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第三章  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和 能量变化

第三章  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和 能量变化.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热和中和热. 第一节  重要的 氧化剂 和 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 特征 —— 化合价 有变化. 2、 本质 —— 有电子的 转移. 电子的 得失 和电子对的 偏移. 3、几对 关系. 还原剂 :升、失、氧、氧. 氧化剂 :降、得、还、还. 4、几个 原理. (1) 守恒 原理 (思考题). (2)对立 统一 原理. 5 、氧化还原反应的 表示方法 —— 双线桥法和单线桥 法. 6 、 价态 律

talas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章  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和 能量变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离子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热和中和热

  3.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特征——化合价有变化 2、本质——有电子的转移 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3、几对关系 还原剂:升、失、氧、氧 氧化剂:降、得、还、还 4、几个原理 (1)守恒原理(思考题) (2)对立统一原理

  4. 5、氧化还原反应的 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6、价态律 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1:最高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是强氧化性 *2:最低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是强还原性 *3:中间价态体现什么性质,与另一反应物有关 *4:中间价态往往是以某一种性质为主 *5:注意某些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复杂微粒

  5.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F2、Cl2、O2、Br2、I2、S 高价的氧化物: MnO2、CuO、Fe2O3、CO2 过氧化物: Na2O2、H2O2;*CH3COOOH 含氧酸: HNO3、浓H2SO4、HClO、HMnO4 盐: KMnO4、NaClO、KClO3;FeCl3、AgNO3

  6. 2、还原剂 活泼的金属单质: Na、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H2、C、Si 低价氧化物: CO、SO2、NO、FeO 无氧酸: HCl、HBr、HI、H2S 低价含氧酸: H2SO3 盐: Na2SO3、Na2S、KI;FeCl2、FeSO4 思考

  7.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 1、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以强制弱才反应? 2、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 *与得失电子的难易有关,与多少无关 (1)根据已有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剂>氧化剂

  8. (2)非金属单质氧化性的比较: A、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比较 同主族: F2>Cl2>Br2>I2 同周期: Si<P<S<Cl2 B、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 单质氧化性:F2>Cl2>O2>Br2>I2>S 原子氧化性: F>O>Cl>Br>I>S 离子还原性: F-<O2-<Cl-<Br-<I-<S2-

  9. (3)金属单质还原性的比较: A、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比较 同主族: Li<Na<K<Rb<Cs 同周期: Na>Mg>Al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 单质还原性:K>…Fe> … H>Cu> … Ag 离子氧化性: K+< …Fe2+< …H+<Cu2+< <Ag+ Fe3+ 思考:Fe3++Cu==?

  10. 浓HNO3 浓H2SO4 Cl2 稀HNO3 Br2 HMnO4 > Fe3+ > SO2 > S I2 > > > Br- Mn2+ < Cl- Fe2+ > SO2 < S2- I- < < < (4)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氧化性 还原性 思考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Br2+Fe2+—; I2+Fe2+—; I2+Fe— 思考2:与HNO3(NO3-+H+)不共存的离子有哪些? 与Fe3+不共存的离子有哪些?

  11. 3、常见氧化性酸: 1、浓H2SO4 练习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 浓H2SO4+C— 浓H2SO4+Cu— 稀H2SO4+Fe— 浓H2SO4+Fe— 思考2:为何浓、稀硫酸与铁反应时条件不同? 哪些金属与哪些酸在什么条件下会钝化?

  12. 2、HNO3 练习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 浓HNO3+C— 浓HNO3+Cu— 稀HNO3+Cu— 浓HNO3+Al— 稀HNO3+Al— 思考2:HNO3、浓H2SO4的强氧化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3:向一定量的浓HNO3、浓H2SO4中分别加入足量的 Zn,分别可以产生什么气体?

  13. 课堂练习 P29 一、二 作业: P29 三、四

  14. 例题 1. 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 B. 3Cl2+6KOH=5KCl+KClO3+3H2O C. 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 D. 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 2. (99全高)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15. 3、下列对于盐酸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氧化性和酸性 B、具有还原性和酸性 C、具有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D、只有酸性,而无氧化性和还原性 4、下列变化,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H4+→NH3 B、C→CO C、SO2→S D、Cl2→Cl-

  16. 5、(98全高)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发生下列反应:KMnO4+HBr→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____。若消耗0.1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5、(98全高)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发生下列反应:KMnO4+HBr→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____。若消耗0.1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17. 练习1:100mL0.1mol/L的K2Cr2O7刚好与 30mL1mol/L的Na2SO3溶液完全反应,则C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练习2:已知: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则1molP能氧化molP 1molCuSO4能氧化molP 返回

  18. 练习1:标出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得失电子的情况以及反应类型:练习1:标出下列反应中各元素得失电子的情况以及反应类型: Fe+CuSO4=FeSO4+Cu 练习2: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Fe+CuSO4=FeSO4+Cu 返回

  19. 思考 1、将酸雨久置后pH会降低,危害性会增强,为什么? 2、如何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3、Na2S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离子方程式 4、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什么?食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返回

  20. 已知: A+ + B = A + B+ B+ + C = B + C+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 1、A+ + C = A + C+ 2、C+ + A = C + A+ 返回

  21. 第二节 离子反应的本质 一、离子反应的本质 离子间相互结合成新物质,使某些离子浓度减小 练习: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发生离子反应?写出离子 方程式,指出离子浓度变化情况 CuSO4+BaCl2 Na2CO3+HCl NaOH+HCl BaCO3+HCl NaNO3+HCl 思考:1、为什么CuSO4和BaCl2可以反应? 2、为什么NaNO3和HCl不能反应?

