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宋词的特点与审美标准

漫谈. 宋词的特点与审美标准. 特点之一:音乐、歌词加美女. 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型抒情诗。 词登上文学舞台伴随着 “ 声光效应 ” ,即在音乐(燕乐)和美女(歌妓)的簇拥下登坛的。音乐有听觉的快感,美女有视觉的愉悦,故比诗文更让人赏心悦目(耳)。 有歌舞为媒,有音乐之美及 “ 秀色 ” 之美。 《 花间集序 》 : “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 # 文艺沙龙+音乐茶(酒)座,可大饱眼(耳)福。.

tenei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宋词的特点与审美标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漫谈 宋词的特点与审美标准

  2. 特点之一:音乐、歌词加美女 • 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型抒情诗。 • 词登上文学舞台伴随着“声光效应”,即在音乐(燕乐)和美女(歌妓)的簇拥下登坛的。音乐有听觉的快感,美女有视觉的愉悦,故比诗文更让人赏心悦目(耳)。 • 有歌舞为媒,有音乐之美及“秀色”之美。 《花间集序》:“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文艺沙龙+音乐茶(酒)座,可大饱眼(耳)福。

  3. 尹鹗[清平乐]芳年妙妓,淡拂铅华翠。轻笑自然生百媚,争那尊前人意。  酒倾琥珀杯时,更堪能唱新词。赚得王孙狂处,断肠一搦(nuǒ)腰肢。华灯盛筵前,音乐徐起。头梳双螺鬓的妙龄女郎,身着绫罗衫裙,手执拍板,脚踏红茵含羞敛眉,声音甜美。伴以轻妙舞姿,又有新词传情。美酒醉人,听者不禁失魂落魄,几近骚狂。尹鹗[清平乐]芳年妙妓,淡拂铅华翠。轻笑自然生百媚,争那尊前人意。  酒倾琥珀杯时,更堪能唱新词。赚得王孙狂处,断肠一搦(nuǒ)腰肢。华灯盛筵前,音乐徐起。头梳双螺鬓的妙龄女郎,身着绫罗衫裙,手执拍板,脚踏红茵含羞敛眉,声音甜美。伴以轻妙舞姿,又有新词传情。美酒醉人,听者不禁失魂落魄,几近骚狂。

  4. A、诗、词配乐与演唱的区别 • <1>《诗经》用雅乐,《九歌》为神曲,汉魏六朝民歌、乐府民歌用清乐,词用燕乐 (宴乐)。主要是由西凉乐、龟兹乐等胡夷之声与中原、江南等的里巷之曲组成。与雅乐相比,它是一种俗乐,日本人称之为唐乐。    ↗琵琶等弹弦乐器 • 燕乐-→觱篥、笙、笛等吹乐器    ↘羯鼓等打击乐器 • 尤以琵琶为主,有28调,音域宽广,表现力强,苏轼称词为琵琶词。 • 钟、鼓、琴:雍容典雅 • 筝、瑟、箫、竽:从容舒缓,音希而淡 #岑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5. <2>诗:先有词,后配乐。词,“倚声填词。<3>诗的演唱主要是作者或他人(不排斥也有歌妓)词的演唱者主要是歌妓,间有男声。*唐代崔令钦《教坊曲》所载324曲中,小曲278,大曲46,前者入词调多,后者少。词依曲作,曲借词行,名词名曲相辅相成。*唐五代约180个词调中,有79曲来自教坊曲。另,宋代的词调中有40余个来自于唐教坊曲。#金千秋《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2>诗:先有词,后配乐。词,“倚声填词。<3>诗的演唱主要是作者或他人(不排斥也有歌妓)词的演唱者主要是歌妓,间有男声。*唐代崔令钦《教坊曲》所载324曲中,小曲278,大曲46,前者入词调多,后者少。词依曲作,曲借词行,名词名曲相辅相成。*唐五代约180个词调中,有79曲来自教坊曲。另,宋代的词调中有40余个来自于唐教坊曲。#金千秋《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6. B、词人与歌妓的关系 • <1>歌妓向文人索词 • 柳永[玉蝴蝶]:“珊瑚筵上,(玉人)亲持犀管(笔),旋叠香笺(纸)要索新词,殢(tì)人含笑立尊前。” • 罗烨 《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7.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词)。” • 柳永词中多有妓名:秀香、英荣、瑶卿、虫虫、心娘、佳娘、虫娘、酥娘、师师、香香、安安 • 苏轼[水调歌头]词序:“……。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櫽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8. <2>文人主动为歌妓填词 • 苏轼[南乡子]词序:“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 •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赠徐君猷三侍人”、“赠小鬟琵琶” • 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写作目的不是如白居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实为歌妓而作。

