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嘉義市 102 年度 『 海洋教育 』 輔導團精進教學計劃研習

嘉義市 102 年度 『 海洋教育 』 輔導團精進教學計劃研習. 環境教育與課程解說 講師:鄭清海 主辦單位:嘉義市政府教育處 協辦單位:嘉義市立大業國中 嘉義市教育處海洋教育輔導團. 課程設計前的思考 -1. • 實施對象: 1. 年級 2. 學校類型、位置 •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2. 情意目標 3. 技能目標 4. 能否融合?. 課程設計前的思考 -2. 實施地點: • 教學活動時間: • 需要哪些資源:. 環境教育之內涵與目標.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嘉義市 102 年度 『 海洋教育 』 輔導團精進教學計劃研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嘉義市102年度『海洋教育』 輔導團精進教學計劃研習 環境教育與課程解說 講師:鄭清海 主辦單位:嘉義市政府教育處 協辦單位:嘉義市立大業國中 嘉義市教育處海洋教育輔導團

  2. 課程設計前的思考-1 • •實施對象: • 1.年級 • 2.學校類型、位置 •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 2.情意目標 • 3.技能目標 • 4.能否融合?

  3. 課程設計前的思考-2 • 實施地點: • •教學活動時間: • •需要哪些資源:

  4. 環境教育之內涵與目標 • 環境教育是概念認知和價值澄清的過程,藉以發展瞭解和讚賞介於人類、文化、和其生物、物理環境相互關係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同時,環境教育也需培養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能力。根據九年一貫重大議題-環境教育之課程目標可分述如下(教育部,2003):

  5. 一、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 經由感官覺知能力訓練,例如: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預測、分析與詮釋等,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和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性。

  6. 二、環境概念知識內涵 • 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與環境問題,例如: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知識、資源節約與再利用、簡樸生活及生態設計等。

  7. 三、環境倫理價值觀 • 藉由環境倫理價值觀的教學與重視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進而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8. 四、環境行動技能 • 教導學生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9. 五、環境行動經驗 • 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10. 海洋環境教育 1 • 濕地、沿岸區到深海區。 • 濕地裡的生物觀察 • 海岸地形的觀察4

  11. 海洋環境教育 2 • 了解海洋環境議題: • 1.海洋及濕地的汙染破壞。 • 2.海水的汙染。 • 3.濕地蟹種的數量變化。 • 4.過度撈捕。 • 5.其他

  12. 海洋環境教育 3 • 體驗濕地之美: • 濕地的螃蟹多種類、濕地植物之 • 美、浪濤聲、浪花、日出、夕陽、 • 海風的吹拂……

  13. 招潮蟹

  14. 招潮蟹

  15. 招潮蟹的種類: • 招潮蟹屬於招潮屬,全世界已知的招潮蟹共有六十二種,其中四種可在香港找到,包括海棲招潮蟹、弧邊招潮蟹、清白招潮蟹和粗腿綠眼招潮蟹,而紅樹林裏只有海棲招潮蟹和弧邊招潮蟹兩種。 • 孤邊招潮蟹是香港最大的招潮蟹,甲殼黑色,有淺藍色條紋,可長到直徑四厘米大。雄蟹的大螯呈銹紅色,有橙色斑紋,螯端則為白色。 • 海棲招潮蟹出沒於紅樹林向海那邊的鬆較淤泥上,到米埔去的人較難見到。海棲招潮蟹體型小得多,甲殼只有一點五厘米闊。雄螯呈白色或綠色,甲殼為綠色和棕色。 • 澎湖招潮蟹的種類有:北方呼喚招潮蟹,粗腿綠眼招潮蟹,屠氏招潮蟹,弧邊招潮蟹,四角招潮蟹,台灣招潮蟹,三角招潮蟹,清白招潮蟹,糾結清白招潮蟹等九種,其中以北方呼喚招潮蟹數量最多。 

  16. 招潮蟹的食物: • 是泥沙表面的微細藻類、小生物屍體和有機物碎屑,例如:紅樹林的腐葉。每一次的潮來潮往會把許多有機物留在灘地上。在漲潮時,許多海水中的小生物及食物顆粒隨海水漂到岸邊來;退潮時,就被過濾在泥灘表面,這些小生物及食物顆粒是招潮蟹的主要食物來源。 • 如果沒有漲、退潮及大片沙地,就不會有足夠的食物留在沙地上,招潮蟹就沒有辦法在這裡生活。同樣地,如果海水中沒有豐富的浮游性小生物及食物顆粒,招潮蟹也無法維持這麼龐大的數量。河口地區匯集了很多陸地上流出來的營養鹽,水中浮游性藻類也會因此而在河口區大量繁殖。浮游藻類多了,其他以藻類為食的小生物也增加了。這就是為什麼招潮蟹大多聚集在河口的泥灘地上的原因了

