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SPM 中国文学 戏剧 憩园 幻灯片

SPM u4e2du56fdu6587u5b66 u620fu5267 u61a9u56ed u5e7bu706fu7247

ryanng1234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SPM 中国文学 戏剧 憩园 幻灯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PM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戏剧 戏剧

  2. 什么是戏剧?

  3. 戏剧种类 ◉ 根据矛盾的冲突性质 ◉ 根据戏剧表现手法 • 悲剧 • 话剧 • 喜剧 • 歌剧 • 正剧 • 舞剧 • 闹剧 ◉ 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 ◉ 根据戏剧结构和容量 • 历史剧 • 独幕剧 • 现代剧 • 多幕剧

  4. 教学目标 ◉ 了解文本内容与情节(整体或局部),并有能力 作适当的概括。 ◉ 从剧情发展归纳作品的思想主题。 ◉ 能说出文本表现手法 / 写作技巧、文类特征和 语言特征,增进对文学知识的掌握。 ◉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扩大知识领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 提升审美能力,情感上能产生共鸣。

  5. SPM 中国文学戏剧教学 -- 以姚拓改编剧本《憩园》为例 《憩园》 原著·巴金 《憩园》 改编·姚拓 即 即 将 将 推 推 出 出

  6. 巴金(1904~2005) · 生平 ◉ 李尧棠 ◉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 家。 ◉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 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 创作及翻译了1300万字的 作品。 ◉ 从事20年的出版工作 ◉ 众多期刊杂志的主编

  7. 巴金 · 生平 ◉ 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 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 主席等。 ◉ 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 学校。 ◉ 1927年赴法国留学。 ◉ 1929-1937年,代表作《爱 情三部曲》。 ◉ 抗日战争爆发,代表作《激流 三部曲》。 ◉ 抗战后期,代表作《憩园》、 《寒夜》。

  8. 巴金 · 生平 荣誉榜 ◉ 1982年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 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 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学位 ◉ 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 士称号 ◉ 1990年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 1990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 特别奖” ◉ 1993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 “资深家敬慰奖” ◉ 1998年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 2003年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光荣 称号

  9. 巴金 · 小说创作 青春的赞歌——前期小说 ◉ 描写青春、反抗者、革命者 ◉ 可以分为两类: 1 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如《灭亡》、《新 生》与《爱情三部曲》等。 2 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 曲》中 的《家》为代表。 激 流 三 部 曲 新 生 灭 亡 家

  10. 巴金 · 小说创作 深沉的悲剧艺术—— 后期小说 ◉ 40年代其创作风格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冷 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他开始写 没有英雄人物的小人小事。 ◉ 后期小说的类型: 1 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 以《憩园》为代表。 2 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寒夜》 最为突出。 寒 夜 憩 园

  11. 《憩园》创作·动机 ◉ 1941年一月巴金第一次回成都的时候 得知自己的五叔去世的消息。 ◉ 作者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门前引起的万 端感慨。 ◉ 1944年5月,巴金在贵阳郊外花溪的“花 溪小憩”里开始动笔写憩园。这是一部充 满感伤气息的作品。

  12. 姚拓(1922~2009) · 生平与创作 ◉ 姚天平/姚匡 ◉ 马华著名作家、编辑、出版人 ◉ 1922年中国出生,15岁经历中 日战争,参军卫国10年。 ◉ 1950年移居香港,《中国学生 周报》主编。 ◉ 1957年移居马来西亚,《学生 周报》、《蕉风月刊》主编及社 长30余年。

  13. 姚拓 · 生平与创作 ◉ 曾任马来西亚友联出版社 及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 公司总编辑20余年 ◉ 编纂马来西亚中小学华文 教科书 ◉ 对华文教育贡献良多 ◉ 未获公民权