  9. C.罪恶之花与艺术之花 • 词是一种精美的文学样式,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如同一位倾城盖世的绝代佳人,具有永恒的魅力。 • 但是词要传播,为人欣赏,须演唱,宋代唱词叫“小唱”,唱者主要是歌妓。唐宋歌妓极多(超过先唐)。唐代长安(平康坊)、扬州;宋代汴京、杭州, 歌妓极多。宋词的繁荣与歌妓有关 ↗官妓:教坊歌妓,军中女妓,中央、地方官署歌妓 • 宋代-→家妓:贵族与文人家养的歌舞美女,以利歌舞侑觞    ↘私妓:市井妓女:有卖淫者,有卖唱兼卖淫者 • 总之,“魅力三分,一分歌词,一分音乐,一分美女”。

  10. 特点之二、 享乐与渲泄 1、写作目的:由淑世到享乐 ①前代诗文作者生活得太累太沉重:《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建安诗歌“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白居易“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②中唐后有所变化 李肇《国史补》卷下:“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 • 白居易《序洛诗》:“本之于省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

  11. ③晚唐五代至两宋:享乐之风变本加厉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汴京 耐得翁《都城纪胜》:临安 • 吃: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 杭州食店的菜单有鲜头羹、大片腰子、江鱼、白鱼、鲤鱼等约二百种  • 玩: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张功甫豪侈”条说张鎡“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 • 张鎡有诗集《南湖集》,有词集《玉照堂词》

  12. 2、具体表现: 第一:歌舞佐酒与填词听歌 ①歌妓唱词劝酒之风形成于晚唐五代 • 前蜀:王衍《醉妆词》“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 美女侑酒唱词的生动写照。 ②歌妓劝酒唱词之风弥漫两宋 • 《东京梦华录》:“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载晏殊“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每有嘉宾必留……” • 佚名《道山清话》载晏殊“每张来,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所为之词” #“三分卖唱,七分卖相”――大饱口福,大饱耳福,大饱眼福

  13.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妓乐”条,更有详细记载“自景定以来,诸酒库设法卖酒,官妓及私名妓女数内,拣择上中甲者,委有娉婷秀眉,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宛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官妓如金赛兰……及私名妓女如苏州钱三姐、七姐……”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妓乐”条,更有详细记载“自景定以来,诸酒库设法卖酒,官妓及私名妓女数内,拣择上中甲者,委有娉婷秀眉,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宛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官妓如金赛兰……及私名妓女如苏州钱三姐、七姐……” • 明:陈子龙“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然宋人亦不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

  14. 第二:沉醉声色与及时行乐(美酒 佳人) • 美女加美酒,近似“卡拉OK”厅,易诱发恋情 • 韦庄《菩萨蛮》“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 牛峤《菩萨蛮》“玉楼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 风月主人《绿窗夜话》卷上:“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姬碧桃侑觞,欢酒惓惓。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云:‘今日为学士拚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词曰: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15. 审美标准之一 以富为美:宋词的富贵气 • 同一意象,诗贫词富 • 杜甫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晏几道词: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在梦中。 • 杜甫诗:危樯独夜舟 老病有孤舟      孤舟一系故园心 柳永词:留恋处,兰舟催发      乘兴兰棹东游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 • 其它词中:瓦片→鸳瓦 帘子→珠帘 被褥→香衾 纸→彩笺 毛笔→象管 衣服→金缕衣 蜡烛→龙凤烛 #李清照《词论》批评秦观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16. 《全宋词》6068个汉字,净字凡1416180个,“人”字、“风”字、“花”字分据第1、2、3名。《全宋词》6068个汉字,净字凡1416180个,“人”字、“风”字、“花”字分据第1、2、3名。 “春”字第6名,9957个   “月”字第11名,7111个 “水”字第26名,5156个   “红”字第28名,5048个 “酒”字第33名,4560个   “秋”字第43名,4105个 “夜”字第45名,4000个  “梦”字第46名,3993个 “愁”字第49名,3936个 “心”字第51名,3917个 “醉”字第52名,3902个

