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第一专题:践行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一专题:践行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中宣部27日在京举行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分别介绍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情况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工作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宣部2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行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刘云山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中共中央办公厅 3 月 2 日印发了 《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 。. 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背景与意义.

ser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一专题:践行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专题:践行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一专题:践行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 引言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 中宣部27日在京举行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分别介绍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情况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工作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 中宣部2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行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刘云山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 中共中央办公厅3月2日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3. 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背景与意义 • (一)背景:时代所需 社会所盼 人民所愿 • 第一是人民的期待、人民的呼声。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家越来越感到雷锋精神没有过时,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的一个优良传统,社会需要把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 • 第二是当前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当前人们的思想道德有很大进步,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推进道德进步需要雷锋精神,解决道德面临的问题也需要雷锋精神。 • 第三,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则要通过典型人物、模范人物来集中体现。学雷锋活动可以给伟大的事业、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给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道德标杆。 • 今天我们强调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考虑,概括起来就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愿。

  4. 质疑之一:雷锋是不是完全真实的楷模? • 在雷锋牺牲后的50年间,怀疑雷锋楷模真实性的议论时有耳闻。雷锋这个楷模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要不要向雷锋学习的根本前提。 • 对雷锋楷模的真实性,曾经有两点质疑困扰人们。一是在那个年代雷锋只是个普通战士,为什么他做好事的瞬间能被拍了下来?二是雷锋只是小学毕业,怎会写出那么好、那么多日记来?

  5. 雷锋的许多照片确实是补拍的,但却是真实的还原。早在雷锋牺牲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沈阳军区决定筹办雷锋先进事迹巡回展览,这样就需要补拍一部分照片,沈阳军区工程兵首长为此还专门做了关于补拍雷锋照片的指示:拍摄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好人好事。补拍的任务就是由大尉张峻同志完成的。对此,张俊早在抚顺雷锋纪念馆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就说清楚了补拍的原委。雷锋的很多照片,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的;虽然拍摄时间滞后,但拍摄的内容是真实的。至于雷锋日记,更无容置疑。雷锋的许多照片确实是补拍的,但却是真实的还原。早在雷锋牺牲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沈阳军区决定筹办雷锋先进事迹巡回展览,这样就需要补拍一部分照片,沈阳军区工程兵首长为此还专门做了关于补拍雷锋照片的指示:拍摄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好人好事。补拍的任务就是由大尉张峻同志完成的。对此,张俊早在抚顺雷锋纪念馆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就说清楚了补拍的原委。雷锋的很多照片,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的;虽然拍摄时间滞后,但拍摄的内容是真实的。至于雷锋日记,更无容置疑。

  6. 半世纪前采访报道过雷锋的两位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都对雷锋的好文笔印象深刻:“他以前在湖南就当过通讯员,又爱读书,阅读基础特别扎实。”这两位记者对雷锋的评价,也可从雷锋离开湖南时王佩玲给雷锋的留言信得到印证。半世纪前采访报道过雷锋的两位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都对雷锋的好文笔印象深刻:“他以前在湖南就当过通讯员,又爱读书,阅读基础特别扎实。”这两位记者对雷锋的评价,也可从雷锋离开湖南时王佩玲给雷锋的留言信得到印证。 曾把雷锋看得亲如胞弟的王佩玲是这样评价雷锋的:“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前途,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十分可爱,有外在的美感(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仰(赖)的态度……”。 佟希文、李健羽、王佩玲的评价,实际上就回答了为什么雷锋能写出那么多文字晓畅、凝结着自己思想情操、理想志向、所经所历、感怀哲理的日记来,更何况还有雷锋的笔迹为证。上述两点疑虑的澄清,完全可以说明雷锋楷模的真实性。

  7. 雷锋生前的战友们都可以证明雷锋楷模的真实性,特别是“雷锋班”首任班长张兴吉,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能证明,雷锋的事迹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夸和拔高的成分。”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雷锋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特别是当人们把它作为楷模来看待时,可能会遭遇苛刻的挑剔。 据说雷锋在鞍钢工作时,也是穿皮夹克戴手表的“时髦青年”,当兵后也会偶尔向人炫耀一下自己的军功章;他因在外面做好事,常常不能按时归队,违犯部队纪律,受到批评;有一次回来太晚直接到厨房拿吃的,被炊事班说了两句刺耳的话,气得他把盆摔了,第二天又主动去检讨,说自己做错了;有人故意找活让雷锋干,他总是笑呵呵的,不生气,“明知道大家欺负他,也就是一乐。

  8. 跟别的班比唱歌,我们怂恿他,他就跳到场地中间,唱起湖南小调”。但是这些所谓的“小瑕疵”和趣闻,不但掩盖不了他关心国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回报社会、追求上进、爱憎分明、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光辉,反而使雷锋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生动、可爱、鲜活、长久。跟别的班比唱歌,我们怂恿他,他就跳到场地中间,唱起湖南小调”。但是这些所谓的“小瑕疵”和趣闻,不但掩盖不了他关心国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回报社会、追求上进、爱憎分明、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光辉,反而使雷锋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生动、可爱、鲜活、长久。

