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研究院 李亚强 太原 2014 年 9 月

移动互联,助力教育信息化.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研究院 李亚强 太原 2014 年 9 月. 2. 1. 移动互联网带来教育信息化新契机. 中国移动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3. 4G 将开辟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 移动互联网爆炸性增长. 注: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CNIC )、爱立信报告. 移动互联网促进教育产业的重大变革. 网络永远在线 随时 教学. 图书借阅. 网上选课. 时间碎片化 随处 学习. 钱包管理. 课件下载. 门禁管理. 手机 APP 化 随身 获取信息. 移动互联网.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研究院 李亚强 太原 2014 年 9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移动互联,助力教育信息化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研究院 李亚强 太原 2014年9月

  2. 2 1 移动互联网带来教育信息化新契机 中国移动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3 4G将开辟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

  3. 移动互联网爆炸性增长 注: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爱立信报告

  4. 移动互联网促进教育产业的重大变革 网络永远在线 随时教学 图书借阅 网上选课 时间碎片化 随处学习 钱包管理 课件下载 门禁管理 手机APP化 随身获取信息 移动互联网

  5. 发挥中国移动优势,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中国移动用户数 集团客户数 超过790,000,000 超过3,270,000 WLAN热点数 超过4,500,000 全国基站数目 超过1,800,000 光缆长度(八横八纵) 5,100,000皮长公里

  6. 2 1 移动互联网带来教育信息化新契机 中国移动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建设教育云平台:打造云管端一体化布局 推广手机一卡通:构建开放的数字化校园 3 4G将开辟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

  7. 打造云管端一体化布局 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有效落地教育部战略合作,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核心,全面推动业务发展与产品创新,形成“云-管-端”一体化布局。

  8. 【云】建设中国移动“教育行业云”,打造开放教育产业生态链【云】建设中国移动“教育行业云”,打造开放教育产业生态链 有效聚合行业资源,拓展双边市场,在公众服务云上建设“教育行业云”,打造形成社区化资源聚合平台。按照商业化运作模式,构建开放的生态价值链。 • 构建在公众服务云上的行业应用云 • 构建优质的学习资源超市 • 依托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教育门户 • 为教育各方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及完善的服务体验。 任何人 学生 老师 任何时间/地点 任何终端 电子书包 教室 教学分析 远程教育 互动课堂 电脑 智能学习 在线自测 社区 开放的应用体系 电视 手机 家中 无处不在的处理能力 行业资源 教学资源 社会资源 共享的资源平台 多种异构网络融合互通 老师的工作平台+学生的学习平台+多方互动交流平台

  9. 【云】开放引入、全网共享,建立资源和应用整合体系【云】开放引入、全网共享,建立资源和应用整合体系 为提供全方位的市场化教育资源应用服务,教育行业云将建立开放共享的资源引入和应用机制,在中国移动的层面集中引入、统谈资源,一点引入,全网共享。

  10. 【管】加快校园“有线+无线”网络覆盖 积极跟进“校校通宽带”,落实教育部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校园“有线光纤+无线WLAN +LTE”宽带建设,制定校园宽带接入方案与绿色上网解决方案,并开展农村校园宽带建设试点。 宽带接入:“有线光纤+无线WLAN”的方式 应用覆盖: 聚焦教务管理、互联网产品服务、校园安全管理、一卡通服务等

  11. 【管】提供优质通信服务 开展光纤直连, 实现学校宽带提速 WLAN建设, 做好进校园营销服务保障 一张WLAN网 一个宽带 校园网 一台 移动代理 服务器 促进集团V网 在学校的全面普及 加强学校MAS的部署, 打造数字校园应用 一张 校园V网

  12. 【端】形成多种学习接入终端 满足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需要,研发多种教学终端,方便随时随地与移动学习平台的接入,有效落地教育部“班班通”与“人人通”工程。 应用场景 • 课程备课 • 资源下载 • 课件制作 课前 老师终端 • 课件形象展现 • 课堂测验分析 • 课堂互动活动 课中 推送屏幕与课件 学生终端 老师终端 电子白板 • 完成课后作业 • 课后交流答疑 • 课后自主学习 • 观看教学视频 课后 学生终端

