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k likes | 1.81k Vues
第十四章 20 世纪后半叶的台港澳地区体育. 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这三个地区与祖国大陆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且三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民情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其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这三个地区的体育运动都是中国现代体育的组成部分,与大陆的体育发展共同构成了 20 世纪中国体育的宏伟画面。. 第一节 台湾地区体育发展概况.
E N D
第十四章 20世纪后半叶的台港澳地区体育 • 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这三个地区与祖国大陆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且三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民情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其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这三个地区的体育运动都是中国现代体育的组成部分,与大陆的体育发展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体育的宏伟画面。
第一节 台湾地区体育发展概况 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130公里的海面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古称夷洲,面积3.6万平方公里。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战败后退到台湾,依靠美国的支持,20世纪50年代逐渐稳定了统治。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发展较快,体育运动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一、体育体制 • 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后,将在大陆原有的体育体制和机构基本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台湾的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台湾地区的体育团体,主要为“台湾体育协进会”和“台湾省体育会”。 1993年2月,访台的篮球队总领队杨伯镛向台湾体育会理事长张启仲致赠队旗
二、学校体育 • 国民党政权退到台湾后,1950年前后在岛上重新颁布了国民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师范学校、专科以上学校的《体育课程标准》,1959年又进行重新修订,1963年据此上课,1964年8月又分别公布了“实施方案”。
台湾教育部门比较重视体育师资培养。1949年12月以后,先后在台湾高等学校设立一些体育系科。除1946年创立的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外,设立体育系科的还有台北师范学院(1947年)、台南师范学院(1950年)、台湾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61年)、台北市立体专(1968年)和辅仁大学(1969年)。这些体育系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湾地区的体育师资需要。台湾教育部门比较重视体育师资培养。1949年12月以后,先后在台湾高等学校设立一些体育系科。除1946年创立的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外,设立体育系科的还有台北师范学院(1947年)、台南师范学院(1950年)、台湾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61年)、台北市立体专(1968年)和辅仁大学(1969年)。这些体育系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湾地区的体育师资需要。
三、社会体育 • 台湾地区社会体育的范畴比较广,根据台湾地区的体育法规定,应依据个人需要,主动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分别于家庭、学校、社区、机关、团体及企业中实施, 促进体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因此,除学校体育以外,其余均可列为社会体育范围,其中包括大部分的竞技体育在内。
四、竞技体育 • 台湾地区内部体育竞赛名目繁多,如自由杯赛、成功杯赛等,还有一年一度的省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大专学生运动会、冬季越野赛等,其中省运动会规模最大。此外,还参加了几届亚运会和奥运会。 传欠赌债150万 台湾撞球皇后陈纯甄失踪 →
美国选手拉·约翰逊和中国台湾运动员杨传广(1933-2007)分别获十项全能比赛的冠亚军美国选手拉·约翰逊和中国台湾运动员杨传广(1933-2007)分别获十项全能比赛的冠亚军 • 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台湾运动员杨传广以8334分获田径十项全能比赛银牌。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中国台湾女运动员纪政在女子80米栏比赛中,以10秒5的成绩平奥运会纪录,获得铜牌。这是中国女运动员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上,中国台湾女运动员纪政在女子80米栏比赛中,以10秒5的成绩平奥运会纪录,获得铜牌。这是中国女运动员首次获得奥运会奖牌。 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奥运会女子奖牌的台湾籍运动员纪政
