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食品卫生基础

食品卫生基础. (一)食品污染与预防 (二)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 (三)食物中毒及预防. (一). 食品污染及预防. ◆ 食品污染 是指食品被 外来的 、 有害人体健康 的物质所污染。. 一、食品污染的原因. (一)人的生产或生活活动使环境介质(水体、大气、土壤)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状况的污染. (二)食物在生产、种植、包装、运输、储存、销售和加工烹调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二、食品污染的种类. 微生物 (细菌、细菌毒素、霉菌、霉菌毒素) 寄生虫和虫卵 (蛔虫、绦虫、旋毛虫等) 昆虫 (甲虫、螨类、蛾类等) 病毒 (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食品卫生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食品卫生基础 (一)食品污染与预防 (二)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 (三)食物中毒及预防

  2. (一) 食品污染及预防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被外来的、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污染。

  3. 一、食品污染的原因 (一)人的生产或生活活动使环境介质(水体、大气、土壤)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状况的污染 (二)食物在生产、种植、包装、运输、储存、销售和加工烹调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4. 二、食品污染的种类 微生物(细菌、细菌毒素、霉菌、霉菌毒素) 寄生虫和虫卵(蛔虫、绦虫、旋毛虫等) 昆虫(甲虫、螨类、蛾类等) 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 生物性污染 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农药、有毒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等) 来自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 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的醇类、醛类等)。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杂物的污染;放射性污染

  5. 三、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 ①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包括食品本身的成分、所含水分、pH值高低和渗透压的大小。 • ②环境因素:食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紫外线和氧。 • ③微生物的作用: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

  6. 四、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 感官 硬度、弹性、外形、颜色、气味 物理 浸出物量、浸出液电导度、折光率、冰点下降、黏度上升、PH等指标。 挥发性碱基总氮;二甲胺、三甲胺;K值;脂肪的过氧化值。 化学 微生物 细菌数量、大肠菌群值。

  7. 挥发性碱基总氮(TVBN):食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即在此条件下能形成氨的含氮物。挥发性碱基总氮(TVBN):食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即在此条件下能形成氨的含氮物。 • 二甲胺、三甲胺:主要用于鱼虾等水产品。 • K值:是指ATP分解的低级产物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占ATP系列分解产物的百分比,主要适用于鉴定鱼类早期腐败。K≤20%表明鱼体新鲜;K≥40%表示鱼体开始腐败。

  8. 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食品中细菌的个数,常用菌落总数来表示。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食品中细菌的个数,常用菌落总数来表示。 •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值、需氧性等)所取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表示。

  9. 五、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 低温保藏(冷藏、冷冻) • 高温灭菌防腐 • 脱水干燥保藏 • 提高渗透压(腌渍法保藏) • 提高氢离子浓度(醋渍和酸发酵) • 防腐剂保藏 • 辐照保藏

  10. 六、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 致病菌 沙门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肉毒梭菌等。 条件致病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韦氏梭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非致病菌 食品中多数的腐败菌

  11. 七、细菌性食品污染防治要点 • 加强防止食品污染的宣传教育 • 合理储藏食品,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 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彻底杀灭细菌 • 细菌学监测(常用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1-6:20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

  12. 八、预防黄曲霉毒素危害健康的主要措施 • 1、加强对食品的防霉(干燥、通风、除氧) • 2、去毒(挑选霉粒、碾磨加工、植物油加碱去毒、吸附去除法、加水搓洗) • 3、严格执行最高允许量标准(259页表6-1几种食品的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

  13. 九、食品中农药污染的途径 • 1.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 • 主要是不按“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使用农药,如用药量太大、次数过多、距农作物收获期太近,都会造成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升高。

  14. 九、食品中农药污染的途径 • 2.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 • 由于施用农药和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物。 • 例如粮库、食品库使用氧化苦等农药熏蒸; • 农药厂废水未处理随便排放; • 禽、畜舍的杀虫剂; • 包装、运输中农药污染等。

  15. 九、食品中农药污染的途径 • 3.通过食物链污染食品 • 如饲料污染农药而致肉、奶、蛋的污染;含农药的工业废水污染江、河、湖、海,进而污染水产品等。 • 具有蓄积性的农药都有以这种方式污染食物,造成食品中残留农药增高。

  16. 九、食品中农药污染的途径 • 生物富集作用 • 如DDT等有机氯农药,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土壤中消失需4~30年(平均10年)。当大气中的DDT降落到水中,水体中聚集了各方面的农药污染,通过食物链,使DDT在生物体内聚集。 (263页表6-2)

  17. 农药污染防治措施 • 1、发展高效、低毒、低残 • 2、合理使用农药 • 3、加强对农药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 见(265页)表6-4和表6-5各种食品DDT和六六六残留量标准和限制农药在食吕中的残留量 请看视频 5-6:20

  18. 十、主要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 1.汞(Hg) • 来源: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食物,其中又以鱼贝类食品的甲基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19. 十、主要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 2.镉(Cd) • 来源:工业三废尤其是含镉废水的排放,动物性食品含镉量高于植物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以谷类和洋葱、豆类、萝卜等蔬菜含镉较多。 许多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也含有镉。

  20. 十、主要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 3.铅 • 来源: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工业三废和汽油燃烧;含铅农药;含铅的食品添加剂或加工助剂。