  13. 【端】推出电子书包终端,并组织进行试点 电子书包 中国移动已制定了电子书包终端技术白皮书,并联合终端厂商已推出电子书包终端。 随着LTE技术的不断成熟,14年计划推出LTE版电子书包终端,上网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0M/S,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学习。 试点情况 组织在广东、浙江、湖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江苏、北京等省市进行试点。

  14. 教育部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国家教育云提供服务保障教育部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国家教育云提供服务保障 • 2010年起,我公司每年联合教育部举办教师论文大赛、电脑制作大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系列活动 • 2011年,我公司与教育部签订战略协议 • 2011年起,陆续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教育部会议 • 2012年,与教育部联合在北师大设立教育实验室 • 2012年,我公司为国家教育云(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云基础设施服务,2013年继续承建国家教育云北京节点,12月9日顺利对外提供服务。 • 2013年,参与教育部电子书包、智能教室等相关标准制订 大事记 2013年12月9日 WEB2.0版本发布 2012年12月湖北节点平台上线 、2013年10月北京节点上线 WEB 2.0 2011年9月15日,中国移动与教育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教育资源和教育应用的汇聚与开放平台 • 基于社交化的网络教学空间 • 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与交易平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仪式” 新闻发布会

  15. 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一卡通通过和包发布 “和包”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卡片管理服务,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卡片应用装载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中,随时随地实现刷手机消费,手机变钱包。 • 手机变钱包 • 空中发卡 • 应用推广平台

  16. NFC应用合作——学校内部提供丰富的校园应用 门禁 食堂消费 医疗健康档案 校园商户消费 自动贩卖机 网吧 图书借阅

  17. NFC应用合作——学校外部提供丰富的NFC金融应用NFC应用合作——学校外部提供丰富的NFC金融应用 手机钱包业务 银行账户查询 消费购物 手机汇款 公共事业缴费 手机转账

  18. NFC应用合作——学校外部提供便利的交通应用 查询刷卡余额 查看交易 和出行记录 公交 地铁 登机牌 火车票 酒店预定

  19. 终端/卡协作方案 (SWP-SIM) 应用控制/操作系统 全终端方案 全卡方案 非接触通信模块 非接触通信模块 非接触通信模块 应用控制/操作系统 应用控制/操作系统 非接触通信模块 安全模块 SIM卡 安全模块 安全模块 SIM卡 SIM卡 NFC技术解决方案 天线 天线 天线 负责非接触通信 安全模块 应用逻辑处理及存储安全数据

  20. 中国移动NFC技术演进路线 2.4G 13.56M 频率 NFC技术 解决方案 全卡 全终端 机卡协作SWP 2009-2010年 2011年 2012年(集团最终方案)

  21. 开放合作:中国移动致力于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开放合作:中国移动致力于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 中国移动TSM体系 通过TSM平台实现对SIM卡的管理 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客户端 NFC终端 完全兼容GP标准,将SIM卡空间划分成若干安全域,提供给合作伙伴 三种合作模式: 可信开放平台 (TSM) … … 和包客户端 USIM卡 • 模式一:中国移动提供应用下载及个人化(如浦发联名卡) • 模式二:中国移动提供应用下载,合作方自行完成个人化(如新开普) • 模式三:中国移动授权合作方完成应用下载及个人化(如银联)

  22. NFC终端 TSM平台 移动支付生态圈 USIM卡 应用 提供商 应用 开放合作:中国移动大力推动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销售千万级数量的NFC手机,累计上市31款,支持4G 16款 与多个行业SP TSM开放合作(银联、住建部…) 发放至少千万级数量的4G NFCUSIM卡 具备“两不一快”的发卡条件 累积接入应用提供商46家,涵盖校园金融、公交、市政、旅游等多个行业 上线应用53个,银联专区应用25个,市政公交18个

  23. 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 • 2014年9月2日,“一机在手,畅游校园——NFC校园一卡通”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内举行。 • 该项目于今年6月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携手共同推进,是中国移动高校NFC空中发卡应用的典型案例。

