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629 Vues
石墨烯制备方案中的技术矛盾.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 、物理方法 1.1 微 机械剥离法 1.2 液 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 2 、化学方法 2.1 化 学气相沉积法 (CVD) 2.2 晶 体外延生长法 ( SiC 高温退火 ) 2.3 氧 化−还原法 3 、其他方法. 问题背景分析. 氧 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是目前制备石墨烯最热门的方法, 制备过程可以概括为: (1) 利用强氧化剂与强酸形成 胶体体系 ,加入 原料石墨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 氧化石墨 。 (2) 利用 化学还原,热还原,溶剂还原 等方法
E N D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物理方法 • 1.1 微机械剥离法 • 1.2 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 • 2、化学方法 • 2.1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2.2 晶体外延生长法(SiC高温退火) • 2.3 氧化−还原法 • 3、其他方法
问题背景分析 • 氧化−还原法 • 氧化还原法是目前制备石墨烯最热门的方法, • 制备过程可以概括为: • (1)利用强氧化剂与强酸形成胶体体系,加入 • 原料石墨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石墨。 • (2)利用化学还原,热还原,溶剂还原等方法 • 得到石墨烯。其中氧化石墨的制备过程较 • 为关键,其制备工艺成熟。
问题背景分析 • 石墨在溶液中于某种条件下能与强氧化剂反应, 被氧化后在其片层间带上羰基、羟基等基团,使石墨层间距变大成为氧化石墨。 • 片层氧化石墨经过适当的超声波震荡处理,极易在水溶液或者有机溶剂中分散成均匀的单层氧化石墨烯溶液,再用硼氢化钠去除氧化石墨烯上的部分含氧官能团 • 然后对氧化石墨烯进行磺化处理,防止石墨烯团聚,最后用肼还原去除剩余的含氧官能团,得到石墨烯。
问题背景分析 三维石墨烯结构的制备过程与结构: a)石墨烯氧化物(GO)原位还原与自组装制备得到石墨烯凝胶; b)石墨烯氧化物的AFM图片; c)制备得到的三维凝胶的微观结构。
问题背景分析 • 2.3氧化−还原法 • 优点:这种制备方法简便且成本较低,不仅可以制备出大量石墨烯悬浮液,而且有利于制备石墨烯的衍生物 ,拓展了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 缺点:唯一的缺点是制备的石墨烯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 ,五元环、七元环等拓扑缺陷或存在-OH 基团的结构缺陷 ,这些将导致石墨烯部分电学性能的损失。
问题解决: • 1.将一般领域问题描述转换成39项工程参数的3项,即转换成TRIZ标准问题: • 通过氧化还原法的制备过程分析,把石墨结构上的基团处理定义为“形状”的改变,其产生的缺陷定义为“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而这种缺陷导致的电学性能损失定义为“信息损失”,从而得到两组矛盾:形状和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和信息损失。 • 工程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指物体或系统的功能、效率或质量降低的有害作用,这些有害作用一般来自物体或者与其操作过程有关的系统,基团的处理会导致有害因素的增加,属于改善参数。 • 工程参数12形状:指一个物体的轮廓或外观。形状的变化可能表示物体的方向性变化,或者表示物体在平面和空间两种情况下的形变。 • 工程参数24信息损失:指系统数据或者系统获取数据部分或者全部、永久或者临时的损失,经常也包括气味、材质等感性数据,此问题中,电学性能的损失属于恶化参数。
2.根据得到的工程参数,确定解决问题需要的发明原理2.根据得到的工程参数,确定解决问题需要的发明原理 (1)对形状和有害因素这组矛盾,查阅阿奇舒勒的技术矛盾矩阵,得到推荐的发明原理序号:35,1 • 35号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原理:1.改变聚集态。2.改变浓度或密度。3.改变柔性。4.改变温度。 • 1号分割原理: 1. 将物体分割为独立部分 。 2. 使物体成为可组合的(易于拆卸和组装) 。 3. 增加物体被分割的程度。 • 综合分析,35号和1号发明原理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对有害因素和信息损失这组矛盾,查阅阿奇舒勒的技术矛盾矩阵,得到推荐的发明原理序号:10,21,29(2)对有害因素和信息损失这组矛盾,查阅阿奇舒勒的技术矛盾矩阵,得到推荐的发明原理序号:10,21,29 • 10号预先作用原理: 1. 事先完成部分或全部的动作或功能。 2. 在方便的位置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避免时间的浪费。 • 21号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 1. 将危险或有害的步骤在高速下进行。 2. 如果系统在执行一个动作器件出现了有害功能或危险的状况,则考虑寻找各种方式来加快其执行的速度。 • 29号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 1. 将物体的固体部分用气体或者流体代替。 2. 注意观察系统中是否包含具有可压缩性、流动、湍流、弹性及能量吸收等属性的元件,出现上述情况时,可用气动或液压元件代替原有零部件。 • 综合分析,10号和29号发明原理对问题解决贡献不大,21号发明原理能比较有价值。
3.TRIZ解的类比应用得到问题的最终解: • 应用35号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对强氧化剂与强酸进行选择。这要结合化学知识库及其效应库分析。 2.对还原的方法,如化学、热、溶剂等进行组合搭配。仍然要结合化学知识库及其效应库分析。 • 应用1号分割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将原料石墨碾成粉末或片状(增加分割程度)。增加与强氧化剂或强酸反应的速率。 • 应用21号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在氧化和还原的化学过程中加入催化剂。目的有二:一个是加速反应,减少反应时间,从而抑制缺陷产生;二是充分反应。特别是还原过程,尽量增加含氧官能团还原数量,从而从而减少缺陷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