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18. Chapter.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 學習目標 1. 瞭解風險管理績效評估的重要性 2. 認識風險成本分攤的目的與新分 攤法.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一、風險管理行政績效 激勵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三種( Head,1986 ): 第一種是馬斯羅的需求論 ( Maslow ’ s Hierarchy of Needs )。 第二種是赫茲柏的兩項因素論 ( Herzberg ’ s Two-Factor Theory )。 第三種是史基尼的條件反應論

sig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8 Chapter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學習目標 1.瞭解風險管理績效評估的重要性 2.認識風險成本分攤的目的與新分 攤法

  2.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一、風險管理行政績效 激勵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三種(Head,1986): 第一種是馬斯羅的需求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第二種是赫茲柏的兩項因素論 (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 第三種是史基尼的條件反應論 (Skinner’s Conditioned Response Theory)。

  3.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風險管理人員在制定激勵措施時,應考慮如下兩種因素: 第一,要考慮個人個性上的差異。 此種差異又分兩類: 一為個別員工間的差異; 另一為主管人員間,領導風格上的差異。

  4.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理論上,可分為X理論(X Theory)與Y理論(Y Theory)。 X論者,認為人均是被動的、偷懶的、很難接受新事物。 Y論者,認為人均是主動的、積極創新的、且願接受新事物的挑戰。 第二,要考慮個人個性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5.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評估風險管理的目的有二: 第一,為了控制績效(Control Performance)。 第二,為能適應未來的變局(Adapt to Change)。 要完成第一個目的,須循下列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建立評估的標準。 風險管理評估的標準有二: —行動標準和結果標準

  6.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訂立具體標準時尚應考慮: (1)法令環境。 (2)同一產業的環境。 (3)公司整體目標。 (4)管理人員及員工態度等因素,始可制定出一套良好的評估標準。

  7.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良好的評估標準,應具備下列幾點特性: (1)客觀性(Objective)。 (2)彈性(Flexibility)。 (3)經濟效益性(Economical)。 (4)能顯示異常性 (Highlight Significant Exceptions)。 (5)能引導改善行動 (Pointing to Correction Action)。

  8.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第二、衡量實際績效與評估標準的差異程度。 要完成此一步驟應注意以下四點: (1)實際績效本身應能客觀地測度。 (2)測度出來的實際績效,要能被人所接受。 (3)衡量的尺度標準須具代表性。 (4)差異程度應具顯著性。

  9.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第三、調整差異程度。 一般調整差距的步驟是: (1)先正確地辨認發生差距的原因。 (2)了解差距原因的根源。 (3)與相關人員進行討論。  (4)執行適切的調整計劃。 (5)繼續評估回復標準所採取的調整行動。

  10.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今日為最佳的風險管理決策,明日不見得最佳。其主要理由有四: 第一,公司面臨的風險是多變的。 第二,有關法令規定可能已過時。 第三,公司可用的資源可能已產生變化。 第四,風險管理的成本和效益,亦可能產 生變化。

  11.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二、風險管理的成本分攤制度 風險成本於第四章已提及,它包括: (1)承擔的損失。 (2)保險費。 (3)損失控制成本。 (4)風險管理行政費用等四個項目。

  12.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風險成本分攤的目 第一,為了激勵管理人員,提升風險控制績效。 第二,為了求取風險承受(Risk-Bearing)與風 險分攤(Risk-Sharing)間的平衡。 第三,為了提供管理人員風險成本的相關資訊。 第四,為了幫助風險承擔(Retention)的規劃 與執行。

  13.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傳統的分攤方法 風險成本分攤,傳統上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均等攤之於各單位部門間。 第二種方式是以相關的損失暴露單位數(e.g. 產品責任風險成本分攤以銷貨額為基礎,此 銷貨額即為損失暴露單位數。)為基礎分攤之。 第三種方式是以各單位實際遭受的損失金額, 決定分攤數。以上三種方式均有缺點,且不 能讓單位主管信服。

  14.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分攤風險成本的新方法 圖表18-1 分攤保險費新的計算公式

  15.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圖表18-2(a) 某公司各部門銷貨額、實際損失和原有保費分攤額

  16.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圖表18-2(b) 某公司各部門%Base、%Loss、DIEF及原有保費分攤百分比

  17. 第十八章 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 圖表18-2(c) 新保費分攤百分比試算結果

  18. 圖表18-2(d) 某公司各部門新的保費分攤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