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第四章 資訊科技與基礎建設

第四章 資訊科技與基礎建設.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 孔 子 :“ 論語”衛靈公篇 Technology without people won’t work. But people without technology won’t scale. ( 科技沒有人是無用的 , 人沒有科技是無法擴展的 )

than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四章 資訊科技與基礎建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資訊科技與基礎建設 •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孔子:“論語”衛靈公篇 • Technology without people won’t work. • But people without technology won’t scale. (科技沒有人是無用的, 人沒有科技是無法擴展的) • Technology is dominated by two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understand what they do not manage, and those who manage what they do not understand. (科技由二類人支配: 一類人是他們了解 哪些是他們無法管理的東西, 一類人是他們管理那些他們無法了解的)

  2. 一. 資訊管理的重要課題 二. 資訊基礎建設 三. 電腦科技的發展 四. 電腦硬體 五. 電腦軟體 六. 資料庫與管理 七. 資料倉儲與資料採勘 [略] 八. 分散式系統 九. 人工智慧與應用 十. 資訊產業 十一. 致命型科技 綱要

  3. 一. 資訊管理的重要課題 • Brancheau(1996) 每隔4年, 利用Delphi調查法, 對企業的資訊主管調查, 資訊管理的重要課題(key issues).

  4. 4

  5. 二. 資訊基礎建設 • 資訊基礎建設(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或稱資訊科技基礎建設(IT Infrastructure) • 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 • 企業資訊基礎建設(Busines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BII). BII建築在NII之上.

  6. 圖4-2 NII的基本架構 6

  7. 圖4-3 BII的基本架構 7

  8. 三. 電腦科技的發展 • 1945 John von Neumann 儲存程式電腦 • 1947 電晶體發明 • 1951 第一部商用電腦UNIVAC賣給人口統計局. • 1957 IBM提出Fortran語言 • 1964 第三代電腦IBM/360 • 1965 第一部商用迷你電腦Digital PDP-8 • 1968 Dijsktra提出結構化程式 • 1971 Intel開發第一個微處理器晶片 • 1975 區域網路Ethernet誕生, Bill Gates成立Microsoft • 1977 Apple II • 1979 第一個試算表軟體VisiCalc • 1981 IBM PC推出, 採用MS DOS • 1984 Intel 80286; IBM AT; Apple Macintosh; HP雷射印表機 • 1985 MS Wondows; 桌上排版系統盛行

  9. 1987 IBM與MS發表OS/2; IBM擬以PS/2取代PC • 1988 NEC Notebook PC • 1989 WWW誕生 • 1992 Intel 586 (Pentium)上市, CD-ROM媒體流行; Windows 3.1 • 1993 Internet開始盛行; 瀏覽器Mosaic • 1994 Netscape; Linux • 1995 Windows 95; Sun Java • 1996 IBM深藍西洋棋程式; Palm Pilot (PDA) • 1997 微軟(Microsoft) IE 4.0 • 1998 Windows 98; 微軟反托拉斯官司 • 1999 電子商務(EC)熱潮到高峰 • 2000 Y2K有驚無險; 網路泡沫破滅 • 2001 PDA流行; Windows XP上市

  10. 四. 電腦硬體 圖4-4 電腦硬體架構圖

  11. 圖4-6 摩爾定律 • Moore (1965)預測:積體電路(IC)每單位面積的電晶體數目,每年會增加一倍。近年來,成長速度趨緩,改為每18個月成長一倍。 • 或相同功能積體電路,每18個月,價格降低一半。 11

  12. 五. 電腦軟體 • 1998年全球軟體業的產值約為7500億美金, 每年以15%~20%的速度成長. • 軟體產業的區分: • 功能: 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 硬體的類型: 大型主機, 個人電腦, PDA, 手機. • 軟體產品 vs. 軟體服務: 套裝軟體或客製化(customized) • 軟體生命週期階段: 系統分析, 設計, 製作, 測試, 維護. • 軟體設計一直被視為一種藝術, 也需要先進科技的訓練. • 標準化軟體開發流程, 軟體開發工具的進步. 軟體開發自動化? • 開發(製造)程序品質標準(quality standard) • 概念: 產品的好品質源自於品質好的程序. • ISO 9000: 製造業生產程序品質的衡量. •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軟體開發程序品質的衡量.

