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小学科学 实验室管理使用

小学科学 实验室管理使用. 一、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要求管理者按照物资管理的一般原则,做好建帐、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1 .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保持实验室(楼)周围环境的整洁: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洁净。. 1 .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 :

sagi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小学科学 实验室管理使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学科学 实验室管理使用

  2. 一、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3.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 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要求管理者按照物资管理的一般原则,做好建帐、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4.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保持实验室(楼)周围环境的整洁: •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洁净。

  5.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 • 实验室要紧靠准备室、仪器室,并有内通道相联。(相隔很远 ,不仅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机率,是不可取的。) • 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要巧安排,做到整齐划一。

  6.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料 : • 建立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 • 涉及化学药品的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集中倒入废液池内,不能随地泼洒 • 清洗实验室器皿的废水不得排入下水管道或沟渠,应排入废水池内,自然下渗入土 • 废液池内要经常洒石灰,以减少环境污染

  7.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 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 • 实验室内正前方黑板一侧应张贴“学生实验守则” • 在仪器室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各种管理制度,陈列各项管理记录及本学科实验室帐册

  8. 2.做好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工作 • 基本要点:建立帐页、规范记帐、增减有据、帐物相符、保留老帐。 建帐时可按照国家教育部下发的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上仪器编号的顺序填写帐页。 例如是“调入”、“购进”、“捐赠”、“自制”,还是“调出”、“支援”、“报废”、“报损”、“丢失”等。

  9. 通过教学仪器保管帐,我们可以知道实验室有多少种教学仪器,各有多少件,从而了解教学仪器的配备状况;可以判断实验的分组数;可以核算出教学仪器的总金额,掌握学校资产情况;可以获取其他许多有用信息。仪器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仪器总是要有进有出,记载这一动态平衡过程的载体就是教学保管帐。通过教学仪器保管帐,我们可以知道实验室有多少种教学仪器,各有多少件,从而了解教学仪器的配备状况;可以判断实验的分组数;可以核算出教学仪器的总金额,掌握学校资产情况;可以获取其他许多有用信息。仪器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仪器总是要有进有出,记载这一动态平衡过程的载体就是教学保管帐。

  10. 3.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 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

  11. 3.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 要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进行摆放: • 仪表的存放要将全部开关置“零位”。 • 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分柜隔离存放。剧毒药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严格执行《实验室危险品、毒品管理制度》,限量发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长期不用要用石腊封口,易挥发而又难于封牢的试剂则要用熟石膏粉封口,再用水封,以阻止挥发。自燃固体白磷应浸在水中存放,遇湿易燃的固体如金属钾、钠、钙等要浸在煤油中存放。 • 定型的成套化学实验装置要存放于固定橱柜内,以备下次再用。 • 玻璃仪器要根据器皿的形状制做专用放置架,或横卧,或竖插,10个、20个一组入柜摆放,可避免相互碰撞而损坏,又便于使用。 • 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要放入原包装盒内存放,以防尘、防潮,等等。

  12. 3.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 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 分类是仪器设备科学摆放的主要操作方法。 • 分类的方法可参照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的分类方法和顺序。 • 摆放仪器的橱柜要按学科统一编号,柜上要张贴定位标签。 • 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分类定位标签。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及《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把初中小学仪器分成九大类。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显著的标记制作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二是柜门定位标签要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

  13. 4.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做好清洁除尘工作。 • 灰尘附着在仪器的表面,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而且会破坏仪器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意外。(如:机械的运动部门有灰会增加机械磨损,金属表面有灰会粘附水汽而生锈,静电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绝缘性能,光学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透光度,使镜头霉变) • 仪器本身要定期擦抹或用机械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如电子仪表,要经常保持洁净,有的要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有的要加盖防尘罩,定期除尘保养。不要用无门的橱柜摆入仪器、模型标本。

  14. 4.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要经常检查仪器的附件、零配件是否完整,组合教具用后必须检查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装盒保管,以防失散,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性能良好。

  15. 4.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化学试剂的保养要注意: • 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 • 少数购进时用塑料袋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 受光照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要用棕色玻璃瓶盛装,并放在低温阴暗处。 • 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盛装的玻璃瓶要用石蜡封口,并经常检查封口的严密性。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 浓硫酸等要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瓶子中。

