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 武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七章 外围设备. 本章内容 7.1 外围设备概述 7.2 显示设备 7.3 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 7.4 硬磁盘存储设备 7.5 软磁盘存储设备 7.6 磁带存储设备 7.7 光盘存储设备. 7.1 外围设备概述. 7.1.1 外围设备的一般功能  1. 什么是外围设备 除了 CPU 和主存外,计算 机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可作为一个外围设备来看待。 主机和外设的价格比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为 1 : 1

terr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 武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第七章 外围设备 • 本章内容 • 7.1 外围设备概述 • 7.2 显示设备 • 7.3 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 • 7.4 硬磁盘存储设备 • 7.5 软磁盘存储设备 • 7.6 磁带存储设备 • 7.7 光盘存储设备

  3. 7.1 外围设备概述 • 7.1.1 外围设备的一般功能  • 1. 什么是外围设备 • 除了CPU和主存外,计算 机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可作为一个外围设备来看待。 • 主机和外设的价格比 • 20世纪70年代初为 1:1 • 20世纪80年代末为 1:6 ~ 1:10 • 这一情况说明: • (1) 在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外设的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 • (2) 外设的发展与主机的发展相比,还有很不适应。

  4. 外设的发展方向 • (1) 低成本(价格) • (2) 小体积 • (3) 高速度 • (4) 大容量 • (5) 低功耗 • 4. 外围设备的功能 • 在计算机和其他机器之间,以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 • 5. 外围设备的基本组成 • (1)存储介质,它具有保存信息的物理特征。 • (2)驱动装置,它用于移动存储介质。 • (3)控制电路,它向存储介质发送数据或从存储介质接受数据。

  5. 7.1.2 外围设备的分类   一个计算机系统配备什么样的外围设备,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的。     中央部分是CPU和主存,通过总线与第二层的适配器(接口)部件相连,第三层是各种外围设备控制器,最外层则是外围设备。   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过程控制设备几大类。   每一种外围设备,都是在它自己的设备控制器控制下进行工作,而设备控制器则通过适配器和主机连接,并受主机控制。   计算机的五大类外围设备请参看CAI演示。

  6. 如Modem 如A/D、D/A转换器

  7. 7.2 显示设备 • 7.2.1 显示设备的分类与有关概念     • 什么是显示设备 •   以可见光的形式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设备叫显示设备,是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人机界面设备。 • 显示设备的分类 • (1) 按显示设备所用的显示器件分类: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等。 • (2) 按所显示的信息内容分类: 有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图像显示器三大类。 • (3) 在CRT显示设备中以扫描方式不同,分成光栅扫描和随机扫描两种显示器;以分辨率不同 ,分成高分辨率显示器和低分辨率显示器;以显示的颜色分类,有单色(黑白)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以CRT荧光屏对角线的长度分类,有12英寸、14英寸、16英寸、19英寸等多种。

  8. 1.分辨率和灰度级 • 分辨率:是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 影响分辨率的因素:显象管荧光粉的粒度、荧光屏的尺寸和CRT电子束的聚焦能力。同时要有与显示像素数相对应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每个像素的信息刷新存储器。 • 灰度级 • 灰度级的含义:是指黑白显示器中所显示的像素点的亮暗差别,在彩色显示器中则表现为颜色的不同。 • 灰度级的作用:灰度级越多,图像层次越清楚逼真。 • 灰度级取决于哪些因素: • (1)每个像素对应刷新存储器单元的位数 • (2) CRT本身的性能。 • 字符显示器只用“0”“1”两级灰度表示字符的有无,这种

  9. 只有两级灰度的显示器称为单色显示器。具有多种灰度级的黑白显示器为多灰度级黑白显示器。图像显示器的灰度级一般在256级以上。 • 2.刷新和刷新存储器 • 刷新的含义:CRT发光是由电子束打在荧光粉上引起的。电子束扫过之后其发光亮度只能维持几十毫秒便消失。为了使人眼能看到稳定的图像显示,必须使电子束不断地重复扫描整个屏幕,这个过程叫做刷新。 • 刷新频率:按人的视觉生理,刷新频率大于30次/秒时才不会感到闪烁。显示设备中通常选用电视中的标准,每秒刷新50帧图像。 • 刷新存储器: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必须把一帧图像信息存储在刷新存储器,也叫视频存储器。其存储容量由图像分辨率和灰度级决定。分辨率越高,灰度级越多,刷新存储器容量越大。刷新存储器的存取周期必须满足刷新频率的要求。容量和存取周期是刷新存储器的重要技术指标。

