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仪表电缆系统敷设

仪表电缆系统敷设. 电缆桥架安装. 一、电缆桥架的分类: 1 、按材料分: 1 )钢质电缆桥架(不锈钢) 2 )铝合金电缆桥架 3 )玻璃钢电缆桥架(手糊和机压两种) 4 )防火阻燃桥架(阻燃板(无机)、阻燃板加钢质外壳、钢质加防火涂料) 2 、按形式分:. 1 ) 槽式 槽式电缆桥架是一种全封闭型电缆桥架。它最适用于敷设计算机电缆、通信电缆、热电偶电缆及其它高灵敏系统的控制电缆等。它对控制电缆的屏蔽干扰和重腐蚀环境中电缆的防护都有较好的效果。. 2) 托盘式

sidne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仪表电缆系统敷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仪表电缆系统敷设

  2. 电缆桥架安装 一、电缆桥架的分类: 1、按材料分: 1)钢质电缆桥架(不锈钢) 2)铝合金电缆桥架 3)玻璃钢电缆桥架(手糊和机压两种) 4)防火阻燃桥架(阻燃板(无机)、阻燃板加钢质外壳、钢质加防火涂料) 2、按形式分: 1) 槽式 槽式电缆桥架是一种全封闭型电缆桥架。它最适用于敷设计算机电缆、通信电缆、热电偶电缆及其它高灵敏系统的控制电缆等。它对控制电缆的屏蔽干扰和重腐蚀环境中电缆的防护都有较好的效果。

  3. 2)托盘式 托盘式电缆桥架是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电视、电讯等方面应用最广的一种。它具有重量轻、载荷大、造型美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它既适用于动力电缆的安装,也适用于控制电缆的敷设。 3) 梯级式 具有重量轻、成本低、造型别具、安装方便、散热、透气性好等优点。它适用于一般直径较大电缆的敷设,特别适用于高、低压动力电缆的敷设。

  4. 4) 组合式 组合式电缆桥架是一种最新型桥架,是电缆桥架系列中的第二代产品。它适用各项工程、各个单位、各种电缆的敷设,它具有结构简单、配置灵活、安装方便、型式新颖等优点。 组合式电缆桥架只要采用100、150、200mm的三种基型就可以组装成您所需要的尺寸的电缆桥架,它不需生产弯通、三通等配件就可以根据现场安装需要任意转向、变宽、分支、引上、引下,在任意部位,不需要打孔、焊接就可用管引出。它即方便了工程设计,又方便了生产运输,更方便了安装施工,是目前电缆桥架中最灵活的产品。

  5. 二、电缆桥架用支架的制作、安装 1、支架制作 1.1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采用机械切割方法,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卷边和毛刺。 1.2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直、尺寸准确,并按设计文件要求及时除锈、涂防锈漆。 2、支架安装 2.1支架安装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2.1.1支架安装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上和有预埋件的水泥框架上,应采用双面焊接固定; 2.1.2支架不应安装在高温或低温管道上; 2.1.3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抱箍或卡子固定; 2.1.4在有防火要求的钢结构上焊接支架时,应在防火施工之前进行; 2.1.5在混凝土上或无预埋件的水泥框架上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2.2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2.3支架不应安装在高温或低温管道上。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结构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结构的坡度相同。支架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结构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结构的弧度相同。 2.4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宜超过2米,在拐弯处、伸缩缝两侧、终端处及其他需要的位置应设置支架。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距离。 2.5电缆直接明敷时,水平方向支架间距宜为0.8m,垂直方向宜为1m。

