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0

第四課 「兒女」二記

第四課 「兒女」二記. 朱自清/豐子愷. 課前引導. 這個短片曾獲得奧斯卡動畫獎,敘述一個女兒和父親的生離死別的故事。 當多瑙河之波的鋼琴響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MGrorGvkIs. 父與女. 皇帝企鵝送別兒女的喪禮. 這是一場非一般的集體喪禮,是企鵝的集體喪禮。一名攝影師最近在南極捕捉到大批皇帝企鵝( Emperor Penguin )「俯首跪拜」的畫面,有些更「 180 度鞠躬」。場面壯觀罕見,但令人難過的,是牠們原來是在哀悼集體死去的小企鵝兒女。 英國 《 每日郵報 》. 小企鵝的喪禮.

simon-tys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課 「兒女」二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課 「兒女」二記 朱自清/豐子愷

  2. 課前引導 這個短片曾獲得奧斯卡動畫獎,敘述一個女兒和父親的生離死別的故事。 當多瑙河之波的鋼琴響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MGrorGvkIs 父與女

  3. 皇帝企鵝送別兒女的喪禮 這是一場非一般的集體喪禮,是企鵝的集體喪禮。一名攝影師最近在南極捕捉到大批皇帝企鵝( Emperor Penguin)「俯首跪拜」的畫面,有些更「180度鞠躬」。場面壯觀罕見,但令人難過的,是牠們原來是在哀悼集體死去的小企鵝兒女。 英國《每日郵報》

  4. 小企鵝的喪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ykBTtodjDA&sns=em

  5. 兒女,是父母親一輩子的眷顧與牽掛。 這就是古人說的-- 天之經、地之義!

  6. 目  次 題解(一)題解(二)作者(一)作者(二)課文賞析(一)課文賞析(二)文章結構表語文萬花筒問題與討論資料來源

  7. 兒女(一) • 1939年8月,朱自清與夫人陳竹隱、三子朱喬森、幼子朱思俞(前右)攝於昆明翠湖公園 http://www.china5000.org.cn/mzh/jng/zzq/photos/200808/t20080805_85207.htm

  8. 題解(一) 出處寫作背景主旨

  9. 出處(一) • 本文為豐子愷與朱自清應《小說月報》主編葉聖陶之邀寫作的同題散文。 • 朱自清作品收入其散文集《背影》及朱喬森所主編的《朱自清全集》。

  10. 豐子愷作品收入其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及豐陳寶、豐元草、豐一吟主編的《豐子愷全集》。豐子愷作品收入其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及豐陳寶、豐元草、豐一吟主編的《豐子愷全集》。

  11. 本文選自《朱自清全集》 • 於民國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晚上寫於北平清華大學的宿舍中,發表於十月十日出刊的《小說月報》第十九卷第十號。

  12. 《朱自清全集》 • 《朱自清全集》收錄作者的散文、詩歌、學術論著、日記、書信等,按文章類別編排,以出版先後為序,第一卷是散文卷,收錄《蹤跡》、《背影》、《你我》、《歐遊雜記》、《倫敦雜記》五書。 http://a5612232008.pixnet.net/album/photo/107849602

  13. 朱自清與陳竹隱 http://www.emtoem.com:8080/studentRes_article.aspx?libId=262&articleId=6463 http://blog.qq.com/qzone/93975056/1226618301.htm

  14. 40年代王力教授送羅常培去美國。  從左至右為: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 http://tupian.hudong.com/s/%E6%9C%B1%E8%87%AA%E6%B8%85/xgtupian/5/2

  15. 寫作背景(一) • 民國十七年,三十一歲的朱自清任教於北京清華大學中文系,同時已經有了五名子女,當時主編《小說月報》的好友葉聖陶,因見他和豐子愷二人年紀相同,且都恰好有五名子女,遂主動命題約稿,邀請朱、豐二人以「兒女」為題寫作散文,同時刊登,因而有了這兩篇饒富興味的同題散文問世。

