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教程. 文法学院 刘颖.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认识传播: 传播:舶来词汇,英文翻译为 communication 源于拉丁语: communicatio 和 communis 。 中国最早出现传播一词,是在 《 北史 . 突厥传 》 :传播中外,咸使之闻。 19 世纪末成为日常用语。意思是人类传递和交流消息、观点和情感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 传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蜜蜂的 8 字舞等 人类社会: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

symo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传播学教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传播学教程 文法学院 刘颖

  2.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 认识传播: 传播:舶来词汇,英文翻译为communication 源于拉丁语:communicatio和communis。 中国最早出现传播一词,是在《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之闻。 19世纪末成为日常用语。意思是人类传递和交流消息、观点和情感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

  4. 传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蜜蜂的8字舞等 人类社会: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5.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 传播学作为一门科学,萌芽于20世纪初,成型于20世纪中期,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繁荣于20世纪后期。 我国1997年将传播学作为二级学科

  6. 西方传播学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萌芽期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建立期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发展期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成熟期 20世纪80年代—至今 调整期

  7. 课程介绍 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传播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分析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工具

  8. 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行为科学 信息科学:“三论” 新闻学

  9. 传播学是分析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工具 “哈韩”“哈日”现象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为什么沉迷,到底能得到那种满足 女性和肥皂剧 电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从“微笑局长”事件看网络的影响力 “中国好声音”热播的原因 课堂教学效果,人际沟通方式 “微博\微信 ”

  10. 传播学在中国 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引进期:1978年-20世纪90年代 高涨期:1999-2000年开始至今

  11. 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中国仅少数人知道“传播学”,并且在理解上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偏见 1956-1967,复旦大学新闻系内部的油印刊物《新闻学译丛》第3期和第5期发表介绍过“Mass communication”的文章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内部作为“批判资产阶级”的教材,翻译了一些西方传播学的论著

  12. 引进期:1978年-20世纪90年代 197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资料室编辑出版了《国外新闻事业研究资料》第1期,郑北渭《公共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是中国最早的公开的传播学译文。 1982年施拉姆访华,在《人民日报》大礼堂做了学术报告 1982年11月,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召开。 1983年,中国第一本传播学书《传播学简介》问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13. 1984年出版

  14. 高涨期:1999-2000年开始至今 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高涨 经验-功能主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中普及 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 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 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

  15. 传播的科学定义 历史上传播的概念 “共享”说:亚力山大.歌德,施拉姆 “影响”说:霍夫兰,贾尼斯 “反应”说:史蒂文斯 “互动”说:格伯纳 “过程”说:德弗勒和丹尼斯

  16. 传播与信息: 广义的信息:指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 分类:(1)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除了人的生物与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17. 传播的科学定义: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18. 理解传播: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的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要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个系统

  19.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其核心理论主要包括:信息的形成与发展,意义的生成与解读,信息文本的结构与组织,传播中的互动关系,传播的社会动力学(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关系,传播与权力和资源的社会分配关系,文化生产方式和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等)

  20. 社会传播具有系统性 系统的概念:系统指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五大传播类型的系统性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1. 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系统,它是社会系统功能能够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2.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社会信息系统是个开放性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社会信息系统是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是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23.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是存在于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 原因: 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的影响 社会信息系统本身的状况

  24. 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从唯物论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 从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5. 从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马克思“交往”的概念 生产与交往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26.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7. 推荐阅读: 传媒观察:http://ever.xhby.net/node/cmgc.htm 青年记者http://qnjz.dzwww.com/ 陈力丹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lidan

  28. 书面文献 • 学术期刊,如: 《中国电视》、《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当代电视》、《新闻战线》、《新闻大学》等等 • 图书,特别最近出版的本专业学术专著 • 学会会议成果集、毕业论文集等 • 电子资源 • 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 • 万方数据库,www.wanfangdata.com.cn • 人民网传媒、新华网传媒等传媒杂志、网站、期刊论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