在集体项目中,台湾的棒球、垒球运动具有较高水平。在1992年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台北队获得棒球银牌。在集体项目中,台湾的棒球、垒球运动具有较高水平。在1992年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台北队获得棒球银牌。
在第28届奥运会(2004年,雅典),中国台北选手陈诗欣在女子49公斤级跆拳道决赛中夺冠。这是中国台北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在第28届奥运会(2004年,雅典),中国台北选手陈诗欣在女子49公斤级跆拳道决赛中夺冠。这是中国台北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为中国台湾夺得首枚奥运会金牌的跆拳道运动员陈诗欣
朱木炎 • 2004年雅典跆拳道男子58公斤级金牌
(四)中国台湾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与著名奥运选手(四)中国台湾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与著名奥运选手 • 自1949年至20世纪末,中国台湾先后有两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徐亨与吴经国。而在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中,以杨传广和纪政最为著名。
95岁荣誉市民徐亨先生 news.dayoo.com2006年11月15日 01:13 来源: 大洋网 • 饮誉体坛 • 徐亨从小酷爱体育,尤喜足球、排球和游泳。1930年,时年18岁的徐亨以中学生身份被选拔为国手,参加第九届远东运动会排球赛。1934年又同时被选为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排球队队员,成为国手、国脚的双料选手。徐亨先生不仅个人体育事业辉煌,作为国际奥委会的终身名誉委员,在行动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奔走世界各地,为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广州市申办2010年亚运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心系两岸 • 徐亨先生1912年12月出生于广州西关,祖籍花县(今花都)赤坭镇荷塘村,五代前其宗祖已长居广州。徐亨先生致力于两岸交流,为两岸首次通邮、通信,首次交换战俘以及两岸红十字会的会务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徐亨先生曾任台湾红十字会总会会长,在任职的十二年期间,对祖国大陆发生的各种重大灾害捐资2768万元人民币、77.35万港币、9.08亿台币及救灾物资一大批。
捐资办学 • 2003年3月,徐亨先生在花都区新华街捐资200万元人民币,易地重建新型公办棠澍小学新校,同时捐资50万元人民币设立棠澍小学董事会基金会,用于鼓励学习优秀的学生和资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棠澍小学于2005年12月被评为省一级学校。棠澍小学凝聚了徐亨先生毕生的心血。
吴经国简介 • 吴经国,苏州人。1946年出生于重庆。少年时代在台湾生活。1971年赴英国牛津建筑学院留学。1977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研究所。1980年代表台湾参加国际体育组织,担任台湾驻奥运会会议代表。1988年至今担任中国台北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投身于奥林匹克教育与文化事业,积极推动两岸体育交流,是第一位来大陆访问的台湾体坛高层人士。曾获得台湾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撰文写道:“吴经国于大学时代,就和体育运动及奥林匹克的关系密不可分。他曾是东海大学篮球队队长,并且经常打网球、高尔夫球及回力球,也喜欢游泳。吴经国有各种不同的专长,并积极参与国际性、洲际性有关体育行政方面工作。” • 担任多项国际奥委会职务,分别为:国际奥委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改革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邮币珍藏委员会委员、2008年北京奥运协调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唯一的一名建筑专家。 • 北方网2001-08-07 09:49
《奥林匹克中华情》 • “你们看到我那本书了吗?我的《奥林匹克中华情》记录了我18年的国际奥委会任职生涯。”正如他的书名一样,吴经国先生对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奥林匹克有着无比的热爱。
伍绍祖、何振梁、吴经国(中国台北奥委会副主席)亲切会谈。伍绍祖、何振梁、吴经国(中国台北奥委会副主席)亲切会谈。 来源:体育在线 2001年6月12日09:00
心愿 • 吴经国告诉记者,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他一生的梦想。此外,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在中国同一块牌子下,台湾运动员和大陆运动员能够手挽手地一起步入会场。他说,我和何振梁先生相约,我们两个人一起走在这支队伍的最前面。他说,这将是他和何振梁先生一起为历史做的一件事情。