  10. 3.随机扫描和光栅扫描   随机扫描是控制电子束在CRT屏幕上随机地运动,从而产生图形和字符。电子束只在需要做图的地方扫描,而不必扫描全屏幕,因此这种扫描方式画图速度快,图像清晰。高质量的图形显示器(如分辨率为4096×4096)采用随机扫描方式。由于这种扫描方式的偏转系统与电视标准不一致,驱动系统较复杂,价格较贵。   光栅扫描是电视中采用的扫描方法。在电视中图像充满整个画面,因此要求电子束扫过整个屏幕。光栅扫描是从上至下顺序扫描,采用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两种方式。光栅扫描的缺点是冗余时间多,分辨率不如随机扫描方式,但由于电视技术业已成熟,计算机系统中除高质量图形显示器外,大部分字符、图形、图像显示器都采用光栅扫描方式。

  11. 7.2.2 字符/图形显示器 • 1.字符显示 • 字符的显示方法:显示字符的方法以点阵为基础。点阵是由m×n个点组成的阵列,并以此来构造字符。 • 点阵信息的存放:将点阵按行组织,存入由ROM构成的字符发生器中。 • 字符的显示过程:在CRT进行光栅扫描的过程中,从字符发生器中依次读出某个字符的点阵,按照点阵中0和1代码不同控制扫描电子束的关或开,从而在屏幕上显示出字符。 • 点阵的结构:点阵的多少取决于显示字符的质量和字符窗口的大小。字符窗口是指每个字符在屏幕上所占的点数,它包括字符显示点阵和字符间隔。 • 字符显示原理 •    对应于每个字符窗口,所需显示字符的ASCII代码被存放在视频存储器VRAM中,以备刷新,故对于25行80列的显示器

  12. 而言,VRAM至小应有2000个单元存放被显示的字符信息。字符发生器ROM的高位地址来自VRAM的ASCII代码,低位地址来自光栅地址计数器的输出RA3—RA0,它具体指向这个字形点阵中的某个字节。在显示过程中,按照VRAM中的ASCII码和光栅地址计数器访问ROM,依次取出字形点阵,就可以完成一个字符的输出。而言,VRAM至小应有2000个单元存放被显示的字符信息。字符发生器ROM的高位地址来自VRAM的ASCII代码,低位地址来自光栅地址计数器的输出RA3—RA0,它具体指向这个字形点阵中的某个字节。在显示过程中,按照VRAM中的ASCII码和光栅地址计数器访问ROM,依次取出字形点阵,就可以完成一个字符的输出。   字符“I”的点阵表示,字符发生器的结构以及字符显示器的原理框图见文字教材图7.2。 VRAM的地址由水平地址计数器(列地址)和垂直地址计数器(行地址)决定,VRAM输出的ASCII代码作为ROM的高位地址,ROM的低位地址来自光栅地址计数器,ROM的输出在L信号控制下并行装入移位寄存器,然后在点时钟控制下移位输出形成视频信号,输出到显示器。显示器在水平同步、垂直同步和视频信号的控制下,连续不断地进行屏幕刷新,从而呈现稳定而不消失的字符图像。

  13. 【例1】 • 某CRT显示器可显示64种ASCII字符,每帧可显示64字×25排;每个字符字形采用7×8点阵,即横向7点,字间间隔1点,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帧频50Hz,采取逐行扫描方式 。问: • (1) 缓存容量有多大? • (2) 字符发生器(ROM)容量有多大? • (3) 缓存中存放的是ASCII代码还是点阵信息? • (4) 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如何对应? • (5) 设置哪些计数器以控制缓存访问与屏幕扫描之间的同步?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 • 【解】(1) 缓存容量为64×25=1600字节。 • (2) ROM容量为64×8=512字节。 • (3) 缓存中存放的是待显示字符的ASCII代码。 • 显示位置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相应地缓存地址由低到高,每个地址码对应一个字符显示位置。字符在VRAM中地址=VRAM首地址+(行号*字符/行+列号)*字节/字符 • (5) 点计数器8∶1分频;字计数器(64+12)∶1分频;行计数器(8+6)∶1分频;排计数器(25+10)∶1分频。

