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蒙小凤 24048754@qq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二). 蒙小凤 24048754@qq.com. 第 五 章 综合课教学. 综合课打头,技能课在后. 国内汉语课课型 综合课 + 口语课 + 听力课 + 阅读课 综合课 + 听说课 + 阅读课 综合课 + 口语课 + 听力课 + 阅读课 + 语音课 综合课 + 口语课 + 听力课 + 阅读课 + 汉字课 综合课 + 口语课 + 听力课 + 阅读课 + 语法课 兴趣课、 HSK 辅导课. 国外汉语课课型 综合课 综合课 + 口语课 综合课 + 听说课. 第五章 综合 课 教学. 汉语综合课的性质

terrone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蒙小凤 24048754@qq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二) 蒙小凤 24048754@qq.com

  2. 第五章 综合课教学

  3. 综合课打头,技能课在后 国内汉语课课型 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 综合课+听说课+阅读课 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语音课 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汉字课 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语法课 兴趣课、HSK辅导课 国外汉语课课型 综合课 综合课+口语课 综合课+听说课

  4. 第五章 综合课教学

  5. 汉语综合课的性质 汉语综合课是一门集语言知识和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以及交际技能为一体的课型,又称为汉语课、精读课、读写课,其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和基础性。

  6. 1、综合课是将汉语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讲练课;1、综合课是将汉语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讲练课; 2、综合课是语言技能课与语言知识课间的“过渡课”

  7. 综合课的任务 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规则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8. 汉语综合课的教学阶段 初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一年级) 中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二年级) 高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三、四年级

  9. 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各阶段的划分标准、要求 1、国家汉办《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 2、国家汉办《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3、杨寄洲 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4、王钟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课程规范》 5、陈田顺《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

  10. 第五章 综合课教学

  11. 一、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 (一)初级综合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1、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2、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 3、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及一般场合的交际需要; 4、适当介绍中国国情和文化知识。

  12. (二)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阶段 语法教学 语法阶段要教授的语法项目大概有100多个,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①词类:名、代、数、量、动、介、副、连、助以及离合词 ②结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③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④句型: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非主谓句 ⑤句式:“是”字句、“有”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比较句、“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 ⑥其他:一些固定格式、表达法以及一些复句 语音阶段 语法阶段 词汇、短文阶段

  13. 词类中的重点 1、实词:代词及其引申用法、量词、常用动词及其搭配、助动词用法。 2、虚词:常用副词、常用介词、常用连词、常用助词 3、离合词 句类中的重点 分类没什么大问题 主要强调这些类型的句子与学生母语可能存在语序中的不同 句型中的重点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结构成分中的重点 1、语序 2、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 句式中的重点 是……的、比较句、“把”字句 “被”字句、存现句

  14. 教学难点(难点≠重点) 词类中的难点:虚词(的、地、得、着、了、过) 结构成分中的难点 ;(动补结构、动词结构作定语) 句型中的难点 ;(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句式中的难点 ;(是……的、比、把、被、存现句)

  15. 语法阶段的教学步骤 • 生词展示 朗读 扩展 • 课文的处理 ①朗读 回答问题 操练课文 ②听说课文 认读课文 操练课文 • 语法点导入(情景法、发现法、提问法) • 语法点操练 (紧密结合课后练习)

  16. 语法点教学案例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

  17. 二、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 • 语音教学:针对性的正音、去除语音结石 • 词语教学:复现深化初级阶段的词语、扩大词汇量:2850个。重点学习虚词、语素、构词法、多义词、近义词。 • 语法教学:80个左右中级阶段的语法点 • 文化教学:交际文化、知识文化

  18. 教学重难点 词语教学 复合词的结构 语素 构词法 词缀 猜测词义 近义词辨析 语义侧重 词语搭配 语体风格 感情色彩

  19. 三、高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 • 词语教学:2800个左右高级阶段词语 构词法、具有浓重语言文化色彩的词语、多词近义、常用词的一词多义、新词新语 • 句式教学: 书面语色彩较浓的句式、复杂的嵌套句式 • 口语格式 • 复句教学:逻辑关系 • 语篇教学:推进、衔接 • 修辞教学: • 文化教学:背景文化、习俗文化、国粹文化、制度文化、中国人的观念与心理文化