  9. 质疑之二: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 近日,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公布了《实践雷锋精神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的调查,调查显示,“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奉献社会”是最值得学习,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雷锋精神。其中,“乐于助人”以89.67%的比例获得了最高认同度。而微博转发、QQ群互发等网络手段已成为实践雷锋精神的创新方式。 •     调查显示,九成被访者认为当今谈雷锋精神仍不过时,而近六成的被访者知道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另有近四成被访者认为,当今实践雷锋精神的最好方式是从自己做起,帮助别人。 •     南方日报记者发现,“自己帮助别人”和“参与学校机构的助人活动”仍是雷锋精神的实践主要形式。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受访者更趋向通过做志愿者(义工)形式及利用网络形式实践。

  10. 2003年“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雷锋位列第八;(第一名:鲁迅; 第二名:金庸 ;第三名:钱钟书 ;第四名:巴金; 第五名:老舍 ;第六名:钱学森 ;第七名:张国荣 ;第八名:雷锋 ;第九名:梅兰芳; 第十名:王菲 ) 2010年“新中国10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雷锋高票当选; 《学雷锋》网络游戏风行一时,时尚明星荧幕再现雷锋音容事迹……

  11. 雷锋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孕育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这三者决定着雷锋精神不会过时。雷锋精神以其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鲜明价值取向,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赢得了世人的高度礼敬,赢得了历史的长久景仰。雷锋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孕育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这三者决定着雷锋精神不会过时。雷锋精神以其蕴涵的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鲜明价值取向,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赢得了世人的高度礼敬,赢得了历史的长久景仰。 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年代,雷锋精神激励着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雷锋精神鼓舞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实践证明,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所体现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火热情怀,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应当大力倡导的。 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和感动社会的永恒魅力,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实践中愈益得到丰富和升华。

  12. 质疑之三:市场经济还需要学雷锋吗? •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地生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些疑问,将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置于对峙中,直到今天仍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源自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市场经济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印象,还停留在圈地运动“羊吃人”的阶段,认为“利益挂帅”的市场经济毫无道德可言,与“道德为先”的雷锋精神更是格格不入。而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所出现的诸多极端自私、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

  13. 也正因如此,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价值追求,恰恰是填补监管空白、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和品质的精神力量。它令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倾听道德良知的深沉呼唤;它引领人们在物质浪潮的冲刷中坚守价值理念、彰显道德追求,是市场经济时代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也正因如此,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价值追求,恰恰是填补监管空白、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和品质的精神力量。它令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倾听道德良知的深沉呼唤;它引领人们在物质浪潮的冲刷中坚守价值理念、彰显道德追求,是市场经济时代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今天学雷锋,不只是对50年前那些“好人好事”的简单模仿,也不是用“不计报酬、忘我奉献”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人。今天的中国社会,有着远比半个世纪前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它并不构成雷锋精神“过时”的现实论据,而是雷锋精神必须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这是中央一再强调学雷锋活动“时代内涵”的重要原因。

  14. 事实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型和竞争型的经济体制,有其基于人道主义的伦理道德基础。它不仅肯定人在人格、个性、尊严和机会等方面的平等,充分彰显个体价值,同时并非简单地认同人们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是鼓励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假如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同样有文明、合理、有序的社会规范,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民拥有较高的文明素养。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克服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倡导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呼唤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努力建设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15. 中国社会道德现状思考:是“滑坡”还是“爬坡”?中国社会道德现状思考:是“滑坡”还是“爬坡”? • 2011-12-02 光明日报:积聚全社会向善的力量:如何看待当前的道德现状 • 2011年12月06日 光明日报:中国社会道德现状思考:是“滑坡”还是“爬坡”? • 2012年《求是》在杂志在第1期、第4期、第7期相继刊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共三篇署名“秋石”的文章。“道德三论”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频频爆出关于道德的种种负面新闻,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震动。人们在问:中国的社会道德状况如何,是不是遭遇了“道德寒冬”,正在道德滑坡?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 •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

  16.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命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17. 随着“彭宇案”、“许云鹤案”和更多因救助老人而受委屈的事件频发后,在2011年9月2日,又发生了一起让人听后痛心的新闻,那便是“武汉88岁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敢扶最后窒息身亡”,事件发生后引发了民众的探讨,遇到路边摔倒的老人,我们到底要不要扶? 2011年9月2日上午,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事发地知音西村菜场门口卖莲蓬的易师傅目击了事发全过程。她回忆,老人是清晨7时30分在菜场口跌倒的,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附近的摊贩称,老人躺在地上1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老人的老伴和儿子赶来扶起他,并送往汉阳医院。

  18. 顺口溜: • 从奶粉里,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黄;从我们的餐桌上,我们认识了地沟油。

  19. 冷漠的看客

  20. 跪了 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

  21.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22. 2月8日,武汉光谷街头,一位女子举着写有“举起你道德的鞭子”的牌子,用铁链牵着三位男子在地上爬行,期间有男子匍匐在地,舔舐女子的鞋。组织者称,该艺术是为表现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呼吁男女平等。2月8日,武汉光谷街头,一位女子举着写有“举起你道德的鞭子”的牌子,用铁链牵着三位男子在地上爬行,期间有男子匍匐在地,舔舐女子的鞋。组织者称,该艺术是为表现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呼吁男女平等。

  23. 游客扮演的日军抢“花姑娘”场景

  24. 陕西宝鸡吴山旅游风景区推土匪抢亲旅游

  25. 看把大爷气的

  26. 干啥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