  14. 例1b 某CRT显示器可显示95种ASCII字符,每帧可显示80字×25排;字符采用7×9点阵,即横向7点,字间间隔2点,纵向9点,排间间隔5条扫描线;垂直回扫和水平回扫分别为帧扫描周期和行扫描周期的1/5;帧频为50Hz,采取逐行扫描方式。问: (1)刷新存储器VRAM中存放的是什么内容,其容量至少需多少字节? (2)字符发生器ROM中存放的是什么内容,其容量是多少字节? (3)设置哪些计数器以控制刷新存储器访问与屏幕扫描之间的同步?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 (4)设时钟直接用于点计数脉冲,则其频率是多少? 【解】(1)刷新存储器VRAM中存放的是待显示字符的编码,因为每屏字符数为80*25=2000,VRAM容量至少要存放一帧字符

  15. 的ASCII码,所以至少为2000字节,若既要存放字符的ASCII码,又要存放每个字符的属性码,则至少需要4000个字节。的ASCII码,所以至少为2000字节,若既要存放字符的ASCII码,又要存放每个字符的属性码,则至少需要4000个字节。 (2)字符发生器ROM存放的是全部可显示字符的点阵代码,由于可显示95种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点阵码为9个字节,所以ROM的容量至少为存放所有可显示字符点阵所需要的空间,即95*9=855字节。 (3)按显示过程的需要,应设置4级计数器: ① 点计器,7×9字符点阵一行有7个光点,加上字符间隔两个点,则点计数器应按9循环。时序脉冲送并/串转换电路,控制并/串转换,归零输出脉冲送字计数器,作为计数脉冲。 ② 字计数器,字计数器用来控制一排中第i个字符的刷新,其输出送到刷新存储器,作为其X向地址,因为一排可显示80个字符,行回扫占行扫描周期的1/5,即相当于20个字符,所以字计数器应按100循环计数。归零输出作为行计数脉冲。

  16. ③ 行字数,该计数器用来控制第j行扫描线,其输出送到字符发生器,作为读取字符发生器的低位地址。因为一排字符有9条扫描线,加上排间隔5条扫描线,所以行计数器应按14循环计数。归零输出作为排计器的计数脉冲。③ 行字数,该计数器用来控制第j行扫描线,其输出送到字符发生器,作为读取字符发生器的低位地址。因为一排字符有9条扫描线,加上排间隔5条扫描线,所以行计数器应按14循环计数。归零输出作为排计器的计数脉冲。 ④ 排字数,该计数器用来控制第n排字符,其输出送到刷新存储器,作为刷新存储器的Y地址。因为一帧可显示25排,而帧回扫占帧扫描周期的1/5,约相当于6排字符,所以排计数器应按31循环计数。 由上述分析可见各级计数器的分频关系为:点计数器(7+2):1分频,字计数器(80+8):1分频,行计数器(9+5):1分频,排计数器(25+6):1分频。 (4)当时钟频率直接用于点计数脉冲时,其频率为f=50×9×100×14×31=19.53MHz

  17. 2.图形显示   图形显示是指用计算机手段表示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并形象逼真地加以显示。根据产生图形的方法,分随机扫描图形显示器和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 (1)随机扫描图形显示器   工作原理是将所显示图形的一组坐标点和绘图命令组成显示文件存放在缓冲存储器,缓存中的显示文件送矢量(线段)产生器,产生相应的模拟电压,直接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移动。为了在屏幕上保留持久稳定的图像,需要按一定的频率对屏幕反复刷新。   这种显示器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可达4096×4096个像素),显示的曲线平滑。目前高质量图形显示器采用这种随机扫描方式。缺点是当显示复杂图形时,会有闪烁感。 (2)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   产生图形的方法称为相邻像素串接法,即曲线是由相邻像素串接而成。因此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的原理是:把对应于屏幕上每个像素的信息都用存储器存起来,然后按地址顺序逐个地刷新显示在屏幕上。其组成结构如图:

  18. 程序段缓冲存储器存放由计算机送来的显示文件和交互式的图形操作命令。 刷新存储器中存放一帧图形的形状信息,它的地址和屏幕上的地址一一对应。   程序段缓存和刷存之间有一个DDA部件(数字微分分析器:Digit Difference Analyses),它是一种进行数据插补的硬件,其作用是把显示文件变换为像素信息,即根据显示文件给出的曲线类型和坐标值,生成直线、圆、抛物线乃至更复杂的曲线。插补后的数据(像素信息)存入刷存用于刷新显示。 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的优点是通用性强,灰度层次多,色调丰富,显示复杂图形时无闪烁现象;所产生的图形有阴影效应、隐藏面消除、涂色等功能。它的出现使图形学的研究从简单的线条图扩展到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各种立体及平面图形,从而扩大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成为目前流行的显示器。

