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k likes | 2.59k Vues
创业学与商业计划. 第一章 导论. “ 创业”一词由“创”和“业”两个字组 成。所谓“创”就是创 造,也可以理解为创建、 创新、创立;而“业”则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家业等。掌握创业的概念对学习创业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创业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创业的含义. 一、创业的定义 (一)价值说 — 创造价值 (二)功利说 — 创造财富或利润 (三)实体说 — 创建企业 (四)创业的概念 可分:狭义的创业、次广义的创业和广义的创业。. 二、创业的要素 (一)人的因素 (二)物的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组织因素. 三、创业的过程
E N D
第一章 导论 “创业”一词由“创”和“业”两个字组 成。所谓“创”就是创造,也可以理解为创建、 创新、创立;而“业”则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家业等。掌握创业的概念对学习创业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创业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创业的含义 • 一、创业的定义 (一)价值说—创造价值 (二)功利说—创造财富或利润 (三)实体说—创建企业 (四)创业的概念 可分:狭义的创业、次广义的创业和广义的创业。
二、创业的要素 (一)人的因素 (二)物的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组织因素
三、创业的过程 1. 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过程的起点 2. 企业的创建 3. 管理体系的形成 4. 新创企业的发展
四、创业理论的研究动态 1.创新理论—约瑟夫·雄彼得(J.A.Schumpeter,1883~1950) 2.孵化器理论—1956年 ,美国创建了“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 3.核心竞争力理论 4.定位理论—美国人捷克·特劳特( jack Rrout)在1972年提出的营销学理论 5.要素理论—分要素分析和要素整合两部分 6.催化剂理论
第二节 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 • 一、创业管理范式的产生 (一)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反思—王伟光、李继祥、蒋学伟、姚立、刘洪(2000) (二)对新的管理范式—创业管理范式的探索—GartnerW.B.(1985)、M.B. Low和Macmilla(1998)
二、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及其根源 • 比较传统管理与创业管理,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两种理论所依据的基础不同,研究对象不同,两者出发点不同等。 • 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环境变化和社会转型。面对新世纪里出现的新问题,Tetenbaum T.J.(1998)提出21世纪的诸多悖论,具体可见到表1-1
三、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理论融合的趋势 • P. Davidsson 对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进行了比较,认为创业包括两个过程。 1.发现过程—包括最初的机会发现、机会提炼等 2.开发利用过程—解决的是资源获取和新资源整合问题。 • 创业管理主要是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多是传统管理。 • 图1-1中,“最初发现”(initial discovery)完全属于创业,对正在继续的活动(coordination of on-going activity)的“协调”则完全属于管理。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如属于创业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传统管理是交叉的。 即从发展趋势上看,两者呈现融合的趋势。
创业管理 传统管理 最初发现 机会提炼 市场形成 资源获取 协调新资源 整合已有资源 发现过程 开发利用过程 图1-1: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关系
第三节 创业与企业 • 一、认识企业的本质 (一)中国没有企业——1987年召开的第2届中日经济学术交流会上,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提出这一论点。这一说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出了当时中国的企业经营缺乏自主性的问题。
(二)企业一词是一个舶来品 1. 经济学中的“企业”概念 • 效率—这种观点将企业作为提高效率的机构 • 功能—这种观点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性质 • 文化—这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 存在形态—这种观点侧重于对企业的存在状态的描述 • 产权—这种观点将企业看成财产权利制度的创新,把财产权看作企业产生和生存的基础
2.管理学中的“企业”概念 • 管理学对企业的理解是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在承认人具有利己性的同时,强调人的利他性,主张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中理解管理现象。
二、理解企业的目的的体系 1. 利润目的 2. 生存目的 3. 社会目的 • 三、整体把握创业活动 • 创业是企业生命的开始,企业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均衡。
第四节 建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 一、他山之石——国外的创业教育 (一)美国的创业教育 • 诞生于1970年,到1980年,第一个本科创业教育专业诞生在百森(Babson)商学院、贝勒(Baylor)大学和南加州大学。 (二)德国的创业教育 (三)法国的创业教育
二、我国的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 有关创业教育的活动开展频繁,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 缺乏必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 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全面 • 三、高职院校应成为我国开展创业教育的主力军
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就业形式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高速增加(表1-2)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 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明确其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 创业教育使高职教学特色更加明显 • 创业教育使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利用 • 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表1-2应届毕业生情况
四、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国家政策法规支持是高职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创业教育体系建立的有效途径。 (三)高职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是高职教育体系建立的关键。 总之,实施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 创新思维 • 一、创新与创新思维 1、创新及构成 • 创新:更新、创造新东西、改变 • 创新的五个方面: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创新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 • 市场开拓创新 • 要素创新、制度创新 企业角度的创新 •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 经营创新、教育创新 • 分配创新、技术创新 社会角度的创新
