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 84 年 -97 年,货币政策强于财政政策,并表现出其 “ 一抓就死,一放就热 ” 的现象。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缓,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失效,财政政策表现积极,五年间国债发行量累计达到 23187 亿元,中国举债幅度(加上隐性负债)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 货币政策开始显效. 国债发行量(亿元). 7000. 6061.3. 6000. 4883.53. 5000. 4419.5. 4015. 3808.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经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经济发展

  2. 84年-97年,货币政策强于财政政策,并表现出其“一抓就死,一放就热”的现象。84年-97年,货币政策强于财政政策,并表现出其“一抓就死,一放就热”的现象。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减缓,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失效,财政政策表现积极,五年间国债发行量累计达到23187亿元,中国举债幅度(加上隐性负债)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 货币政策开始显效 国债发行量(亿元) 7000 6061.3 6000 4883.53 5000 4419.5 4015 3808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3.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开始逐步放松货币信贷,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政策又一次启动了宏观经济。进入2012年5月以后,宏观经济的过快增长导致领导层的担忧。到8月底,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以其强势的态度表明其认为当前的经济过快。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央行开始逐步放松货币信贷,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政策又一次启动了宏观经济。进入2012年5月以后,宏观经济的过快增长导致领导层的担忧。到8月底,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以其强势的态度表明其认为当前的经济过快。 货币政策开始显效 12个月移动平均值 21 19 17 15 13 M2 11 9 M1 7 M0 5 01-00 05-00 09-00 01-01 05-01 09-01 01-02 05-02 09-02 01-03 05-03 09-03

  4. 货币政策和其他刺激总需求政策之间的矛盾 • 货币政策与其他刺激总需求政策的政策组合效果互相对冲。 • 从利率的角度看,提高利率直接抑制货币供给过快增长。利率提高使贷款成本上升而存款者得到好处。但如果用增加贷款难度来抑制货币供给,对借款者仍然构成了一定的成本,而存款者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好处,这个好处变成了人为的交易成本。 • 由于国际比较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利率还将产生套利机会。 200 200 180 150 160 140 100 120 100 50 80 0 60 40 -50 20 0 -100 2012年2月 2012年4月 2012年5月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月 2012年3月 2012年5月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月 2012年3月 2012年2月 2012年4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2012-10-31 外贸顺差+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当月(亿美元) “热钱”

  5. 宏观经济政策的矛盾 • 平均来看,中国的真实投资报酬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正是这一点引来了大量的境外直接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均衡的存贷款真实利率也应当比较高。在过去几年,由于通货紧缩,虽然名义利率并不高,真实利率仍然很高。在通货紧缩消退而通货膨胀抬头以后,真实利率从偏高转入偏低。这一点也构成了投资和货币供给高速增长的一个原因。进一步,中国目前仍然是资本净流出(经常帐户顺差),这与较高的国内投资报酬率形成了明显的矛盾。 • 总的来看,汇率的歪曲进一步导致了利率的歪曲。另外,汇率和利率的调整还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因而难以进行。这样的情况可能迫使对控制通货膨胀负责的中央银行使用非常规手段尤其非市场手段来抑制货币供给,人为增加交易成本。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 • 少投入、低消耗、高技术、高质量、高产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7. 2、坚持速度、比例、效益的统一 • 速度是前提,比例是基础,效益是核心。 • (经济效益是指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 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 • 速度以比例为基础,比例制约速度。 • 速度以效益提高为基础,经济效益以发展速度为条件。 • 协调比例是提高效益的基础,良好效益是国民经济比例协调的反映。

  8. 3.货币政策的运用 • -----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 包括: • :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 :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 • :降低准备率 • ------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9. -----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动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动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包括: •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 :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 • :提高准备率等 • ------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

  10. 小结——宏观经济展望 •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一轮增长周期 • 即使按照经济周期理论,这一轮上涨也可保持到2015年年初。 • 由于货币政策和其他刺激总需求政策之间的矛盾,投资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 政策组合和粮食因素将导致CPI温和上涨

  11. 政府消费投向发生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减少 • 受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出口增速减少 • 进口增加,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 宏观经济分析结论:中国经济正处于一轮新的增长周期,宏观政策试图平滑过快的经济增长。外需减少和投资减速对消费增长压力增大,但GDP增速仍将高速增长。

  12. 谢谢观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