  22.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固体析出 (1)由可溶物生成难溶物 (2)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 (3)由浓的可溶物生成微溶物 (4)由难溶物生成更难溶的物质 (5)由浓的易溶物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可溶物 共同点: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

  23.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 1、酸:H2SiO3难溶,其它可溶 2、碱:KOH、NaOH、Ba(OH)2、NH3·H2O可溶; Ca(OH)2微溶;其它难溶 3、盐:K+、Na+、NH4+、NO3-、AC-盐一般可溶 4、SO42-:Ba2+、Pb2+难溶;Ag+、Ca2+微溶;余可溶 5、Cl-:Ag+、Hg22+难溶;其余可溶 6、CO32-、SO32-、S2-、PO43-、HPO42-:一般难溶 7、 HCO32-、HSO32-、HS2-、H2PO4-:一般可溶 8、常见微溶物:Ca(OH)2、CaSO4、Ag2SO4、MgCO3

  24. 2、有难电离物质生成 (1)弱酸 H2SO3>H3PO4>HNO2>HF>HCOOH>C6H5COOH>CH3COOH>H2CO3>H2S>HClO>HCN>C6H5OH>HCO3->HAlO2 (2)弱碱:除KOH、NaOH、Ba(OH)2、 Ca(OH)2外的碱 (3)极少数盐:PbAc2、HgCl2 (4)水 (5)络离子:[Fe(SCN)n]3-n、[Ag(NH3)2]+

  25. 3、有挥发性物质生成 CO2、SO2、H2S、NH3、HCl、HNO3、HAc… 4、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以强制弱才反应 5、双水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水解相互促进,且生成难溶物和气体

  26. 小结: 1、离子反应的本质 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条件 练习1、 P33、一、二、三

  27. 练习2:写离子方程式 1、CO2通入石灰水 2、CO2通入消石灰 3、实验室制NH3 4、实验室制Cl2 5、Cu与浓H2SO4反应 6、Cu与浓HNO3反应 7、Ca(HCO3)2溶液与过量的NaOH 8、Ca(HCO3)2溶液与少量的NaOH

  28. 9、Mg(HCO3)2溶液与过量的NaOH 10、 Mg(HCO3)2溶液与少量的NaOH 11、FeBr2与过量Cl2 12、 FeBr2与少量Cl2 13、FeBr2与Cl21:1反应 14、FeI2与少量Cl2 15、AlCl3中逐滴加入NaOH至过量 16、NaAlO2中逐滴加入HCl至过量 17、Na2CO3中逐滴加入HCl至过量

  29.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 1、定义(P34) 化学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测量条件 一定压强下,敞开容器中的反应 3、测量仪器 量热器(见实验二) 4、符号——△H H——焓 △H——焓变(规定为焓的增量) 计算式: △H = H生成物– H反应物

  30. 5、单位——kJ/mol /mol——指每mol反应 不能脱离具体方程式讲反应热 6、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1) 从化学反应的过程解释 旧键断裂:吸热 新键生成:放热 (2) 从反应前后体系总能量的变化解释 若:H反 > H生,放热, △H < 0 若:H反 < H生,吸热, △H > 0

  31. 二、影响反应热的因素 1、与温度、压强有关(了解) 2、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4、与反应条件(途径)无关 ——盖斯定律

  32. 三、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P36) 2、注意事项 (1)、注明温度和压强 (2)、注明物质状态 (3)、注明反应热及单位 格式: ; △H=+/-QkJ/mol (4)、可以不写条件 (5)、系数的意义 ——物质的量

  33. 练习 1、1g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55.62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 C(s)+O2(g)=CO2(g); △H1= - Q1kJ/mol 2C(s)+O2(g)=2CO(g); △H2= - Q2kJ/mol 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4. 第四节 燃烧热和中和热 一、燃烧热 (P40)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1、研究条件: 101kPa 2、研究对象: 1mol可燃物 3、燃烧程度: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 4、单位: kJ/mol (可燃物) *燃烧热是物质的属性,与用量无关

  35. 二、中和热 (P42) 在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就叫中和热。 1、研究条件: 稀溶液 2、研究对象: 酸碱中和,且生成1mol水 3、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相同 均为 –57.3kJ/mol 4、单位: kJ/mol (生成物水) *中和热与酸碱用量无关 但与酸碱的强弱有关

  36. 已知: 1/2H2SO4(浓)+NaOH(aq)= 1/2Na2SO4(aq)+H2O(l); △H1 = – Q1 kJ/mol HAc(aq)+NaOH(aq)= NaAc(aq)+H2O(l); △H2 = – Q2 kJ/mol HCl(aq)+NaOH(aq)= NaCl(aq)+H2O(l); △H3 = – Q3 kJ/mol 则Q1、Q2、Q3; △H1、 △H2、△H3之间的关系为, 。

  37. 三、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P43) 1、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2、使用煤作燃料的缺点 有用的化工原料,应综合利用 产生SO2和烟尘会污染环境 固体燃料燃烧慢,热利用律低,且运输不便 不可再生,且储量有限 3、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氢能、水能、核能;燃料电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