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6

情境 6

情境 6. 沉淀滴定 重量分析. 情 境 描 述. 通过本情境的学习,学生对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能应用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进行实际分析测定。. 目 录. 任务 1 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 1.1 沉淀滴定法 1.2 银量法 1.3 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 任务 2 绘制重量分析过程流程图 2.1 重量分析法 2.2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过程 2.3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2.4 沉淀的形成及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任务 3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测定(重量法).

rust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情境 6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情境6 沉淀滴定 重量分析

  2. 情 境 描 述 • 通过本情境的学习,学生对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能应用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进行实际分析测定。

  3. 目 录 • 任务1 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 • 1.1 沉淀滴定法 • 1.2 银量法 • 1.3 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 • 任务2 绘制重量分析过程流程图 • 2.1 重量分析法 • 2.2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过程 • 2.3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 2.4 沉淀的形成及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 任务3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测定(重量法)

  4. 任务1 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 学习目标 • 学习银量法的三种基本方法; • 学习利用银量法测定各种卤素离子含量的方法; • 学习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 • 能制定出可行性实验方案并进行氯含量测定的实际操作; • 能够独立处理沉淀滴定中出现的问题。

  5. 1.1 沉淀滴定法 •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方法

  6. 1.2 银量法 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不多, 许多沉淀反应不能满足滴定分析要求 银量法: Ag+ + X- = AgX↓ X- = Cl-, Br-, I-, CN-, SCN- Ksp= [Ag+][X-] pAg+pX=pKsp 银量法根据确定终点指示剂的不同分三种: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7. 待测物:X- (=Cl-、Br-、I-、SCN-) 滴定剂:Ag+ 标准溶液 (AgNO3) 滴定反应:Ag++ X- AgX  指示剂: K2CrO4 莫尔法 铁氨矾(NH4Fe(SO4)2)  佛尔哈德法 吸附指示剂  法扬司法

  8. 一、莫尔法 滴定反应:Ag++ X- AgX  滴定剂:AgNO3标准溶液 待测物:Br- 、Cl- 指示剂:K2CrO4 指示原理:CrO42-+2Ag+Ag2CrO4Ksp=2.0  10-12 滴定条件:pH 6.5~10.0

  9. 指示剂用量 sp时, [Ag+]=[Cl-]=Ksp(AgCl)1/2 =1.34×10-5 mol/L [CrO42-]=Ksp(Ag2CrO4)/[Ag+]2 =1.1×10-2 mol/L 实际上由于CrO42-本身有颜色,指示剂浓度应保持在0.002-0.005 mol/L较合适,即1~2mL 5%K2CrO4。 实验确定: 浓度 ~5.810-3 mol/L CrO42- 太大,终点提前, CrO42-黄色干扰 CrO42- 太小,终点滞后

  10. 用0.1000mol/L Ag+滴定0.1000mol/LKCl, 指示剂[CrO42-]= 5.00×10-3 mol/L。计算由指示剂引入的终点误差。(生成可判断终点的Ag2CrO4需消耗2.00×10-5 mol/L的Ag+) sp时, [Ag+]sp=[Cl-]sp=Ksp(AgCl)1/2 =1.34×10-5 mol/L [CrO42-] [Ag+]2 =Ksp(Ag2CrO4) 出现沉淀时: [Ag+]= {Ksp(Ag2CrO4)/ [CrO42-]}1/2 =2.00×10-5 mol/L 明显Ag+过量了,此时[Cl-]=Ksp/[Ag+]=9.00×10-6 mol/L [Ag+]过量= [Ag+]-[Cl-]=2.00×10-5-9.00×10-6=1.10×10-5

  11. 总多消耗的Ag+: [Ag+]总=1.10×10-5+2.00×10-5= 3.10×10-5mol/L 终点误差: 3.10×10-5 ×2V 滴定剂过量的量 ×100%= ×100% =0.062% 0.1000×V 被测物的量

  12. pH> 6.5 pH< 10.0 pH< 7.2 酸度:pH 6.5 ~ 10.0; 有NH3存在:pH 6.5 ~7.2 2H++2CrO42-Cr2O7 2- +H2O (K=4.3×1014) 酸性过强,导致[CrO42-]降低,终点滞后 碱性太强: Ag2O 沉淀 Ag++ nNH3  Ag(NH3)+n NH3 + H+ NH4+