  13. 圖4-7 電腦軟體 13

  14. 六. 資料庫與管理 • 資料庫(database): • 相關資料的集合, 經由收集, 整理, • 並依適當的方式, 將資料組織及儲存起來, • 讓使用者可以依他們的需要, 以有效且快速的取得所需資訊. • 資料的型態: 數字, 文字, 語音, 影像. • 例: 學生個人基本資料, 包括: 姓名, 地址, 電話等. • 簡單資料庫: 試算表檔案, 可做查詢, 分析, 排序. • 大型資料庫: 信用卡中心的客戶資料. • 客戶姓名, 電話, 歷史消費記錄, 繳費記錄, • 提供分類, 分析, 統計, 即時查詢, 財務報表製作, 資料探勘(data mining), 購買行為分析, 購買力評估.

  15. 資料庫系統 • 資料: 位元(bit), 位元組(byte), 字元(character), 欄位(field), 記錄(record), 檔案(file), 資料庫(database). • 硬體: 一般電腦硬體: 儲存裝置(硬碟)等I/O設備, 主記憶體, 處理器等. • 軟體: 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DBMS) • 使用者: • 程式設計師: 撰寫存取資料庫的應用程式. • 終端使用者: 多半是利用應用程式來存取資料庫. • 資料庫管理師(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負責建置及管理資料庫. 利用ER模式(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建立資料字典(data dictionary), 資料綱目(data schema).

  16. 圖4-8 資料庫系統 16

  17. 資料庫方法的優點 • 減少重複的資料: • 避免應用程式各自儲存檔案. • 避免資料不一致 • 資料有重複, 就有可能不一致; 沒有重複, 就不會不一致. • 資料分享 • 資料庫的資料可以多個應用程式/使用者共用. • 標準化的存取 • 集中式管理, 幫助資料的存取及交換. • 安全管理 • 資料庫系統都有各種檢查機制, 可以針對[資料, 使用者, 存取管理]的[新增, 刪除, 修改, 查詢]等動作, 做權限的控管. • 資料正確性 • 系統內可以定義[限制條件]來確保資料的正確性.

  18. 資料庫系統的開放時代 • 資料模式的演進: 階層式(Hierarchical), 網路式(Network), 關聯式(Relational). • 90年代資料庫系統廠商: Sybase, Oracle, Informix, IBM DB2 • 應用程式介面: 微軟(Microsoft)開放式資料庫連接介面(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ODBC). 可用來連接各廠商之資料庫. • 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資料庫系統: MySQL, 支援Linux, Windows各種作業系統平台. 免費!

  19. 七. 資料倉儲與資料採勘 • 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ing): “資料倉儲是用來提供管理上的決策支援程序時, 所需要的主題相關, 整合的, 隨時間變動的, 固定累積的資料” • 歷史性, 趨勢性分析 • 查閱及聯結許多應用程式所產生的資料. • 將作業性及外部資料, 經過篩選, 轉換, 存入資料倉儲中, 並進行必要之資料整合, 一致化, 方便使用. • 作為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及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之基礎.

  20. 資料探勘 • 將資料倉儲的資料加以取出分析, 得到一個樣式(pattern),這個樣式是一個敘述, 說明產品或顧客的關係. • 例如: 某個地點的商店, 在星期四, 購買甲產品的顧客, 會再購買乙產品. • 分析步驟: • 企業目標: 市場區隔, 顧客服務, 決策支援, 顧客流失分析, 互動行銷, 購買分析, 趨勢分析等. • 問題類型: 相關分析, 分類鑑定, 觀念敘述, 差異偵查. • 模式類型: 統計方法, 時間數列分析, 多變量分析的集群(cluster)分析, 判定分析(classification). • 演算法 • 樣式結果:產品, 顧客, 或[產品與顧客的關係].

  21. 九. 人工智慧與應用 •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發展電腦系統, 使其有人類的思考或行為. 領域分類如下: • 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辨知系統(perceptive systems): 辨識人類的聲音, 自動回答問題, 處理事故. • 智慧機械人(robotics) • 智慧代理人(intelligent agents): 以軟體程式取代人類例行重複的工作. • 智慧推理(intelligent reasoning) • 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 模擬人類的知識及決策, 儲存專家經驗判斷, 供人使用.

  22. 圖4-10 人工智慧的架構 22

  23. 十. 資訊產業 • 1980美國資訊產業: 垂直整合, 從積體電路製造, 電腦平台, 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銷售通路, 都是同一家電腦公司. • IBM, DEC, NCR, WANG, NEC等. • 1990: 垂直整合被打破, 走向垂直分工. • 台灣製造商也因此受惠, 資訊產業的產值名列全世界第三.

