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第三單元 原住民文化

第三單元 原住民文化. 學習 重點: 1. 了解臺灣原住民分布的位置 2 . 欣賞原住民的文化內涵與特色. 噶瑪蘭族 Kevaren. 台灣的宜蘭地區,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正是「噶瑪蘭」( Kebalan )一語的音譯。「 Kebalan 」在噶瑪蘭語裡面,是「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該族族人用來區別當時居住於山區之泰雅族「 Pusulan 」的稱謂。

sade-jord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單元 原住民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單元 原住民文化 學習重點:1.了解臺灣原住民分布的位置 2.欣賞原住民的文化內涵與特色

  2. 噶瑪蘭族Kevaren 台灣的宜蘭地區,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正是「噶瑪蘭」(Kebalan)一語的音譯。「Kebalan」在噶瑪蘭語裡面,是「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該族族人用來區別當時居住於山區之泰雅族「Pusulan」的稱謂。 蛤仔難三十六社 噶瑪蘭族以前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但事實上其聚落的數量是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過去對噶瑪蘭族的稱呼都以蘭陽溪為界,以北的稱為「西勢番」、以南的稱為「東勢番」。當時重要聚落包括打馬煙社、抵美簡社、奇立丹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羅罕社、利澤簡社、加禮宛社、奇武荖社等。

  3. 魯凱族 Rukai 木雕是魯凱族男子擅長的工藝藝術 在部落民族中, 會所是分布頗廣的一個文化特質。 魯凱族祭典有小米收穫祭、買沙呼魯祭、搭巴嘎饒望祭等。 魯凱族將社會群體區分成貴族、世家和平民各級。貴族與世家階級兩者之間,不只沒有隸屬關係,甚至有敵對的態度;世家階級為一獨立的系統,有異於貴族與平民的來源與神話。 在貴族制度中,私有財產制非常發達:除了少數的公有財產,如道路、休憩所、集會場所、敵首棚架、泉水、公墓等屬於全體公有外,一切在部落以內的自然財產,例如:山林、河流、獵場、土地、家屋基地等,原則上都是歸頭目家系所有,皆可算是頭目的私有財;頭目也可藉此向平民徵收貢賦,或是指派勞役,而屬於貴族的旁系親屬,僅能和宗主頭目共享其階級地位象徵權利,像服飾、紋身、階級名號等,而實際的權威和財產繼承權利則是由頭目本家保有,對平民階級來說,多是以勞力換取生活所需。

  4. 賽德克族 Sdeiq 賽德克族的社會體系與文化、制度以「Gaya」與「Waya」(譯作族律)為優先與最高標準。部落意識為輔之生活系統,所建構的傳統農獵社會型態,賽德克族的社會制度雖如同平地漢人、屬父系社會,但並未如漢人社會之重男輕女之傳統體制,賽德克族社會裡有很多現象顯示著賽德克族有著兩性平等的平權社會。 賽德克族的家庭乃至部落社會的互動模式中,除了紡織工作由女性為主力、以及較為粗重的工作及狩獵等庶務以男性為主之外, 幾乎何為屬男性或屬女性的生計工作已無可分辨。

  5. 賽夏族 Saisiyat 傳說賽夏族的祖先發源於大霸尖山,洪水時期南下到達南阿里山附近,沿著海邊到達後來的居住地。賽夏族對外自稱「Saisiat」古稱獅設族,分南北二群:北賽夏自稱(Sai-kirapa)又稱大隘群,分佈於鵝公髻山麓一帶;南賽夏自稱(Sai-waro)又稱東河群,分佈於鵝公髻山麓附近。

  6. 撒奇萊雅族Sakizaya 獵首祭-因為太魯閣族領域就在撒奇萊雅族居住地北邊,撒奇萊雅人時常被太魯閣人殺害並取下頭顱。為了報復,撒奇萊雅族會組成獵首隊北上太魯閣族勢力範圍內獵人,並取回人頭獻給頭目。頭目會舉行獵首祭典,向瑪拉濤神(M alataw)祭祀。在祭祀完後,將獵得的人頭拿到部落外埋藏。 巴拉瑪火神祭與傳統豐年祭不同,為撒奇來雅族後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典。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紅色使者以紅花在額頭開啟靈魂之眼,迎接火神,傳承智慧;綠色使者以刺竹除穢,藉由刺竹拍打,去除厄運及晦氣;藍色使者以酒解除族人心靈與智慧的鳩渴; 白色使者代表火神光照,透過點燃火把,表示祖先交付的薪傳,並為族人點燃光明的未來;黑色使者則以炭塗黑表示隱身,讓惡靈、厄運無法靠近祈求火神的靈魂能與族人一起浴火重生。 服裝-撒奇萊雅族穿土金色為主色的服裝,以刺竹及眼淚珠為墜飾,在服飾中呈現族群辛酸及不忘故土的決心。

  7. 鄒族 Tsou 鄒族又稱曹族,鳥居龍藏之分類稱其為新高族。 鄒族並沒有階級制度,卻有幾個特殊地位的人物: 頭目: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襲。 征帥:爭戰、獵首的指揮官,有時 可能是頭目。如果戰事頻繁, 會有好幾個征帥。 勇士:在戰場上有特殊功勳的族人。 鄒族的集會場所稱為「Kuba (庫巴)」,但僅該部落之男 性可以進入,非該部落者及 女性皆不得進入。沙阿魯阿 族的男子聚會所稱為 「Tapulaili a」。 鄒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儀為「播種祭」、「homeyaya(小米收穫祭)」與「mayasvi(瑪雅士比)」三大祭儀。鄒族一年一度的mayasvi(瑪雅士比),目前分由達邦及特富野分別舉行祭典儀式,mayasvi又譯為戰祭。沙阿魯阿族最重要的祭儀是「miatungusu(貝神祭)」,沒有鄒族的「mayasvi(戰祭)」。

