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68 Vues
自 然 分 材 教 学. 华东师范大学 熊川武. 一、实质. 一、定义:教师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学力差异等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二、核心:顺势为学 “势”: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具体的学力、主体精神、人际关系等。 “顺势”:学习任务非人为分配,而是通过“知者加速”与“问题跟踪”等实现. 适合自己的策略进行学习,包括速度 与方式等。 顺势为学:就是学生自主性选择学习. 二、假说. 教学就是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教学效率高(问题是因人而异的) “问题”:学习任务
E N D
自 然 分 材 教 学 华东师范大学 熊川武
一、实质 • 一、定义:教师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学力差异等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 • 二、核心:顺势为学 • “势”: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具体的学力、主体精神、人际关系等。 • “顺势”:学习任务非人为分配,而是通过“知者加速”与“问题跟踪”等实现.
适合自己的策略进行学习,包括速度 • 与方式等。 • 顺势为学:就是学生自主性选择学习
二、假说 • 教学就是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教学效率高(问题是因人而异的) • “问题”:学习任务 • 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其它问题) • 变“以‘教’代‘学’”为“以‘学’定‘教’”。 以教代学即教师代替学生做事,大量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情,老师包办了。 “以教代学”使学生能力越来越差。
三、根据 (一)理解理论 理解是师生的生存状态 理解学生的差异 (二)个别教学原理 掌握学习: “每个学生应该获得公正的机会去达到他的学习目的,……对用通常的学习方法没有获得成功的学生进行补习”。 继续进步:认为每个学生“都应当不停顿地向新的学习任务前进。……不应当要求学习快的等着学习慢的赶上来才前行”。 (三)感情理论 师生都要有较好的感情修养,促使情智互进。
四、过程 互阅 学生纠错册 反思诊断 跟踪记录册 记错 指导自学书 自学 信息沟通牌 互帮 普读求是 互帮显示板 释疑 内 容 练习 方 法 补读帮困 集中 分散 语文 数学 英语 反思 内容连网 建网 因人作业
五、背景 适度焦虑 脑力 目标 师生幸福 负担减轻 体力 彼此信任 知者加速 教师零作业批改 学生最小作业量 情智和谐 氛围 师徒合作 问题跟踪 合作共进
六、效果 (一)工作负担减轻,教学质量更高 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减少五分之四,学生作业减少二分之一。教学质量变化明显,以两校为例: 青岛崂山二中从2006年9月开始实施自然分材教学,两年后即2008年“一本”上线人数为2006年的310%。如下表: 单位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崂山二中 15 14 23 44 对照中学 19 30 32 27 差 距 —4 —16 —9 +17 深圳北大附中南山分校高二年级实施一学期,英语比全区平均分提高4.3分,数学提高9.25分。
二、成功把握大,过度焦虑缓解 新的教学策略增强了师生的信心。如英语“情智记忆法”,不仅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而且记忆效果成倍提高。深圳市桃源中学英语教师郑苑飞在实施班(用情智记忆法)和对照班(用常规方法)进行词汇记忆效果检查,发现当天记忆50个词汇,b第二天检测,结果实验班学生平均默写对45 .7 个,平均得分94 .2分,对照班平均默写对21个,平均得分42分。可见,实验班的效率比对照班高104%。 另外,进行问题跟踪,学习的成功指数完全可以控制,教师也就放宽心了。与教师相仿,问题跟踪使学生由以前依赖老师到现在自己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真正学会了学习。因此大多数学生不再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
三、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尊师好学 加强感情修养的理念与问题跟踪等策略促进了师生交往,使部分教师改变了对弱生(后进生)的态度,逐渐克服了往昔对弱生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的毛病。教师的变化使不少弱生真切体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那些以前因怨师而厌学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厚起来,对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不再打折扣甚至主动申请学习任务。 [i]见刘丽等:《自然分材教学:让学生从想学到会学》, 《南方日报》2006年10月11日。
四、弱生上进,优生更优,全体学生齐发展 自然分材教学下弱生的发展普遍较快。深圳市南山小学英语实验教师跟踪15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个学期,在考试难度系数基本相等的情况下,他们的平均成绩提高16分,最高的达23分,最低的9分。 自然分材教学也给优生(优秀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仅要加快学习速度,同时要当“师傅”(即导生)。这利于优生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发展帮助他人的能力,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更容易脱颖而出(见下表): 深圳市学府中学初中数学实施班优生情况变化表 考试优秀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施班 19 21.4 28.6 对照班 38 23.8 25.6 百分比差 -19 -2.4 +2.4
七、问题与困难 一、传统管理思想的干扰 二、知者加速的监控 三、评价方法的更新
教师“零作业批改” 叶圣陶的话 “老师批改作业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 “我当过老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有的坦率地说,有的隐约地说,直到最近,还听见十几位教师对我坦率地说,徒劳无功。但是大家还在干,还要继续干下去,不是很值得想一想吗?”
教师“零作业批改” 段力佩的话 教师本本改,细细批,学生发到手只是看一看得几分,这样就起不了批改的作用。多批改作业当然不坏,但是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不大,而且把教师的很大精力花在批改作业上,无法用更多精力从事备课与进修提高,白白耗费了教师大量宝贵的时光,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或者说是无效劳动。
教师“零作业批改”的意义 还“责”与“权”于学生,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全批全改,实际上是越俎代庖,减少了学生通过自己纠错而得到发展的机会。 促进教师“质性”敬业。 丰富中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价值: 把教师从无效或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高度信任; 减轻了教师的不必要付出。
学生互阅作业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简单培训 课堂上互批作业 学生各自标记“作业问题” 教师抽查学生作业,并作问题记录 对作业问题实行多重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