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第三讲 公共财政收入

第三讲 公共财政收入. 曹 立 中央党校 经济学部教授. 一、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三、 非税收收入分析及税费改革. 一、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 一 ) 财政收入的概念 ( 二 )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分析 ( 三 )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素 ( 四 ) 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 一 ) 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定义: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讲 公共财政收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讲 公共财政收入 曹 立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2. 一、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三、 非税收收入分析及税费改革

  3. 一、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分析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素 (四)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4.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定义: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5. 理解: (1)动态:一个分配过程,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 (2)静态:财政收入又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2013年财政收入129142.9亿元,增长10.1% 。2014年预算139530亿元,增长8% 。

  6.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分析 1、纵向比较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3%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10.7%,而后有所提高, 2013年为22. 7%。 2、横向比较 1990年美国为34%、法国为46.3%、英国为44.4%、泰国为21.3%、印度(1987年)为20.5%、韩国(1992年)为18.5%。

  7.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8. 财政收入规模(绝对额)趋势图 2013年 129 142.9 亿元 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是不断增长而增长,2013年是1978年的114.1倍。

  9.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趋势图 2013年22.% 我国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10.7%,而后有所提高,2012年为22 .6 %。

  10.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的制约。

  11.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看:

  12. 从我国情况看:

  13. 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2)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下降,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源泉。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的途径。

  14.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的转轨使GDP的分配向企业倾斜 经济体制转换带来分配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国有企业利润由计划体制下的全额上缴,改为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1994年税率为33%。2008年改为25%, 这势必带来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

  15. 工资制度的改革以及分配制度不健全、分配秩序混乱,使GDP的分配向个人倾斜工资制度的改革以及分配制度不健全、分配秩序混乱,使GDP的分配向个人倾斜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是明确的,即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我国居民收入可分为:制度内收入或称正常收入;制度外收入或称非正常收入,这部分收入急剧增长。

  16. 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向个人倾斜 政府收入2012年提高到22.6%

  17. 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影响

  18. 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原因的影响 (1)银行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如果信用膨胀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财政收入实际下降。

  19. 流转税 产品销售价格涨幅大于原材料价格涨幅的企业 财政收入 所得税 产品销售价格涨幅小于原材料价格涨幅的企业

  20. (2)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引起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引起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国家财政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 财政收入的增量 价格再分配所得,即“通货膨胀税”

  21. 4、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的影响 (1)实行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 纳税人适应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效应,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的份额将有所增加,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既有名义增长,又有实际增长。

  22. (2)实行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 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物价的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

  23. (3)实行定额税 税收与物价没有关系,在物价总水平上升的情况下,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

  24. 5、产品比价关系变动的影响 (1)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 (2)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者说各经济主体上缴财政的比例不同。

  25. 相关经济主体上缴财政的税利有增有减 财源分布结构改变 财政收入分布非均衡状态 产品比价变化 A行业税收负担率30% 比价下降 财政收入 比价上升 B行业税收负担率20%

  26. 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71564亿元,同比增长9.2%。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同比增24.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20.8%,明显高于9.2%。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71564亿元,同比增长9.2%。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同比增24.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20.8%,明显高于9.2%。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企业效益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

  27. 第一个因素:价格因素。财政收入是以现价计算的,而GDP的数字是以不变价计算的。如果是按照现价来计算的话,2011年我国GDP的增幅应该是17.4%,这个增幅与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上比较接近了,特别是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相比也就差2、3个百分点。2011年财政收入增长当中,还有物价因素占了10个百分点左右。第一个因素:价格因素。财政收入是以现价计算的,而GDP的数字是以不变价计算的。如果是按照现价来计算的话,2011年我国GDP的增幅应该是17.4%,这个增幅与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上比较接近了,特别是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相比也就差2、3个百分点。2011年财政收入增长当中,还有物价因素占了10个百分点左右。

  28. 第二个因素:税收因素。财政收入是由19个税种的收入、非税收入构成的,这些税收不是都对GDP征收的,各自都有各自的税基,每个税种收入的增速主要由其税基的增速决定。比如增值税的税基基本上是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与GDP有对应关系;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它的税基就是进口额;财产税的税基是单位使用的经营性的房子。因此税收的增长可能出现快GDP的增长。第二个因素:税收因素。财政收入是由19个税种的收入、非税收入构成的,这些税收不是都对GDP征收的,各自都有各自的税基,每个税种收入的增速主要由其税基的增速决定。比如增值税的税基基本上是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与GDP有对应关系;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它的税基就是进口额;财产税的税基是单位使用的经营性的房子。因此税收的增长可能出现快GDP的增长。