  17. 水筆仔

  18. 樹皮為灰褐色,莖節及分枝很多。

  19. 葉序:對生,長橢圓形,全緣,厚革質,光亮

  20. 花:腋生,看似舌狀花瓣的其實是花萼( 5 裂); 花瓣 5 枚,白色;每枚 2 裂,裂片細裂為絲狀。花期:5~8月

  21. 胎 生 苗 成 長 過 程 花謝之後,便長出圓錐的果實 ,基部有一苞,一朵朵像是海星。

  22. 幼苗吸收母樹的養分,繼續成長, 胚莖抽長成為筆狀,一枝枝垂掛在枝條間。

  23. 頂端的胚芽和子葉包在蒂萼中,在母樹上度過發芽期,到隔年4月成熟時從頂端推出落地。頂端的胚芽和子葉包在蒂萼中,在母樹上度過發芽期,到隔年4月成熟時從頂端推出落地。

  24. 掉落在地上的胎生苗,可見其頂端的2托葉和1葉芽掉落在地上的胎生苗,可見其頂端的2托葉和1葉芽

  25. 掉落時並不一定會垂直插入土中,螃蟹的洞穴倒是幫了不少忙掉落時並不一定會垂直插入土中,螃蟹的洞穴倒是幫了不少忙

  26. 遠離母株能長大的機率較小, 因其根部尚未茁壯,如果颱風或大浪將會被沖走。

  27. 水筆仔是屬於群聚的植株。幼苗經過 3~4 年,就可以開花結果,繼續傳宗接代了。

  28. 水筆仔 • 常綠小喬木 • 因幼苗像是一枝枝懸掛的筆,而得名。

  29. 紅樹林的由來 • 「紅樹林」名稱的由來,是源自於一種紅樹科植物-紅茄苳的特徵,這種樹的木材、樹幹、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其中樹皮的部分 ,含有多量的單寧,可以提煉紅色染料,馬來人於是稱它的樹皮為「紅樹皮」,而中文名稱則叫做紅樹。所以植物學家就通稱這種生活在半鹹水的植物為紅樹林。 • 紅樹林植物,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岸沼澤區域的耐鹽性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 • 台灣原有六種紅樹林植物:水筆仔、紅海欖(舊名五梨跤)、細蕊紅樹、紅茄冬、海茄冬、欖李六種 ;現在僅存水筆仔、紅海欖、欖李及海茄苳四種 ,而四種中只有水筆仔和紅海欖(舊名五梨跤) 有胎生苗現象,海茄冬的胎生現象已不明顯。欖李則無此現象。 • 細蕊紅樹、紅茄冬因建高雄港而消失。

  30. 為何有「胎生苗」的繁殖現象,因種子在萌芽之時需要充足的水份與氧氣,而紅樹林生長所處的環境是在潮濕缺氧且鹽份高的水澤軟泥土,並不適合種子的發芽與幼苗的生長,因此才會發展出胎生果實機制。 紅樹林的「胎生現象」是果實在成熟前不立刻掉下,繼續留在母株上吸取養份成長發芽,並利用胚莖上的皮孔進行空氣交換,漸漸長成幼苗,幼苗吸收母樹的養分後繼續成長,抽長成筆狀,直到第二年春天,成熟的胎生幼苗(呈紅褐色),才從母株上脫落下來。 胎生苗內部具有間隙且飽含空氣,因此比重比水輕,能在水面漂流幾個月,加上胚莖表皮含有防蟲的單寧質,可避免軟體及甲殼動物的噬食

  31. 水筆仔的排鹽機制: • 靠裸露於地面板根狀的呼吸根,具有海綿狀組織,幫助吸收氧氣及 過濾掉大部分的鹽分,和將鹽貯存在老葉脫落排鹽。

  32. 動物的排鹽機制: • 海鳥的每個眼眶上面有一個鹽腺,開口於鼻腔,故又稱鼻鹽腺。 • 海龜會流淚也是排鹽。 • 海蛇有舌下腺排鹽,脫皮時身體會用打結方式來脫皮和甩掉藤壺。 • 鯊魚臭尿騷味是排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