图为吴经国为本报《北京奥运特刊》题词。本报记者 朱凯 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吴经国为本报《北京奥运特刊》题词《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3月10日 第九版)吴经国为本报《北京奥运特刊》题词《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3月10日 第九版)
杨传广(1933-2007) • 中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运动员,曾有“亚洲铁人”美誉。 • 1933年生于台湾东市。中学时代就极具超人的体育天赋。 • 1954年的亚运会上,以五千四百五十四分夺得十项运动冠军。 • 1956年,杨传广在墨尔本举行的第16届夏季奥运会上,以总分六千五百二十一名列第八。 • 1958年东京亚运会时,杨传广再以七千一百零一分夺得冠军。同年赴美留学深造,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受训,与美国选手琼森同为名教练德瑞克的弟子。
杨传广(1933-2007) • 1960年以8424分打破田径十项全能世界纪录。 • 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夏季奥运会上,以8334分获田径十项全能比赛银牌。 • 1963年在美国圣安东尼运动会上以9121分的成绩,再次刷新田径十项全能世界纪录,他当年创下的十项全能纪录至今未有人打破。 • 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杨传广以7650分获十项全能第5名。
1968年,杨传广返台时,发起了“一人一元运动”,希望人人献出一分心力,兴建现代化的体育馆,培植优秀的体育人才,建立全民体育的观念。 • 1975年,出任中国台北奥运训练营总教练等职务。 • 2001年6月30日“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 在北京举行,台湾代表团团长杨传广出席,并祝北京申奥成功。 • 2007年1月27日因病卒于美国洛杉矶西北方的圣费南度谷(San Fernando Valley), ,享年74岁 。
雅典奥运断想■ 郑也夫《博览群书》2004年第09期 • 1963年以9121的高分打破世界纪录,并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闯进9000分大关的选手。杨传广的成绩引起全世界注目,也包括蒋公介石。据说,奥运期间;他总要叫秘书随时报告成绩,即使夜间睡觉时也要叫醒。 • 杨传广的成绩太出色了,41年过后仍然拿得出手。将他当年的成绩换算成 1986年的新的计分标准,他的分数不会低于8134(将各项成绩按照新标准换算成分数很容易。但是这期间发生了两个变化。其一是手计时变成电计时。对两种计时差距的最大估算是0.24秒。其二,1985年一位东德标枪选手将标枪扔到 104米,令人们感到田径场地不够使用,只好改动标枪,将其重心前移4厘米,减少滑翔能力,从而使成绩下降,我的判断是新旧标枪的成绩大约相差10%。也就是杨传广的三项短跑成绩要下调0.24秒,标枪成绩下调7米。8134分就是以这种最苛刻的计算得来的)。这个成绩在本届奥运上可以列第7名。当然40年不会白白走过。捷克人赛伯勒2001年创造的世界纪录是9026分,他获得本届奥运冠军的成绩是8893分。但杨传广仍然有一项成绩高于赛伯勒(高栏),两项持平(400米跑和标枪)。下面列出的是杨传广1963年的世界纪录的各项成绩,赛伯勒2001年世界纪录的各项成绩,和齐海峰本届奥运上的成绩:
自杨传广退役后,华人十项全能选手再也没能进入世界前列,甚至没有一个人的成绩超过41年前的杨传广。十项全能也同华人选手一样,在此地成为冷门,受到冷遇。
资料图: “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2001年6月30日在北京举行,台湾代表团团长杨传广(左)、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张发强(右)与北京市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出席,并祝北京申奥成功。 中新社发 赵振清 摄
资料图片:2001年,台湾长跑代表团杨传广、纪政以及祖国大陆代表团优秀运动员余维立、李小双、李大双、吕林、乔红等社会各界人士在深圳参加长跑活动,期望北京申奥成功。 中新社发 陈文 摄
纪政泪忆杨传广:失去相识49载令人尊敬好大哥纪政泪忆杨传广:失去相识49载令人尊敬好大哥 • 中新网1月29日电 “亚洲铁人”杨传广在美病逝的消息传回岛内,和他相识49年的好朋友纪政相当感伤。杨传广生前曾经和他透露,希望死后能够落叶归根,埋葬在台岛左营的训练中心。 •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有着“飞跃羚羊”之称的纪政面带哀愁频频落泪,因为和他相识49年的老友杨传广已经离他们远去,纪政表示对她个人而言,觉得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一个很好的大哥,一个很尊敬的长辈,她并感叹体坛失去一位英雄。 • 纪政表示,她14岁知道杨传广,16岁认识杨传广,至今已经超过50年,当年和杨传广一起在罗马奥运拼战,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亚洲铁人带走两岸体育分隔之苦2007年01月29日 11:45 • 亚洲铁人杨传广去世了,尽管他已告别体坛多年,晚年更移居国外,深居简出,但他与世长辞的噩耗传出,两岸三地的中国人都深表惋惜。这充分显示,杨传广是全体中国人的杨传广。 • 一九六○年,杨传广在罗马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勇夺十项全能银牌时,整个台湾都沸腾起来,杨传广成为一千多万台湾人心目中的大英雄,蒋介石亲自接见。本港大小传媒也广泛报道。当时正值两岸严重对立时期,但在民间,人们在获悉这一喜讯后,纷纷奔走相告,大陆体育界人士更暗自把杨传广作榜样。 • 四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台湾运动员也在世界大赛上屡建奇功。但是两岸体育界始终仍受政治樊篱所分隔。 • 杨传广之所以受世人尊重,除了在体育方面的成绩外,还因为他在促进两岸体育交流所作的努力。杨传广以其国际体育界名人的身份,为北京市申办奥运作出了贡献。 • 杨传广去世后,两岸体育界都同声哀悼,如果这种共同的感情能令两岸体育界加强交流,这也许是杨传广的最后贡献。 • (摘自香港《太阳报》,有删节;作者;锺贤) 【编辑:魏恒】
