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沈斐敏教授. 引言. 一、评估工作方针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 二、评估任务和工作目标    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作出判断,形成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估结论。 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五年一个评估周期,确保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按期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办学效益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三、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准备 沈斐敏教授

  2. 引言 • 一、评估工作方针 •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 • 二、评估任务和工作目标 •    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作出判断,形成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评估结论。 • 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五年一个评估周期,确保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按期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办学效益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3. 三、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1、在引导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同时,明确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责任者。通过系统总结人才培养工作,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明确办学目标,规范办学标准,自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保障机制(鉴定和诊断的功能)。

  4. 2、改善和加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2、改善和加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宏观管理,促进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3、通过评估结果的公布,为用人单位用人、择人提供信息依据,促进学校主动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把直接体现社会需求和期望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基本依据。

  5. 四、评估的指导思想: • 以能否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评价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本标准,引导学校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6. 五、评估结论 •    评估结论以评估的实际结果而定。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含暂缓通过)四种。评估结论将作为省教育厅实施相关项目的重要依据。 • 六、评估工作程序 • 1、提出申请 • 2、学校自评 • 3、预备性评估 • 4、正式评估 • 5、形成评估结论 • 6、开展整改工作 • 7、开展评估回访工作。

  7. 七、评估的领导与组织实施 • (一)省级教育部门 •    省教育厅高教处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的具体组织者,负责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和有关安排,提出专家库成员建议名单,以及评估结果的上报工作。 • (二)评估工作委员会 •    研究评估工作的方针政策、制(修)订评估方案、审议评估专家组对院校考察后的评估意见和结论建议等。 • (三)专家组 • (四)观察员 • (五)秘书

  8. 八、专家进校后的主要工作 1、实地考察: 参观学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考察校园文化、秩序、教风、学风、校风、教师教研和学生课内外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获得相关信息。 2、查阅资料: 继续查阅学校上报的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外,主要查阅学校提供的各项主要信息(侧重对原始资料的查阅),也可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一些不清楚的问题做进一步解释。

  9. 3、听课: 按学校提供的课表随机选择。课程应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等。每位专家听课不少于2节,听课获取的信息和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应向专家组全体会议汇报。 4、个别访谈: 约请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便准确掌握学校的实际情况。每位专家的访谈对象4人左右。

  10. 5、专题座谈会: 根据需要可对学校申报的特色项目或有关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会前列出提纲,通知与会人员。每次座谈会的参加人数以10人左右。 6、基本技能测试: 一般可选“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测试题,由专家组命题,从非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人参加。

  11. 7、专业剖析: 由专家组抽取学校的1个主体专业和1个新建专业进行重点剖析,以增加考察的深度和可信度。

  12. 第一方面水平评估方案

  13. 1《水平评估方案》的框架

  14. 共有6 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其中8项重要指标(黑体字),还有特色或创新项目。 • 每项二级指标下有1~4个主要观测点,共36个主要观测点。

  15. 评估方案的特点: 1、突出了高职特色 • ⑴、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 ⑵、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 • ⑶、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 ⑷、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16. ⑸、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 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⑹、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⑺、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17. 2《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 合格(C) • 指标内涵 优秀(A) 2.1 办学指导思想 一级指标:办学指导思想。 二级指标: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产学研结合。

  18. 2.1.1 明确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 •    主要观测点是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 • 学校定位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在一定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 • 办学思路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

  19. 发展规划要体现上述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等思路上。专业建设规划是重要方面。发展规划要体现上述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等思路上。专业建设规划是重要方面。 • 教育思想观念 •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是自发的,感性的,不系统的; •  教育思想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怎样看教育,为什么办教育,如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等反映教育的作用、地位、服务对象等思想。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    教育思想观念要从二方面体现,一是学校是否组织全校教职员工不断学习、讨论、研究高职高专的教育思想观念;二是是否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办学。

  20. 教学的中心地位 • 体现在: • ①学校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 ②教学经费比重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稳定来源; • ③非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的程度; • ④学校有哪些体现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执行得如何; • ⑤对教师的考核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得如何。

  21. 2.1.2 产学研结合 •    产学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也是重要特征之一。 • 从教育理论看,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 从人才观看,有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 • 从高职高专教育实践看,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或高技能型人才,为了“保证学生一上岗即可胜任工作”的需要,为了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产学研结合。

  22. 这一观测点要体现在: • ①干部、教师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 ②产学合作的有关组织和协议对合作内容的描述; • ③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与成果; • ④企业干部、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研究、教学过程学生就业等方面。 •    办学指导思想不仅体现在上述2个二级指标和4个主要观测点上,还应体现在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方方面面。 •    譬如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实践条件、专业设置与改革、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等都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而且它也不是抽象的。

