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認識幹細胞

認識幹細胞. 認識幹細胞. 幹細胞 (stem cells) 是一群尚未完全分化的細胞 具有分裂成一個與本身完全相同的細胞,以及分化成為多種特定功能的體細胞特性 在生命體由胚胎發育到成熟個體的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 發育成熟之後,幹細胞仍普遍存在於生命體中,擔負各組織及器官的細胞更新及受傷修復等重責大任 . “ 幹” -stem- 樹幹 , 起源之意 依分化能力分為 : 全能型:全能幹細胞;如胚胎幹細胞 專門型:專門行幹細胞;如造血幹細胞. 幹細胞用在不同疾病上的影響 . 血細胞、腦細胞、骨骼、內臟的再生 白血病、帕金森氏症、癌症. 白血病簡介.

salim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認識幹細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幹細胞

  2. 認識幹細胞 • 幹細胞(stem cells)是一群尚未完全分化的細胞 • 具有分裂成一個與本身完全相同的細胞,以及分化成為多種特定功能的體細胞特性 • 在生命體由胚胎發育到成熟個體的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3. 發育成熟之後,幹細胞仍普遍存在於生命體中,擔負各組織及器官的細胞更新及受傷修復等重責大任

  4. “幹”-stem-樹幹,起源之意 • 依分化能力分為: 全能型:全能幹細胞;如胚胎幹細胞 專門型:專門行幹細胞;如造血幹細胞

  5. 幹細胞用在不同疾病上的影響 • 血細胞、腦細胞、骨骼、內臟的再生 • 白血病、帕金森氏症、癌症

  6. 白血病簡介 • 白血病一般又叫血癌 • 血液或骨髓內白血球不正常的過度增生 • 白血球不正常的增生,會減少或抑制血液內其他正常成份的生成,結果會有貧血,對病菌抵抗力減弱及出血等現象發生,而造成死亡。 • 每年在台灣約有三百名小孩因罹患此症而死亡

  7. 白血病治療 • 治療可用口服化學藥物或皮下注射干擾素,然而病患於數年均會轉變為急性白血病,進而死亡,故目前唯一治癒之法仍有賴骨髓移植

  8. 白血病治療 • 幹細胞移植,即一般俗稱的「骨髓移植」,是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不良性貧血等疾病的重要方式 • 骨髓移植是抽出捐贈者骨髓內的血 • 血中富含「造血幹細胞」,再將這些血輸到受贈者身上。造血幹細胞自己就會找到「新家」的路,而「住進」骨髓內。 • 病人於移植前必須先接受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或加上全身放射治療,以減少病人身上癌細胞的數目或壓抑其免疫系統以利輸入的幹細胞植入。

  9. 有關幹細胞移植常見的誤解 第一、因為幹細胞的捐贈者和病人間血型不必相同,移植後受髓者會逐漸轉成對方的血型,所以網路上急徵AB型骨髓是錯誤的訊息,不必相信。 第二、移植必須在血液惡性疾病如血癌、淋巴瘤治療緩解時的狀況時,再予以施行,才能成功的延長患者的生命,甚至得到長期緩解的機會。

  10. 第三、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移植,像老人家是不適合施行幹細胞移植的。一般而言,年紀上限為50-55歲,年紀愈大,排斥作用愈嚴重,風險愈大。第三、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移植,像老人家是不適合施行幹細胞移植的。一般而言,年紀上限為50-55歲,年紀愈大,排斥作用愈嚴重,風險愈大。 第四、幹細胞移植並不是輸入造血幹細胞即算移植成功,必須成功長出新細胞並觀察至少一年至兩年,如血癌有無再發,有無排斥或感染,都是決定移植成功的因素。

  11. 目前造血幹細胞有三大來源分為骨髓、周邊造血幹細胞以及臍帶血。這三類造血幹細胞各有其優缺點: • 一、骨髓: ◎優點:慢性排斥副作用較少。 ◎缺點:細胞植入速度較慢,且捐髓者須全身麻醉,抽取骨髓,過程較痛苦,恢復期較長。

  12. 二、周邊造血幹細胞: ◎優點:植入速度快,且捐髓者只須接受細胞分離機洗出幹細胞(過程類似洗腎)。 ◎缺點:慢性排斥似乎比例較高。

  13. 三、臍帶血: ◎優點:對捐髓者無任何危險,且發生排斥比例較低,故配對不須百分之百穩合,配對相合機會較高。 ◎缺點:臍帶血內造血幹細胞有限,故植入速度較慢,對體重較重的病人,幹細胞量不夠。