  16. 朱自清當時的五名子女分別是:十一歲的長子邁先(即文中的阿九)、四歲的次子閏生(小名閏兒)、八歲的長女采芷(即文中的阿菜)、六歲的次女逖先(小名轉兒)、剛出生幾個月的幼女效武(小名阿毛)。妻子武鍾謙操持家務,辛苦而忙碌,不幸於次年底積勞成疾而過世,得年僅三十二。朱自清當時的五名子女分別是:十一歲的長子邁先(即文中的阿九)、四歲的次子閏生(小名閏兒)、八歲的長女采芷(即文中的阿菜)、六歲的次女逖先(小名轉兒)、剛出生幾個月的幼女效武(小名阿毛)。妻子武鍾謙操持家務,辛苦而忙碌,不幸於次年底積勞成疾而過世,得年僅三十二。

  17. 主旨(一) • 本文以「兒女」為題,從父親的角度,反省自己對兒女的態度、相處的情景,娓娓道出一個自責不會「做父親」者的心情,在情深意切中道盡對兒女的愧疚與關懷。 http://www.langlang.cc/1024133.htm

  18. 文章雖寫兒女,但更多的是作者對身為父親角色的思索,在沉重的負擔之外,屬於父母對待兒女才有的深刻情感也表露無遺。文章雖寫兒女,但更多的是作者對身為父親角色的思索,在沉重的負擔之外,屬於父母對待兒女才有的深刻情感也表露無遺。

  19. 作者(一) 朱自清 • 生平經歷 • 文學成就 • 遺聞軼事

  20. 生平經歷 •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浙江省紹興縣人,因曾在揚州生活多年,也自稱揚州人。生於清德宗光緒二十四年,卒於民國三十七年,年五十一。 •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和傑出的學者、教育家。 *影片觀賞:還原作家素顏-朱自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3k42XtnRLk

  21. 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他先以詩人的身分躍上文壇,二○年代中期以後集中創作散文,成為家喻戶曉的散文作家。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他先以詩人的身分躍上文壇,二○年代中期以後集中創作散文,成為家喻戶曉的散文作家。

  22. 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的蹤跡〉、〈匆匆〉、〈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名篇,不僅成為中學國文課本的模範選文,也常被選入各種文學選集中,在現代文學史上,他有著崇高的地位,可以說,「朱自清」三字,幾乎成為白話散文的代名詞了。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的蹤跡〉、〈匆匆〉、〈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名篇,不僅成為中學國文課本的模範選文,也常被選入各種文學選集中,在現代文學史上,他有著崇高的地位,可以說,「朱自清」三字,幾乎成為白話散文的代名詞了。

  23. (一)家道中落但努力向學 ˙朱自清的祖父朱則余、父親朱鴻鈞一直在江浙一帶做小官,家境原本小康。 ˙由於家道中落,他為了勉勵自己不隨流俗而合污,就改名自清;同時,他又借用《韓非子》中「性緩,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改字佩弦,以勉勵自己加緊學習。

  24. 民國六年的冬天,朱自清的父親失去官職,祖母又去世,朱自清奔喪回家,父親則要到南京去謀事,父子在浦口車站分別,著名的散文〈背影〉就是以此為寫作題材。民國六年的冬天,朱自清的父親失去官職,祖母又去世,朱自清奔喪回家,父親則要到南京去謀事,父子在浦口車站分別,著名的散文〈背影〉就是以此為寫作題材。

  25. (二)就讀北大期間開始新詩創作 ˙民國十一年一月,他與劉延陵、葉聖陶、俞平伯創辦《詩》月刊,這是中國現代文壇的第一份詩刊。這年三月,他寫了著名的散文〈匆匆〉。

  26. ˙民國十二年十月,他完成〈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發表於次年的《東方雜誌》,被時人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民國十二年十月,他完成〈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發表於次年的《東方雜誌》,被時人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