  16. 4.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 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要随时保养。 • 有的要擦油,有的要清洁干燥,有的要将有关部件复位后才能归位。 • 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形成制度,每次保养都要作好记录。 • 对于价值较高的精密仪器要建立技术档案,收集整理在验收、保管、使用、修理等工作中有关技术资料,建立使用卡片,一机一卡,记载仪器的技术指标、性能、维修、保养等反映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资料。

  17. 5.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 教学仪器维修原则 : • 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 • 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置或搜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修复一部分使用。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

  18.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1.制订好实验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 实验教师要协同任课教师制订学期或学年度实验教学计划,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便更改。 • 实验教师要经常督促,定期检查,保证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和覆盖率,并认真作好记录,每完成一次,记载一次。

  19.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2.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20.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3.做好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 •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做好仪器设备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是搞好使用管理的关键。 • 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按时发放,限期收回。要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便更改。

  21.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4.建立实验小组,定组定位定仪器,上好学生实验课 • 上学生实验课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 • 上课时,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 • 学生做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 • 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清洗整理好仪器,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

  22.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5.做好损耗仪器的处理工作 • 在实验教学中损耗的仪器应及时处理: • 在使用中正常损坏的仪器(消耗品除外)经使用者填写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并签名,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 • 非正常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并填写仪器损失赔偿单,按章赔偿。

  23.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6.开放实验室,搞好开放管理工作 •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是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 • 所有实验室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要允许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选仪器做实验(重做课堂实验或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 • 做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 实验室要建立值班制,课外活动时间要有人值班,使学生随到随做。

  24.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 7.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自制教具往往在改进仪器性能或操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造,成为开发新产品的一个途径,必须积极开展。 • 自制教具要紧密结合教学,注重配套,注重创新。 • 在实验教学中,因缺少仪器不能做或原来的实验装置教学效果差或不容易做成的实验,实验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动师生自制或改进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验开出率。

  25.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1.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 以预防为主,要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过程进行之前。 • 实验室要配齐安全用品。 • 要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使参与实验的师生,人人都能提高警惕。 • 准备实验时要准备防护及保险措施,实验装置要牢固,放稳妥; • 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化学实验中严禁学生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并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 • 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做好急救工作。

  26.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2.确保用电安全 • 实验室要设总配电盘。装设漏电保护器,离开实验室时要将总电闸断开。 • 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验用电,尽量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 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布设,电线截面积和保险丝的选用,要符合安全供电标准,供电线要定期检修和更换。安装电器设备要做到电流、电压、安装与用电器的标称值匹配。 • 一般情况下(除有特殊注记者外)用电器都应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 • 清洁大扫除时,不能弄湿电源线,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 • 电线或电器盒盖破损要及时修复,以免高压导线裸露伤人。 • 检修电源线和用电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忌带电操作,所有电工工具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

  27.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3.要管好用好化学危险品 • 凡具是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故事的化学药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 • 中小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有七大类(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 • 在药品保管室中要将危险品分隔存放在危险品柜内,要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事故发生。 • 做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准备好防护用品。 • 存放剧毒药品的专柜要双人双锁保管。 • 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做发生有强刺激或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 不准用汽油代替酒精或煤油作燃料。酒精、汽油等易燃液体大量撒落地面时,要立即打开窗户或排气扇通风,并严禁在室内明火,以防可燃蒸气爆炸或起火,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28.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4.定期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 • 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如沙箱、沙代、灭火器、消防水管、桶等都要定点布设,做到使用方便。 • 开学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泡沫灭火器的药液要定期(一般一年一次)更换,以免失效。 • 5.做好防盗工作 • 实验室要加固门窗,管好钥匙,安装防盗设施,做好防盗工作。 • 6 .处理好突发事故 • 实验室发生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突发事故,要迅速果断处理。并立即报告校领导。事后要查明原因,总结经验,制订防范措施,并把事故发生原因及损失情况报告主管部门。