  14. 姚拓 · 生平与创作 ◉ 1950年始,从事小说、散文和剧本创作。 ◉ 1963年,《两家亲》、《四喜临门》电视剧本。 ◉ 1967年,改编《憩园》成四幕剧本。 ◉ 著作: * 戏剧 《姚拓戏剧集一》 《姚拓戏剧集二》 * 小说 《五里凹之花》 《二表哥》 * 散文 《美丽的童年》 《雪泥鸿爪》

  15. 《憩园》四幕二景 第一幕 时间:1940年,初秋,上午。 地点:憩园客厅 人物:杨老三、杨寒儿、 杨三太太、 杨清儿、李老汉、 杨老二、姚国栋、 杨老四、杨鸿基。

  16. 《憩园》四幕二景 第二幕 时间:第一幕的半年后,上午。 地点:憩园客厅 人物:黎先生、姚国栋、 老文、赵青云、 杨寒儿、万昭华、 姚小虎、周嫂、 杨老三、李老汉。

  17. 《憩园》四幕二景 第三幕 时间:第二幕的当天傍晚 地点:大仙祠 人物:杨老三、 黎先生、面包师父、面 包徒弟、老五、 杨寒儿、万昭华。

  18. 《憩园》四幕二景 第四幕 时间:1941年,夏天, 午。 地点:憩园客厅 人物:老文、姚小虎、 赵青云、黎先生、 姚国栋、万昭华、周嫂。 上

  19. 《憩园》四幕二景

  20. 《憩园》四幕二景

  21. 主题思想 ◉ 展示“憩园”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 运。 ◉ 批判旧家沉沦冷酷的同时,也揭示新式家庭 里的(教育)问题。 * 杨梦痴自甘沉沦,终至万劫不复的遭遇 * 姚国栋受过现代西洋教育,对儿子纵容 溺爱的教育方式,最终自食其果,悔之 晚矣。

  22. 主题思想 ◉ 揭示溺爱和误导是青少年走向堕落乃至毁 灭的重要原因。 ◉ 鞭挞封建地主阶级的生存经济基础-- “长宜子孙”(祖传家业与财富)的罪恶。 ◉ 揭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 曲的过程。

  23. 憩园·杨家人物关系图 杨家 第二房 仆人 第一房 第三房 第四房 杨鸿基 长子 二十四岁 杨梦痴 (杨老三) 四十岁左右 杨老四 三十六、七 岁 杨老二 五十岁 李老汉 六十多岁 老五 (姨太太) 三十岁 杨三太太 四十岁左右 清儿 (长子) 二十岁 寒儿 (幼子) 十三岁

  24. 憩园·姚家人物关系图 姚家 万昭华 (第二任妻 子) 二十三、四 岁 黎先生 (友人) 三十六、七 岁 姚国栋 三十六、七 岁 仆人 姚小虎 (独子) 十四岁 (前妻所生) 周嫂 李老汉 六十多岁 老文 赵青云 二十来岁 四十岁左右 六十岁左右

  25. 人物形象分析·杨梦痴(杨老三) ◉ 憩园旧主人杨老太爷的第三个 儿子。 ◉ 最爱憩园里栽种的茶花树,憩 园卖掉后常悄悄溜进宅院偷看 茶花树。 ◉ 年轻时风流自赏,有父荫可靠 ,聪明,深得杨老太爷的喜爱, 没有谋生本领。 ◉ 挥霍无度,在外养姨太太,荡 尽家财。 ◉ 骗妻子的钱,没有尽“丈夫”、 “父亲”的责任。

  26. 人物形象分析·杨梦痴(杨老三) ◉ 最终领悟杨老太爷(父亲)的话“我到现在才 明白,不留德行,单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 住的”。 ◉ 遵从父亲的遗嘱,反对卖掉“憩园”,发誓不 使用卖掉“憩园”的一分钱。

