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人为本,与法同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课 : 教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重点讲授 8 个专题 形式 : 理论课教学 (36 个学时 ,2 学分 )+ 实践教学 (18 个学时 ,1 学分 )[ 两个学期完成 ] 考试方式: 理论课成绩 ( 笔记、作业、考勤与考试) 实践课成绩.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人为本,与法同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必修课 :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重点讲授8个专题 形式:理论课教学(36个学时,2学分)+实践教学(18个学时,1学分)[两个学期完成] 考试方式: 理论课成绩(笔记、作业、考勤与考试) 实践课成绩 课程介绍

  3. 课程性质 这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础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4. 绪 论 适应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5. 思考 • 怎样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 • 大学生怎样确立成才目标 • 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 问题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 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概括为四种能力:即接受再培训的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创新能力等。 返回

  7. 内容提要 • 适应人生新阶段 • 肩负历史新使命 • 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8. 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 学习特点的变化 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 讨论一、大学生活有何变化? 结束

  9. 家庭为依托——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 “自由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是痛苦的”。 抽样调查表明:25%的大学新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8%的新生入学2个月左右感到严重不适。 (1)确立独立意识 (2)观察+求教 (3)实践+积累 认知调节法;自我暗示法;渲泄法;咨询法 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草莓族”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返回

  10. 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系统学习和独立研究。 (1)自主学习 (2)全面学习 (3)创新学习 (4)终身学习 学习特点的变化: 返回

  11. “三缘”熟人社会——生人社会 (1)超脱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的旧模式。 (2)建立宽容、尊重型的人际关系。 (2)强化参与意识。 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 返回

  12. 美好想象——单调紧张的现实。 (1)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2)妥善安排时间。 (3)重现新的生活乐趣。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返回

  13. 认 识 适 应 融 入

  14. 教学内容 二、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1.确立目标的重要意义 2.明确目标,全面发展自己

  15. 教学内容 (一)确立目标的重大意义 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安全前提。 目标具有定向作用,激励作用,维持作用。(心理学家的有趣实验)

  16. 教学内容 (二)明确目标,全面发展自己 目标一:学习好 目标二:全面发展自己 目标三:学会做人

  17. 教学内容 三、肩负历史新史命 (一)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 1.和平与发展必然是时代的主题 •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不可抗拒 • 4.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18. 教学内容 三、肩负历史新史命 (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 3.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任务

  19. 教学内容 三、肩负历史新史命 (三) 大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 1、继往开来的责任和使命 2、开拓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3、做文明的表率

  20. 教学内容 四、知荣辱、求发展 (一)荣辱观的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 荣辱观两方面的含义: 1.是社会舆论对某种行为所做出的肯定性或赞赏性的道德评价。 2.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肯定的一种道德意识。

  21. 教学内容 四、知荣辱、求发展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 1.“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 2.“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3.“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