  14. 認識臍帶血 • 臍帶血就是「臍帶上血管內的血液」。臍帶上有三條血管,最大的一條為臍靜脈,臍帶血的來源就是這條血管。 • 寶寶產出斷臍後胎盤未從母體排出前,收集垂在母體外臍帶內的臍帶血

  15. 認識臍帶血 • 臍帶血的用途: • 因含有造血幹細胞,因此可以用來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型貧血、黏多醣症、血液再生不良、先天性免疫不全及自體免疫疾病,也可以在癌症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後,幫助病人造血系統的再生。 • 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成脂肪、軟骨細胞、硬骨細胞、星形細胞、肌腱細胞、造血細胞支持基質、骨骼肌細胞、平滑肌細胞、心肌細胞、神經細胞及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因此臍帶血具有造血功能和修補組織的用途

  16. 臍帶血移植的優點 (1) 把握移植良機。要移植之前直接將臍帶血自儲存槽取出即可,不像骨髓或週邊血捐贈,擔心捐者臨時反悔或其他無法預期的狀況而延誤移植。 (2) 不會對母親及新生兒造成傷害或痛苦。 (3) 無需麻醉、抽髓手術。捐者無需住院影響工作或其他活動。

  17. (4) 組織型要求較低。由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比較幼稚不成熟, 換句話說,它的T細胞尚未活化,所以辨識"自我"與"非我 “的能力就比骨髓或周邊血的成熟細胞要差得多,因此不需要像骨髓移植或是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一樣,六個人類白血球抗原(HLA)都要相合那麼嚴格,臍帶血只要五個或甚至四個HLA gene相同就可移植。 (5) 臍帶血移植有較少或較溫和的排斥(rejection)和移植物抗宿主症

  18. (6)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和骨髓移植、週邊血移植相輔相成。當找不到HLA適合的骨髓或周邊血捐贈者時,臍帶血移植能替代,而不至於延誤移植的最佳時機。(6)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和骨髓移植、週邊血移植相輔相成。當找不到HLA適合的骨髓或周邊血捐贈者時,臍帶血移植能替代,而不至於延誤移植的最佳時機。 (7) 資源回收再利用。

  19. 台灣目前最大的骨髓資料庫是慈濟骨髓捐贈中心,三大臍帶血銀行分別為:和信、慈濟及中華捐款協會

  20. 長庚完成台灣首例臍帶血移植治療海洋性貧血症

  21. 保存臍帶血代價 • 20-25年,6-8萬或10萬 • 使用機率:1/10000(紐約捐血中心);1/200000(美國國衛院) • 成功治療血癌多為40公斤以下兒童(1袋) • 69公斤(2袋) • 器官衰老約50歲開始 • 臍帶血治療健保不給付

  22. 胚胎幹細胞 • 須從受精卵取得 • 對倫理、法律及社會造成衝擊 • 人口老化,心智成長

  23. 目前全球進行胚胎幹細胞研究可能的胚胎來源有四:目前全球進行胚胎幹細胞研究可能的胚胎來源有四: 1.人工流產得到胚胎組織 2.人工生殖後擬銷毀的多餘胚胎 3.以體細胞轉植術所製造的人類胚胎或混種胚胎 4.為研究使用而由捐贈者精卵製造的胚胎

  24. 胚胎幹細胞 台大培育出心肌細胞( 93.09.02 ) • 日本首次用猴胚胎幹細胞生成神經

  25. 一名已無卵子、卻渴望生子的 43 歲中年婦女,有天走進他的診間,他隨即取下她的皮膚細胞,經核轉殖培養出胚胎,接著經免疫手術及餵養細胞培養出胚胎幹細胞,再據此分化出卵子來,經 和她 先生的精子進行體外授精後,最後再將受精卵植入她的子宮中著床,成功受孕, 10 月後終於生下一名健康的小寶寶……

  26. 臍帶血的缺點 • 幹細胞可能有基因缺失 • 幹細胞數目不多

  27. 生個試管寶寶來救命? • 2000/9,六歲大的小女孩莫莉罹患了罕見的遺傳疾病Fanconi anemia • 莫莉接受了弟弟亞當的臍帶血移植之後,存活機率高達85%

  28. 亞當經過基因篩檢技術,確保未攜帶Fanconi anemia基因,並確保亞當是與莫莉的基因是相合的捐贈者 • 該不該只是為了拯救他﹙她﹚的兄弟姊妹,而蓄意地用基因技術製造一個新生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