷事工,召募基督徒成為耶穌基督 的精兵,他提到救世軍的宗旨一生只有為『別人』 ( others ),充分表達了『救世軍』的精神活著 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基督與為『別人』。

  10. 4.會感恩—對上帝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8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 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 羅斯福還未當總統前,家中遭竊,朋友寫信安慰他。 羅斯福回信說:「謝謝你的來信,我現在心中很平靜, 因為: 第一、竊賊只偷去我的財物,並沒有傷害我的生命。 第二、竊賊只偷走部分的東西,而非全部。 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11. 5.會感恩—對別人 *懷著愛心吃菜,勝過懷著恨吃牛肉。 *要是不感恩,別人就不想為你做事,不想幫你。 感恩會獲得好心情。 *會感恩的人,朋友多。 請大家打破習慣,彼此緊握對方的手, 真心的說:「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感謝你做我學習成長的夥伴」, 「感謝你替我代禱」, 「我喜歡你的見證、分享」, 「你很愛主又有愛心」,「感謝你的讚美」, 互相鼓掌、祝福。

  12. 6.會感恩 —也對物 當我們參加完葬禮,總會湧起一些感慨; 當我們大病初癒時,總會有萬般的珍惜。 感恩的心要時時保留,讓我們珍惜身邊事物。 還能平撫慾望和爭鬥,甚至感受幸福的感覺。

  13. (二) 三不:不發怒、責備、抱怨1. 退一步,海闊天空 「如果你想採集蜂蜜,別踢翻了蜂巢。」 你不能從辯論獲勝,交往中能獲益的是避免爭辯。 很多人只懂得要求別人,不會要求自己。於是 衝突、埋怨、指責、不滿、怨恨隨之而生。 有些人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認為自己能做 得到,別人也應作得到。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別 人,改變我們的是上帝,改變對方的也是上帝。

  14. 2.「愛是……不輕易發怒」(林前13:5) 『輕易發怒』是非理性,沒有自制的,常會帶來 很大的傷害,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製造敵人最快的方法就是對他說:「你錯了!」 ※ 掌握自己的情緒,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征服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卻征服不了 自己的脾氣,因暴怒舉起短槍,刺入 老臣的心臟,殺死了老臣後懊悔不已 ,當場想自殺,被眾臣勸阻。

  15. 英國首相威爾遜的機智 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次演講中,剛進行到一半 時,台下突然有個搗蛋份子,高聲打斷了他說: 「狗屎!垃圾!」威爾遜雖然受到干擾,但他情急生智,不慌不忙 的說:「這位先生,請你稍安勿躁,我馬上就要 講到你提出的關於環保的問題了。」 全場不禁為他的機智反應鼓掌喝采。

  16. 英國首相邱吉爾控制自己的情緒 邱吉爾首相有一次在公開場合演講,由台下遞上來一張紙條,上面只寫著兩個字:「笨蛋」!邱吉爾知道台下有反對他的人等著看他出糗,便神色輕鬆地對大家說:「剛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寫信人只記得署名,忘了寫內容。」 邱吉爾不但沒被不快的情緒控制, 反而用幽默將對方一軍,實在高招。

  17. 3.「愛是…不計算人的惡」(林前13:5 ) 「計算」是不能寬恕人的過錯…甚至終生記恨。」 *不翻舊帳 有人像政客有仇必報、秋後算帳。 芝麻小事就想報「老鼠冤」。 * 保羅教導我們要想到別人的優點。(腓立比四:8) * 多看別人的短處,你心就越痛苦; 多看別人的長處,你心就越喜樂。 * 主耶穌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 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六:14)

  18. 4. 不發怨言 彼得前書四:9「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使徒保羅曾將世人分作兩類: *第一類是 埋怨的人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 腓 2:14 ) *第二類是 感恩的人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 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腓 4:6 ) 一張口開蓮花香;一雙手勤作善事; 一顆心有情有意;一輩子歡喜自在。

