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2011 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4. 海拔 ( 绝对高度 ) 和相对高度,等高 ( 深 ) 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011 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5.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6.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8.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011 高考导航. 命题探究.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2. 2011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 2011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6.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8.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4. 2011高考导航 命题探究 1.结合经纬网,掌握方向判断、比例尺及距离的计算、区域定位等基础知识 2.以区域等高线图为载体,综合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5. 2011高考导航 命题探究 3.从晨昏线判读、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换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楼房建设等方面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4.关注金星探测、“神七”发射、“嫦娥工程”等最新科学前沿信息,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6. 第1讲 地球和地图

  7. 基础知识回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 (1)形状:稍扁、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约,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两极 赤道 6371千米 4万千米

  8. 基础知识回顾 地轴 2.地球仪——形状为正球体的地球模型(示意如图)。 (1)地轴与两极:如图中P为,N点为点,S点为点。 北极 南极

  9. 基础知识回顾 (2)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如图中,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方向。A点在B点的方向。 ②纬度:人们规定的纬度是0°,由此向南北各分作90°。 赤道 东西 正东 赤道

  10. 基础知识回顾 (3)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如图中,连接南北并同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指示方向。A点在C点的方向。 ②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由此向东、西各分作 。 极点 纬线 南北 正北 本初子午线 180°

  11. 基础知识回顾 (4)经纬网 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定位,确定其经、纬度坐标。如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 40°N,120°E

  12. 基础知识回顾 地球和地球仪并不完全一致 温馨点拨

  13. 基础知识回顾 二、地图 1.基本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 数字式 文字式 • ②表示方法 线段式

  14. 基础知识回顾 ③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 ④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但反映的内容越,精确度越高。 越小 小 详细

  15. 基础知识回顾 (2)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正北 经线 纬线

  16. 基础知识回顾 (3)图例和注记 ①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称为。 ②地图中,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称为。 图例 注记

  17. 基础知识回顾 图解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方法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温馨点拨

  18. 基础知识回顾 2.地图上的高低起伏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如图1) 图中A为,B、C为。 相对高度 海拔

  19. 基础知识回顾

  20. 基础知识回顾 (2)等高线地形图(如图2) 图中各条实线是的点的连线,即等高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处表示,D处表示陡崖,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 海拔相等 山顶 山谷 山脊 缓坡 鞍部 陡坡

  21. 基础知识回顾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温馨点拨

  22. 基础知识回顾 (3)地形剖面图 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和。 坡度的陡缓 地势的起伏

  23.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一 经纬网地图的的解读与应用 1.正确区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征及应用

  24. 高频考点讲练

  25. 高频考点讲练

  26. 高频考点讲练

  27. 高频考点讲练

  28. 高频考点讲练 2.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

  29. 高频考点讲练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30. 高频考点讲练 (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2)题。 例1

  31. 高频考点讲练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2.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第(1)题,由题意,“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关于地心对称。“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再根据半球的划分方法,不难选出D选项。第(2)题,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夜半球的中心点为(23°26′N,0°),则太阳直射

  33. 高频考点讲练 点位于(23°26′S,180°),此时非洲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北京市8时左右,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点附近,正值极昼期;江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故选C。 【答案】(1)D(2)C

  34.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2)题。

  35. 高频考点讲练 (1)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2)从C地出发,经过D、E、F地,最后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一直向东走

  36.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球上经纬度分布知识,难度不大。从图形可以看出B位于赤道上,与北极点N的纬度差为90°,按每1个纬度跨球面距离约111千米计算,两地的距离约10000千米。第(2)题,本题考查地球上的方向,结合数学知识容易解答,难度不大。图形外圈即球面大圆,运动路线与地球自转方向大体相同,即一路向东;在运动路线上,C纬度最偏南,E纬度最偏北,所以自C到E先向东北,而后自E向F是向东南。 答案:(1)B(2)C

  37.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图的判读规律

  38. 高频考点讲练

  39. 高频考点讲练

  40.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1)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

  41. 高频考点讲练 (3)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42. 高频考点讲练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判断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43. 高频考点讲练 (2)帮助人们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①确定水库与大坝坝址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如图中乙处),确定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如图中应选择100米高程),坝长可依据比例尺计算得出。

  44. 高频考点讲练 ②确定交通线路 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如图所示:

  45. 高频考点讲练 从A处修铁路到C处,经过B处坡度较缓,施工较易;而经过D处则坡度较陡,施工不易,增加建设费用,故应选择图中的虚线线路。 ③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46. 高频考点讲练 ④指导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梯田一般要沿等高线修筑。

  47. 高频考点讲练 ⑤影响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48. 高频考点讲练 (2009年高考上海卷)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例2

  49. 高频考点讲练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50.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第(1)题,方向的判别有三种方式: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本题即以“上北下南”判别山脊走向。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西北坡近山体主峰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远离主峰的西北则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该坡面为一凹坡。 【答案】(1)A(2)B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