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加快优势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优势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潘长胜 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shad-roach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加快优势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加快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潘长胜 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 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农民的持续增收,已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2008年,我市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克服了多种困难和风险,粮食生产获得特大丰收,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六年居全省首位。面临今年全市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的目标,我们必须克服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抓住国家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的机遇,结合我市实际,发挥自然优势,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提升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食用菌,瓜果菜、烤晒烟等高效经济作物的设施化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农民的持续增收,已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2008年,我市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克服了多种困难和风险,粮食生产获得特大丰收,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六年居全省首位。面临今年全市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的目标,我们必须克服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抓住国家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的机遇,结合我市实际,发挥自然优势,进一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提升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食用菌,瓜果菜、烤晒烟等高效经济作物的设施化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 1.从我市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看 • 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全市总体为“八分半山水,一分半田”,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并有牡丹江空港、绥芬河铁路和公路、东宁公路4个国家一类口岸,境内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为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产品出口创汇提供了便利条件。

  4. 2.从我市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看 •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确定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中,瓜果菜、食用菌拉动农民的增收极为明显,已成为我市种植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猛,在我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5. 2.1瓜果菜产业 • 我市2008年西香瓜种植面积9.4万亩,果树面积发展到25万亩,在品种数量、面积、单产、出口量都居全省首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2万亩,占全省541.4万亩的6.5%,出口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出口量在6万吨,居全省首位,境外蔬菜种植面积达6.7万亩,总产量达18万吨。

  6. 2.2食用菌产业 • 2008年我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总产量达到15.4亿袋(块),比去年增加29.2%,占全省食用菌总量的64.7%,总产值达到26.7亿元,纯收益14.3亿元。

  7. 2.3绿色食品产业 • 2008年我市“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三品”企业增加到92家,认证产品51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协会)56家,认证产品达391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8家,认证产品84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8家,产品37个。认证的产品中,种植业产品达313个,食用菌107个,山特产品32个。全市共有大型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材料化生产基地7个,面积达270万亩。

  8. 3.从农作物的生产现状及效益分析看 • 2008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16.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88.2万亩,粮食生产喜获特大丰收,达到38亿斤,平均单产达到653斤,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粮食总收入达到37.9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18.7%;经济作物生产面积127.9万亩,总收入达到22.3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11%,食用菌生产达到15.4亿袋,总收入达到26.7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13.1%。经济作物和食用菌两项总收入之和已与粮食作物总收入接近。

  9. 从粮食作物生产的效益看,水稻的单位效益最好,为495元/亩,玉米、大豆、杂粮平均是371元/亩,小麦的比较效益最差,只有158元/亩。从粮食作物生产的效益看,水稻的单位效益最好,为495元/亩,玉米、大豆、杂粮平均是371元/亩,小麦的比较效益最差,只有158元/亩。 • 从经济作物上看,棚室蔬菜好于露地蔬菜,单位效益可达6580元/亩,是露地菜的4.7倍;马铃薯单位效益为817元/亩,甜瓜1037元/亩,露地菜1380元/亩,甜葫芦1910元/亩,白瓜籽1117元/亩,万寿菊730元/亩,甜叶菊1830元/亩,烤烟1015元/亩,中药村1090元/亩,这些经济作物比粮食效益都高2-3倍;食用菌每袋纯效益可达到0.93元。可见经济作物和食用菌是我市种植业的优势产业。

  10. 4.发展我市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 我市不是粮食主产区,就现有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而言,粮食的生产能力只有40亿斤左右,受自然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粮食的增产潜力不大,很难拉动农民的持续增收。因此,我市要因地制宜,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粮食总产的前提下,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比较效益原则,调整种植业的内部结构,发展特色种植,扩大瓜果菜、烤晒烟、中药材等各类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在农民增收上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11. 4.1抓住机遇,引导农民调整种植 业内部结构 • 要利用好中央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契机,稳定大豆的种植面积,积极扩大马铃薯、瓜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使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150万亩。

  12. 4.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学2种田水平 • 农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竞争,也是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生产者科技素质的竞争。要努力把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通过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特色农业增收,大力推广节本降耗技术增收,大力推进规模经营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接受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13. 4.3加大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力度,努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4.3加大绿色有机食品开发力度,努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 • 我市有着森林覆盖率高、山绿水清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潜力优势巨大。按市领导的要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要突出“安全、生态、绿色、营养”,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要从生产的源头抓起,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绿色、有机食品之都”。

  14. 4.4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 瓜果菜、食用菌是我市多年确定的四大主导产业中的两个特色产业,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市要利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政策,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做大食用菌市场,增强加工企业带动能力,提升“中国食用菌之城”影响力。同时还要围绕着烤晒烟、白瓜籽等高效经济作物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使我市的特色农业逐步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方向发展。

  15. 4.5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速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4.5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速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 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是加速科技进步,而加速科技进步的重点要强化农业新技术推广,增加农民的收入。要通过科技进步来优化作物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发展优势作物生产的关键在科技,出路在提高单产。因此要组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和技术到位率。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各作物的高产创建活动,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布署,按照建设沿201、301国道和“两湖”周边10示范带(区)的要求,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拟建25个种植业的科技示范园区,提高示范园区的展示、辐射带动效果。

  16. 4.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农技推广构建了新的平台,按省里的要求要建立健全省、市(地)和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备先进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我们要加快牡丹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扩建和完善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把好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关,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7. 4.7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农民不断增收 • 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初见发展效果。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农业沿边开放,是省里的支持项目。我市要把握好这次发展机遇,推动境内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境外农业开发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以项目开发为重点,加快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把境外资源开发和境内出口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拓宽农产品出口通道,壮大境外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利用3-5年的时间,在境外再开发种植500万亩耕地,促进劳务经济的持续增收。

  18. 4.8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服务队伍4.8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服务队伍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19. 要加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健全机构,明确公益性职能,提高人员素质,要通过国家新一轮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能力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通过机制建设,强化推广责任,增强农技推广活力,通过加强设施条件建设,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实现了领着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要加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健全机构,明确公益性职能,提高人员素质,要通过国家新一轮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能力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通过机制建设,强化推广责任,增强农技推广活力,通过加强设施条件建设,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实现了领着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20. 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充分利用“农技110”咨询服务热线和广播、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等传播媒介开展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要不断加强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等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提供有效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示范园区建设,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充分利用“农技110”咨询服务热线和广播、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等传播媒介开展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要不断加强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等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提供有效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