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输血前检查

输血前检查. 输血前检查的对象. 输血前检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 供血者 进行的检查,另一方面是对实际 接受输血的患者( 受血者 )进行的检查。.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在于为每一名受血 者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使其有正常的存 活时间,并且不引起受血者本身红细胞临 床上的明显破坏。. 输血前检查的要求. 输入的红细胞 在受血者体内必须 不凝集或不溶血 输入的血浆成份 不导致受血者红细 胞的明显破坏,.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输血前检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输血前检查

  2. 输血前检查的对象 输血前检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供血者进行的检查,另一方面是对实际 接受输血的患者(受血者)进行的检查。

  3.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在于为每一名受血 者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使其有正常的存 活时间,并且不引起受血者本身红细胞临 床上的明显破坏。

  4. 输血前检查的要求 • 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必须 不凝集或不溶血 • 输入的血浆成份不导致受血者红细 胞的明显破坏,

  5. 输血前检查的主要程序 • 受血者的病史和血样本等的检查、 核对及处理。 • ABO和Rh定型 • 抗体筛选和鉴定 • 交叉配血试验 • 标签和发血

  6. 受血者病史和血样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输血申请单 血标本要求

  7. 输血申请单 • 申请日期 患者姓名 • 患者出生年、月、日 患者性别 • 患者住院号患者的床号 • 患者的住址 目前临床诊断 • 患者的血型 存在的任何抗体 • 全部输血史 全部输血反应史 • 女性:妊娠次数 所需血数量和类型 • 患者血清是否需要鉴 用血的原因 • 定和留样 药物史 • 需要用血的时间 申请医生签名

  8. 受血者血样本 血液标本的要求 • 血液标本必须经鉴定和标记,并和血液申请单上内容核对、确定 • 标本必须能代表患者的当前免疫状况 • 防止血液标本的稀释和溶血 • 输血前检查最好使用血清,也可以使用血浆。 • 每次输血后标本至少保存7天。

  9. 为什么输血前检查用血清比血浆更好? 首先,有时血浆中可形成小的纤维蛋白凝块使 认读困难。其次,一些通过补体激活才能反应的抗 体,用血浆不能检出。因为血浆中抗凝剂乙二胺四 乙酸(EDTA)或枸橼酸盐能螯和钙并阻止补体激 活。

  10. ABO和Rh血型定型 ABO血型定型 供血者和受血者常规ABO血型检测应包括正 反定型两种试验,并相互验证。对于已知ABO血 型的供血者的ABO 血型确认或6个月内的婴儿的 ABO定型,可以只检查红细胞

  11. 解决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基本方法 • 欲解决被检者自身ABO血型问题 了解被检者的年龄、诊断病症、输血史、用药史、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妊娠史等。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 欲解决技术问题 应洗涤红细胞3次并配盐水悬液进行重新正反定型试验并检查红细胞直抗

  12. 被检者自身ABO血型问题 1、血清异常 2、红细胞致敏 3、异常基因 4、近期输血 5、嵌合体血型(开米粒,chimerism ) 6、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 7、红细胞多凝集现象 8、获得性B 9、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 10、近期内进行大量血浆置换 11、异常的血浆蛋白 12、意外抗体的存在 1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4、药物等因素 15、年龄因素 16、防腐剂因素 17、单克隆定型试剂与人源多克隆定型血清在判读和 分析弱抗原时的差异

  13. 技术问题 1、不干净的试管 2、血清与细胞的比例 3、离心速度。 4、 污染的试剂和标本 5、记录结果错误 6、 漏加试剂。 7、弄错标本 8、阳性溶血反应误认为阴性。

  14. Rh血型定型 主要鉴定D抗原,定型时应按抗D血清试 剂使用说明进行,并注意有严格的对照试验, 包括抗原的阴性、阳性对照以及试剂对照试 验。

  15.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1、受检红细胞直抗阳性 2、高蛋白试剂引起缗钱状凝集 3、纤维蛋白造成的凝块 4、定型试剂中存在的其它抗体 5、多凝集细胞造成的假阳性 6、鉴定器材和试剂血清被污染

  16.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1、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试剂血清比例失调。 2、漏加或错加定型试剂 3、观察结果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弱凝集。 4、试剂血清保存不当引起变质 5、定型血清的使用方法不当 6、D变异型检测应用抗人球蛋白试验

  17. 抗体筛选和鉴定

  18. 抗体筛选的目的 抗体筛选的目的 就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并有时间寻找与带有抗体的患者相配合的血液。 “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如果某种特异性抗体曾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明显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或使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时间太短,即认为该种抗体有临床意义

  19. 抗体筛选的原则 • 抗体筛选试验应尽可能使用包含所有主要血型抗原的筛选红细胞 • 试验应包括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 抗体筛选阳性标本继续用相同的试验方法做抗体鉴定。 • 确定抗体特异性后,应该确定患者的相应抗原为阴性

  20. 筛选红细胞的要求 • 由2~3人份的O型红细胞组成 • 具有尽可能多的抗原,包括: D C E c e M N P1 S s Lea Leb K k Fya Fyb Jka Jkb • 尽可能是纯合子 • 用于献血者的血清筛选时,可将两个筛选红细胞混合使用,用于患者血清筛检时必须与两个筛选红细胞分别进行试验。

  21. 抗体鉴定 • 用于抗体鉴定的配组红细胞由8~16已知血型的O型红细胞配套组成。 • 每个红细胞具有各自不同的抗原成分。 • 每套红细胞均附有相应的红细胞抗原谱。 • 根据谱细胞的反应格局可以鉴定常见的抗体。