  29. 第三个因素:进口数量。近几年进口数量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所以相应的进口环节税收也就有了大幅度增长。相对于GDP的增幅来说,它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2011年,外贸进口增长24.9%,相应带动了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29%,关税增26%。第三个因素:进口数量。近几年进口数量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所以相应的进口环节税收也就有了大幅度增长。相对于GDP的增幅来说,它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2011年,外贸进口增长24.9%,相应带动了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增29%,关税增26%。

  30. 第四个因素:预算口径的调整。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公共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了。初步测算大概有2500亿左右。这个数目相当于地方收入的5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把这个去掉,财政收入增长也就是20%左右。第四个因素:预算口径的调整。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公共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了。初步测算大概有2500亿左右。这个数目相当于地方收入的5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把这个去掉,财政收入增长也就是20%左右。

  31. (三)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 2、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方针,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 3、将预算外财政收入并入预算内,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32. 4、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4、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 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

  33.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构成分析 (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项目)分类 (二)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来源分类 (三)按财政收入的部门来源分类 (四)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34. 财政收入在学术界的分类 • (1)波丹的分类 • 法国的波丹将财政收入分为七类:公有土地收入、掠夺财务收入、赠与收入、征服地贡纳、公共贸易收入以及关税与税收。 • (2)亚当·斯密对财政收入的分类 • 亚当·斯密将财政收入分为两类:来自君主私产或国家公产的收入与来自人民财产的收入,后者即指税收收入。 • (3)亚当斯将财政收入分为三类 • 直接收入——政府来自公共财政与公共企事业的收入; • 派生收入——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和行政权利获取的收入(税收与罚金); • 预期收入——募集公债和发行国库券的收入。

  35. (4)塞力格曼将收入分为五类 • 市场价格收入、公共定价收入、规费收入、特别课征、税收 • (5)道尔顿将收入分为三类 • 强制收入:税收 • 代价收入:公产收入、自由公债收入 • 其他收入 • 综观上述分类,其依据大体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以收入来源作为分类依据,如波丹、德国官房学派以及亚当·斯密等人的分类;另一种则是以政府获取收入时凭借的权利(或手段)作为分类依据,如塞力格曼和道尔顿等人的分类。

  36. 根据财政收入的四大分类依据,可对财政收入分类如下:根据财政收入的四大分类依据,可对财政收入分类如下: • (1)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也是主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通过税收这种财政收入形式,政府所能筹集到的财税收入量最大,通常是一个国家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 •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收入、国债收入、政府收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37. (2)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2)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强制性财政收入和非强制性财政收入。 • 强制性财政收入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收入、罚没收入、强制公债; • 非强制性财政收入主要内容包括国有资产收益、自由公债收入、规费收入和其他收入。

  38. (3)以财政收入来源为标准分类,包括两种具体的分类角度:(3)以财政收入来源为标准分类,包括两种具体的分类角度: • 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来自于国有经济的收入、集体经济的收入、中外合资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和个体经济收入等等。

  39. 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来自于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流通部门收入、建筑业收入、邮电通讯业收入等。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来自于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流通部门收入、建筑业收入、邮电通讯业收入等。 • (4)以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按税种可以将财政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40. (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项目)分类 企业收入 企业亏损补贴 能源交通基金 预算调节基金 教育费附加 其他收入 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 其他收入 排污费收入 城市水资源收入 国有资源收入 事业收入 规费收入 罚没收入

  41. 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42. 2008年财政收入(61330亿元)构成

  43. 2013年财政收入构成

  44. (二)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来源分类 国有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收入 私营经济收入 中外合营经济收入 外商独资经济收入 个体经济收入 按财政收入所有制来源分类

  45. 高培勇在复旦大学的学术会议上称,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中,92%以上来自于企业的税收,其中,国有企业占14.9%,股份公司占43.3%,私营企业占10.6%,涉外企业占21.1%。来自个人的税收逾6%。高培勇在复旦大学的学术会议上称,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中,92%以上来自于企业的税收,其中,国有企业占14.9%,股份公司占43.3%,私营企业占10.6%,涉外企业占21.1%。来自个人的税收逾6%。

  46. (三)按财政收入的部门来源分类 工业财政收入 农业财政收入 商业财政收入 交通运输业财政收入 建筑业财政收入 其他业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部门来源分类

  47. 第一产业财政收入 第二产业财政收入 第三产业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部门来源分类

  48. 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49. (四)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预算内收入 预算外收入 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

  50. 3、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各项税收附加、集中的企业资金、统管的事业收入和其他杂项收入。可用于城市维护、农村公益事业、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等支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