  6. 三、电缆桥架的制作、安装 1、电缆桥架的制作 1.1 电缆桥架及其配件应选用制造厂的标准产品,其结构形式、规格、材质、涂漆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1.2当弯头、三通、变径等配件需要在现场制作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2.1宜采用切割机、锯弓等对成品直通电缆槽进行加工,不能使用电焊或气焊切割; 1.2.2电缆槽切割后应满足施工要求,如切割后发现有裂痕或变形,应放弃使用; 1.2.3切割后的电缆槽均需打磨,使边缘光滑无毛刺、无裂缝; 1.2.4电缆槽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在该电缆槽中敷设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变径应平整、准确、无毛刺; 1.2.5现场制作的配件宜采用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特殊情况可用焊接,焊接时应采用断续焊,并应有防变形措施,接缝应相互错开,焊完后配件应平整牢固,焊缝应打磨光滑。加工成形后的配件应及时除锈涂刷底漆和面漆; 1.2.6电缆槽底部应有漏水孔,漏水孔宜按之字形错开排列,孔径为¢5mm~¢8mm。如需现场开孔时,应从里向外进行施工,并应作防腐处理。

  7. 2、电缆桥架的安装 2.1电缆桥架及其构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内、外应平整,内部应光洁、无毛刺,镀层(漆层)应完好无损,尺寸应准确,配件应齐全。 2.2电缆桥架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管道的侧面或上方。对于高温管道,不应平行安装在其上方。 2.3电缆桥架安装的程序是先主干线,后分支线,先将弯头、三通和变径定位,后直线段安装 。 2.4电缆桥架内的隔板形状应成L形,且低于电缆桥架高度,边缘应光滑。隔板的固定采用半圆头防锈螺栓连接,若采用焊接固定时,应在L形底边的两侧采用交替定位焊固定,隔板之间的接口应用定位焊连成整体,并及时做好防腐处理。 2.5电缆桥架宜采用半圆头防锈螺栓连接,螺母应在电缆桥架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2.6电缆桥架不宜采用焊接连接,若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焊接牢固,且不应有明显的焊接变形。焊接后,打掉药皮,清除飞溅。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并补涂防锈漆和面漆。 2.7电缆桥架安装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应采用安装膨胀节,或根据安装时不同的环境温度,在槽板接口处预留适当间隙的热膨胀补偿措施。同时采用在支架上焊接滑动导向板的固定方式。

  8. 2.8电缆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底部接口应平整无毛刺。成排电缆桥架安装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2.9电缆桥架的上部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桥架与桥架之间、桥架盖板之间、盖板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2.10电缆桥架的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保护管引出口的位置应在电缆桥架高度的2/3左右。当电缆直接从开孔处引出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电缆。仪表桥架的端口宜封闭。 2.11电缆桥架垂直段大于2m时,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桥架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m时,还应在其中部增设支架。 2.12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 2.13电缆桥架要可靠接地,长距离的电缆桥架每隔20~30m用接地线与钢结构做跨接接地一次。 2.14 对安装在钢制支吊架上或用钢制附件固定的铝桥架当钢制件表面为热浸锌时可与铝桥架直接接触当其表面为喷涂粉末涂层或涂漆时则应在与铝桥架接触面之间用聚氯乙烯或氯丁橡胶衬垫隔离。 2.15电缆桥架与动力电缆桥架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16当电缆槽或电缆沟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隔时,在分隔间壁必须做充填密封。

  9. 电缆保护管敷设 保护管是用来保护电缆、电线和补偿导线的。用作保护管的管材,有镀锌水煤气管、电气管和硬聚氯乙烯管。电气管管壁薄,内径小,基本不用,硬聚氯乙烯管只在强腐蚀性场所使用,通常普通采用镀锌钢管。 镀锌焊接钢管规格表

  10. 电气保护管与仪表连接处采用金属软管,又称蛇皮管,是用条形镀锌铁皮卷制成螺旋形而成。为了更好地在腐蚀性介质(空气)中使用,现在都在蛇皮管外面包上一层耐腐蚀塑料,金属软管因此易名为金属挠性管,一般长度有700 mm和1000 mm两种规格。 常用挠性金属管规格