  19. 【例2】下图为IBM PC机汉字显示原理图,请分析此原理图并进行文字说明。

  20. 【解】 在IBM PC系列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汉字输出是利用通用显示器和打印机 ,在主机内部由通用的图形显示卡形成点阵码以后,将点阵码送到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只要具有输出点阵的能力就可以输出汉字。以这种方式输出的汉字是在设备可以画点的图形方式下实现的,因此常称这种汉字为图形汉字。 如图7.4所示,通过键盘输入的汉字编码,首先要经代码转换程序转换成汉字机内代码,转换时要用输入码到码表中检索机内码,得到两个字节的机内码,字形检索程序用机内码检索字模库,查出表示一个字形的32个字节字形点阵送显示输出。

  21. 7.2.3 图象显示设备   图形是用计算机表示和生成的图,称作主观图像。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只需存储绘图命令和坐标点,没有必要存储每个像素点。而图像所处理的对象多半来自客观世界,即由摄像机摄取下来存入计算机的数字图像,这种图像称为客观图像。由于数字化以后逐点存储,因此图像处理需要占用非常庞大的主存空间。   图像显示器采用光栅扫描方式,其分辨率在256×256或512×512个像素,与图形显示兼容的图像显示器已达1024×1024,灰度级在64—256级。 图像显示器有两种类型: 1.简单图像显示器   它仅仅显示由计算机送来的数字图像。图像处理操作在计算机中完成,显示器不做任何处理。I/O接口、图象存储器(刷新存储器)、A/D与D/A变换等组成单独的一个部分,称为图像输入控制板或视频数字化仪。如图所示:

  22. 图像输入控制板的功能是实现连续的视频信号与离散的数字量之间的转换。图像输入控制板接收摄像机模拟视频输入信号,经A/D变换为数字量存入刷新存储器用于显示,并可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操作。处理后的结果送回刷存,经D/A变换成模拟视频输出,由监视器进行显示输出。监视器只包括扫描、视频放大等与显示有关的电路及显像管。也可以接入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来代替监视器。数字相机的出现,更容易组成一个图像处理系统。 2.图形处理子系统   其硬件结构较前一种复杂得多。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并行处理功能的专用计算机,不仅能完成显示操作,同时由于子系统内部有容量很大的存储器和高速处理器,可以快速执行许多图像处理算法,减轻主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量。这种子系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到通用计算机系统。目前流行的图形工作站就属于图形处理子系统。

  23. 7.2.4 IBM PC系列机的显示系统 1.显示标准   随着IBM PC系列机的升级发展, PC机采用的显示标准经历了如下变化: MDA → CGA → EGA → VGA → SuperVGA MDA(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是PC机最早使用的显示标准。MDA是单色字符显示适配器,采用9×14点阵的字符窗口, 满屏显示80列×25行字符,对应分辨率为720×350个像素。 CGA (Color Graphics Adapter)是彩色图形/字符显示适配器,可以兼容字符和图形两种显示方式。在图形方式下,可以显示320×200像素四种颜色的彩色图形。 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显示标准兼容CGA和MDA各种显示方式,在图形方式下分辨率为640×350,16种颜色。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显示标准下,字符窗口为9×16点阵,图形方式下分辨率为640×480,16种颜色,或320×200, 256

  24. 种颜色。扫描频率(水平同步)是31.5kHz,刷新频率(垂直同步)是60Hz。VGA显示适配器还增添了一个新接口VFC,允许来自其他设备的图形,图像信号与适配器生成的图形信号合成。   自IBM公司推出VGA后,VESA(美国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定义了一个VGA扩展集,将显示方式标准化,从而成为著名的SuperVGA模式。该模式除兼容MDA,CGA,EGA,VGA的显示方式外, 还支持1280×1024像素光栅,每像素点24位颜色深度,刷新频率可达75MHz。 2.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 Association)显示模式 VESA扩充的标准显示模式见文字教材的表7.1。早期的MDA,CGA,EGA的显示方式是由BIOS的一组功能调用(INT 10h)来设置和管理的,使用7位的方式码。VESA保留了这种方式,将VGA类显示器及适配器所能支持的新的显示方式进行定义,并为新的显示方式指定了15位的方式码 。方式码的b8位为VESA标志位,b14—b9为保留位(目前全为0),故VESA的显示方式号为 1××h。