  21. 十、主要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 • 4.砷 • 来源:含砷农药的使用;工业三废;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添加剂及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

  22. 有毒金属污染防治措施 • 消除污染源(工业三废的处理,禁用含砷、铅、汞的农药;禁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 • 制定允许限量标准 • 严格管理(防止误食、误用、投毒或人为污染食品)

  23. 十一、防治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的措施 • 制定食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使用量及残留量标准(肉制品0.03g/kg食物) • 防止微生物污染及食物霉变(产生亚硝酸盐) • 阻断亚硝胺合成(VC、VE、VA;大蒜、茶叶、猕猴桃) • 施用钼肥(固氮、还原硝酸盐)

  24. 十二、预防苯并(a)芘危害的措施 • ①防止污染 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改良烟熏剂,不使食品直接接触炭火;机械化生产食品,改用食用油作润滑剂;不在柏油路上晾晒粮食、油料种子。 • ②去毒 活性炭吸附,碾磨加工(粮谷),紫外线照射(油脂、小麦等); • ③制订限量标准:食物中含量不超过10μg/kg。

  25. 十三、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 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高温烹调,烧、烤、煎、炸) •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膳食纤维有吸附杂环胺并降低其活性的作用) • 灭活处理(次氯酸、过氧化酶使其失活;亚油酸降低其诱变性) • 制订食品中允许限量标准

  26. 十四、二恶英化合物污染的防治 • 控制环境二恶英的污染(减少含二恶英类化合物农药的使用;控制工业化合物杂质中二恶英的含量;控制垃圾焚烧和汽车尾气的污染) • 发展实用的二恶英检测方法 • 制订食品中的允许限量标准

  27. 十五、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污染 • 食品容器材料分类: • 1 天然材料:竹子、布、木头、纸等 • 2 搪瓷、陶瓷、金属容器、玻璃制品等 • 3 高分子化合物:树脂合成塑料、橡胶、化学纤维

  28. 十五、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污染 • 常用塑料: • 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常用作矿泉水瓶、可乐饮料瓶、果汁瓶等。 • 聚苯乙烯(PS):常用作于碗装方便面盒、快餐盒。 • 聚氯乙烯(PVC):适用于蔬菜、水果的冷藏保鲜膜 • 聚碳酸酯塑料(PC):常用于制造水壶、水杯、奶瓶等。 •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密胺塑料):常用于碗、碟、筷、勺等。 • 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缸

  29. (二) 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

  30. 植物性食品卫生问题 • 粮豆类: • 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 • 农药残留 • 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汞、镉、砷、铅) • 仓储害虫(米象、黑粉虫、粉螨、螟蛾) • 其他污染(泥土、沙石) • 掺假

  31. 植物性食品卫生问题 • 果蔬类: • 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的污染 •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 农药残留 • 腐败变质与亚硝酸盐含量

  32.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 • 畜禽肉: • 腐败变质 • 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布氏杆菌、口蹄疫) • 死畜肉 • 药物残留(抗生素、抗菌素、抗寄生虫药、激素及生长促进剂) • 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番木瓜酶、砷饲料)

  33.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 • 水产品: • 腐败变质 • 寄生虫病(华枝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 食物中毒(青皮红肉鱼易分解产生大量组胺) • 工业废水污染

  34.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 • 黄鳝、甲鱼、乌龟、河蟹、青蟹、小蟹、各种贝类,已死亡者不得销售和加工; • 含有自然毒素的水产品:如鲨鱼、鲅鱼、旗鱼必须除去肝脏;鳇鱼应去除肝、卵;河豚鱼不得流入市场; • 凡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鲣鱼、参鱼、鲐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易分解产生组胺,必须注意新鲜度; • 凡因化学物质中毒致死的水产品均不得食用。

  35. 鲅鱼 鳇鱼

  36. 鲣鱼 旗鱼

  37. 鲐鱼(油胴鱼) 金枪鱼

  38. 秋刀鱼 沙丁鱼

  39.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 • 蛋类: • 微生物污染(沙门菌) • 化学性污染(汞) • 其他卫生问题(储运过程中与农药、化肥、煤油等化学品以及蒜、葱、鱼、香烟等有异味或腐烂变质的物料放在一起产生异味)

  40.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 • 乳及乳制品: • 奶中存在微生物(源于乳房、空气、水),奶挤出后应及时冷却 • 致病菌对奶的污染(动物本身的致病菌,如牛型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口蹄疫病毒、炭疽杆菌、葡萄球菌、放线菌等;挤奶过程中受到的污染,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 有害物质残留 • 掺伪

  41. 其他食品卫生问题 • 冷饮食品: • 微生物(空气中杂菌的自然降落;不清洁的用具及容器;制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卫生不合格) • 有害化学物质(使用不当的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料、甜味剂、防腐剂)

  42. 其他食品卫生问题 • 罐头食品: • “胖听” • 生物性气胀(灭菌不彻底,微生物繁殖) • 化学性(马口铁受侵蚀释放氢) • 物理性(低温下发生冰冻而引起膨胀)

  43. (三) 食物中毒及预防

  44. 主要内容 • 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类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 有毒动植物中毒(河豚毒素、组胺、毒蕈、含氰苷类植物)的预防 • 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砷化物)的预防 •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霉变甘蔗、赤霉病麦)的预防 • 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请看视频

  4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