  11. 保护管的选用要从材质和管径两个方面考虑。材质取决于环境条件,即周围介质特性,一般腐蚀性可选择金属保护管,强酸性环境只能用硬聚氯乙烯管。而管径则由所保护的电缆、电线的芯和外径来决定。 1、保护管配制的一般要求 1.1保护管用的管材、管件等,应附有合格的产品技术文件,其材质、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1.2保护管外观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内壁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1.3保护管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不影响操作、不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行走的地方。 1.4保护管不应平行敷设在高温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物料的设备、管道的下方。 1.5保护管与保温设备、管道保温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1.6保护管与电力电缆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2、保护管固定 2.1应用U形管卡将保护管固定在支架上,保护管支架的制作安装要求同与第一节第二部分电缆桥架用支架的制作安装。 2.2长度小于2m的保护管,应固定两点。一根6m长的直段电缆保护管,可采用两点或三点固定。 3、保护管预制 3.1保护管弯制应采用弯管机冷弯,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对于穿无铠装电缆且明敷设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对于穿铠装电缆以及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弯偏;单根管的直角弯不得超过2个。 3.2保护管切割一般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时手臂力量要均匀,使管口截面平整无凹洼,保护管切割后要打磨,应光滑、无毛刺。 3.3保护管套丝可用手动套丝机、自动、半自动套丝机。保护管套丝端不能太长,一般为2cm~3cm。

  13. 4、保护管安装 4.1保护管在安装时,如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时,中间应加装穿线盒,遇梁柱时,应采取弯管或变头的形式绕过,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孔或钢结构上开孔,混凝土可采用预埋保护管的方法。 4.2保护管加穿线盒的原则 4.2.1直管敷设超过45m时,要加以直通穿线盒,以后每增加30m加一个; 4.2.2有一个90°弯时,长度超过20m加一直通穿线盒,有一个不小于135°弯,超过30m时加一直通穿线盒,以后每增加15m加一弯通穿线盒; 4.2.3有两个弯(每个弯都大于90°)时,每增加15m加一直通穿线盒; 4.2.4若有三个弯,每个弯的间距都在5m~10m之间,且每个弯都大于90°时,直管段超过10m加一接线盒。 4.3当保护管安装直线长度超过30m,且沿塔、槽、加热炉或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采取热膨胀措施。如增加一个鹤首弯,保护管之间加软管,在两管连接处预留适当间距,弯管形成自然补偿。 4.4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连接件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的有效长度应大于管接头长度的1/2。当钢管埋地敷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对口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对口应光滑,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作防腐处理。

  14. 4.5保护管与就地仪表盘、仪表箱、接线箱、穿线盒等部件连接时,应有密封措施,并将管固定。保护管管口应低于设备进线口约250mm,以保证保护管内的积液不会流进仪表进线孔。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宜用金属挠性管(即金属软管、蛇皮管)连接,当不采用挠性管连接时,管末端应加工成喇叭口或带护线帽。保护管从上向下敷设时,在最低点应加排水三通。仪表及仪表设备进线口应用电缆密封接头密封。 4.5保护管与就地仪表盘、仪表箱、接线箱、穿线盒等部件连接时,应有密封措施,并将管固定。保护管管口应低于设备进线口约250mm,以保证保护管内的积液不会流进仪表进线孔。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宜用金属挠性管(即金属软管、蛇皮管)连接,当不采用挠性管连接时,管末端应加工成喇叭口或带护线帽。保护管从上向下敷设时,在最低点应加排水三通。仪表及仪表设备进线口应用电缆密封接头密封。 4.6暗配保护管应按最短距离敷设,在抹面或浇灌混凝土之前安装,埋入墙或混凝土的深度与其表面的净距离大于15mm,外露的管端应加木塞封堵或用塑料布包扎保护螺纹。 4.7埋地保护管与公路、铁路相交时,管顶埋入深度应大于1m;与排水沟交叉时,管顶离沟底净距离应大于0.5m,并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m以上;与地下管道交叉时,与管道的净距离应大于0.5m,过建筑物墙基应延伸出散水坡外0.5m。 4.8保护管引出地面的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内时,管口宜高出地面50mm,多根保护管引入时,应排列整齐,管口标高一致。 4.9明配保护管应横平竖直,成排安装时应排列整齐美观、间距均匀一致,并用镀锌U型螺纹或管卡固定牢固。