  25. 3.显示适配器   显示适配器由刷新存储器、显示控制器、ROM BIOS三部分组成,请参看CAI演示。

  26. 刷新存储器:功能--存放显示图案的点阵数据。刷新存储器:功能--存放显示图案的点阵数据。       存储容量--取决于设定的显示工作方式。 ROM BIOS:功能--作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固化软件,用于支持显示控制器建立所要求的显示环境。主要用于DOS操作系统。在Windows环境下,它的大部分功能不被使用,而由后者的设备驱动程序建立操作系统与适配器硬件的衔接。 显示控制器:功能--作为适配器的心脏。具体完成以下任务: (1) 根据设定的显示工作方式,自主地、反复不断地读取显存中的图像点阵(包括图形、字符文本)数据,将它们转换成R,G,B三色信号,并配以同步信号送至显示器刷新屏幕。 (2) 提供由系统总线至刷存总线的通路,支持CPU将主存中已修改好的点阵数据写入到刷存,以更新屏幕。这些修改数据一般利用扫描回程的消隐时间写入到刷存中,因此显示屏幕不会出现凌乱。 说明:先进的显示控制器具有图形加速能力。典型的图形加速功能有:(1)位和块传送,用于生成和移动一个矩形块(如窗口)数据; (2)画线,由硬件在屏上任意两点间画一向量; (3)填域,以预先指定的颜色或花样填满一个任意多边形; (4)颜色扩充,将图像放到屏幕上时,指定其前景颜色和背景颜色。

  27. 【例3】刷存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假定总带宽的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例3】刷存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假定总带宽的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 (1)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帧频(刷新速率)为72Hz,计算刷存总带宽应为多少? (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 【解】 (1)∵ 刷新所需带宽=分辨率×每个像素点颜色深度×刷新速率  ∴ 1024×768×3B×72/s=165888KB/s=162MB/s  刷存总带宽应为162MB/s×100/50=324MB/s (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①使用高速的DRAM芯片组成刷存;② 刷存采用多体交叉结构;③刷存至显示控制器的内部总线宽度由32位提高到64位,甚至128位 ;④刷存采用双端口存储器结构,将刷新端口与更新端口分开。

  28. 7.3 输入设备和打印设备 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分为图形输入、图像输入、声音输入等几类: 1.图形输入设备   图形输入方法较多,特别是交互式图形系统要求具有人-机对话功能:计算机将结果显示给人,人根据看到的显示决定下一步操作,并通过输入设备告诉计算机。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显示结果满意为止。为此必须具有方便灵活的输入手段,才能体现“交互式”的优越性。 (1)键盘输入   键盘是字符和数字的输入装置,无论字符输入还是图形输入,键盘是一种最基本的常用设备 。当需要输入坐标数据建立显示文件时,要利用键盘。另外,利用键盘上指定的字符与屏幕上的光标结合,可用来移动光标,拾取图形坐标,指定绘图命令等。

  29. (2)光笔输入   光笔的外形与钢笔相似,头部装有一个透镜系统,能把进入的光聚为一个光点。在光笔头部附有一开关,当按下开关时,进行光的检测,光笔就可拾取CRT屏幕上的坐标。光笔与屏幕上的光标配合,可使光标跟踪光笔移动,在屏幕上画出图形或修改图形,其过程与人用钢笔画图的过程类似。 (3)图形板和游动标输入   图形板和游动标结合构成二维坐标的输入系统,主要用于输入工程图等。将图纸贴到图形板上,游动标沿着图纸上的图形移动,读取图形坐标,即可输入工程图。这种二维的输入方式比光笔与屏幕相结合的方式有许多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游动标是一个手持的方形坐标读出器,上面有一块透明玻璃,玻璃上刻有十字标记。十字标 记的中心就是游动标的中心。使用时将十字标中心对准在图形的坐标点上即可。   图形板是一种二维的A/D变换器,因此它又称作数字化板。坐标测量的方法有电阻式、电容式、电磁感应式、超声波式几种。