  19. 蕭伯納被撞後的俏皮話 有一次,蕭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 騎車撞倒在地,幸好並無大礙。肇事者急忙 扶起他,連聲抱歉,蕭伯納拍拍屁股詼諧的 說:「你的運氣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 撞死了,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20. (三) 愛別人 腓立比書二:4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一個人只顧自己,以自己為中心,為自己而活。 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事就是自私。 *留心別人有什麼需要盡力幫助他們,補滿他們的 缺乏,扶助他們的軟弱,分擔他們的重擔,解除 他們的痛苦。 * 改正自私外,更須要學習勤勞。 懶惰的人連自己的事都不願意處理,怎會顧別人 的事。

  21. 1.同理心:體諒別人 馬太十八:21-35「如果你希望被饒恕, 就必須從心理真正的饒恕人。」 (1) 留一點給別人的觀念 關愛與疼惜他人就是他人回報的關鍵 (2)胡雪嚴終生恪守不諭的處世原則 「凡事總要給對方留台階,留條後路有飯 大家一起吃。」 (3)將心比心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22.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噴撒 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時時心存好意,腳走好路、身行好事, 珍惜幸福。 艾森豪將軍參加某餐會,會中安排演講節目, 共邀請五位貴賓致詞,他排在最後一位上台。 前面四位個個千言萬語、贅言連連,輪到了 艾森豪時,時間已近十點了,台下早已意興 闌珊、興致缺缺。 善體人意的艾森豪將軍一上台便說:「任何 演講都會有句點,我就做為今晚演講的句點 好了。」語畢鞠躬而退。    

  23. 2.多欣賞,多稱讚 保羅說:「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二:3) *有人努力找出別人缺點,建立自信。 或誇大事實來肯定自己;或吝嗇去 稱讚、欣賞。 *稱讚的相反,往往就是妒忌、咒詛。 多點欣賞,多些稱讚,別人得到肯定,自己開心。 讚美別人、就是肯定自我,也在敘述自己的優點。 卡內基為自己寫的墓誌銘: 「這裡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讓比他聰明的人 更開心。」

  24. 3.多關愛,多用心 使徒行傳九:26~27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 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惟有巴拿巴接待他, 領去見使徒。」 新約中保羅的同工巴拿巴,保羅悔改後, 只有巴拿巴敢接待保羅,並與他一起同工。 後來在傳福因事工上,保羅不接納馬可, 巴拿巴卻為與馬可同工,而與保羅分開往 不同地方傳福音。 巴拿巴的名字有「勸慰子」之意。

  25. 4.行善的腳 做好事,心情好 哥林多後書九:8~9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 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祂的 仁義存到永遠。」 馬太福音十:42 「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 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 不能不得賞賜。」

  26. 把握每個幫助人的機會 箴32:7-28「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 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你那裡若有現成的, 不可對鄰舍說:去吧,明天再來,我必給你。」 *基督的信仰不是靠修橋、舖路、個人的好行為。 但我們知道,得救後,神要我們行各樣的善事。 * 提後3:16-17「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 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 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7. 福音傳到台灣時 那些傳教士不僅帶來福音,也帶來愛的醫療; 當時醫療水準很低,傳教士來幫助病人; 當時沒人理睬痲瘋病人,傳教士開設了痲瘋病院; 當烏腳病爆發時,是教會設立了烏腳病醫院; 很多的孤兒院、養老院也隨著福音的來到而設立。

  28. 他國教會的見證 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趙鏞基牧師的教會 在一個山丘上建造房舍,那裡有老人院,也收容 聯考落榜的人,很多未信主的人在那裡信了主。 新加坡堅信教會的鄺健雄牧師也提到 教會透過觸愛中心用很多的人力、物力行各樣 的善事,甚至政府都向人推薦堅信教會的善行 工作。求神幫助我們在善行上做好榜樣。

  29. 羅12/9:「愛人不可虛假」 人與人相處,為了怕受傷,每個人在他人 面前都會戴上一副假面具,用來敷衍, 推託甚至互相欺騙。 我們要回到神的話語,有神的生命才能有這樣的生命。 耶穌要我們保持單純的心,在成人世界很不容易, 但是按著聖經教導,我們就不至於跌倒。 在複雜的世界保持單純的心。 到老時,我們成熟,又有單純的心是件很美的事。

  30. 三、結論 偉大的人有兩顆心 一顆心流血 一顆心寬容 感恩、欣賞、給予、寬容 路16: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 在大事上也忠心; 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太7:12:「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 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