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作物育种学总论

作物育种学总论. 绪论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先看几个重要数据: 耕地占世界的 7% ( 15 亿亩左右) 粮食总量占世界的 24% ( 5 亿吨左右) 养活人口占世界的 22% (超过 13 亿) 人均粮食不到 400 公斤. 人口还在增长( P1 图) 耕地还在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扩大) 对农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需求还在增长

thai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作物育种学总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作物育种学总论 • 绪论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先看几个重要数据: 耕地占世界的 7% (15亿亩左右) 粮食总量占世界的 24% (5亿吨左右) 养活人口占世界的 22% (超过13亿) 人均粮食不到400公斤

  3. 人口还在增长(P1图) • 耕地还在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扩大) • 对农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需求还在增长 怎么解决上述矛盾?

  4. 答案是:提高单产 • 怎么提高单产? 通过作物的遗传改良(即选育优良品种) 和作物生长条件的改善(即作物栽培技术) 两个相互结合的途径来实现。 • 如何选育作物品种就是作物育种学所研究的内容。

  5. 第一节 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 • 一、作物品种的概念(P2) 要点:人工选育的群体;具有三性(DUS):特异性(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 。

  6. 品种类型 • 纯系品种(Pure line cultivar) • 杂种品种(Hybrid cultivar) • 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 • 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 等。所有类型的品种都应具有“三性”

  7. 二、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 • 什么叫进化? • 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 什么是自然进化?什么是人工进化? • 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异同点有哪些? • 从进化的角度看,作物育种的实质就是适当利用自然进化的人工进化。

  8. 三、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 遗传改良就是作物品种改良。新品种的应用对提高作物产量的贡献率为40%。 • 优良品种的含义。 • 生产上良种的含义。

  9. 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有 •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P4图) • 2、改进产品品质 • 3、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 • 4、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 5、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0. 第二节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 • 1、作物育种学的定义 •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P4)

  11. 二、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 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 • 选择的理论和方法; • 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几技术; •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 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 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 • 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12. 三、常规育种的技术特点 • 常规育种是从遗传物质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遗传物质重组所产生的各种变异类型中,通过选择培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异品种。 • 它有如下特点:1、综合多个优良基因,同步改良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2、盲目性较大。3、育种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13. 四、作物育种学的发展与分子育种的兴起 (一)作物育种学的发展 • 1927 美国 Hayes & Garber 《作物育种》; • 1935 前苏联 Vavilov《植物育种的科学基础》; • 1942 美国Hayes & Immer 《植物育种方法》第1版;1955年第2版; 1962 中译本《植物育种学》。 • 1960 美国 Allard 《作物育种原理》。

  14. 中国:1936 王绶《中国作物育种学》 • 1948 沈学年《作物育种学泛论》 • 1976 蔡旭《植物遗传育种学》第1版;1988第2版。 • 1981 西北农学院《作物育种学》 • 1994 潘家驹《作物育种学总论》 • 1997 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 • 2003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

  15. 现代作物育种的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 • 育种目标要求提高。 •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加强。 • 广泛采用现代技术和仪器,对目标性状进行微量、快速、精确的鉴定和分析,以提高选育效率。 • 除了传统的育种途径外,还大力开拓育种的新途径和方法,包括人工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

  16. (二)分子育种的兴起 • 植物基因工程在育种上应用最重要的突破是在抗逆性育种方面:TMV外壳蛋白基因(烟草);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棉花、玉米),抗除草剂基因(大豆) 基因工程有3大优点: • 源于生物的有利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四大系统内可进行随机交换。 • 基因工程可以获得生物的定向变异。 • 基因工程是使个别目的基因转移的技术。

  17.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一、近代育种的成就: (一)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如被誉为“绿色革命”的IR8水稻(图片),矮秆小麦,高产玉米等。

  18.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

  19. (三)育种新方法及技术研制和应用 杂种优势利用(图片); 远缘杂交 八倍体小黑麦; 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单粒法测定玉米含油量等微量、快速鉴定技术; 转Bt基因抗虫棉。

  20. 籼型杂种稻“汕优63” 2004年江浦

  21. 3A/C418 F1

  22. (四)目标性状的选育方面 • 矮化; • 抗病; • 品质:谷类高蛋白、高赖氨酸;水稻低谷蛋白;油菜高含油量、低芥酸、低硫苷;棉花高纤维强度等。

  23. Amylose content 15.58% 0.76% 5.32% 6.48% 7.22% 3.80% 5.32% Mutants modifying amylose content WT wx du1 du2 du3 du4 du5 I2・KI

  24. PB II PB I

  25. 二、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 (一)种质资源工作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 的研究 (三)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四)种子产业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