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九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第九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缺血器官或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 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 而加重,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 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一再灌 注损伤。. 第一节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原因 1. 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 休克微循环疏通,冠状 A 痉挛的缓解,心脏骤停后的心脑肺复苏等。 2. 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器官移植。. 二、影响因素. 1. 缺血时间 2. 侧支循环 3. 需氧程度 4. 再灌注条件. 第二节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

swan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九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缺血器官或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 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 而加重,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 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一再灌 注损伤。

  2. 第一节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一、原因 • 1. 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 • 休克微循环疏通,冠状A痉挛的缓解,心脏骤停后的心脑肺复苏等。 • 2. 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器官移植。

  3. 二、影响因素 • 1. 缺血时间 • 2. 侧支循环 • 3. 需氧程度 • 4. 再灌注条件

  4. 第二节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 一、自由基的作用 • 二、钙超载 • 三、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作用

  5. 一、自由基的作用 • (一)自由基的种类 • (二)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 (三)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6. (一)自由基的种类 • 1. 氧自由基 • 2. 脂性自由基 • 3. 其它 . 02 - 0H. L˙ L0˙ CL˙ CH3˙ N0

  7. (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 1. 黄嘌呤氧化酶增多 • 2. 中性粒细胞 呼吸爆发 • 3. 线粒体功能受损 • 4. 儿茶酚胺自身氧化 XD XO

  8. (三) 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 1. 脂质过氧化 • ①破坏膜结构 • ②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 • ③促进自由基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 ④减少ATP生成

  9. 2. 蛋白质功能抑制 • 形成二硫键 • 3. 破坏核酸及染色体 • 碱基羟化,DNA断裂

  10. 二、钙超载 • (一)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 • 1. 交换导常 • 1)细胞内高Na+直接激活 • 2)细胞内高H+直接激活 • 3)蛋白激酶C间接激活 • 2. 生物膜损伤 Na+/Ca2+

  11. (二) 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 1. 线粒体功能障碍 • 2. 激活磷脂酶 • 3. 缺血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 4. 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 5. 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12. 三、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的作用 • (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 • 胞激活 • (二)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介 • 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13. 1. 微血管损伤 无复流现象 • ① 微血管血液流变学改变 • ② 微血管口径改变 • ③ 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 2. 细胞损伤

  14. 第三节 机体功能代谢变化 • 一、心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 (一)心功能变化 • 1.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 2. 心肌舒缩功能降低 • (二)心肌代谢变化 ATP减少 • (三)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15. 二、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 (一)细胞代谢变化 • (二)组织学变化

  16. 第四节 防治的病生基础 • 一、减轻缺血性损伤,控制再灌注条件 • 二、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 • 三、清除自由基 • 1. 低分子清除剂 • 2. 酶性清除剂 • 四、减轻钙超载 VE VA GSH , , CAT , SO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