  23. 2.2 师资队伍建设 • 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 • 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 2.2.1 结构    主要观测点是:学生与教师比例;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

  24. 计算生师比时,对学生数和教师数的计算说明中有规定。非专任教师数的计算要按其每学期实际教学时数折算到120学时的比例折算。对于实施学分制的学校,要按每学期8学分折算,每学分16学时(理论课),1周(实践课)。计算生师比时,对学生数和教师数的计算说明中有规定。非专任教师数的计算要按其每学期实际教学时数折算到120学时的比例折算。对于实施学分制的学校,要按每学期8学分折算,每学分16学时(理论课),1周(实践课)。 • 双师素质教师不是单指具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而是有四种条件均可。 • 兼职教师不是指学校内的干部、返聘以及外校教师兼职,而是专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25. 要注意,合格、良好标准和优秀标准对研究生和高级讲师如何计入是有区别的。如在读研究生及高级讲师可以计人合格标准、良好标准的比例中,但不能计入优秀标准(高讲在学校改制6年内可计入合格及良好标准)。 • 观察教师结构不仅要看学校整体结构,还要看在各专业中的分布。尤其是试点专业中的分布。 • 要注意双重权重系数的赋分计算方法。如学历分*0。1十职称分*0.2十双师分*O.3直接得出 《专任教师结构》的观测点分,不要再乘0.6。

  26. 2.2.2 质量与建设 • 主要观测点:质量;建设与发展。 • 教师质量包括: •  ①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学生满意率等; •  ②师德师风,责任心,为人师表,从严治教状况; •  ③参与教改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及成果; •  ④参与科研的状况。

  27. 建设与发展包括: • ①提高教师质量的措施,如上岗前培训、教育理论学习、改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结构及加强师德师风的措施和政策; • ②建设规划及落实状况; • ③培养专业带头人、形成教学与科研骨干队伍和梯队结构的措施。

  28. 2.3 教学条件与利用 • 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 二级指标:教学基础设施;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经费。 • (这一指标要关注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利用状况。)

  29. 2.3.1 教学基础设施 • 主要观测点是: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备; 图书馆及校园网;体育运动设施。 • 教学行政用房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指P78教育部教发[2004] 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学行政用房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风雨操场)及行政办公用房。学生人数按全日制各类学生自然人数计算。本次评估,对风雨操场、教室、图书馆面积按表列面积乘以0.9即认为达到合格标准。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的计算都很明确。

  30. 图书馆观测点包括: • ①生均面积; • ②馆藏班数,其计算见P80《工作指南》中“十”后“附4(2)”;’ • ③图书更新、在各专业中的分布、流通情况; • ④图书馆管理水平、先进程度。 • 校园网观测点主要在于校园网的建立与使用、管理状况。 • 体育运动设施指运动场地、体育设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要求状况。这一观测点的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并不对应,只有达到C级才能考虑A级。以下均如此。

  31. 2.3.2 实践教学条件 •   主要观测点是: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 • 校内实训条件:要对分专业配置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和利用率)和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还要观察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训基地建设及使用状况。

  32. 校外实训基地:要对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及效果)和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还要观察校企协议在满足实训要求方面的描述。校外实训基地:要对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及效果)和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对比分析,还要观察校企协议在满足实训要求方面的描述。 • 以上两项还要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仪器设备的数量、先进程度、完好率、学生上手率及管理状况。 • 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反映学校具备职业技能培训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资格。

  33. 2.3.3 教学经费 •    主要观测点:经费保证情况;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 • 经费保证情况是反映学校举办者拨付经费的数量和及时程度;是否达到本省制定的生均培养标准;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如改革试点专业的专项经费);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 • 计算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经费的比例时,教学经费指近三年年度事业费决算表中列支的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馆资料购置费、教学业务费、教学改革经费、课时补贴费。“近三年”或后面的“近 二、三年”的时限,评估时间所在学期不计入。

  34. 2.4 教学建设与改革 • 一级指标:教学建设与改革。 • 二级指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 重点是观察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建设、改造,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思路、措施和效果。

  35. 2.4.1 专业方面 •    主要观测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 专业设置尤其是新专业的设置要有社会调研和论证,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和企业对该专业学 生的培养要求(新专业指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结构。提倡订单式培养。

  36. 教学计划要体现: •  ①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程度; •  ②毕业生质量标准明确程度; •  ③人才培养模式在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实践、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上岗即能胜任工作等方面的思路、措施和成效; •  ④整体优化,有特色。 • 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要观察有无校级、省级、教育部级试点专业及改革建设进展状况与成果。