  8. 達悟族 Tau 達悟族社會沒有氏族或貴族制度,而是由各家族的長老為意見領袖的父系社會,這些家族也構成達悟族最重要的社會單位:漁團組織。 達悟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唯一以漁業為主的民族,但也會種植小米、芋頭等作物。一般來說,漁業是男性的任務,而農業則由女性負責,並劃有漁團組織、粟作組織、灌溉組織等經濟工作單位。 每年的3-6月是達悟族的重要祭典:飛魚祭。達悟人視飛魚為神賜予的禮物。

  9. 排灣族 Paiwan 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身穿佈滿圖案,一針一線繡上去的琉璃珠、貼布或繡線,一件華麗的衣飾,要耗上一個排灣女子半年的心血與時光,而每一個人的圖案都不一樣,又表現了排灣人的創造力與凸顯自我美感的獨特性。 飾物主要分: 自然飾物有鮮花、羽毛、皮毛、獸牙、豹皮只限於貴族直系佩用,琉璃珠、貝、銅、日治時期硬幣等也都只限於貴族使用。 織繡:男女繡邊衣服、飾帶、織繡喪巾等都是每人一套,不轉讓。 其他還有銀飾、銅飾、貝飾、花綴頭飾、肩飾、胸飾、背飾、腕飾及脂飾等等。 除了服飾之外,就屬木雕最為世人稱道。種類有建築(如門楣、立柆),傢具用具(連杯、湯匙、梳子)、武器(裝飾禮刀)、宗教器物等以及玩賞雕物等,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最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 另一種是一項身體藝術,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刺青。表現於女子的手背,男子的前胸、後背。凡是村落中的貴族或有特殊功績,由頭目賜予裝飾身體的權利。

  10. 泰雅族 Atayal 是在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分佈於島上的山地高山,泰雅族的族​名「Tayal」(Dayan),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一般從人類學的角度​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亞族​,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Pinsbukan)由於黥面一詞在漢文原為古代的刑罰,多有負面的意思(馬​騰嶽 1998),目前一般學術界與民間均改以「文面」稱呼泰​雅族人的此一文化,以視對於泰雅族文化的尊重。泰雅族語稱文面為ptasan,有四種意義:驅除邪魔的作用;美麗雅觀的效果;族系的識別;榮耀的象徵。

  11. 阿美族 Amis 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家族事務是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與其他女性為優先。阿美族的傳統節慶有豐年祭、播種祭(小米)、捕魚祭、海​祭、祈晴祭和祈雨祭等等。許多祭典內容原有嚴格男女分際或性別禁忌,但因時代變遷​而有所更曳或亡佚。豐年祭是阿美族重要的祭祀儀式,豐年祭中一樣會捕獵、採集或購買食物,並由族人們共聚分​食。阿美族傳統文物中的陶製品、編藝品和其他手工藝品都讓人​印象深刻。另外,沿海一帶目前尚有部分部落保有製作傳統竹筏的技藝​。阿美族的生活中從不缺乏音樂。許多阿美古調甚至被改編並​傳唱於世。在傳統信仰上為泛神觀,祖先或祖靈亦屬神靈,但不是指有​專門神通或管理特定事務之神。

  12. 邵族 Thao 根據邵族的口傳歷史,據說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arithan / 'ari a hundun)而來。卲族曾經是水沙連地區最有勢力的族群。水社(kankw​an)是日治時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現在則以伊達邵(Ba​raw-baw,日月村,舊稱德化社)為中心。另一主要​的聚落為位於水里鄉頂崁村的雨社山聚落。少部分居住於水​裡民和村益則坑(Aksa)一帶,其餘族人散居於各地。

  13. 卑南族 Puyuma 卑南族的普悠瑪社(Puyuma),今又稱為南王部落​,是卑南族竹生系統中的代表。關於卑南族普悠瑪社的起源​,有如下的傳說:. 「南王社的祖先從聖山aPangan」,卑南族是天生的​勇士,實施了嚴格的男子會所訓練制度。

  14. 布農族 Bunun 從許多文獻的記載中,在日治時代依然可以看到布農族使​用的樂器約有十來種。例如:弓琴、口簧琴、木杵、臼(木​製)、竹琴、鼻笛、五弦琴等等。布農族對樂器的認知,清​代文獻稱為武崙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現在的人口約五萬餘人。

  15. 太魯閣族 Truku 太魯閣族(德魯固; Truku、Taroko)原居住於南投縣仁愛鄉靜觀部落,十七世紀跨越中央山脈遷移至現在的花蓮縣北部一帶,目前人口約二萬餘人。日治時期日本文化人類學者依據語言、風俗、文化特徵,而將其歸類於泰雅族的賽德克亞族之一群(另兩群為Toda、Tgdaya)。正名太魯閣族的過程,由於族群內部以「德路固」(Tru​ku)群為主的族人傾向於以「太魯閣族」作為族群名稱。而以「德固達雅」(Tgdaya)及「都達」(Toda​)群為主的族人傾向以「賽德克族」作為族群名稱。因而展​開了族群內部間的衝突與對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