  30. (4)鼠标器输入   光笔和图形板两种输入方式都是输入某一点的绝对坐标,而鼠标器只要输入相对坐标。   鼠标器是一种手持的坐标定位部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式的,另一种是光电式的。 2.图像输入设备   最理想的图像输入设备是数字摄像机。它可以摄取任何地点、任何环境的自然景物和物体,直接将数字图像存入磁盘。   当图像已经记录到某种介质上时,要利用读出装置读出图像。例如记录在录像带上的图像要用录像机读出,再将视频信号经图像板量化后输入计算机。记录在数字磁带上的遥感图像可以直接在磁带机上输入。如果想把纸上的图像输入计算机,一种方法是用摄像机对着纸上的图像摄像输入,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装有CCD(电荷耦合器件)的图文扫描仪或图文传真机。还有一种叫“光机扫描鼓”的专用设备,可以直接将纸上的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31.   由于一帧数字图像要占很大的存储空间,图像数据的传输与存储间题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压缩-恢复技术。 3.语音输入设备   利用人的自然语音实现人-机对话是新一代多媒体计算机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为一种语音输入/输出设备的原理方框图: 语音识别器作为输入设备,可以将人的 语言声音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送入计算机。而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又可以通过语音合成器变成声 音输出,以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通常语音识别器与语言合成器放在一起做成语音输入/输出设备。

  32. 7.3.2 打印设备 • 打印输出是计算机最基本的输出形式。与显示器输出相比,打印输出可产生永久性记录, 因此打印设备又称为硬拷贝设备 • 1.打印设备的分类 • 按印字原理分: 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 • 击打式是利用机械作用使印字机构与色带和纸相撞击而打印字符。因此习惯上将属于击打式打印方式的机种称为“打印机”。击打式设备的成本低,缺点是噪音大,速度慢。非击打式是采用电、磁、光、喷墨等物理、化学方法印刷字符,因此习惯上将这类非击打式的机种称 为“印字机”,如激光印字机,喷墨印字机等。非击打式的设备速度快,噪音低,印字质量高,但价格较贵,有的设备还需要专用纸张.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机械化的击打式设备逐步转向电子化的非击打式设备。 • (2) 击打式打印机又分为活字式打印和点阵针式打印两种。 • 活字式打印机将字符“刻”在印字机 构表面上,印字机构的形状有圆柱形、球形等多种。点阵针式打印机是利用打印钢针组成的点针来表示字符。与活字式打印机相比,点阵式打印机的控制机构简单,字形变化多样,且能打印汉字,因而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打印机。

  33. (3) 按工作方式分,可分为串行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两种。串行打印机是逐字打印的,行式打印机是一次可以输出一行,因而行式打印机的速度比串行打印机快。例如点阵式打印机有串行点阵打印机和行式点阵打印机。 (4) 按色彩和打印效果可分,可分为单色打印机和彩色打印机等,普通打印机和图形/图像打印机。 2.点阵针式打印机   点阵针式打印机是目前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打印设备,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字符种类不受限制,易实现汉字打印,还可以打印图形/图像,因此在微小型机中都配置这种打印机。   点阵针式打印机的印字方法是由打印针选择n×m个点阵组成的字符图形。显然点越多,印字 质量越高。西文字符点阵通常有5×7,7×7,7×9等几种,中文汉字至少要16×16或24×24 点阵。为了减少打印头制造的难度,串行点阵打印机的打印头中只装有一列m根打印针,每针可以单独驱动(意味着最多可以并行驱动m根打印针),印完一列后打印头沿水平方向动一步微小距离,n步以后,可形成一个n×m点阵的字符。以后又照此逐个字符进行打印。

  34.   串行针式打印机有单向打印和双向打印两种。当打印完一行字符后,打印纸在输纸机构控制下前进一行,同时打印头回到一行起始位置,重新自左向右打印,这种过程叫单向打印。双向打印是自左至右打印完一行后,打印头无须回车,在输纸的同时,打印头走到反向起始位置,自右向左打印一行。反向打印结束后,打印头又回到正向打印起始位置。由于省去了空回车时间,使打印速度大大提高。 针式打印机的结构:   针式打印机由打印头与字车、输纸机构、色带机构与控制器四部分组成。文字教材图7.8示出了针式打印机构示意图。 打印头由打印针、磁铁、衔铁等组成。输纸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每打印完一行字符,按给定要求走纸,走纸的步距由字符行间距离决定。色带的作用是供给色源,在打印过程中色带不断移动,