  13. 优点:测Cl-、Br- 直接、简单、准确 缺点: 干扰大 生成沉淀AgmAn 、Mm(CrO4 )n、M(OH)n等 不可测I-、SCN- AgI和AgSCN 沉淀具有强烈吸附作用

  14. 二、佛尔哈德法 1、 Volhard直接滴定法(测Ag+) 滴定反应:Ag++ SCN- AgSCN  摇动 滴定剂:NH4SCN标准溶液 待测物:Ag+ 指示剂:铁铵矾FeNH4(SO4)2 指示原理: SCN-+ Fe3+FeSCN2+(K=138) 当[FeSCN2+]= 6 ×10-6 mol/L即显红色 (终点:0.015mol/L) 滴定条件:酸性条件(0.3 mol/LHNO3)---防止Fe3+水解

  15. 2、Volhard返滴定法 待测物:X-(Cl-、Br-、I-、SCN-) 标准溶液:AgNO3、NH4SCN 滴定反应:X- + Ag+(过量) AgX+Ag+(剩余)+ SCN- ‖ AgSCN  指示剂:铁铵矾 FeNH4(SO4)2

  16. AgCl Ag+ + Cl- + SCN-+ Fe3+ FeSCN2+ AgSCN 滴定Cl -时,到达终点,振荡,红色退去(沉淀转化)

  17. 过滤除去AgCl (煮沸,凝聚,滤,洗) • 加硝基苯(有毒),包住AgCl  • 增加指示剂浓度,cFe3+ = 0.2 mol/L以减小[SCN-]ep Volhard返滴定法测Cl-时应采取的措施 改进的Volhard法

  18. 优点:返滴法可测I-、SCN-,    选择性好,干扰小, 弱酸盐不干扰滴定,如PO43-,AsO43-,CO32-,S2- 强酸性溶液(0.3mol/L HNO3)中,弱酸盐不沉淀Ag+

  19. 三、 法扬司法 AgNO3标准溶液 ? 指示剂:荧光黄(FI-) cCl-=cAg+VAg+/ VCl- 含Cl-待测溶液

  20. 滴定开始前: SP前: SP及SP后: FI- Cl- FI- Cl- Ag+ Ag+ FI- AgCl AgCl Cl- Cl- Cl- Cl- Ag+ Ag+ Cl- Cl- Cl- FI- FI- Cl- FI- FI- FI- FI-

  21. 吸附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化学计量点后,沉淀表面荷电状态发生变化,指示剂在沉淀表面因静电吸附导致其结构变化,进而导致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 Ag+ AgCl︱Cl- + FI- AgCl︱Ag+ FI-

  22. 控制溶液pH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同电荷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荧光黄HFI H+ + FI- pKa=7.0 pH > pKa (7.0) 以FI-为主

  23. 控制溶液pH 离子强度 加入糊精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同电荷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24. SP前 SP前 荧光黄 FI- 曙红 E- Cl- AgCl AgCl FI- Cl- Cl- E- Cl- Cl- Cl- Cl- FI- Cl- 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Br-> E- > Cl- > FI- E-

  25. 控制溶液pH 离子强度 加入糊精 指示剂选择 吸附指示剂的滴定条件的要求: 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反电荷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 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 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

  26. pH< 10.0 避免强光照射 滴定剂Ag+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不能生成Ag(OH)的沉淀 沉淀AgCl对滴定条件的要求: 卤化银沉淀光照下易变为灰黑色

  27. 法扬司法的滴定条件: • 控制溶液pH在 pKa~10.0之间 • 浓度在0.01~0.1 mol/L之间,控制离子强度 • 加入糊精作保护剂,防止沉淀凝聚 • 选择适当吸附能力的指示剂 I->SCN->Br->曙红>Cl->荧光黄 • 避免强光照射

  28. 常用的吸附指示剂:

  29. 总 结

  30. 1.3 工业食盐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 学会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学会用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 • 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 Ag++Cl-==AgCl↓(白色) • Ksp=1.8×10-10 • 2Ag+ + CrO42-===Ag2CrO4↓(砖红色) Ksp=2.0×10-12

