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79 Vues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 .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 影响 3 .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 Kya 的测定方法. 吸收速率方程式. 二、实验原理. 影响因素: 1 .设备因素 , V 填与填料层高度 H 、填料特性及放置方式有关。一旦一填料塔制成, V 填为一定值。. 气相平均推动力 Δy m. 操作线方程为. ,. 2 .操作因素: a .气相总容积吸收传质系数 Kya. 双膜理论. 综合可得. ( 三 ). 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回收率 η.
E N D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 影响 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ya的测定方法
吸收速率方程式 二、实验原理 影响因素: 1.设备因素, V填与填料层高度H、填料特性及放置方式有关。一旦一填料塔制成,V填为一定值。
气相平均推动力Δym 操作线方程为 ,
2.操作因素: a.气相总容积吸收传质系数Kya 双膜理论 综合可得
(三). 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 回收率η 吸收剂的进口条件:流率L、温度t、浓度x2三个因素 1、改变吸收剂用量 2、改变吸收剂入口温度 3、吸收剂进口浓度x2
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给定条件:H,,Kya,y1 调节手段:L,t,x2, 1)G,y1不变,L增加, L/G增加,y2减小,吸收率增加
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2)L/G,y1不变,x2减小,塔顶推动力增加,总推动力增加, y2减小,吸收率增加
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3)吸收剂入口温度 t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增大,m减小,相平衡线下移 。 推动力增加。吸收速率增大,y2减小,吸收率增加
实验装置示意图及流程 空气―丙酮混合气―水吸收系统,吸收塔为填料吸收塔, 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测定混合气进口浓度y1及混合气出口浓度y2。
分别改变水流量、空气流量(均由小至大)、及水温(升高)的方法,测数组数据。每改变一次水流量或空气流量,均需间隔数分钟取样,或出口水温基本恒定。分别改变水流量、空气流量(均由小至大)、及水温(升高)的方法,测数组数据。每改变一次水流量或空气流量,均需间隔数分钟取样,或出口水温基本恒定。 • 注意事项: • 气体流量不能超过600 L/h,液体流量不能超过7L/h,否则有可能液泛。液封的液位高低由后面的阀门控制。
实验操作原则及内容 • (一).实验操作原则: • 1.先开水的开关,后开气的开关,并测量空气的温度。 • 2.y1每次都要测量,且要先测y2,后测y1,防止影响吸收的平衡。 • 3.注意控制液封的水位,且要防止液泛。 • 4.加热温度要小于50℃,电流控制在1A左右。 • 5.改变控制条件时,要经过10 ~ 15 min时间稳定。
实验内容 • 1.在空气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清水流量,测定气体进出浓度y1、y2,计算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面Δym和传质系数Kya。 • 2.在清水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空气流量,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y1、y2,计算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面Δym和传质系数Kya。 • 3.在空气流量和清水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清水温度,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y1、y2,计算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面Δym和传质系数Kya。
实验数据处理中注意事项说明 • 1.气体流量计在0.02MPa下使用,与气体流量计标定时的状态不同,故需校正 • 2.吸收剂的进口温度由半导体温度计测得,需知道全塔平均温度,来查得各组的m值。全塔平均温度为: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的讨论及要求 1.在空气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清水流量,讨论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Δym和传质系数Kya的变化规律。 2.在清水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空气流量,讨论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Δym和传质系数Kya的变化规律。 3.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丙酮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思考题 • 1.从传质推动力和传质阻力两方面分析吸收剂流量和吸收温度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2.从实验数据分析水吸收丙酮是气膜控制还是液膜控制,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 3.填料吸收塔塔底为什么必须有液封装置,液封装置是如何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