  15. 4.10在保护管穿过钢平台和楼板时,应开孔准确,大小适宜;不可切割楼板内的钢筋或平台钢梁;过楼板时,应加保护套管;穿过钢平台时,应焊接保护套或防水圈。电缆明敷穿过楼板、钢平台或隔墙处,应预留保护管,管段宜高出楼面1m;穿墙保护管的套管两端伸出墙面净长度应不小于30mm。 4.10在保护管穿过钢平台和楼板时,应开孔准确,大小适宜;不可切割楼板内的钢筋或平台钢梁;过楼板时,应加保护套管;穿过钢平台时,应焊接保护套或防水圈。电缆明敷穿过楼板、钢平台或隔墙处,应预留保护管,管段宜高出楼面1m;穿墙保护管的套管两端伸出墙面净长度应不小于30mm。 4.11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保护管时,在可能积水的位置或最低处,应安装排水三通;保护管进盘柜时,应从底部进出,保护管引入就地仪表盘柜时,应采取密封措施;向上的保护管管口需密封,但如果已有排水三通,不应密封,否则不利于排水。电缆敷设后,在电缆周围充填密封填料。 4.12保护管管端丝扣在槽内外两侧用锁紧螺母将保护管固定在槽的侧板上,并在管口处加护线帽。 4.13硬聚氯乙烯保护管的表面应无凹凸、无烧焦;支架间距为0.8m~1.5m,与热表面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弯曲半径应不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5倍;套管连接的插入深度应不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5倍;用粘接剂连接时插入深度应不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1倍。

  16. 4.14在爆炸危险场所安装电缆电线保护管,应符合下列规定:4.14在爆炸危险场所安装电缆电线保护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保护管之间,保护管与接线箱、接线盒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圆柱管螺纹连接,螺纹的有效啮合部分应在6扣以上,螺纹处要涂导电性防锈脂,不得缠麻涂铅油、缠绝缘胶带或涂其他油漆,并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b.保护管穿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界处必须用防爆阻火器件和密封组件隔离,并做好充填密封。 c.保护管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仪表箱、接线箱及接线盒连接时,应安装防爆密封管件,并做充填密封;密封管件与仪表箱、接线箱及接线盒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45m。密封管件与仪表、检测元件、电气设备之间可采用防爆挠性管连接。 d.防爆挠性管有防爆、防尘、防水、防溅、密封等作用,安装时,其长度要选择合适,太长易与周围设备产生摩擦,太短容易拉断。防爆挠性管要配防爆接头,其接头要与仪表相配套。常用的防爆挠性管的公称内径有13mm、20mm、25mm、32mm和38mm等几种规格。 e.防爆隔离密封盒适于安装在任何防爆场所,只能用螺纹连接,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管防爆隔离密封。 f.保护管必须用镀锌水煤气管,全部保护管系统必须确保密封。

  17. 电缆、电线敷设及接线 一、电缆、电线敷设 1、电气线路敷设的一般要求 1.1线路应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和妨碍设备、管道检修的位置;线路不应敷设在高温设备、管道的上方,也不宜敷设在腐蚀性管道或设备的下方。 1.2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及有强磁场、强静电场干扰的位置,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或屏蔽措施。 1.3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1.4线路与绝热的设备、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1.5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应有防水和封堵措施。线路进入盘、柜、箱时,宜从底部进入,并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1.6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导通试验和标号,并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填写绝缘电阻测量记录。测量绝缘电阻应在仪表设备及部件接线前进行,否则必须将已连接的仪表设备及部件断开。电缆的绝缘电阻测量包括测量电缆芯向,电缆芯与外保护层、绝缘层之间的绝缘电阻。