  37. 2.4.2 课程方面 • 主要观测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观测点应体现在: • ①针对培养目标、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尤其是岗位能力、技能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做到有思路、有措施。如课程结构的整合——调整、合并、重组:淡化三段式、以学科设课框架;对基础理论的处理;教学内容反应技术先进水平状况; • ②与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考试接轨状况; • ③有否创新特色及其成效; • ④教学文件是否齐全。

  38. 教材建设主要观察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率、水平较高的获奖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率、近三年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率,以及对自编有特色、较高水平教材的重视程度及成效。教材建设主要观察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率、水平较高的获奖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率、近三年高职高专教材的选用率,以及对自编有特色、较高水平教材的重视程度及成效。 •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主要观察在实施启发式、讨论式、仿真式等教学方法手段中,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9. 2.4.3 职业能力训练 •    主要观测点:实践训练体系;职业能力考核。 • 实践训练体系主要观察: • ①实践训练计划、大纲等教学文件是否齐全; • ②职业能力培养标准对培养目标的满足程度; • ③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接轨程度; • ④实训时间和效果; • ⑤必修实践训练课开出率; • ⑥实训课指导教师状况。

  40. 职业能力考核主要观察: • ①对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的重视程度; • ②要求学生具备的职业技能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匹配(与鉴定部门研究、协调工作状况)。 • ③对于社会已开展的职业资格考试,相关专业应试状况; • ④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通过率是指考试通过学生数与应参加考试学生数的比率)。

  41. 2.4.4 素质教育 • 主要观测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状态和效果。 • 主要观察: • ①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及第二课堂的落实状况; • ②“两课”的改革、建设及效果、职业道德教育状况; • ③人文素质教育在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方面的实施情况; • ④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状况; • ⑤在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体现的加强指导、机构设置、开展工作等方面的成效。

  42.    教学建设与改革涉及到上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何做好此项工作,可参考P294我的文章《关于深入开展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几点建议》。但请改正:P297第一段最后删去“应该引起……的提高”,加上“另一种倾向是没有接受1990年以来的建议,基础理论无论从体系到内容基本不变,仍然庞杂。这些都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3. 2.5 教学管理 • 一级指标:教学管理。 • 二级指标:管理队伍;质量控制。 • 2.5.1 管理队伍 • 主要观测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情况。 • (管理队伍包括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得中心等管理人员,系(院、部)主任、教研室专任和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等。 )

  44. 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情况主要观察: • ①管理机构是否健全; • ②管理人员的结构状况; • ③管理人员的素质状况; • ④管理工作运行状况;服务意识如何; • ⑤教育管理研究开展状况及成果; • ⑥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工作机构、工作人员、运行等状况及效果。

  45. 2.5.2 质量控制 •    主要观测点: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各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与学生质量调查。 • 教学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行为的重要文件。它应该覆盖教学工作的方方面。因此要观察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严谨,执行是否认真、严格。是否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 • 各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     在“5.2质量控制”说明中指出“教学质量监空体系包括目标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教学信息的收集(统计与测量)以及评估。反馈和调控等环节”。

  46.    学校要制定理论教学(课堂教学等)、实践教学(如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环节等这些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 教学评估与检查是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控行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重点是课程评估、教师受课(理论课和实践课)评估、学生学习评估、管里部门保证教学正常秩序的评估、院系教学工作评白等。评估或检查工作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有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有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47. 2.6 教学效果 • 一级指标:教学效果。 • 二级指标:知识能力素质;就业与社会声誉。 •    学校通过自查后,应善于总结教学效果。我认为,起码可以从下列十一方面进行分析。 • (1)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作业、考试的试卷、成绩统计进行分析; • (2)对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有关规定、毕业实践题目、质量进行分析; • (3)对学生分年度素质教育工作总结、相关资料和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遵纪守法、考民考纪等)进行分析; • (4)对《大学生健康标准》执行与成效进行分析(包括参加省市运动会获奖状况);

  48. (5)学生参加英语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尚有计算机考试等);(5)学生参加英语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尚有计算机考试等); • (6)学生参加科技文化考试(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服装设计等)水平; • (7)学生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在4.3中已有)水平与获取情况; • (8)企事业单位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对企业干部、技术人员的个别访谈(评语表、录音、录象); • (9)报到归司就业率排序; • (10)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报表排序; • (11)社会认可度:各种表彰、奖励;报章、杂志、电台、电视台报导。

  49. 第二方面做好评估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 1、领导层一定要重视,要当成某阶段的头等大事来抓。1、领导层一定要重视,要当成某阶段的头等大事来抓。 • 2、评建机构要健全,组织落实、分工要到位。 • 3、要全员动员到位,确实在思想上要重视。 4、力戒未深入学习指标体系即做“问答式”评价。 5、自评未广泛发动群众,缺乏基础,不能得到广泛支持和配合。 6、自评中不注意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整理工作资料,为专家入校评估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学校今后整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