2、创新思维 • 思维:各种理性的认识活动 • 思维的形式: • 抽象思维 概念思维 •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 意象思维 直感思维 • 社会思维 灵感思维 • 反向思维 相关思维 • 创新思维的特点: • 相异性 • 差异性
二、创新思维的作用 • 三、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 1、王子创意法 把原来事务的变化进行非系统化的分析,它包括移植、缩减、颠倒、求异、全身、增加、分割、破坏、退化、无序等各种方法。
反—反:从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运动方向等相反的方向来分析问题反—反:从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运动方向等相反的方向来分析问题 • 改—改:对原有的事物进行修改,消除缺点,使它更方便、新颖 • 缩—缩:从减小、缩短、缩小等角度考虑 • 减—减:对原有的事物从删除、减少、拆散、去掉等角度考虑,使之出现新事物 • 代一代:用一种事物(或材料、技术、零件、功能等)代替另外一种事务
加—加:从添加、增加、加长、加宽、附加、组合等角度考虑加—加:从添加、增加、加长、加宽、附加、组合等角度考虑 搬—搬:把一个事务搬到别的地方,将新事物移到别的领域,从而产生新的思路 变—变:从改变形状、颜色、音响、包装、结构、层次、味道、顺序等角度思考。 联—联:寻找某事务的结果与产生原因的联系以及其他相关的联系,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 2、“FORCE”思维法 弹性、条理、结果引导、沟通、教育
四、创业思维的培养 1、打破障碍 2、要有好奇心和无畏的勇气 3、创新要有良好的心态 4、要加强沟通和交流 5、要有团队的精神 6、形成创新和创造的社会力量 7、要不断地学习
第二节 创业思维 • 一、创业思维的概念 创业思维的品质: • 独立性 • 变通性 • 思维的精密性 • 思维的创造性
二、创业思维的特点 • 善于发现和寻求创新机会的来源 • 独立进取的创新思维 • 走出去寻找有价值的创新
三、制约创业思维的因素 • 基础知识薄弱 • 毫无选择的兼收并蓄 • 传统性思维 • 过分的追求十全十美 • 做事缺乏自信力 • 自我性太强
四、创业思维训练 训练一:写一篇自传 训练二:寻找激发创意的最佳情境 训练三:质疑日常习惯
第二节 创业的模式 • 一、创业模式的内涵 创业模式是企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种经营模式。 包括创业开始采取的初创期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长期模式,以及成熟或定型期模式。
二、创业模式的分类 • 按照创业主体 • 个人独立创业、公司附属创业 • 以创业的起点 • 创建新企业、公司再创业 • 根据制度创新层次 • 基于产品创新而创建企业 • 基于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而创建企业 • 基于企业组织制度创新而创建企业
鮣鱼模式 专业化模式 利润乘数模式 独创产品模式 策略跟进模式 配电盘模式 产品金字塔模式 战略领先模式 三、创业者最常见的8种赢利模式
鮣鱼模式 找到与大行业或者大企业的共同利益,主动结盟,将强大竞争对手转化为依存伙伴,以达到争取利润的第一目标并使企业迅速壮大。 • 专业化模式 专精一门 • 利润乘数模式 借助已经广为市场认同的形象或概念进行包装生产,产生良好的效益,这种做法类似于乘法。
独创产品模式 具有非同一般的生产工艺、配方、原料、核心技术,有长期市场需求的产品。 • 策略跟进模式 跟随强者,与“跟风”的盲目性、哪里热闹就往那里钻不同,策略跟进者需要经营者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估,并分析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之后,对未来走向做出判断。
配电盘模式 吸引供应商和消费者两方面的注意,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沟通渠道或交易平台的中介,从中获得不断升值的利润。 • 战略领先模式 适时改变竞争策略,从一个静态到一个动态的飞跃,可以确保你从起步时的飞跃领先到战略上的始终领跑,使你的利润源源不断。
产品金字塔模式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风格、颜色等方面的不同偏好,以及考虑到个人收入上的差异因素,为了达到客户群和市场拥有量的最大化,一些企业不断推出高、中、低各个档次的产品,从而形成产品金字塔,在塔的底部,是低价位、大批量的产品,靠薄利多销赚取利润,在塔的顶部,是高价位、小批量的产品,靠精益求精获得超额利润。
四、低成本创业五种成功模式 • 边打工边创业 • 依靠商品市场创业 • 在大卖场租个场地创业 • 加盟连锁创业 • 工作室创业
五、新兴的创业模式 • 网络创业 • 网上开店 • 网上加盟 • 加盟创业 • 优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 兼职创业 • 优势:对上班族来说,兼职创业,无需放弃本职工作,又能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积累的商业资源和人脉关系创业
第一节 创业能力概述 • 一、能力 1、能力: 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学习、工作、创造活动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 。
2、能力、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个性心理特征 • 知识是人类对事物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 技能是在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的动作程序 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人的能力发展通常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又使能力得到提高,知识、技能掌握越多,能力发展越好。但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不是完全一致的。
3、能力的种类 •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 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任务共同需要最的基本能力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 特殊能力是顺利地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色调辨别能力、艺术想象能力
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 • 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能顺利地掌握别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 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产品的能力
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 认识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是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条件 • 操作能力,如制作能力、操纵器械的能力等,是人们适应或改变环境、协调自己的动作、掌握和施展技能所必备的心理条件 • 社交能力是参加社会群体生活,与周围的人们相互交往,保持协调所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
二、创业与创业能力 1、创业 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创业特征: • 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 创业需要投入必要的时间和努力 • 创业需要承担必然存在的风险 • 创业者成功创业会得到丰厚的报酬
2、创业能力 创业者发现和捕捉市场机遇以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能力 创业能力的特征: • 知识层面的创业能力 • 情感层面的创业能力 • 操作层面的创业能力
3、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估 • 个人素质 诚信、独创性、健康的身体 • 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 技术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创业动机如何 • 具有坚强的后盾
第二节 创业能力的结构 • 一、创业决策能力 创业决策能力是决策者的战略头脑和良好修养结合的产物。决策能力是决定创业活动采取哪一种最有效的方式的决断能力。 • 创业决策要求一个人具有方案对比选优的能力 • 创业决策需要有风险决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