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產科護理學 - 分娩的過程

產科護理學 - 分娩的過程. 班級:五護五丁 座號: 50 號 學 號: 0985101206 姓名:戴亦昀. 分娩的過程共分四個階段,其中第三產程是 指 : ( A )從假陣痛開始到真陣痛開始 為止 ( B ) 從真陣痛開始到子宮頸完全擴張至十公分 為止 ( C )從子宮頸口完全擴張到胎兒娩出為止 ( D )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為止 解析 - 產 程的分期: ( 1 )第一產程:子宮規則陣痛至子宮頸全開;( 2 )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至胎兒 娩出; ( 3 )第三產程: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 ( 4 )第四產程:胎盤娩出至產後四小時。

steven-mos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產科護理學 - 分娩的過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產科護理學-分娩的過程 班級:五護五丁 座號:50號 學號:0985101206 姓名:戴亦昀

  2. 分娩的過程共分四個階段,其中第三產程是指:分娩的過程共分四個階段,其中第三產程是指: (A)從假陣痛開始到真陣痛開始為止 (B)從真陣痛開始到子宮頸完全擴張至十公分為止 (C)從子宮頸口完全擴張到胎兒娩出為止 (D)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為止 解析-產程的分期:(1)第一產程:子宮規則陣痛至子宮頸全開;(2)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至胎兒娩出;(3)第三產程: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4)第四產程:胎盤娩出至產後四小時。 • 所謂胎位(fetal position)是指: (A)胎兒各部位之間的相互關係 (B)胎兒軸線與母體軸線之關係 (C)胎兒各部位和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 (D)胎兒先露部位和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 解析-胎兒指的是胎兒先露部位和母親骨盆前後左右的關係,特定點包括:母親骨盆的左右、右側以L、R為縮寫;母親骨盆的前、後、橫位以A、P、T為縮寫;胎兒先露部位則以先露部位第一個英文字代表。

  3. 以下胎頭徑線之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A)枕額徑<枕下前囟徑<枕頦徑 (B)枕下前囟徑<枕頦徑<枕額徑 (C)枕下前囟徑<枕額徑<枕頦徑 (D)枕額徑<枕頦徑<枕下前囟徑 • 王太太妊娠30週,住院安胎中,醫囑給予Decadron 8mg 肌肉注 射,此目的為何? (A)減少子宮收縮 (B)降低血壓 (C)降低早產兒發生呼吸窘迫症候群 (D)降低早產兒有感染的危險 解析-產期投予孕婦Decadron可促進胎兒肺部成熟

  4. 下列關於子宮頸擴張及變薄的順序,何者正確?下列關於子宮頸擴張及變薄的順序,何者正確? (A)初產婦:先擴張再變薄 (B)初產婦:先變薄再擴張 (C)經產婦:先擴張再變薄 (D)經產婦:先變薄再擴張 解析-經產婦子宮頸變薄變軟、擴張是同時進行。 • 胎頭固定下降屈曲之後,接下來為: (A)伸展 (B)外轉 (C)前肩娩出 (D)內轉 解析-胎兒分娩機制中姿勢的變換依序為:下降→固定→屈曲→內轉→伸展→外轉→排出。

  5. 下列有關分娩徵兆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通常初產婦的腹輕感(lightening)晚於經產婦 (B)出現現血表示已進入產程 (C)引發生產的陣痛通常發生在背部,且走動會增加不適 (D)只要子宮收縮產生疼痛感,表示子宮頸已擴張、變薄 解析-初產婦在分娩前2週會出現腹輕感,經產婦可能沒有明顯的感覺;現血被視為接近生產的徵兆;孕婦在懷孕約9~10後會有不規則的子宮收縮,隨著接近預產期此種子宮收縮會變得越明顯,甚至引起不適,此時子宮頸無明顯的變化,稱為假陣痛。 • 李太太子宮頸全開,在產檯上配合宮縮已用力40分鐘,胎頭高度仍為0,胎心音約為130次/分鐘,此時護理人員最恰當的措施是下列何者? (A)準備剖腹產 (B)調快點滴速率 (C)協助推壓子宮底 (D)評估膀胱是否脹滿 解析-因為脹滿的膀胱會阻礙胎兒下降,故護理人員需加以注意及評估。

  6. 有關囟門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前囟門比後囟門大 (B)前囟門出生後六週自行閉合 (C)後囟門呈菱形狀 (D)囟門越大表示越聰明 解析-前囟門為菱形, 長約3~4 公分、寬約2~3 公分, 在出生後12~18個月會自行閉合;後囟門為三角形,約0.5~1公分,出生後約8~12週會自行閉合。 • 王太太,第一胎,產檢時,胎位為LOA,胎兒的前囟門可於王太 太子宮頸之何處觸摸到?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解析-胎兒為左枕前位(LOA),則可在王太太子宮頸右下方摸到胎兒的前囟門。