  20. 第五章 综合课教学

  21. 中级综合课教学演示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为例中级综合课教学演示以《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为例

  22. 一 教材分析 适用对象:  已掌握基础汉语语法  学过2000-2500个常用词  能用汉语就个人有关及常见熟悉话题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学目标:  掌握中级阶段应知应会的词语、语言点、功能语句  理解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语言材料  进行基本的成段表达、组织简单的篇章  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 增强汉语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

  23. 教材体例:  题解  词语学习  走进课文  脚注  综合注释  综合练习  语言点小结(五课一小结) 练习特色:  语言要素练习齐全(语素、汉字、词汇、语法、阅读等) 兼及口语和书面语练习(强化功能表达和成段表达)  练习难度梯级上升(字-词-句子-对话-篇章)  练习形式多样(机械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半交际性练习-交际性练习)

  24. 二 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 教学对象:  已学过基础汉语语法、初步具备日常生活汉语沟通能力的各国留学生  中级起步水平 教学目标:  掌握重点词语和语法  能在给定的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说我想要你说的话)  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成段表达(说你想要说的话) 教学重点:  构建词汇 词组 句子 成段表达(篇章)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环境与途径 (目的:突破学生刚进入中级学习时的表达困境)

  25. 三 教学案例演示 6.电梯里的1分27秒

  26. (一 )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经验导入/悬念导入/ 直观导入/渲染导入/ 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渲染/经验导入+复习导入:  同学们,你们觉得1分27秒长还是短? (活跃课堂气氛)  为什么?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 (引导学生表达)  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很长? (分解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比如遇到什么样的人?可能和你的性格有关吗?(暗示课文相关内容)  那个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样?试试说说你的感受。(引入情绪词及相关结构)  总结,并引入第3课已学的相关结构进行表达 (引入本课重点语言点) —高兴得要命 吓 得不敢抬头 难过 不吃不喝 难过得不吃不喝  阅读题解,导入新课学习,引出本课新词语。

  27. (二 ) 词汇教学  内容:音、形、义、用(结构层面、语用层面)  目的:掌握重点词语的常用词组 (运用记忆及语言学习理论,控制词语学习的量+质)  方法:分类展示、讲解并操练 (讲练结合) 令 令+人+情绪形容词 令+人+形容词的是 (例句) 难受/高兴/紧张 打交道 和+人+打交道 (例句) 压力 压力很/不大/巨大 有/没有压力 被压力包围 (例句) 支支吾吾、气喘吁吁 (例句) 汗 流/出汗 满头大汗 手心都是汗 (例句) 嘘 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例句) 屏 紧张地屏着呼吸 (例句)

  28.  虚词的教学方法 尤其 意义:表示“突出”的程度或情况,可与“特别”比较 用法:尤其+形容词 她每天都穿得很漂亮,今天尤其漂亮。 尤其是 我们常常去学校外面吃饭,尤其是周末。 句中位置 宁可A也不B 意义:A或B都不是理想的情况,B尤其不理想,只能选择A(也不理想,但 好过B) 用法:A、B都不是说话人满意的情况 “宁可/宁愿、也不” 连用 典型例句:我宁可不结婚,也不和他结婚。

  29. (三) 课文教学步骤  提问导入(概要细节) 课文写了几次电梯中的经历?两次一样吗?(阅读能力-浏览、抓主要信息) 两次经历中可能写什么? (引入课文层次分析) 如果你是个内向的人,在电梯里遇到你的上司,你会怎样?(操练词语)  层次解析:理解课文结构 (强调:阅读时的结构=写作时的大纲) 1.曾经最难受的一次 2.下决心改变 3.令人难忘的一次  课文解读:结合p72练习七 (引导学生注意如何描写“难受” 和“难忘” )