  35. 改变其受击打的位置,以免破损。驱动色带不断移动的装置称色带机构。打印控制器与显示控制器类似,主要包括字符缓冲存储器、字符发生器、时序控制电路和接口四部分。主机将欲打印的字符通过接口送到缓存,在打印时序控制下,从缓存顺序取出字符代码,对字符代码进行译码,得到字符发生器ROM的地址,逐列取出字符点阵并驱动打印头,形成字符点阵。打印速度约每秒100个字符。改变其受击打的位置,以免破损。驱动色带不断移动的装置称色带机构。打印控制器与显示控制器类似,主要包括字符缓冲存储器、字符发生器、时序控制电路和接口四部分。主机将欲打印的字符通过接口送到缓存,在打印时序控制下,从缓存顺序取出字符代码,对字符代码进行译码,得到字符发生器ROM的地址,逐列取出字符点阵并驱动打印头,形成字符点阵。打印速度约每秒100个字符。 行式点阵打印机是将多根打印针沿横向(而不是纵向)排成一行,安装在一块梳形板上,每根针均有一个电磁铁驱动。在打印针往复运动中,当到达指定的打印位置时,激励电磁铁驱动打印针执行击打动作。梳形板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次则打印出一行印点,当梳形板改变运动方向时,走纸机构移动一个印点间距,再打印下一行印点。如此重复多次 ,才打印出完整的一行字符。 3.激光印字机   激光印字机是激光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与静电复印机相似。   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光学透镜系统被聚焦成一个很细小的光

  36. 点,沿着圆周运动的滚筒进行横向重复扫描。滚筒是记录装置,表面镀有一层具有光敏特性的感光材料,通常是硒,因此又将滚筒称为硒鼓。硒鼓在未被激光束扫描之前,首先在黑暗中充电,使鼓表面均匀地沉积一层电荷。此后根据控制电路输出的字符或图形,变换成数字信号来驱动激光器的打开与关闭。扫描时激光器将对鼓表面有选择地曝光,曝光部分产生放电现象,未曝光部分仍保留充电时的电荷,从而形成静电潜像。随着鼓的转动,潜像部分将通过装有碳粉盒的显影器,使得具有字符信息的区域吸附上碳粉,达到显影的目的。当鼓上的字符信息区和普通纸接触时,由于在纸的背面施以反向的静电电荷,鼓表面上的碳粉就会被吸附到纸上来,这个过程称为转印。最后,当记录有信息的纸经过定影辊高温加热,碳粉被溶化,永久性地粘附在纸上,达到定影的效果。   另一方面,转印后的鼓面还留有残余的碳粉。因此先要除去鼓表面的电荷,然后经清扫刷,将残余的碳粉全部清除。清除以后的鼓表面又继续重复上述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等一系列过程。   激光印字机是非击打式硬拷贝输出设备,输出速度快,印字质量高,可使用普通纸张。其印字分辨率达到每英寸300个点以上,缓冲存储器容量一般在1MB以上,对汉字或图形/图像输出,是理想的输出设备,因而在办公自动化及轻印刷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7. 清扫刷 消电灯 充电电晕 消电电晕 消电电晕 定影辊 进纸辊 供纸盒

  38. 7.4 硬磁盘存储设备 7.4.1 磁记录原理与记录方式   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又称磁表面存储设备。所谓磁表面存储,是用某些磁性材料薄薄地涂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储信息。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均属于磁表面存储器。    磁表面存储器的优点:(1)存储容量大,位价格低;(2)记录介质可以重复使用;(3)记录信息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丢失,甚至可以脱机存档;(4)非破坏性读出,读出时不需要再生信息 。   磁表面存储器的缺点:存取速度较慢,机械结构复杂,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磁表面存储器由于存储容量大,位成本低,在计算机系统中作为辅助大容量存储器使用,用以存放系统软件、大型文件、数据库等大量程序与数据信息。 1.磁性材料的物理特性

  39. 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 电流I->磁场H->磁感应强度B   磁感应强度B不随电流的消失而回零,在磁滞回线上形成两个稳态+Br和-Br,故可用来记录“1”和“0”两种值的代码。

  40. 从磁滞回线可以看出,磁性材料被磁化以后,工作点总是在磁滞回线上。只要外加的正向脉冲电流(即外加磁场)幅度足够大,那么在电流消失后磁感应强度B并不等于零,而是处在+Br状态(正剩磁状态)。反之,当外加负向脉冲电流时,磁感应强度B将处在-Br状态(负剩磁状态)。这就是说,当磁性材料被磁化后,会形成两个稳定的剩磁状态,就像触发器电路有两个稳定的状态一样。如果规定用+Br状态表示代码“1”,-Br状态表示代码“0”,那么要使磁性材料记忆“1”,就要加正向脉冲电流,使磁性材料正向磁化;要使磁性材料记忆“0 ”,则要加负向脉冲电流,使磁性材料反向磁化。磁性材料上呈现剩磁状态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磁化元或存储元,它是记录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最小单位。 2.记录方式   形成不同写入电流波形的方式,称为记录方式。记录方式是一种编码方式,它按某种规律将一串二进制数字信息变换成磁层中相应的磁化元状态,用读写控制电路实现这种转换。   在磁表面存储器中,由于写入电流的幅度、相位、频率变化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记录方式。常用记录方式可分为不归零制(NRZ),调相制(PM),调频制(FM)几大类。这些记录方式中代码0