  7. 頭產式時,胎兒以何徑線通過骨盆最狹窄處? (A)雙顳徑 (B)頦下前囟徑 (C)枕下前囟徑 (D)枕骸徑 解析-頭產式可分為四種: 枕下前囟徑約9~9.5cm; 枕額徑約11~11.5cm;枕頦徑約13.5cm;頦下前囟徑約9.5cm;當胎兒以枕下前囟徑(S.O.B.)通過骨盆時,胎頭會完全屈曲進入真骨盆。 • 生產的啟動可能和下列何項因素有關? (A)動情素下降 (B)黃體素增加 (C)胎兒腎上腺髓質素分泌減少 (D)前列腺素增加 解析-引發分娩可能的因素包括:動情素增加、黃體素減少、催產素的刺激、前列腺素增加、胎兒腎上腺髓質素分泌增加。

  8. 妊娠末期之腹輕感(Lightening),主要原因來自下列何者的變化?妊娠末期之腹輕感(Lightening),主要原因來自下列何者的變化? (A)子宮的重量 (B)子宮底高度 (C)子宮的收縮 (D)荷爾蒙 解析-懷孕第40週,胎兒會下降至骨盆入口造成子宮底高度跟著下降,而對橫膈的壓迫減少,孕婦會覺得呼吸舒暢許多。 • 陰道內診後,記錄station:+4,其意義為何? (A)胎兒先露部到達恥骨聯合上方4公分 (B)胎兒先露部到達恥骨聯合下方4公分 (C)胎兒先露部到達坐骨棘連線上方4公分 (D)胎兒先露部到達坐骨棘連線下方4公分 解析-高度(station)是指胎兒的先露部位與母體骨盆腔坐骨棘間徑的相對位置。到達坐骨棘間徑時,定義為高度0(公分),高於坐骨棘間徑時以負值表示,低時以正值表示。

  9. 有關胎盤剝離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通常胎盤剝離發生在嬰兒出生30分鐘之後 (B)胎兒娩出之後到胎盤娩出前,產婦不會主訴子宮收縮 (C)出血主要是胎盤之羊膜的海綿層發生剝離,逐漸與子宮壁分離 (D)平均失血量約200~300c.c. 解析-(A)通常發生在嬰兒出生5分鐘之後;(B)(D)胎兒娩出後子宮持續收縮,造成附著在子宮壁上的胎盤面減少,胎盤的蛻膜海綿層開始剝離,並逐漸與子宮壁分離而出現出血現象。 • 有關會陰切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會陰切開術會增加出血的機會 (B)正中的會陰切開術,適用於會陰較短的婦女 (C)行會陰切開術,不會影響產後性生活的感受 (D)所有第一胎陰道分娩的產婦都必須採會陰切開術 解析-(B)正中的會陰切開術,適用於胎頭過大時;(C)會陰切開術後的傷口疼痛會影響產後性生活的感受;(D)會陰切開術是由醫師視需要執行。

  10. 下列何項敘述最接近第二產程? (A)子宮頸變薄為60%, 擴張1Fb,高度-1 (B)子宮頸變薄為70%,擴張2Fb,高度0 (C)子宮頸變薄為80%,擴張3Fb,高度+1 (D)子宮頸變薄為90%,擴張4Fb,高度+2 解析-第二產程為胎兒娩出期,即子宮頸完全擴張至胎兒出生為止。 • 有關胎盤娩出方法中的鄧氏法剝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中央先剝離,再往邊緣剝離 (B)失血量較少 (C)由胎兒面先行娩出 (D)比希氏法少見 解析-約80%的產婦是以希氏法剝離,娩出胎盤。

  11. 第二產程胎兒娩出之快慢和下列何項因素無關?第二產程胎兒娩出之快慢和下列何項因素無關? (A)腹部壓力 (B)子宮收縮頻率 (C)待產婦的精神狀況 (D)子宮頸擴張情形 解析-第二產程是胎兒娩出期,為子宮頸已完全擴張至胎兒出生為止的時期。 • 胎兒頭部以下列何種徑線下降,最有利於生產? (A)枕下前囟徑 (B)後枕頦徑 (C)枕頦徑 (D)枕額徑 解析-枕下前囟徑的胎兒頭部完全屈曲,其前後徑最小,故最有利生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