  18. 2、电缆、电线敷设 2.1电缆、电线敷设前应进行下列的检查: a .电缆槽或桥架已安装完毕,内部应平整、光洁、无毛刺、干净无杂物; b.控制室机柜、现场接线箱及保护管已安装完毕; c.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良好,保护层不得有破损; d绝缘电阻及导通试验检查合格; 2.2电缆、电线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a.按照电缆编号、规格型号、起点和终点、设计长度与实际敷设长度编制电缆分配表,对敷设长度宜进行实测,其实际长度应与设计长度基本一致,否则,应按实测电缆敷设长度及电缆到货长度编制; b.根据现场电缆分布情况和电缆分配表,按先远后近,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安排电缆敷设顺序; c.电缆首尾两端应挂有设计文件规定的标识。电缆标识需标明电缆型号、起点和终点位置。 2.3电缆、电线敷设 a.电缆应集中敷设。敷设过程中,应由专人统一指挥。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加好盖板,不得机械损伤和烧伤电缆。 b.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对塑料绝缘电缆不低于0℃,对橡皮绝缘电缆不低于-15℃。 c.电缆敷设应合理安排,不得交叉,防止电缆之间或电缆与其他硬物之间相摩擦。

  19. d.同一电缆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和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电缆,应用金属隔板隔离,并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分类、分区敷设。d.同一电缆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和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电缆,应用金属隔板隔离,并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分类、分区敷设。 e.电缆在电缆槽或桥架内应排列整齐,在垂直电缆槽内敷设时,应用支架固定,并做到松紧适度。电缆在拐弯、两端、伸缩缝、热补偿区段、易震等部位应留有余量。多芯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铠装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10倍。

  20. f.多条电缆槽垂直分层敷设时,电缆应按仪表信号线路、安全联锁线路、仪表用交、直流供电线路顺序从上到下分层排列。f.多条电缆槽垂直分层敷设时,电缆应按仪表信号线路、安全联锁线路、仪表用交、直流供电线路顺序从上到下分层排列。 g.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无法避免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中间接头的芯线应同极性相缠绕,采用压接,并用热塑管热封,外包绝缘带,挂上标志牌,并在隐蔽记录中标明位置。如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要用专用接头。 h.明敷设的信号电缆与具有强电场和强磁场的电器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屏蔽电缆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电缆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 i.本安线路与非本安线路在同一槽板或电缆沟中敷设时,间距应大于50mm。 j.综合控制系统和数字通信线路的电缆敷设应按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且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电缆槽内,不可避免时,应用金属板隔离;信号线宜采用屏蔽电缆,采用双冗余结构的网络通道电缆应单独隔离敷设。 k.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l.网络通信电缆与供电线路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防止干扰。

  21. m.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安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或分支电缆槽。m.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安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或分支电缆槽。 n.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用防火材料封堵。 o.电缆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要采取加穿墙密封模块等密封措施。

  22. p.仪表电缆与电气避雷引下线交叉敷设的间距应≥2m;与之平行敷设的间距应≥3m。当无法满足敷设间距要求时,应穿保护管屏蔽敷设,钢管两端应做等电位接地。p.仪表电缆与电气避雷引下线交叉敷设的间距应≥2m;与之平行敷设的间距应≥3m。当无法满足敷设间距要求时,应穿保护管屏蔽敷设,钢管两端应做等电位接地。 q.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应采用铠装控制电缆(KVV22),电缆沟深度应大于700mm,其上、下应铺100mm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 r.电缆敷设在隧道或沟道内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电缆槽内。 2.3.19电缆暗敷设时,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0.5m;与易燃易爆管道平行敷设时间距应≥1m,交叉敷设时应≥0.5m;与热力管道平行敷设时间距应≥2m,交叉敷设时应≥0.5m;与其它工艺管道平行敷设和交叉敷设时的间距都应≥0.5m。 s.电缆敷设后,两端应作电缆头,电缆头的制作从开始剥切电缆皮到制作完毕,应连续一次完成,以防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绝缘;铠装电缆应用钢线或喉箍卡将钢带和接地线固定;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露出保护层15mm~20mm,用铜线捆扎两圈,接地线焊接在屏蔽层上;电缆头应用绝缘胶带包扎密封,本安回路统一用天蓝色胶带;较潮湿、油污的场所,电缆头宜涂刷一层环氧树脂防潮或用热塑管热封。 t.本安线路和非本安线路,不应共用一根电缆。