  17. 原因分析: 1>与词的“音乐加美女”的创作环境有关 作词者为文人墨客 演唱者为贵族家的姬妾和青楼歌妓 听客观者为公子王孙与士大夫文人 演唱场所为达官贵人的歌筵舞席 2>与词人所处的享乐环境和所诱发的享乐心理有关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石林诗话》卷上: 晏殊“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往往“乐饮达旦”,其词集曰《珠玉词》

  18. 词中展示“以富为美”的方法与途径 A、用金玉锦绣的字面和珠光宝气的形貌来展示它的富贵外观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柳永写杭州、开封: 彩舫龙舟 凤辇翠华 层城阆苑 鳌山绛树 珠玑罗绮 千骑高牙(皇家气象或豪奢风光) *柳永写风尘歌妓的居室容貌: 金屋画堂 凤楼朱户 黛蛾琼脸 暖酥腻云(金玉气息 脂粉气息)

  19. 2、用雍容华贵的闲雅气度来显示富贵美的内质2、用雍容华贵的闲雅气度来显示富贵美的内质 •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引晏殊语“余每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即流露出太平宰相的闲雅风度,与柳词的富贵气比即有粗细、雅俗之分。 • 另外:《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duǒ)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20. 审美标准之二 以艳为美:唐宋词中的香艳味 • 传统:古人云:食、色,性也。又云:“饮食男女乃人之大欲。” *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裙裾脂粉之语,有《香奁集》”。 *洪昇:“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 #诗、戏剧如此,词亦然。宋代沈义父《乐府指迷》“作词与诗不同……不着些艳语,又不似词家体例。” 清代彭孙遹《金粟词话》“词以艳丽为本色,要是体制使然。” • 含义:内容上侧重“艳情”,“艳事”,艺术上裁花剪叶,富有香艳味。 • 原因:词人(男性)对男女情爱和异性(女性)之美的艳羡,以描写女性生活和两性关系为乐事美差。 • 特点:非政教性、非伦理性

  21. 词“以艳为美”的具体表现: 专注于发掘人的本性之一的恋情之美和人的体貌中的异性(女性)之美,尤其是歌妓舞女的人体美、外观美。 • 先看人体美:侧重写歌妓侍妾的容貌体态 《诗经》中即有人体美的描述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诗经•静女》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唐五代词:蛾眉、媚眼、朱唇、雪胸、葱指、酥体、脂口、皓腕、肌骨

  22. 柳永词 *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狡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 ---- 《小镇西》 *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洞仙歌》 *层波细剪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昼夜乐》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合欢带》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斗百花》

  23. 再看恋情美:(多婚外恋、主仆恋) 往往大量铺陈精美而又富有暗示性与挑逗性的女性用品,用以激发读者对艳情的联想,满足他们对女性世界的好奇和窥探欲望。 *温庭筠:“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张三中”(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陌小棹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丛花令》(与某尼幽会) •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谢池春幔》(玉仙道观中逢谢媚卿)

  24. 司马光《西江月》: •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紫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怎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 《词林纪事》卷四引姜明叔语:“决非温公作,宣和间耻温公独为君子,作此词诬之耳。” • 陆蓥《问花楼词话》亦云“司马温公,儿童走卒咸共尊仰。轻薄子捏造艳词,以为公作,转相传诵,小人之无忌惮如此。”

  25. 亦有真诚的恋情词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之仪《卜算子》(我居长江头) • 亦有色情词 柳永《菊花新》 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  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

  26. 我们从词集名称即可闻到香艳味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温飞卿所作词曰《金荃集》,唐人词有集曰《兰畹》,盖皆取其香而弱也。” • 皇甫松《檀栾子词》 韦庄《浣花词》 李珣《琼瑶集》 韩偓词集《香奁词》 晏殊《珠玉词》 吕本中《紫薇词》  向子諲《酒边词》 赵长卿《惜香乐府》