  27. ˙民國十四年暑假,他應聘北上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講授杜詩與國文,從此,他也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作為畢生致力的事業之一。同年十月,他完成了一生的散文代表作〈背影〉。˙民國十四年暑假,他應聘北上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講授杜詩與國文,從此,他也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作為畢生致力的事業之一。同年十月,他完成了一生的散文代表作〈背影〉。

  28. (三)任教於清華大學,轉向散文寫作 ˙民國十六年七月,完成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十月寫散文〈背影〉。 ˙民國十七年十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由開明書店出版。

  29. ˙民國二十年,朱自清啟程前往倫敦留學,同時也在歐洲漫遊,後來他將這一年的經歷寫成《歐遊雜記》一書。˙民國二十年,朱自清啟程前往倫敦留學,同時也在歐洲漫遊,後來他將這一年的經歷寫成《歐遊雜記》一書。

  30. 朗誦與歌曲欣賞:荷塘月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qCez8IOcjs

  31. (四)抗戰爆發,任教西南聯大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在雲南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朱自清與家人在昆明相聚,並講授「中國文學批評」、「宋詩」等課程。

  32. ˙在困窘的環境下,朱自清仍奮筆疾書,幾年間陸續完成《經典常談》、《古詩十九首釋》,以及和葉聖陶合著的《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等書,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在困窘的環境下,朱自清仍奮筆疾書,幾年間陸續完成《經典常談》、《古詩十九首釋》,以及和葉聖陶合著的《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等書,表現出堅強的毅力。

  33. (五)生活清苦,於貧病交加中辭世 ˙晚年的朱自清,眼見國共內戰,民不聊生,多次撰文或演講,對時局提出批評,學生反飢餓反內戰的示威遊行,他都表示支持,簽名呼籲和平。

  34. ˙民國三十七年四月,清華大學開教授會,決定「反飢餓、反迫害」罷教一天,朱自清被推為宣言起草人之一。六月,他簽名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民國三十七年四月,清華大學開教授會,決定「反飢餓、反迫害」罷教一天,朱自清被推為宣言起草人之一。六月,他簽名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

  35. ˙在貧病交加的情況下,八月十二日晚,朱自清因胃病加劇,併發腎炎,與世長辭。˙在貧病交加的情況下,八月十二日晚,朱自清因胃病加劇,併發腎炎,與世長辭。 ˙他在病況危急時,仍諄諄囑咐夫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宣言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知識分子狷介的風骨表露無遺。

  36. 文學成就 (一)以現代口語創作新詩,為新詩開闢道路 ˙ 朱自清創作新詩的時期是在民國八年到十三年,這些詩中,以長詩〈毀滅〉和散文詩〈匆匆〉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37. ˙長詩〈毀滅〉無疑是朱自清最成功也最具代表性的詩作。由於全詩表現出面對現實、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徘徊於歧路、苦悶不知何去何從的知識分子是一劑清醒的良藥,因而詩一發表,立刻引起文壇的高度重視與評價。˙長詩〈毀滅〉無疑是朱自清最成功也最具代表性的詩作。由於全詩表現出面對現實、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徘徊於歧路、苦悶不知何去何從的知識分子是一劑清醒的良藥,因而詩一發表,立刻引起文壇的高度重視與評價。

  38. 音樂欣賞:胡德夫-匆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_fUmb1m3Y0&feature=related

  39. (二)建立純正樸實的散文藝術典範 ˙朱自清散文以口語為基礎,表現樸素自然,卻又漂亮縝密,許多佳作的修辭精美,在白話散文初期的發展中,產生了示範作用。

  40. ˙朱自清在〈文藝的真實性〉中提到自己的創作觀,強調「我們所要求的文藝,是作者真實的話」,作家要有「求誠之心」,要「如實描寫客觀事象」,不要「模擬」和「撒謊」。˙朱自清在〈文藝的真實性〉中提到自己的創作觀,強調「我們所要求的文藝,是作者真實的話」,作家要有「求誠之心」,要「如實描寫客觀事象」,不要「模擬」和「撒謊」。