  24. 与北邮合作——校园一卡通应用通过和包发布 用户可通过和包客户端完成“北邮校园一卡通”的下载、开卡、充值等操作,并且支持校园业务(如网络费用、水电暖费用)的自助缴费,充分体现和包的方便、快捷。 点击“空中圈存”选择银行卡实现账户充值 用户在卡片超市中找到“北邮校园卡”,进行下载 选择“北邮校园一卡通”启动客户端,完成开卡 北邮校园卡 点击“自助缴费”选择缴费科目,完成缴费 查询余额、交易明细等其它功能

  25. 与北邮合作——校园一卡通应用通过和包发布 一卡通平台与TSM进行对接

  26. 与北邮合作——客户端功能 已上线功能 正在开发中 • 空中发卡 • 空中圈存 • 空中自助缴费 • 充值明细查询 • 消费明细查询 • 代扣费明细查询 • 用户卡挂失 • 查询密码修改 • 领取冻结金额 • 大额消费提醒 • 补助到账提醒 • 代扣费提醒 • 卡招领信息 • 读卡器功能 • 图书借阅到期提醒、新书到达推荐、书目查询、借阅历史查询、未还书目查询、图书预定、图书续期 • ……功能陆续上线中 校园NFC客户端

  27. NFC一卡通与标准校园一卡通的区别 在读卡器上发卡不变的情况下,支持用户在手机端空中发卡,减少卡中心批量发卡的压力 发卡模式 正常刷卡模式不变,变化的是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并且在手机端可以完成许多空中业务 使用习惯 原有现金充值、圈存机充值模式不变,增加空中充值,方便持卡人 充值方式 原有结算流程不变,资金归集方式不变,一卡通平台会区分不同的充值渠道,在结算中心有对应的报表,反映资金流向 资金归集

  28. 建设NFC校园一卡通的意义 多卡合一 NFC手机钱包为多卡合一的电子钱包,教职工和学生不仅可以使用北京邮电校园卡应用,而且可以下载使用银行卡等其他应用,拓展了手机一卡通的应用范围。 信息可视化 手机客户端卡内信息实现可视化,用户可以对个人信息、账户余额、消费记录、充值记录等进行查询,便于个人管理。 基于手机客户端,可以将迎新、报到、消费、门禁、考勤、图书馆、校园公告通知、自助缴费等功能在手机上展现,学生可以查询、自助办理业务,既节省学生业务办理时间,又提高整体信息化的能力,还给校方提供一个消息直达学生的通道,提升管理能力。 提升管理能力 降低成本 实现空中发卡、空中圈存等功能,教职工和学生可以进行全自助的操作,减少发卡器、圈存机、IC卡片等硬件成本和人力投入。 北邮NFC校园一卡通的开通,为国内高校行业的一卡通系统提供了NFC空中发卡的可参考案例。

  29. 2 1 移动互联网带来教育信息化新契机 中国移动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3 4G将开辟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

  30. 4G将带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 上行带宽:50Mbps 下行带宽:100Mbps 高 超过41万个基站 2014年底预计超过50万个基站 带宽 手机销售超过2200万部 2014年底预计出货达到1亿部 低 时延 服务范围超过300个城市 2014年底预计超过340个城市 不对称 TD-LTE 4G用户已超过2050万 2014年底预计达到5000万 安全接入 频谱 网络信号已覆盖

  31. 4G将开辟教育信息化新时代 端到端数据时延在30ms左右,可以让信息交互和服务瞬间到达 实时交互 安全认证 通过卡的多安全域机制安全地加载第三方应用 4G带来了终端大规模更换契机,新终端将支持NFC支付能力 智能终端 高带宽可实现大数据实时采集、上传和分析处理,教育信息化进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 4G将承载更多丰富多彩的教育信息化产品, 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全新业务体验!

  32. 合作共赢,助力教育信息化 •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中国移动希望加强对外合作,加大资源投入,助力教育信息化,再创新的辉煌。

  33.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