  27. 人物形象分析·杨梦痴(杨老三) ◉ 大儿子仇恨他,小儿子关心他。 ◉ “憩园”卖掉后,离家住在大仙祠,隐姓埋名。 ◉ 体弱多病,情愿做乞丐,以乞食及偷窃为生,也不 愿回到杨家。 ◉ 拒绝黎先生、万昭华、老五的帮助。 ◉ 自己去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以减轻罪过,才对得起 死去的杨老太爷及自己的良心。 ◉ 最后被下到牢狱,为了躲避黎先生,不肯出牢外做 苦工,挨毒打而死。

  28. 人物形象分析·杨寒儿 ◉ 杨梦痴第二个儿子,早熟懂事。 ◉ 读初中二年级,每次考试都中头二三名。 ◉ 深爱父亲,多处打听、找寻离家的父亲。 ◉ 有孝心,经常接济、探望他的父亲。 ◉ 因父亲喜欢“憩园”的茶花,虽受了不少 的委屈,仍屡次偷跑到“憩园”去折取茶花 给父亲。

  29. 人物形象分析·姚国栋 ◉ 别号诵诗,四年大学文科毕业生,留过洋,做过三 年的教授,两年官。 ◉ 靠父亲留下的将近一千亩的田地过安闲的日子 ◉ 性情豪放爽直、宽厚豁达,知识分子中的“粗人” ◉ 平日无所事事,却又显得十分忙碌。 ◉ 偶然也会起同情心(找杨老三下落) ◉ 与第一任太太生有一个儿子小虎,太太去世后娶了 贤慧美丽的万昭华。

  30. 人物形象分析·姚国栋 ◉生活优裕,虽然爱发牢骚,但对目前的生活十分 满意。 ◉爱发高论,却不付诸实际,口头常说要写惊天动 地的巨著,可从未动笔。 ◉自以为明白孩子的心理,认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多 玩。 ◉有点固执的过于自信,对儿子失于管教,过分宠 爱,以致无人能管束,结果小虎游水时被水冲走 ,万分自责后悔。

  31. 人物形象分析·万昭华 ◉ 姚国栋第二任太太。 ◉ 小虎的后母 ◉ 脸上常带笑意,相当漂亮, 说话斯文,对待下人特别 宽厚。 ◉ 虽处富贵之家,衣着并不 华贵时髦。 ◉ 读过洋书,喜欢文学,差不 多所有新派小说及翻译小 说都读过。

  32. 人物形象分析·万昭华 ◉ 似乎是新派女性,但保有 旧时代妇女的美德。 ◉ 温柔体贴,知书达理,疼爱 小虎。 ◉ 极力去爱人,但“赵家”对 她仇视极深,无法把小虎 管教好,觉得无奈。 ◉ 生活空虚寂寞,看书消遣, 丈夫不了解她的内心生 活。

  33. 人物形象分析·万昭华 ◉ 像一只在笼子里长大的鸟,要飞 也飞不起来,更不敢想飞。 ◉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护士 ◉ 认为作家应给人间多添一点温 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 个人欢笑。 ◉ 她的天地只有这么一点大:两个 家,一个学堂,十几条街。 ◉ 从书中见到广大的世界,接触到 真正的人心,认识了许多的不幸 与痛苦,也看见更多的爱

  34. 人物形象分析·黎先生 ◉ 小说家,姚国栋的老同学、老朋友。 ◉ 有读书人的淡泊气质,浓厚的同情与怜悯之心。 ◉ 不忍心告诉寒儿,杨老三已死的事实。 ◉ 离开家乡15年,被国栋硬拉到“憩园”住了约五个 月。

  35. 人物形象分析·黎先生 ◉ 所著小说都是描写人世间各种痛苦与不幸 ◉ 受万昭华“给人间多添一点温暖,揩干每只 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的说话感召。 ◉ 重新改变看法,立意要让每个人欢笑,揩干 每一只流泪的眼睛。

  36. 人物形象分析·姚小虎 ◉ 姚国栋与前妻所生的儿子 ◉ 14岁,仍读小学四年级 (留级好几年)。 ◉ 一个月里总有十天请假, 半个月迟到。 ◉ 父亲十分宠爱他,养成各 种坏毛病。 ◉ 经常和外婆家的表兄弟赌 博玩钱。