  41. (三)語文教學、文學研究成果豐碩,風行久遠(三)語文教學、文學研究成果豐碩,風行久遠 ˙朱自清一生都在教育崗位,治學嚴謹,素養深厚,有關語文教學的著作就有《語文零拾》、《經典常談》、《國文教學》、《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等。

  42. ˙《經典常談》是他為了讓青年認識中國經典的意義與價值,選擇了古代典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若干種,從《說文解字》、《易經》到諸子、辭賦,分別進行淺顯而精要的講解。˙《經典常談》是他為了讓青年認識中國經典的意義與價值,選擇了古代典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若干種,從《說文解字》、《易經》到諸子、辭賦,分別進行淺顯而精要的講解。

  43. ˙李廣田曾將朱自清與聞一多相比,認為聞一多是狂者,而朱自清是狷者,而且是積極的狷者,「他的道路走得非常穩當,非常踏實」,因此,朱自清也就「成為一般知識分子所最容易追隨的前驅,成為一般知識分子最好的典型。」˙李廣田曾將朱自清與聞一多相比,認為聞一多是狂者,而朱自清是狷者,而且是積極的狷者,「他的道路走得非常穩當,非常踏實」,因此,朱自清也就「成為一般知識分子所最容易追隨的前驅,成為一般知識分子最好的典型。」

  44. 遺聞軼事 (一)不到十一歲就相親,十三歲訂婚   朱自清因為是家中的長子長孫,所以不到十一歲,家裡就開始安排相親。

  45. 歷經三次相親告吹之後,第四次是父親生病請醫生,聽說醫生有個女兒,母親便託舅父去說,這位就是朱自清後來的妻子武鍾謙,她和他同庚,於是十三歲就訂婚了。歷經三次相親告吹之後,第四次是父親生病請醫生,聽說醫生有個女兒,母親便託舅父去說,這位就是朱自清後來的妻子武鍾謙,她和他同庚,於是十三歲就訂婚了。

  46. (二)利用上廁所時間努力背詩 • 為了教好古典詩詞,他不僅下苦功夫把大量詩詞背下來,連每天早晨上廁所的時間也要求自己背會一兩首詩。

  47. 從古詩十九首到唐、宋許多名家的作品,他都仔細揣摩重新作過。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況味,才能講好課,教好學生。他的《敝帚集》收錄了早年所作的擬古詩詞,就是他下過功夫的見證。從古詩十九首到唐、宋許多名家的作品,他都仔細揣摩重新作過。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況味,才能講好課,教好學生。他的《敝帚集》收錄了早年所作的擬古詩詞,就是他下過功夫的見證。

  48. (三)為買一本辭典,當掉父親送的大衣 • 朱自清在清華大學畢業的那一年春天,看到琉璃廠華洋書店有一本新版的韋伯斯特英語大辭典,訂價十四元,等於他一個學期的學雜費加住宿費,他想買但買不起,心癢難熬,思前想後,脫下身上穿的紫毛水貂領大衣,跑到一家當舖當了十四元,買下了辭典。

  49. 這件大衣是他結婚時父親給他做的,幾年來這件大衣一直陪伴他度過北京的寒冬。送進當舖時,朱自清打算過後再設法贖出來,可他始終沒有湊足這筆錢。許多年後,他每想起這件事,心裡還是感到遺憾。這件大衣是他結婚時父親給他做的,幾年來這件大衣一直陪伴他度過北京的寒冬。送進當舖時,朱自清打算過後再設法贖出來,可他始終沒有湊足這筆錢。許多年後,他每想起這件事,心裡還是感到遺憾。

  50. (四)寫給陳竹隱的情書纏綿多情 • 性格內斂的朱自清,寫起情書可是纏綿悱惻,溫柔多情,例如:「你的衣服,我很喜歡,如汪汪的潭水。一見你眼睛便清明起來。我更喜歡看你那暈紅的雙臉,黃昏時的霞彩似的。謝謝你給我的力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