  23. 2.4补偿导线(电缆)敷设 a.补偿导线(电缆)的型号、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损伤。 b.补偿导线(电缆)应穿保护管或在电缆槽内敷设,不得直接埋地敷设。 c.补偿导线(电缆)的型号应与热电偶及连接仪表的分度号相匹配,国产补偿导线(电缆)的型号和极性可根据其芯线材质、芯线绝缘层的颜色及所配热电偶分度号来识别,参见表17所示。 d.多根补偿导线(电缆)穿同一根保护管时,应涂抹适量滑石粉,遇到阻碍不得强拉硬拽 e.当补偿导线(电缆)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 f.补偿导线(电缆)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必须接头时,应采用压接方式,不得接错极性,当有屏蔽层时,应确保屏蔽层连接点接触良好,外包绝缘带,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24. 二、电缆、电线配线及接线 1、仪表盘(箱、操作台)内的配线及接线 1.1仪表盘、柜、箱内配线应在外部电缆电线的导通检查及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进行。 1.2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宜敷设在汇线槽内,在小型接线箱内也可明线敷设。当明线敷设时应根据接线图综合考虑排列顺序,不宜交叉且分层合理。电缆电线束应用塑料绑扎带扎牢,绑扎带间距宜为100 mm~200mm。 1.3仪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线前应校线,线端应有标号; b剥绝缘层时不应损伤线芯; c电缆与端子的连接应均匀牢固、导电良好; d多股线芯端头宜采用接线片,电线与接线片的连接应压接; e应将电缆固定牢固,不使端子板受力。 1.4仪表盘、柜、箱内的线路不应有接头,其绝缘保护层不应有损伤。 1.5仪表盘、柜、箱接线端子两端的线路,均应按设计图纸标号。标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余量。 1.6每根导线在接线端子处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作出明显的、耐久的标记。 a.控制室机柜信号线侧宜码现场仪表位号; b.现场仪表宜码机柜接线端子号; c.现场中间接线箱:分支电缆码现场仪表位号,多芯主电缆码机柜端子号; d.总线主干电缆两端同时码机柜号/网段号/现场接线箱号; e.总线分支电缆两端同时码仪表位号/现场接线箱号。

  25. 1.7接线端子板的安装应牢固。当端子板在仪表盘、柜、箱底部时,距离基础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50mm。当端子板在顶部或侧面时,与盘、柜、箱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m。多组接线端子板并排安装时,其间隔净距离不宜小于200mm。1.7接线端子板的安装应牢固。当端子板在仪表盘、柜、箱底部时,距离基础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50mm。当端子板在顶部或侧面时,与盘、柜、箱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m。多组接线端子板并排安装时,其间隔净距离不宜小于200mm。 1.8剥去外部护套的橡皮绝缘芯线及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 1.9双绞线及多绞线应保持到接线端子处,不应提前拆开绑扎。 1.10备用芯线应接在备用端子上,或按可能使用的最大长度预留,并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标注备用线号。 1.11同一个接线端子上的连接芯线不应超过两根。 1.12仪表盘、柜、箱内的本安线路敷设配线时,应与非本安线路分开,采用有盖汇线槽或绑扎固定,配线从接线端到线束固定点的距离应尽可能短。 1.13本安线路及其附件,应有耐久性的蓝色标志。 1.14本安电缆的屏蔽层不应接到安全栅的接地端子上。 1.15仪表电缆电线的屏蔽层,应在控制室仪表盘柜侧接地,同一回路的屏蔽层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1.16当有防干扰要求时,多芯电缆中的备用芯线应在一点接地,屏蔽电缆的备用芯线与电缆屏蔽层应在同一侧接地。