  30. 相关表达方式学习(功能语句学习与积累、意义输入-为了输出的输入) 巨大的压力包围了我。 我等候在电梯口。 (为什么“等候” ?) 我紧张得要命。 终于,我看到我上司了。 (为什么“终于” ?) 我小声说。 我深呼吸,微笑着问。 我感到自己的脸很热。 已经不出汗了。 电梯慢慢上升。(为什么“慢慢” ?) 我主动开口。 我低着头小声回答/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电梯慢慢上升。(为什么“慢慢” ?) 我忽然支支吾吾起来,脸上开始流汗。 我们聊得很愉快。 电梯终于停下来了。 (为什么“终于” ?) 电梯很快到了17层。 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我和他一前一后走出电梯。 我才发现自己一直紧张地屏着呼吸。 这1分27秒,像一场考试那么长。( 为什么“长” ? ) 宁可爬17楼,也不想再遭遇这样难受的事了。  

  31. (四) 语法教学 结合课文一起学习意义,学完课文后结合综合注释进行精细学习和操练 (五) 综合练习(随堂练习:训练速度) (六) 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准备交际性练习)  补充教学: 紧张场景中的心理描写  布置书面作业:完成句子 (说我想要你说的话)  布置交际性练习:难忘的第一次、难忘的一次XXX (说你想要说的话)

  32. (七) 交际性练习  口语练习:小组活动  书面练习:把讨论内容写下来。 (八)教学小结(教学反馈) 讲解作业中出现的语法问题

  33.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解读 教案1:我的自行车被人偷走了 北京语言大学 任课教师:莫丹

  34. 课堂讨论 • 小组讨论 • 1.该教案是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的; • 2.在生词处理及课文讲练方面有哪些亮点;3.提出你认为可以改进的方面。

  35. 教学 对象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教学方法 • 教学工具 • 教学环节(步骤) • 教学总结(反思) • 教学后记(点评)

  36. 优秀示范课录像观摩与点评

  37. 教学评价六要素 1.评教学基本功 2.评教学目标 3.评教学内容 4.评课堂结构及教学组织 5.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6.评教学效果

  38. 1.评教学基本功 • 教学基本功又叫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 • 由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教案、学科专业知识等几部分组成。 • 评教学语言:(1)是否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普通话是否标准、流利: • (2)语速是否适中,声音是否洪亮;语言是否准确、简明、生动,过渡是否自然,有无废话和口误;是否使用学科专业术语。 • 评教态:(1)仪表是否端庄、整洁;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大方;有无爱护、信任学生的表情。 • 评板书:(1)“三笔字”功底怎样(特别是粉笔字);板书格式是否规范、清晰;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精良;有无笔误和错别字。 • 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学科理论功底是否深厚;讲解知识是否准确,有无知识性错误。

  39. 2.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又称教学目的。 主要评价: (1)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是否明确、具体; (2)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3)是否体现知识、能力、觉悟和识记、理解、运用的统一; (4)课堂教学是否围绕目标进行。

  40. 3.评教学内容 • 这一要素是教学中的重点。 • 主要评价: • (1)教师对教材上词汇、语法点知识的讲授及运用是否准确、完整; • (2)知识讲解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 • (3)是否做到深入浅出;知识重、难点确定及讲解是否恰当; • (4)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 (5)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例材料是否准确、科学、典型; • (6)是否贴近社会和学生现实生活,是否有说服力; • (7)教学内容份量安排是否适当。

  41. 4.评课堂结构及教学组织 • 主要评价: • (1)课堂结构中各环节是否完整、合理,时间安排是否恰当; • (2)课堂教学组织是否严密、紧凑,过渡是否自然; • (3)课堂上是否注意学生的学习纪律和信息反馈; • (4)师生双边活动是否良好; • (5)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42. 5.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 主要评价: • (1)教法是否得法,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否灵活且有实效; • (2)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激发学生兴趣,是否启迪学生思维; • (3)是否注重学法指导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 (4)是否正确、有效地使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

  43. 6.评教学效果 • 主要评价: • (1)教师是否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 • (2)检测学生是否掌握、理解了所学知识,学生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 (3)课堂贯穿是否自然有实效; • (4)整个课堂教学有无特色。

  44. 小结 • 听课教师根据这六要素中的评价要点进行客观、公正、准确地评课。 • 评课结论:值得肯定的方面(优点),存在的不足(问题)及对教学的建议。 • 评课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可以促使听课人指出讲课者的教学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教学的建议,以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他人之长,避他人之短;另一方面,有利于讲课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促进在今后教学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5. 评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