  27. 审美标准之三 以柔为美:唐宋词中的婉媚态 A词中“以柔为美”的表现: • 1、题材内容:柔性的生活内容与柔性的思想感情,如男欢女怨、伤春悲秋、留连光景、簸弄风月 • 五代作家身处乱世而《花间集》却将审美兴趣投注于醇酒美人的题材上,其《序》云:“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亦说:“五代小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盖所谓‘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也。” • “玉柔花醉只思眠”、“有情无力泥人时”(欧阳炯) • “如是向人柔弱处,玉纤时急绣裙腰” • “半醉凝情卧绣茵,睡容无力卸罗裙” (毛熙震) • “欲上秋千四体慵”、“绣衾香冷懒重熏”(韦庄)

  28. 2、构思立意:同一题材诗刚词柔 • 如唐明皇不惜差遣飞马快驿为杨贵妃传送鲜荔枝一事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苏轼《荔枝叹》“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荔枝为尤物) 欧阳修《浪淘沙》:“五岭麦秋残,荔枝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荔枝为美味) • 又如写莲: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将莲比作刚直守节的君子)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将荷比作幽洁贞静、身世可怜的女子)

  29. 3、意象语汇 • 王世贞《艺苑卮言》:“《花间》以小语致巧”,“《草堂》以丽字取妍” • 丽字: 言草木花卉:红苞、翠叶、绿芜、粉箨、淡花、暗柳 言虫鱼鸟兽:粉蝶、黄蜂、青鸟、玉骢、白鸥、金猊 言居室:雕梁、画栋、玉楼、朱户、香闺、绮阁 言器物:银釭、凤屏、玉卮、金炉、珠帘、鸾镜 言衣饰:彩袖、罗衫、瑶簪、翠钿、绣裙、玉钗 • 小语: 细雨、微雨、蒙蒙雨、疏云、淡云、断云、 芳草垂柳、微波涟漪

  30. 4、表述口吻:男性作者为女性“代言”的表述方式4、表述口吻:男性作者为女性“代言”的表述方式 • 田同之《西圃词话》“男子而作闺音” • 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 韦庄《清平乐》:“莺啼晓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 柳永《迷仙引》上片写词人眼中的歌妓,下片写歌妓向意中人倾吐衷肠

  31. 词中“以柔为美”的原因 • 1、时代环境:唐宋词人渴求柔性美感 • 李泽厚《美的历程》:“晚唐五代北宋词的时代精神不在马上而在闺房” • 2、地理环境:与南方的地域环境和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有关 • 词创作的中心在南方,词人以南方人为主或由北迁南的人 • 南方多水,景色柔美,南方人性格柔弱, •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见《南北学派不同论》)

  32. 3、人际交往:才子+佳人 • 唐宋词人气质偏柔,又有娇柔婉媚的美女 • 4、独重女音 • 唐代及唐前因善歌而得名者有男有女,并不一味崇拜“女歌星”,如战国的秦青、汉代的李延年、唐代的李龟年、米嘉荣、董大,但晚唐始,士大夫却欣赏“莺吭燕舌”的“女音”。 • 屈从于女性歌唱的需要,词的主题、风格、语言及至声腔必须柔媚 • 李廌《品令》词“唱歌须是玉人” • 总之:柔性的美感如湖塘月色、小桥流水、能使人休憩、使人放松,给太苦太累的人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调剂。

  33. 审美标准之四 以悲为美:词中的愁苦心 • 诗文中“以悲为美”的传统 ①《论语》“诗可以怨” ②《史记》“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③《汉书》“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 ④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⑤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⑥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贫老愁病,流窜滞留,人所谓不佳者也,然而入诗则佳。富贵荣显,人所谓佳者,然而入诗则不佳。”

  34. 词中“以悲为美”的特色与表现 词人对愁苦之情与悲哀型的美感有天生的偏嗜和癖好,将玩味痛苦、宣泄痛苦当作文学创作和审美鉴赏中的重要内容 ①喜欢在欢乐中提前感知乐极生悲或悲欢相续的痛苦,又喜欢在物质生活惬意时展示精神的空虚与苦恼。(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 ②喜欢在美好事物中透视出一种无法回避的缺憾,又喜欢将受损的美好事物当作审美对象加以玩味。(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总之:既“自讨苦吃”又“代人受苦”将痛苦艺术化、审美化。

