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2.3 排样图设计

2.3 排样图设计. 排样:冲件在条 ( 带 ) 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排样图:既表达排样方式 , 又用阴影线说明模具类型 ( 单工序模,复合模, , 级进模 ) ;还能说明零件的成型过程、定距方式 ( 侧刃定距的要画出侧刃冲切条料的位置 ) ,还标有搭边、步距、料宽及料宽公差,有时还有标有纹向的图形称为排样图,如图 2-12 。 排样图既要在冷冲压工艺规程中反映出来 , 以指导冲压生产,又要在模具装配图的右边反映出来,在模具加工和装配中起参考作用。. 图2 -12 零件图与排样图. 2.3 排样图设计. 2.3.1 、排样设计

staci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2.3 排样图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3 排样图设计 • 排样:冲件在条(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 排样图:既表达排样方式,又用阴影线说明模具类型(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还能说明零件的成型过程、定距方式(侧刃定距的要画出侧刃冲切条料的位置),还标有搭边、步距、料宽及料宽公差,有时还有标有纹向的图形称为排样图,如图2-12。 • 排样图既要在冷冲压工艺规程中反映出来,以指导冲压生产,又要在模具装配图的右边反映出来,在模具加工和装配中起参考作用。

  2. 图2-12 零件图与排样图 2.3 排样图设计 • 2.3.1、排样设计 • 排样图是以排样为基础的,所以在研究排样图中的排样时,应根据冲件的精度要求保证的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使模具制造简单并且强度好(在级进模中当凹模洞口壁厚距离小于5mm时,要空步)。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3. 2.3 排样图设计 • 根据材料的经济实用程度,其排样方法可分为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或无废料排样三种。根据制件在条(带)料上的布置形式,可以分为直排,对排,混合排,多排等。 • 1) 有废料排样:制件质量和模具寿命较高,但材料利用率较低。 • 2)少废料排样:材料利用率可达70%~90% • 3)无废料排样:就是无工艺搭边的排样,是步距为两倍制件宽度的一模两件的无废料排样。材料利用率可达85~95%

  4. 2.3 排样图设计 • 采用少、无废料排样,材料利用率高,不但可以一个冲程获得多个制件,而且可以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力,有时还可以用小模具冲切大制件。但是,冲裁件的精度等级较低。模具的寿命不长。切断凸模刃口最小厚度C见表2-4。 a) b) c) 图2-13 排样

  5. 2.3 排样图设计 • 无论是有废料或少、无废料排样,均有多种形式的排列方法,如表2-5所示。

  6. 2.3 排样图设计 2.3.2、搭边及条料宽度的确定 1) 搭边 • 搭边:排样时制件之间以及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联接部分称为搭边。 • 搭边的作用: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表2-6为普通冲裁的搭边值。

  7. 5-6 普通冲裁的搭边值

  8. 2.3 排样图设计 2) 条料宽度的确定 ①一般料宽计算 B=(l+2a1) (2 -1) ②有侧刃定距时 如图2-14有侧刃定距的条料宽度 图2-14排样图

  9. 2.3 排样图设计 B=(l+2a1+nb) (2-2) 式中:B-料宽基本尺寸(mm) l-条料宽度方向制件轮廓最大尺寸(mm) n—侧刃个数 b—侧刃切料宽度;一般b>t,对于金属材料取1~2.5mm,对非金属材料取1.5~4mm(薄料取小值)。 δ-条料剪切公差,见表2-7,表2-8。

  10. 2.3 排样图设计 2.3.3、材料利用率计算。 衡量材料经济利用的尺度是材料利用率,通常以一个步距内制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毛坯面积的百分率η来表示: 一个步距内冲件的材料利用率 (2-3) 式中 A-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通常称为步距(mm) B— 条料宽度(mm) F — 一个步距内制件的实际面积(mm2) F0— 一个步距所需毛坯面积(mm2)

  11. 2.3 排样图设计 • 准确的材料利用率,应考虑到料头与料尾的材料消耗情况,此时可用板料(或带料、条料)的总利用率η0来表示: (2-4) 式中 n-条料(或带料)上实际冲裁的制件的数量 L-条料(或带料)长度(mm)

  12. 2.3 排样图设计 2.3.4 确定本例的排样方法,查出搭边、计算料宽和材料利用率 一、确定本例的排样方法 1、由确定的工艺方案得出,本例采用的是冲孔、落料、级 进模冲裁,侧刃定距 2 、该零件是窄长件采用单直排 3 、因为两长圆孔与中间圆孔的孔边距4<5mm,故采用冲长圆孔与冲圆孔分步冲裁的方法。画出排样图。 二、确定搭边,计算条料宽度 由表2-6查得a=1.2 a1=1.5 又由侧刃切料宽度1~2.5mm 取b=2 由表2-7查得 δ=0.6

  13. 2.3 排样图设计 ⑶ 计算料宽 B=(L+2a1+nb) =(48+2×1.5+2×2) =55 ⑷ 计算步距 A=14+1.2=15.2 三、计算材料利用率: η=nF/BL×100% 因为 F=48×14-2×(4×5)-2×(1/4×16×3.14) -1/4×3.14×36=578.6(mm) n=L/A=900/15.2-1=59.2(取59)-1=58 所以 η=59×578.6/55×900×100%=6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