  22. 抗体鉴定试验内容 • 使用谱红细胞检测患者的血清 • 自身红细胞检查

  23. 确定抗体特异性时可以综合运用的资料 • 观察受检血清与每一个谱细胞的反应结果。 • 观察受检血清与自身红细胞的反应结果。 • 观察受检血清与酶处理红细胞的反应结果。 • 观察反应的格局,检查各个反应相的结果。 • 有否溶血现象。 • 在阳性反应的细胞中,反应强度有否不同,是否出现剂量效应。 • 对自身红细胞上的抗原详细检查,从所缺少的抗原情况,提示是否存在相应的抗体。

  24. 抗体筛选的局限性 • 与低频抗原起反应的抗体可能被漏掉。 • 只能与一种特殊抗原的纯合子细胞起反应的抗体,如果筛选细胞上的这种特殊抗原是杂合子的话,就可能漏检。

  25. 交叉配血

  26. 交叉配血试验 也称配合性试验,实际上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间没有可测出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

  27. 交叉配血试验的内容 • 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一般称“主侧”配血。 • 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一般称“次测”配血。 • 受血者血清对受血者红细胞, 称为自身对照。

  28. 交叉配血试验主要目的 是确保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和测定受血者血清中有无能破坏献血者红细胞的抗体,以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29. 交叉配血的要求 • 交叉配血应在37C孵育,除了盐水介质法外,至少要有抗球蛋白试验。 • 主侧交配绝对不可以有凝集和溶血现象,次侧交配,在允许条件下可以有凝集现象,但不可以溶血。

  30. 交叉配血试验的反应结果和解释以及可否输血 Ⅰ适合:能输血II不适合:不能输血1) 怀疑ABO血型不合2) 怀疑患者存在不规则抗体3) 偶尔供血者直抗阳性III不适合:不能输血1)怀疑ABO血型不合2) 怀疑供血者存在不规则抗体3)受血者存在多凝集现象Ⅳ不适合:不能输血1)怀疑ABO血型不合2) 怀疑患者及供血者存在不规则抗体

  31. Ⅴ 保留 • 不能终止输血的情况下,严密监视的情况下进行,如有异常,。立即终止输血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可能的原因是有冷自身抗体,药剂血浆蛋白制剂以及红细胞抗体等存在。) • Ⅵ 保留 • 输血时严密监视进行,如有异常,立即终止。 • 生理盐水强阳性时:怀疑有冷凝集,缗钱状凝集,多凝集反应等。 • 酶法试验强阳性时:考虑是菠萝酶非特异型反应(用抗球蛋白法重做交叉配合试验)

  32. Ⅶ 保留 不输血为宜,输血不能终止时,在严密监视下进行如有异常立即终止。 1)因温式或冷自身抗体,以及血浆蛋白制剂中的抗红细胞抗体等原因,患者血清中也存在同样抗体的情况。 2) 怀疑自身抗体与同种抗体并存。

  33. 交叉配血与抗体筛选结果不符的解释 • 在A1和A1B型人血清中的抗H • 抗Leb • 在A2人血清中的抗A1 • 与低频率抗原反应的抗体 • 仅与相应抗原的纯合子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

  34. 标签和发血 在血液或血液成分发出之前,血库人 员必须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和血袋上的标 签是否一致,核对血液失效日期,避免发 出过期血,检查血液是否有异常颜色和外 观,正确无误后,将血液或血液制品及时 发出

  35. 紧急情况时的发血 • 如果需要,可发出未经配血试验的血液,但应立即开始做配血试验。 • 在标签上以明显的方式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配血试验。 • 尽快完成配血试验

  36. 试验方法 • 盐水介质配血 • 酶介质配血 • 菠萝酶,无花果酶,木瓜酶 • 抗球蛋白介质配血 • 经典方法、加LISS(低离子介质溶液)的方法 • 聚凝胺介质配血 • 凝胶方法配血

  37. 患者 阳性 主侧 次侧 阴性 献血者 盐水介质配血方法 离心 看结果

  38. 37 ℃  抗球蛋白配血方法 患者 主侧 37℃ 水浴30分钟 三洗 次侧 献血者

  39. 抗球蛋白试剂 上海市血液中心血 抗球蛋白方法配血方法 阳性 加抗球蛋白 离心 看结果 阴性

  40. 患者 主侧 次侧 酶 献血者 上海市血液中心血 酶介质配血方法 主次侧 均加酶

  41. 阳性 阴性 酶介质配血方法 37 ℃  离心 看结果 37℃ 水浴30分钟

  42.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原理 聚凝胺(Polybrene),一种高价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能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集。如果是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聚凝胺凝集,则凝集不可逆。

  43. 当溶液中缺少离子时,抗原抗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较强当溶液中缺少离子时,抗原抗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较强 当溶液中离子增多时,抗原抗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减弱 抗体 抗原 静电作用力 非离子 抗原 抗体 静电作用力 离子 LISS(低离子强度溶液)的原理

  44. 基本操作方法 1、试管中加入待检血清或血浆1滴 2、加入用LIM溶液配置的2~3的红细胞悬液2~3滴 3、摇匀,室温放置1分钟(时间长,效果好) 4、加Polybrene试剂1滴,混匀后3400rpm离心15秒 5、轻摇观察由Polybrene引起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若未见红细胞凝集则需重做试验 6、加入1滴重悬液,轻摇观察结果 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应在1分钟内完全散开,若是由免疫抗体引起的凝集反应则不会散开

  45. 患者 Polybrene 主侧 上海市血液中心血 次侧 献血者 聚凝胺(Polybrene)配血方法  室温放置 1 分钟 主次侧均 加聚凝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