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十二章 理血剂. 概 念. 凡以 理 血 药 为主组成, 具有 活血化瘀 或 止血 等作用,用于治疗 血瘀 或 出血证 的方剂,统称为 理血剂 。. 适应范围和分类. 1、瘀血证 —— 刺痛有定处,舌暗紫、舌上有紫斑,腹中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 —— 活血化瘀 —— 血府逐瘀汤. 适应范围和分类. 2、出血证 —— 吐、 衄 、便、咳、尿血、崩漏 —— 止血 —— 小蓟饮子. 使 用 注 意. 活血化瘀剂 1、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理气药。

sius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二章 理血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理血剂

  2. 概 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等作用,用于治疗血瘀或出血证的方剂,统称为理血剂。

  3. 适应范围和分类 1、瘀血证 ——刺痛有定处,舌暗紫、舌上有紫斑,腹中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

  4. 适应范围和分类 2、出血证 ——吐、衄、便、咳、尿血、崩漏 ——止血 ——小蓟饮子

  5. 使 用 注 意 • 活血化瘀剂 1、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理气药。 因瘀血内阻每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机阻滞又可瘀血难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配伍理气药可使气行血行,有利于瘀血的排除。 2、逐瘀防伤正气,多辅养血益气之品。 活血祛瘀剂有耗血伤正之弊,并应适当配伍扶正之品。 3、活血祛瘀剂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6. 使 用 注 意 • 止血剂 1、止血应治本,不能单纯见血止血。 2、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3、大出血者,单用止血药效果不佳,应配 伍益气固脱之品。 4、配伍活血药。 止血剂有留瘀恋邪之弊,故应审明出血原因,止血适当辅以活血,以防血止留瘀。并可适当配伍活血药,使血止不留瘀。

  7. 第一节 活血化瘀

  8.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9. 血府逐瘀汤——组成及功用 〖命名〗王清任认为隔膜低处,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据“血府”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血府逐瘀之剂。此言有误,但运用有效。 〖组成〗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10. 血府逐瘀汤——主治 胸中血瘀证。 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11. 血府逐瘀汤——方解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君 当归、川芎、赤芍、 ↓牛膝:助君祛瘀。 ——臣

  12. 血府逐瘀汤——方解 ↑柴胡:①疏肝解郁;②升达清阳 ↓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桔梗常为上部引经药,可载药上行入胸中。 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瘀祛而不伤阴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13. 血府逐瘀汤——运用 •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14. 血府逐瘀汤——运用 • 加减变化: 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棱、莪术; 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 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 胁下有痞块,加丹参、郁金、蜇虫、水蛭。

  15.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16. 补阳还五汤——组成与功用 〖命名〗王清任认为:人之阳气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剩余五成归并一侧故“半身不遂”。遂创补气活血化瘀之剂,使气血充足,瘀祛络通,气行周身而“十全”。 〖组成〗黄芪、当归 、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17. 补阳还五汤——主治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音蹇涩,下肢痿废。小便失禁或频数,口角流涎,苔白,脉缓。

  18. 补阳还五汤——主治 病机: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经脉失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气虚血瘀,舌本失养,约束无力——言语蹇涩,口角流涎 气虚不能固涩——小便频数、遗尿失禁 苔白,脉缓。

  19. 补阳还五汤——方解 本方为气虚血瘀之证。虽然就血瘀本身来说是实证,但其成因是虚,主要矛盾是“气虚“,属本虚标实,其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故治疗是首当补气,再配以活血通络之品。

  20. 补阳还五汤——方解 黄芪(重用):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君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 ——臣 地龙:通经活络,引药周行于全身。 ——佐

  21. 补阳还五汤——配伍特点 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标本兼顾,气旺血行以治本,活血通络以治标,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而不伤正。

  22. 补阳还五汤——运用 • 辨证要点: 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证治要点。

  23. 补阳还五汤——运用 • 加减变化: 上肢加桑枝、桂枝; 下肢加牛膝、杜仲; 久病加水蛭、虻虫; 语音不利,加菖蒲、郁金、远志; 口眼歪斜,合牵正散; 痰多,加半夏、天竺黄; 偏寒,加附子; 脾虚,加党参、白术。