  37. 人物形象分析·姚小虎 ◉ 仗着外婆及父亲的撑腰,乱发脾气,大骂仆 人,甚至几乎要打起架来。 ◉ 外婆教唆他为难后母万昭华,不听她的管教 ◉ 欺软怕硬,标准的“二世祖”。 ◉ 到河中游泳,被大水冲走,连尸首也找不出 来。

  38. 人物形象分析·李老汉 ◉ 杨家老仆,先是当大班抬轿子,后因打架跌 坏了脚,从此在杨家看门。 ◉ “憩园”卖掉后,继续在姚家看门。 ◉ 目不识丁,淳朴,对杨家忠心不二。 ◉ 没人看得起杨老三,他想办法去帮助救济 杨老三。 ◉ 常偷偷放寒儿进“憩园”折花。

  39. 人物形象分析 杨三太太 ·杨梦痴发妻,并不很美。 ·竭力劝说丈夫同意卖掉“憩园” ·吵架时,口气咄咄逼人。 杨清儿 ·杨梦痴长子,寒儿同胞哥哥。 ·非常痛恨父亲,心肠狠硬,完全 没有半点父子情分。 ·出头签字卖屋。

  40. 人物形象分析 ·打扮入时,本是杨老三的姨太, 老五 后来席卷一切逃走,成为王家的 二姨太太 ·心地并不坏,到大仙祠去给杨老 三送钱。 杨老二 ·杨梦痴二哥,商行经理。 ·力主卖掉“憩园”。

  41. 人物形象分析 杨老四 ·杨老二和杨老三的弟弟,商行副 经理。 ·力主卖掉“憩园”。 杨鸿基 ·杨老大的儿子。 ·代表第一房在契约上签字。

  42. 人物形象分析 ·姚家30多年的老仆,看着姚国栋 老文 长大。 ·还算忠心,爱说话。 ·对小主人小虎十分不满。 赵青云 ·姚家年轻仆人,脾气暴躁,敢和 小虎粗口对骂。

  43. 首先要掌握戏剧结构与各幕剧情。 找出矛盾与冲突。 认识人物形象、功能与塑造方法。 掌握与了解戏剧语言。 突出文类的综合性特质。 ◉ ◉ ◉ ◉ ◉

  44. 1.掌握 掌握戏剧结 戏剧结构与幕 构与幕剧 剧。 。

  45. 第一幕 第一幕

  46. 杨家后人决定出让憩园,杨老三拒绝签署买 卖契约,杨老三的太太与长子(杨清儿)为此 与他翻脸。长男清儿擅自作主代签。 ◉ 妻儿离杨老三而去。杨老三外出流浪,去“吃 自己种下的苦果,以减轻自己的罪过”。

  47. 第二幕 第二幕

  48. ◉ 姚国栋买下憩园。 ◉ 姚的老同学黎先生来家作客,从底下人口 中得知姚家与杨老三的家事。

  49. 姚家: ◉ 姚国栋富裕,爱发高论,却不付诸实际,自负。 平日无事忙。读过大学,做过教授,但胸中并没 什么学问,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粗人”而已。 ◉ 小虎深得外婆与父亲的宠爱,不读书,爱花钱、 赌博,态度恶劣。 ◉ 万昭华温柔体贴,宽厚。丈夫爱她,但不了解她 的内心生活。她空虚寂寞,生活贫乏、枯燥。

  50. 杨家: ◉ 杨老三落难,流浪在外。他的太太憎恨他, 大儿子仇恨他。唯有小儿子(寒儿)关心他。 ◉ 寒儿年纪虽小(13岁),但有孝心,经常探 望、救济父亲,常偷偷到姚家折取父亲喜爱 的茶花送给父亲。他聪明懂事,口才也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