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Facebook 陷阱

Facebook 陷阱. District Cyber Centres Alliance 地區數碼中心聯網. Facebook 陷阱. Facebook 帳戶上的個人資料有真有假,不要輕易相信對方 Facebook 上亦埋下了不少陷阱,若你不幸中招,輕則只是金錢上的損失,重則賠上性命 而且陷阱可是日新月異,令你疏於防範,不過也大致分為以下十三大類. 陷阱一:假身份與陌生人. Facebook 上有部分人的個人資料是虛假的,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 有時所謂的陌生人,更可能是你熟悉的人. 例子: 一段於網上流傳的 Facebook 對話.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Facebook 陷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Facebook 陷阱 District Cyber Centres Alliance 地區數碼中心聯網

  2. Facebook 陷阱 • Facebook帳戶上的個人資料有真有假,不要輕易相信對方 • Facebook上亦埋下了不少陷阱,若你不幸中招,輕則只是金錢上的損失,重則賠上性命 • 而且陷阱可是日新月異,令你疏於防範,不過也大致分為以下十三大類

  3. 陷阱一:假身份與陌生人 • Facebook上有部分人的個人資料是虛假的,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 • 有時所謂的陌生人,更可能是你熟悉的人 • 例子: • 一段於網上流傳的Facebook對話 • 一男子於Facebook上與一陌生女子談話,並盡數女友的不是,假言即將分手,更相約對方會面,不料此「陌生女子」正是其女友化身,結果被臭罵並分手收場。

  4. 陷阱一:假身份與陌生人 – 對策 • 不論現實生活或網絡世界上,對任何陌生人都不應透露涉及個人私隱的資料 • 留意對方的Facebook主頁,若他只是不斷加新朋友,而沒有跟其他用戶有工動交流,便應對他加倍提防 不要被對方的照片所吸引而應邀單獨赴約

  5. 陷阱二:程式擅自發通知 • Facebook上有許多遊戲、心理測驗等,會自動幫你寄出通知去吸引其他用戶去玩,這些無法控制的通知訊息,有時會令你落入尷尬的處境 • 例子: • 於上班時偷偷上Facebook玩遊戲,卻被遊戲自動送出訊息到老闆的帳戶,並附上你登入遊戲的時間

  6. 陷阱二:程式擅自發通知 – 對策 • Facebook已有新的政策,禁止應用程式自動發出通知訊息 • 不過絕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在此新政策下,若用戶主動選擇 • 「允許發佈即時動 • 態」,就等同已授 • 權該應用程式自動 • 發出通知訊息

  7. 陷阱三:被內建功能出賣 • 即使你小心應付了某些應用程式,Facebook 本身在Facebook Chat的上線狀態功能亦會將你正在上Facebook的狀態顯示給你的朋友

  8. 陷阱三:被內建功能出賣 – 對策 • 在Facebook Chat 的「選項」中選擇「轉為離線」 • 把個別群組設定為「離線」,令該群組的用戶永遠不知你在線上

  9. 陷阱四:私隱設定不完善 • 網絡是導致個人資料洩露的主要原因,雖然Facebook的私隱問題已不斷修改,但始終未完善 • 在用戶未加入任可Facebook網絡之前,而私隱設定為「只有朋友」才能看到你的資料,該設定會在你加入任何一個網絡後自動轉成「朋友與網絡」,該網絡上所有人包括不認識的都能瀏覽你的資料

  10. 陷阱四:私隱設定不完善 – 對策 • Facebook系統會提醒用戶「個人資料設定」或已更改 • 應到Facebook主頁右上方按「帳戶」-> 「私隱設定」,分別進入「個人檔案資料」及「聯絡資料」,將設定改回「只有朋友」

  11. 陷阱五:冒名專頁假人氣 • 一些行銷公司會藉機建立專頁,大量申請假帳戶並加入該專頁成為假「擁躉」,使專頁有大受歡迎的假象 • 亦有人假冒知名機構或利用近似的名稱開設專業,有可能提供錯誤資訊,誘導用戶誤買不良產品

  12. 陷阱五:冒名專頁假人氣 – 對策 • 若有懷疑,可以在專頁左欄按「舉報專業」向Facebook報告 • 如果你是版權持有人或機構負責人,發現有人冒名開設專頁,可填寫「侵權通知書」

  13. 陷阱六:騙取詳細個人資料 • 許多個人資料都能在黑市交易中賣得好價錢,所以facebook有些假群組會故意引誘你去填寫更詳細的個人資料 • 例子: • Facebook最近曾出現一個「Facebook Gold Account」群組,聲稱只要加入群組並填寫問卷,就可在Facebook上享用一些特別功能

  14. 陷阱六:騙取詳細個人資料 – 對策 • 最佳的防治方法,還是從根本做起,別貪小便宜,在加入群組前可到處搜查一下該群組的資料是真是假 • 最好不要填寫一些莫名其妙的網上問卷或抽獎表格,以防中招

  15. 陷阱七:直接金錢損失 • 當你主動填上了一些個人資料,例如手機號碼,已可能無意間訂閱了收費服務 • 例子: • 台灣曾接獲訴,在玩「開心水族箱」遊戲時,為免費獲取元寶,曾依指示輸入手機號碼,結果要支付數十元短訊費用 • 而一些大型遊戲商亦因對廣告監管不力,導致用戶被惡意廣告盜去信用卡資料