[台湾体育]“东方羚羊”纪政 • 纪政1944年3月15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县关西镇。祖籍为福建晋江。 • 1962年,纪政获5年的全额奖学金到加州州立综合理工大学体育系就读,1963年她获得台湾省女子五项全能冠军和十大杰出女青年,该年也前往美国加州受训,并以4122分的成绩在1964年美国加州的南太平洋女子田径五项全能锦标赛中获得冠军。
“东方羚羊”纪政 • 1968年在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纪政以10秒4的成绩获女子80米栏铜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得奖牌的中国女子,她还以11秒5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第7名。 • 1969年-1970年,纪政共破、平世界纪录8次,1969年3月25日100码(100秒3)、1969年7月29日100码(10秒3)、1970年6月13日100码(10秒)、1970年7月18日100米(11秒)、1970年6月13日220码(22秒7)、1970年7月3日220码(22秒6)、1970年7月12日200米(22秒4)、1970年7月12日100米栏(12秒8)。 • 1970年她还获得第6届亚运会女子100米冠军。 • 从1964年-1970年,她共44次创亚洲纪录。
“东方羚羊”纪政 • 由于她的成绩特别出众,获得“东方羚羊”、“世界女飞人”、“短跑女王”等美名,国际体育新闻界把1970年称为“纪政年”。法国《运动》杂志评选她为“世界最佳运动员”。1987年获国际田径联盟特别奖章,1989年她成为田协的理事长,1993年获国际田联元老奖章。纪政自1973年毕业于美国后,历任美国瑞德兰大学田径教练员、女子体育部主任、中国台北田径协会总干事、主席等职。2001年被选入“国际学者暨运动员名人堂”。2003年她出版了自传《永远向前-纪政的人生长跑》。
[台湾体育]台球神童吴珈庆 • 吴珈庆(1989年2月9日—),台湾台北县泰山乡人,绰号“泰山神童”,6岁开始接触台球,2005年拿下新加坡站亚军及雅加达站季军,7月以17:16逆转打败郭柏成,以16岁又5个月的年纪成为台球史上最年轻的世界花式台球锦标赛冠军得主。11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八号球锦标赛再度封王,成为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度获得八号球及九号球双料冠军的台球员。强劲有力的发动以及一发不可收拾的攻击力,是他的杀手锏。目前,吴珈庆仍是一名台湾的高中生,他表示要再多拿一些冠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台湾跆拳道选手朱木炎 • 朱木炎,1982年3月14日出生,台湾桃园县人,跆拳道选手,教练:邱共钲,在跆拳道界被封为“台湾战神”。2004年8月代表台湾参加雅典奥运男子组第一量级(58公斤级)比赛,一路过关斩将,并在决赛中以6:1击败墨西哥队选手布兰柯,为台湾代表队拿下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二面金牌。其座右铭:成功是留给坚持到最有一刻的人
台湾跆拳道选手陈诗欣 • 比赛得奖记录 • 1994年开曼群岛世界杯 金牌 • 1996年巴西世界杯 金牌 • 2001年大阪东亚运动会 金牌 • 2001年越南世界杯 金牌 • 2002年日本世界杯 金牌 • 2002年釜山亚洲运动会 金牌 • 2004年泰国雅典奥运亚洲区资格赛 金牌 • 2004年荷兰国际公开赛 金牌 • 2004年雅典奥运 金牌
马英九与台湾马拉松选手林义杰交谈 • 台湾长跑好手林义杰将于十月十五日从台北出发,用八十天时间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图为九月十六日,台北市长马英九与林义杰在记者会上亲切交谈。中新社发 肖龙联 摄
多哈亚运会的中国台北代表团 • 多哈亚运会中国台北代表团团长蔡赐爵昨天在亚运村透露,中国台北队为多哈亚运会派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参赛队伍,目标是金牌总数不低于15枚,要超过釜山亚运会的10枚,力争赶上曼谷亚运会19枚金牌的历史最好成绩。 • 蔡赐爵表示,此次参加多哈亚运会的中国台北代表团共有542人,其中运动员391人,教练员和官员151人,为历届之最。中国台北运动员在跆拳道、保龄球、高尔夫球和台球等项目上具有夺金实力,中国台北队将在这些优势项目上冲金。 • “多哈亚运会是北京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届亚运会,中国台北队也十分重视,将其视为为奥运会练兵的重要机会,中国台北队力争在这里比出好成绩。”蔡赐爵说。
软式网球女单决赛 • 12月6日,中国台北队选手江婉绮在比赛中。当日,在多哈亚运会软式网球女单决赛中,江婉绮以4比1战胜中国选手蒋婷,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中国台北选手在领奖台上 • 12月9日,中国台北选手在领奖台上。当日,在多哈亚运会网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台北队以2比1战胜印度队,夺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软式网球男单决赛 • 雅虎体育讯 北京时间12月6日,软式网球男单决赛,中国台北选手王信渊4-2战胜日本选手筱原秀则,夺得金牌。
亚运会棒球金牌 • 12月7日,中国台北队选手获胜后庆祝。当日,中国台北队在多哈亚运会棒球决赛中,以8比7战胜日本队,首次获得亚运会棒球金牌。
中国台北首枚跆拳道金牌 • 2006年多哈亚运会跆拳道女子63kg级,中国台北选手苏利伟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