  31. 【实验步骤】 • NaCl基准试剂( 在500~600℃高温炉中灼烧半小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也可将NaCl置于带盖的瓷坩埚中,加热,并不断搅拌,待爆炸声停止后,继续加热15 min,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使用), AgNO3(0.1mol·L-1,称取8.5 gAgNO3溶解于500 mL不含Cl-的蒸馏水中,将溶液转入棕色试剂瓶中,置暗处保存,以防光照分解),K2CrO4(50 g·L-1)

  32. (1)AgNO3溶液的标定 • 准确称取0.5~0.65 g NaCl基准物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NaCl溶液注入250mL锥瓶中,加入25mL水(沉淀滴定中,为减少沉淀对被测离子的吸附,一般滴定的体积以大些为好, 故须加水稀释试液)。用吸量管加入1 mL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3份。根据所消耗AgNO3的体积和NaCl的质量,计算AgNO3的浓度 。

  33. (2)试样分析 • 准确称取2g NaCl试样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试液于250 mL锥瓶中,加25 mL水,用1 mL吸量管加入1 mL 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平行 测定3份,计算试样中氯的含量。 • 实验完毕后,将装AgNO3溶液的滴定管先用蒸馏水冲洗2~3次后,再用自来水洗净,以免AgCl残留于管内。

  34. 任务2 绘制重量分析过程流程图 学习目标 • 学习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学习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的要求条件; • 学习影响沉淀溶解度和沉淀纯度的因素; • 学习绘制重量分析过程流程图。 能力目标 • 会绘制重量分析过程流程图; • 能将流程图应用到模块三的产品分析中。

  35. 2.1 重量分析法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分 离 称 量

  36. 1、分 类 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 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 使被测组分气化逸出 失重法 • 挥发法 利用某种已恒重的吸 收剂将挥发性组分定 量吸收 吸收法

  37. 萃取法

  38. e e H2O SO42- Cu2+ Cu2+ SO42- • 电解法 例: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电解CuSO4 阳极反应 2H2O = O2↑+ 4H+ + 4e 阴极反应 Cu2+ + 2e = Cu↓

  39. BaCl2 熔融 过滤、洗涤 灼 烧 • 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煤样 Na2SO4 BaSO4 称 量 BaSO4

  40. 2、特 点 不需用基准物质 准确度高 不适用于微量分析 程序长、费时

  41. 二、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几个基本概念 向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1. 沉淀形式 沉淀形式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得到称量形式。 2. 称量形式

  42. 3、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关系 • 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测定C1-时,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AgCl沉淀,此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但测定Mg2+时,沉淀形式为MgNH4PO4,经灼烧后得到的称量形式为Mg2P2O7,则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不同。 BaSO4------BaSO4 CaCO3-----CaO CaC2O4-----CaO, Al(OH)3-----Al2O3

  43. 被测组分沉淀完全 所得沉淀纯净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 1. 沉淀的溶解度小,溶解损失≤0.1mg; • 沉淀必须纯净; • 沉淀应易于洗涤、过滤。

  44.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 1. 应有固定、已知的组成; • 要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 应有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 要求沉淀剂:较高的选择性、烘干或灼 烧时易于挥发除去

  45. 沉淀剂的选择及用量: • 1. 原 则 • 较高的选择性 • 与被测离子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 • 尽可能具有挥发性 • 2. 有机沉淀剂 • 选择性高 • 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 • 易生成大颗粒的晶形沉淀,吸附杂质少 • 称量形式摩尔质量大

  46. 沉淀剂 溶 解 过 滤 洗涤 烘 干 称 量 或灼烧 2.2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过程 试 样 沉淀形式 计 算 称量形式 • 试样的称取、溶解(或熔融) • 沉淀的制备 •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 分析结果的计算

  47. 2.3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沉淀完全:沉淀的溶解损失≤0.1mg 一、 沉淀的溶解度与溶度积 1. 沉淀的溶解度 离解 M+ +A- MA(固) 沉淀平衡 MA(水) 以分子形式溶解

  48. 固有溶解度S0:微溶化合物的分子溶解度 (T一定时,aMA(水)为一极小常数) 溶解度 S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当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时所溶解的最大量。为水中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之和。

  49. 2. 沉淀的活度积和溶度积 MA( l ) M+ +A- 活度积常数 溶度积常数

  50. 3. 沉淀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纯水中: MA型沉淀: M m A n型沉淀 mM+ +nA- M m A 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