  16. 陷阱七:直接金錢損失 – 對策 • 切記不要輕率填寫信用卡資料 • 即使是姓名、電話號碼等普通資料亦要十分小心,查問清楚舉辦機構,若無法確認就索性不要參與

  17. 陷阱八:不當言行影響仕途 • 調查顯示,不少顧主會透過社交網站篩選求職者,而且在職人士亦應小心在facebook上的不當言行同樣可以令你被抄 • 例子: • 本港一對男女單車巡警於執勤期間,一邊巡邏,一邊影相,事後相片被放上 facebook,雖然保住 飯碗但相信對仕途也有 一定影響

  18. 陷阱八:不當言行影響仕途 – 對策 • 很多人認為網上很難辨認出身份,因此在網上的言行可以不用負責任 • 但其實相反,尤以標榜真實資料的Facebook更甚,即使你的資料是虛假的,當你加入了很多「真實」朋友後,他們就能成為辨認你的線索,揭露你的身份 • 而且網上訊息流傳的很快,傳開後很難完全清洗

  19. 陷阱九:標籤通知炸郵箱 • 有些病毒會自動Tag圖片,但有時卻是一些人的惡作劇,使每當有人在被Tag的圖片上留言,就會有一個通知給你 • 如果留言的人很多,便會形成一個炸郵箱的陷阱,十分滋擾

  20. 陷阱九:標籤通知炸郵箱 – 對策 • 可能大家覺得Tag圖很好玩,但也應照顧一下朋友的感受,適可而止 • 如果被Tag也可以主動 移除自己的標籤,別人 就不能再於同一相片上 Tag你

  21. 陷阱十:亂按連結中病毒 • Facebook也會像一般上網或Messenger一樣遇到垃圾訊息和病毒連結 • 不幸中毒後,你的帳戶就會 散播病毒 • 例子: • 有個新病毒不停上傳一遊戲的圖片, 並自動Tag你的朋友,你的朋友若不 慎開啟連結也會中毒

  22. 陷阱十:亂按連結中病毒 – 對策 • 發現中毒後應立即移除自己在圖片上的標籤,移除這些相簿及圖片,並盡快更改Facebook的帳戶密碼 • 並應安裝可靠的防毒軟件,下次可在按下連結時先作檢查

  23. 陷阱十一:謹慎加入網絡 • Facebook上有很多擁有數以千計的網絡,有時加入這些網絡時,可能意味著你已經向其他用戶公開你的資料

  24. 陷阱十一:謹慎加入網絡 – 對策 • 可考慮建立兩個帳戶,一個用於私人交友,一個用於工作交際。不過卻違反了一人不可多於一個帳戶的條款 • 所以都是於加入網絡時三思衡量利弊

  25. 陷阱十二:色情行業入侵 • 在網上平台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色情訊息,Facebook亦不例外 • 有些會主動攀談,更可能有些是詐騙集團,騙取錢財,但由於並未違反Facebook規定,所以仍然存在

  26. 陷阱十二:色情行業入侵 – 對策 • 若覺得對方有可疑,應盡快移除該用戶的朋友關係 • 若發現有色情相片可 在相片右下方按「舉 報此相片」連結,向 Facebook報告

  27. 陷阱十三:容貌辨識 起底更易 • 迎年有很多容貌辨識技術的應用,可以幫你省卻管理相片的時間,卻可能隨時被人輕易起底 • 例如: • 一個名叫Recognizr的軟件, 可立即找出目標人物的社交 帳戶,使不法之徒更容易查 出目標的背景資料

  28. 陷阱十三:容貌辨識 起底更易 – 對策 • 這技術需要你在各社交網站都使用真實面貌的圖像 • 不想被人輕易起底,可以考慮在照片上加一些圖像特效,或換個卡通頭像

  29. FBI臥底滲透Facebook • 除了以上的陷阱外,Facebook及可能成為執法部門蒐集線索的工具 • 美國法律顧問組織「電子前線基金會」近日公開的司法部備忘錄顯示,互聯網的社交網站實在是執法部門的恩物,派出網絡臥底在這些網站查探,往往大有收穫。 • FBI利用Facebook成功偵破的案件多不勝數

  30. FBI臥底滲透Facebook • 照片、狀態更新、朋友名單、甚至是相片等資料大多是公開的資料,毋須與該用戶接觸也可以看到 • 而這些資料都可以提供重要線索,你可能於不知不覺間成為協助調查的對象 • 探員可以利用疑犯的社交網站帳戶去推斷他們的犯罪動機、追查下落,甚至把通訊內容(如狀態更新等)用作證據

  31. FBI臥底滲透Facebook • 此舉已引起各界爭議,認為這些網絡間諜侵犯私隱 • 而我們並不知道香港的執法部門會否利用此方法進行調查 • 亦只可期望當局對執法部門進行監管,避免探員濫用權力,侵犯網民私隱

  32. 總結 32 在網絡上的陷阱多不勝數,而且層出不窮,有些的確很難避免,但大部分都是在用家的控制範圍內,只要步步小心就能避開

  33. - 完- 多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