  29.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 实验室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学校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室向量化管理发展创造条件。 • 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账册、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等资料。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0.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 1.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记录 • 实验室的工作记录有:实验室的使用登记、演示分组实验记录和学生实验记录、仪器设备借还记录、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和赔偿记录、仪器保养、维修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置记录,等等。

  31.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 2.认真做好实验室总结工作 • 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一般期末有小结,年终(学年度)有总结。总结要反映实验室一年内主要工作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改进提高。总结材料要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 学期或学年末要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及清理盘点后仪器设备变动情况编制报表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32.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33.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 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 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34. 方法二 1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 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 6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35.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36. 3、胶头滴管滴瓶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1、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或将试剂弄混)。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玷污滴管。2、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3、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4、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出错点: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正确方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37. 4、试管的使用方法 • 方法一 • 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5×150、18×180、25×200等。 • 离心试管以容量毫升数表示。 • 主要用途:普通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收集少量气体、装配小型气体发生器。 • 使用注意事项: • 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 • 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在接近试管口部位。 •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这时应将试管倾斜约45°,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38. 方法二 1.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水擦干。 2.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 3.加热时须用试管夹,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试管口套进,取的时候也从试管下部取出,夹在试管口中上部(接近试管口1/3)。 4.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集中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试管应倾斜约45°,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5.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每次只能拿一个试管,但几个试管对比时,可以几个同时拿在手里(用大拇指和手掌)。 6.振荡试管时,拇食中三个手指拿住试管,手腕使劲而不是摆臂,用力振荡。试管里的液体受离心力,不会飞溅出来。 7.加热完的试管不能马上放入试管架,防止烫坏试管架。 8.清洗试管可以直接用清水振荡,也可以用试管刷。如果有必要须沾洗衣粉来刷。根据实验所用的药品,也可以选用酸、碱、酸性重铬酸钾洗液来清洗。清洗后的试管,内壁不应挂有水珠。 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39. 5、振荡盛有液体的试管 • 出错点:手握试管中部或中下部抖动。 • 正确方法:手指应"三握两拳",握持试管中上部,这样留出试管中下部便于观察试管内部的实验现象。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

  40. 6、试管夹的使用方法 • 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41. × ×

  42. 7 、量筒的使用方法 • 要看清凹液面和量程 • 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 不能加热,也不能盛 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 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 •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 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 出错点:A.手拿着量筒读数;B.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C.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D.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43. 一、量筒、量杯 • 常用于液体体积的一般量度,它们是测量精度较差的量器。

  44. 8、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 1、被测物体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2、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 • 3、在测量前,应先调零; • 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弹簧测力计; • 5、待示数稳定后才读数。 • 6、如果是测摩擦力,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45. 9、天平的使用方法 •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②调:先调节游码至标尺的零刻线,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 ③测: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向右盘里加减法码,直至天平平衡; • ④读:读数时,除加砝码的总质量外,千万别忘了还要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数。这样,使用天平时左侧的托盘上应放待测物质,右侧的托盘上应放砝码。这样符合使用习惯。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如果右侧的托盘上放待测物质,左侧的托盘上放砝码,那么,砝码质量和减去游码读数得到的差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这虽然不符合课本上的规定,也不符合使用习惯,但是并没有原理上的错误。 • 以上是指托盘天平,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如上面的相同,只是没有游码。 • 出错点:A.直接用手拨游码;B.托盘上不放或少放纸片;C.药品放错托盘;D.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又放回原瓶;E.称量完毕忘记把游码拨回零点。 • 正确方法:正确操作要领是“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拨零点,观察天平是否平;不平应把螺母旋;相同纸片放两边,潮、腐药品皿盛放,左放称物右放码,镊子先夹质量大;最后游码来替补,称量完毕作记录,砝码回盒游码零,希望大家要记住”。使用时还应注意:A移动游码时要左手扶住标尺左端,右手用镊子轻轻拨动游码;B。若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粉末时,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不足用游码补充。质量确定好后,在左盘中放入固体物质,往往在接近平衡时加入药品的量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右手握持盛有药品的药匙,用左手掌轻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溅落在左盘里逐渐达到平衡。若不慎在托盘上放多了药品,取出后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