  35. 1 .先看“自讨苦吃” • 如“富贵人发愁苦语” 冯延巳《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杖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晏殊《木兰花》“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 又如文人伤春、悲秋: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柳永《戚氏》:“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36. 2.再看“代受其苦”和“代言其苦” 为女性(歌妓为主)代言其闺怨、相思、伤别及自嗟身世,具体可分为绮怨与哀婉两种。 • 先说绮怨: “绮怨”既有绮靡艳丽,又有哀怨悱恻 “绮”来源于“以艳为美”和“以富为美” “怨”来源于“以悲为美” • 《艺概》卷四“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 温庭筠《菩萨蛮》14首,全写女子的闺怨与失恋之情,呈现出哀怨、愁闷、空虚、惆怅的悲哀心态。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入黄昏,无聊独倚门。

  37. 再说哀怨 • 来源于“以柔为美”和“以悲为美” 冯煦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 “以悲为美”亦符合于豪放词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8. 审美标准之五 以慵为美: 词中所写女性的“慵懒病” • 1、“以慵为美”的历史传统 • 《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di悦)为容。” • 徐干《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 中唐:“慵懒”成了妇女的时尚、美态,文人乐意写之,欣赏其慵懒之美。 • 元稹《莺莺传》:“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 白居易《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39. 人人自乐其“慵” • 白居易《咏慵》:“有官慵不选,有田慵不农。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缝。有酒慵不酌,无异尊常空。有琴慵不弹,亦与无弦同。家人告饭尽,欲炊慵不舂。亲朋寄书至,欲读慵开封。尝闻嵇叔夜,一生在慵中。弹琴复锻铁,比我未为慵。” •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卧喜晚起而当官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勉强自强,则不能文,四不堪也。……”

  40. 2、词中“以慵为美”的表现:行为上“懒”,形体上瘦2、词中“以慵为美”的表现:行为上“懒”,形体上瘦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刻画了一位“懒美人”(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 柳永《锦堂春》“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 柳永《定风波》上阙:“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肌肤消瘦)腻云亸,(头发散乱)终日厌厌倦梳裏。无那(nuǒ)!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上阙:“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指被未叠,在床上乱摊)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41. “以慵为美”的文化成因: 1.政治、军事及综合国力的变化:由汉唐的强盛到宋代的积弱积贫 2.思想文化的转型:由先秦至唐代的开放、多元到宋明的守旧、封闭,乃至狭隘。程颐说“今人都柔了”,陈亮批评南宋人具有“脆弱之习”,崇尚女性的“纤”、“弱”。女子缠足始于五代与宋。 3.审美观的变化:由先秦、秦汉的以健康、强壮为美,到魏晋,尤其是宋代的病态、痴情为美。 • 《诗经•卫风•硕人》“硕(大)人其颀(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高)” • 魏晋文人以欣赏“女性美”,后来女性地位日渐下降,男人欣赏的是其美色,除正史中有少量“淑女”、“烈妇”外,文学作品中大多是佳人、美女。

  42. 共同特点 ①美貌 ②“多情”、“忠于”男性(即使男方是薄情郞) ③身处华美的环境,又怀有哀怨的心态(用以表现因男方不在的相思之痛)。 唯其如此,乐意描写女性的慵懒之态,因为“慵懒”既可表现其娇态、羞态和柔婉之态(男人认为最美),又可表现其对男方的缠绵深情(尤其是别离、失恋后的深情) 宋代妇女的婚恋情况与精神生活可参徐规1945年在浙江大学研究院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妇女的地位》。

  43. “以慵为美”的影响: 1.元明清“仕女画”――绘摹女性的慵懒之态:秋千荡罢后的困倦,午梦醒后的痴迷,新浴出水的乏力,手倦抛扇的怅惘。 2.元明清小说戏剧中的女性皆具有慵懒之态: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 • 总之,慵懒病成了宋代以后妇女相当流行的审美风尚。 • 最后两点应注意: ①“以慵为美”有助于婉约词风的形成 ②男性文人亦患有“慵懒病”,苏、陆、辛 英雄失路后“以慵为乐”,对社会的“曲线反抗”,非女性的“慵懒”可比。

  44. 谢 谢 大 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