  26. 2、现场仪表设备接线 2.1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线路进行接线时,必须在设计文件规定采用的防爆接线箱内接线,接线必须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并应加防松和防拔脱装置。 2.2对补偿导线进行中间和终端接线时,不得接错极性。 2.3现场中间接线箱和仪表设备接线前,应进行分支电缆导通检查及绝缘电阻检查,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接线。 2.4绝缘复查合格的电缆两端必须制做电缆头,电缆头的位置,机柜室一端以高出盘柜底板为宜,接线箱内、现场仪表以探出进线口为宜。电缆在接线箱及表头内要考虑留有适当余量。 2.5电缆头制作注意以下几点: a从开始剥切电缆到制做完毕要连续一次完成; b剥切电缆不能伤及芯线绝缘层; c铠装电缆要用钢线将钢带固定,若钢铠为钢丝且使用电缆格兰密封,则钢铠要露出10mm左右,以便格兰固定电缆; d屏蔽电缆的屏蔽要露出保护层15~20mm,用铜线捆扎两圈,再用黄绿接地软线焊接,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 e电缆头制作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 2.6铠装分支电缆进入中间接线箱和仪表设备进线口前要安装防爆铠装电缆密封接头,其密封胶圈要与电缆的外径相匹配,保证电缆能良好密封。 2.7 对220V电源电缆若采用铠装电缆时,钢铠或钢丝要做保护接地。

  27. 2.8接线箱内主电缆和分支电缆接线前要检验电缆的外径与防爆密封接头是否匹配,确认密封没问题后方可接线。2.8接线箱内主电缆和分支电缆接线前要检验电缆的外径与防爆密封接头是否匹配,确认密封没问题后方可接线。 2.9 组线顺序 2.9.1个别厂家分屏总屏电缆导线上没有打线号,容易出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16*2*1.0: 1红黄;2黄白;3红白;4红绿;5蓝白;6绿黄;7绿白;8红蓝;9红黄(色带);10黄白(色带);11红白(色带);12红绿(色带);13蓝白(色带);14绿黄(色带);15绿白(色带);16红蓝(色带); b、8*2*1.0 : 1红黄;2黄白;3红白;4红绿;5蓝白;6绿黄;7绿白;8红蓝; c、4*2*1.0 : 1红白;2蓝白;3黄白;4绿白; 正负顺序(仅限于DCS控制电缆,补偿导线例外): 原则1:红线永远为正﹢; 原则2:白线永远为负﹣; 原则3:如果一组线内没有红或白线,就以颜色较深的线为正,如绿黄线,绿为正,黄为负; 2.9.2对于导线颜色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则黑色为正﹢,白色为负﹣。 2.9.3机柜室内220VACPDP柜及给其他机柜供电的220VAC电源线的PE线两端均浮空不接,并用绝缘胶带把线端封好; 2.9.4 220VACPDP柜给现场分析小屋供电的220VAC电源线的PE线两端均浮空不接,并用绝缘胶带把线端封好; 2.9.5 220VACPDP 柜给现场仪表供电的220VAC UPS电源线的PE线在现场侧应接至仪表相应的接地端子上,在PDP电源柜侧的PE线应接至相应220VAC PDP柜的保护地上。

  28. 光缆的敷设及光缆头的制作 1、光缆 1.1当数字信号采用断续变化的电压或光脉冲来表示时,一般则需要用双绞线、电缆或光纤介质将通信双方连接起来。 1.2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的长距离线路传输,或者外界与其他网络特别是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电磁干扰时,宜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介。 1.3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时,宜采用多模光缆,作为公用电话或数据网的一部分时采用单模光缆。 1.4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1.5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

  29. 2、光缆敷设 2.1通信线路敷设方式主要有管道敷设、直埋敷设、架空敷设和水下敷设。 2.2光缆敷设前时,应检查光缆的型号、规格及材质,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有质量证明文件。 2.3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光纤盘测检查,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损伤,A/B(头尾)端应密封良好,光纤束由不同颜色光纤组成,外面螺旋松绕以全色谱标识的着色纱线,领示色标(或全色标)清晰、完整。 2.4光缆在地上敷设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敷设在指定的电缆槽区域内或独立的保护管内;光缆在地下敷设时,应对保护管(束)和电缆井进行清理,达到清洁畅通;光缆在控制室敷设时,宜敷设在独立的电缆槽内。 2.5光缆敷设时,应保持光缆的自然状态,不得强拉硬拽,不得出现急剧性的弯曲。光缆敷设时,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穿保护管时应用钢线引导,并涂抹滑石粉。