  24. 补阳还五汤——运用 •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痰阻血瘀不宜使用。 • 现代运用: 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25.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26. 温经汤——组成及功用 〖命名〗温则通,本方以温养血脉为主,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无瘀血之患,用于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故名~。 〖组成〗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27. 温经汤——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症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日再行或经停不止,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28. 温经汤——方解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 ——君 川芎、当归:活血祛瘀。 丹皮:活血祛瘀,清血中虚热。 ——臣

  29. 温经汤——方解 阿胶、麦冬、白芍:养血益阴。 补阳中—配补阴(阴中求阳) 补血中 —配补气(气发生血)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 半夏、生姜:降胃散结,以助祛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30. 温经汤——运用 •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冲任虚寒而致的月经不调。以月经不调,经血夹有瘀块,小腹冷痛,时发烦热,舌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31. 温经汤——运用 • 加减变化: 小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或桂枝易为肉桂; 寒凝气滞,加香附、乌药; 漏下不止,血色暗淡,去丹皮,加炮姜、艾叶; 气虚甚,加黄芪、白术; 傍晚发热甚,加银柴胡、地骨皮。

  32. 温经汤——运用 • 使用注意: 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 现代运用: 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33.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34. 生化汤——组成及功用 〖命名〗生乃生新血、化为化瘀血之意、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组成〗当归(重用24g)、川芎、桃仁、甘草、炮姜 〖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35. 生化汤——主治 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瘀血腹痛) 症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36. 生化汤——方解 当归(重用):补血活血、祛瘀生新。 ——君 川芎:活血行气。 桃仁:活血祛瘀。 ——臣 炮姜:散寒、温经止痛。 ——佐

  37. 生化汤——方解 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黄酒:温散而助药力。 童便:益阴化瘀,祛瘀生新,引败血下行。 ——佐使

  38. 生化汤——运用 • 辨证要点: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 加减变化: 恶露已行,腹微痛,可减桃仁; 瘀滞较甚,痛剧,加黄蒲、五灵脂、元胡、益母草; 冷痛甚,加肉桂; 气滞明显,加木香、香附、乌药。

  39. 生化汤——运用 • 使用注意: 有些地方习惯将本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产后血热而有瘀滞,不宜使用本方。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不宜使用。 • 现代运用: 产后诸疾。如产后子宫修复不良、产后子宫收缩痛,胎盘残留,人流后出血不止等属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者。

  40. 比较:生化汤与温经汤 两方均可以温经、养血、祛瘀,适用于血虚寒凝血滞证。 温经汤——重用吴茱萸、桂枝为君,以温经补养为主,配少量化瘀、养血之品,温清消补并用。——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 生化汤——重用当归为君,以活血补血为主,配少量散寒之品,重在生新化瘀。——治产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之恶露不下。

  41. 第二节 止血

  42. 小 蓟 饮 子 《济生方》

  43. 小蓟饮子 ——组成及功用 〖组成〗小蓟、藕节、蒲黄、木通、滑石、生地、当归、甘草、栀子、竹叶 本方为导赤散加上小蓟、藕节、蒲黄、滑石、当归、栀子而成。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44. 小蓟饮子 ——主治 下焦热结之血淋、尿血。 症见: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45. 小蓟饮子 ——方解 小蓟: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君。 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生地:凉血养阴、防止利尿伤阴。 ——臣

  46. 小蓟饮子 ——方解 木通、滑石、竹叶:利尿通淋。 栀子:清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 ——佐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佐使

  47. 小蓟饮子 ——运用 • 辨证要点: 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 加减变化: 尿痛,加琥珀末; 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减木通、滑石,加太子参、黄芪、阿胶。

  48. 小蓟饮子 ——运用 • 使用注意: 若血淋、尿血属寒证或阴虚火动、气虚不 摄者,不宜使用。 • 现代运用: 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系结石属于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49. 黄 土 汤 《金匮要略》

  50. 黄 土 汤 ——组成及功用 〖组成〗灶心土、白术、附子、生地、阿胶、甘草、黄芩 〖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