  41. 1 0 0 0 1 1 1 0 NRZ0 NRZ1 PM ↓ ↓ ↓ ↓ ↑ ↑ ↑ ↑ FM MFM

  42. 或1的写入电流波形见文字教材的图7.11。   不归零制(NRZ0)其特点是磁头线圈中始终有电流, 不是正向电流(代表1)就是反向电流(代表0),因此不归零制记录方式的抗干扰性能较好。   见“1”就翻不归零制(NRZ1) 与 NRZ0制的相同处:磁头线圈中始终有电流通过。不同处:记录“0”时电流方向不变,只有遇到1时才改变方向。     调相制(PM)其特点是在一个位周期的中间位置,电流由负到正为1,由正到负为0,即利用电流相位的变化进行写“1”和“0”,所以通过磁头中的电流方向一定要改变一次,这种记录方式中“1”和“0”的读出信号相位不同,抗干扰能力较强。另外读出信号经分离电路可提取自同步定时脉冲,所以具有自同步能力。磁带存储器中一般采用这种记录方式。   调频制(FM)其特点如下:(1)无论记录的代码是1或0,或者连续写“1”或写“ 0”,在相邻两个存储元交界处电流都要改变方向;(2)记录1时电流一定要在位周期中间改 变方向,写“1”电流的频率是写“0”电流频率的2倍,故称为倍频法。这种记录方式的优 点是记录密度高,具有自同步能力。FM可用于单密度磁盘存储器。

  43.   改进调频制(MFM) 与调频制的区别 在于只有连续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0”时,才在位周期的起始位置翻转一次,而不是在每个位周期的起始处都翻转,因而进一步提高了记录密度。MFM可用于双密度磁盘存储器。   除了上述几种记录方式外,还有游程长度受限码RLLC、成组编码GCR等记录方式。 评价一种记录方式优劣的标准:编码效率、自同步能力、 检读分辨力、信息相关性、抗干扰能力、信道带宽、编码译码电路的复杂性等。   编码效率 是指位密度与最大磁化翻转密度之比,也就是指每次磁层状态翻转 所存储的数据信息位的多少。   自同步能力 是指从读出数据(脉冲序列)中自动提取同步信号( 时间基准信号)的能力。自同步能力的大小可以用最小磁化翻转间隔与最大磁化翻转间隔的比值R来衡量。R越大, 自同步能力越高。   检读分辨力 是指磁记录系统对读出信号的分辨能力。   信息相关性 是指漏读或错读一位是否会传播误码,所以是衡量精度的指标。

  44. 3.磁表面存储器的读写原理   在磁表面存储器中,利用一种称为磁头的装置来形成和判别磁层中的不同磁化状态。磁头实际上是由软磁材料做铁芯绕有读写线圈的电磁铁。 (1)写操作   当写线圈中通过一定方向的脉冲电流时,铁芯内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磁通。由于铁芯是高导磁 率材料,而铁芯空隙处为非磁性材料,故在铁芯空隙处集中很强的磁场。 在这个磁场作用下,载磁体就被磁化成相应极性的磁化位或磁化元。若在写线圈里通入相反方向的脉冲电流,就可得到相反极性的磁化元。如果我们规定按图中所示电流方向为写“1 ”,那么写线圈里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即为写“0”。上述过程称为写入。显然,一个磁化元就是一个存储元,一个磁化元中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当载磁体相对于磁头运动时 ,就可以连续写入一连串的二进制信息。 (2)读操作   当磁头经过载磁体的磁化元时,由于磁头铁芯是良好的导磁

  45. 1 1 1 材料,磁化元的磁力线很容易通过磁头而形成闭合磁通回路。不同极性的磁化元在铁芯里的方向是不同的。当磁头对载磁体作相对运动时,由于磁头铁芯中磁通的变化,使读出线圈中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e,其值为:   负号表示感应电势的方向与磁通的变化方向相反。不同的磁化状态,所产生的感应电势方向 不同。这样,不同方向的感应电势经读出放大器放大鉴别,就可判知读出的信息是“1”还 是“0”。 右图示出了记录方式的写读过程波形图。 0 1 1 0 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