  30. 2.6光缆敷设时,在线路的拐弯处、电缆井内以及终端处应预留适当的长度,并按设计文件规定作好标识。2.6光缆敷设时,在线路的拐弯处、电缆井内以及终端处应预留适当的长度,并按设计文件规定作好标识。 2.7光纤线路中间不应有接头。各种光缆的接续应采用通用光缆盒。 2.8当不可避免有中间接头时,须按编号沿确定的路由顺序敷设,并保证前盘光缆的B端要和后一盘光缆的A端相连,从而保证接续时能在断开点熔接,并使熔接损耗值达到最小。 2.9通信电缆敷设时,针对信号衰减所采取的措施有: 2.9.1规划好电缆的敷设方向,使距离最短、分支器最少、电缆接头最少,并进行紧密连接; 2.9.2最好采用单总线方式,由统一的通信干线通过分支器连接,不采用呈星状放射形敷设; 2.9.3主控制站(对有主控制站的系统)两边的分支点数和距离应尽可能一致,这样能较好地保证网络阻抗的匹配; 2.9.4分支器应尽可能靠近控制站或操作站; 2.9.5网络两端应接入75Ω终端电阻或终端器; 2.9.6通信电缆与高压电缆间距至少应保证40cm/kV,必须交叉时应垂直交叉; 2.9.7避免与动力线平行敷设,并尽量避开大的感性用电设备; 2.9.8避开高温及易受化学污染地区,并不破坏电缆的屏蔽层。

  31. 3、光纤熔接及光缆头制作的要求 3.1光纤接续应遵循的原则是:芯数相等时,要同束管内的对应色光纤对接,芯数不同时,按顺序先接芯数大的,再接芯数小的。 3.2光纤接续的方法有熔接、活动连接、机械连接三种。但在工程中大都采用熔接法。采用这种熔接方法的接点损耗小,反射损耗大,可靠性高。 3.3光纤熔接前,首先要准备好剥纤钳、切刀、熔接机、热缩套管、酒精棉等必要操作设备、工具和必需材料,查看熔接机电源是否充裕够用,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然后把要熔接的光纤外护套、钢丝等视盘纤长度去除,查找出需要熔接的相对应的光纤,在做好前期充分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制备端面、熔接光纤、盘纤整理、质量检查四个步骤逐一进行。 3.4光纤熔接时严禁在多尘及潮湿的环境中露天操作,光缆接续部位及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不得让光纤接头受潮,准备切割的光纤必须清洁,不得有污物。切割后光纤不得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多尘潮湿的环境中。

  32. 程序设定 准备光纤 放置光纤 光纤熔接 问题检查 无问题 取出已熔接的光纤 保护熔接点 光纤熔接流程

  33. 4、光纤熔接及光缆头制作的操作过程 4.1光纤熔接的步骤包括:光纤的剥覆、裸纤的清洁、裸纤的切割、光纤的熔接、 盘纤整理、光纤测试。 4.2光纤熔接前应对光纤进行测试,且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4.3光纤熔接应按光纤排列顺序一一对应熔接,并做好标识;熔接时应按照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工艺方法进行操作,采用专用设备进行熔接; 4.4光纤熔接操作中不得损伤或折断光纤;整个光纤熔接过程作业应连续完成; 4.5光纤熔接后应对光纤进行测试,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同时做好记录。

  34. 5 注意事项 5.1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非常容易弄断。因此在施工弯曲时决不允许超过最小的弯曲半径。 5.2光纤的抗拉强度比铜线小。因此在操纵光缆时,不允许超过各种类型光缆的拉力强度。如果在敷设光缆时违反了弯曲半径和抗拉强度的规定,则会引起光缆内光纤纤芯的石英玻璃断裂,致使光缆不能使用。 5.3为了满足弯曲半径和抗拉强度,在施工的时候,光缆通常是绕在卷轴上。为了使卷轴转动以便拉出光缆,该卷轴可装在专用的支架上。光缆的弯曲半径至少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指静态弯曲,动态弯曲要求不小于30倍)。 5.4根据运到施工现场的光缆情况,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配盘与光缆敷设顺序相结合,应充分利用光缆的盘长,施工中宜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不得任意切断光缆。直埋光缆的接头位置宜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基稳固地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