  24. 圖4-11: 1980年代美國資訊產業 24

  25. 圖4-12: 1990年代美國資訊產業 25

  26. 圖4-13 台灣資訊產業關聯圖 (1) 26

  27. 圖4-13 台灣資訊產業關聯圖 (2) 27

  28. 圖4-14 施振榮的微笑曲線(1995年的電腦硬體工業) 28

  29. 圖4-15 軟體產業的微笑曲線 29

  30. 十一. 致命型科技 • 擾亂型或致命型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y)的特性 • 1. 開始時先在新興市場或不重要的市場, 後來漸漸取代“護持型科技”(sustaining technology), 變成主流市場(mainstream market). • 2. 護持型科技是主流企業的當家科技, 擾亂型科技則是主流企業所不齒的科技, 卻被非主流企業用來對付主流企業, 最後甚至摧毀主流企業. • 3. 領先者優勢, 先佔先贏. • 4. 從擾亂到致命, 短者一兩年, 長者數十年. • 5. 開始時, 產品績效不良, 價格便宜, 利潤很低(甚至虧本), 小型, 可靠, 簡單, 便利等特性. (輕薄短小) • 6. 產品生命週期: 功用加強 => 外型縮小 => 可靠增加 => 便利使用 => 基本功能 => 價格降低 • 7. 護持型科技利用非預期的失敗來改善(負回饋). 擾亂型科技利用非預期的成功來創造市場(正回饋), 無法預測, 也沒有評估資訊.

  31. 8. 突破現有思考框框 • 9. 護持型科技過份追求產品的功能. • 10. 良好的管理 因致命型科技而失敗. • 11. 護持型科技傾聽顧客說他們要什麼產品; 擾亂型科技觀察顧客如何使用產品. • 12. 已成就的公司, 將擾亂型科技視為科技, 將它申請專利而不用, 或將它用來修改護持型科技的主流市場. 擾亂型科技的成功公司, 將擾亂型科技視為市場, 將它商品化. • 13. 主要獲利來源的顧客, 通常不會率先使用擾亂型科技的產品. • 14. 擾亂型科技會改變消費者使用行為, 改變企業的價值分析, 改變企業的內外部流程. • 15. 擾亂型科技是創新者的兩難(innovator’s dilemma). • 自己新發明的科技打自己已經成功的科技.

  32. 擾亂型科技的實例 • 真空管 -> 電晶體 -> 積體電路 • 大型主機 (主要廠商IBM) -> 迷你電腦(DEC) -> 個人電腦(MS, Intel, Apple) • 重型機車(哈雷) -> 輕型機車(Honda, Yamaha) • 百科全書 -> CD百科全書 -> 網路百科全書 • 電報 -> 市內電話 -> 手機大哥大

  33. 科技發展的(錯誤)預言 • Western Union(美國電報公司)1876年內部備忘錄: “這個電話要認真當作一種溝通工具, 有太多缺點, 這種東西對我們來說, 是沒有價值的” • (This “telephone” has too many shortcomings to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device is inherently of no value to us.) • 1991年底Western Union結束其150年的全球電報業務, 因為電報已經完全被傳真取代. • 美國專利局局長在1899年說: “所有可以發明的東西, 都已經被發明了.” • (Everything that can be invented has already been invented)

  34. David Sarnoff’s assocaites拒絕投資廣播電台, 在1920年說:“無線音樂盒(收音機)沒有任何想像的出的商業價值, 誰會付錢去送信息給不是特定的人.” • (The wireless music box has no imaginable commercial value. Who would pay for a message sent to nobody in particular?) • 廣播電台的商業價值, 即使現在仍不可輕視. • 紐約時報1939年說: “電視永遠不會是收音機的厲害競爭對手, 因為人們必須坐著眼睛盯著螢幕, 一般的美國家庭沒有時間去這樣做.” • (Television will never be a serious competitor for radio because people must sit and keep their eyes glued on a screen: the average American family hasn’t the time for it.)

  35. IBM董事長Watson在1943年說: “我猜想全世界的市場, 也許有五部電腦” • (I think there is a world market for maybe five computers.) • DEC董事長1977年說: “沒有理由說: 任何人會希望在家裡有一部電腦.” • (There is no reason anyone would want a computer in their home. )

  36. 擾亂型科技的分析 • 創意思考: 創新的怪異想法, 很適用於擾亂型科技: • (1) 將過去成功經驗加以遺忘; 而非複製加以應用. • (2) 決定去做那些可能失敗的事; 而非去做可能成功的事. • (3) 想一些荒謬或不實際的事; 而非可靠或實際的事. • (4) 忽略那些已經正確解決問題的人; 而非忽略那些不曾解決問題的人. • (5) 僱用那些對組織準則學習緩慢的人; 而非快速學習的人. • (6) 僱用那些你覺得不舒服或討厭的人; 而非你覺得舒服或喜歡的人. • (7) 僱用那些你(大概)用不到的人; 而非你可能需要的人. • (8) 獎勵成功和失敗的人, 懲罰怠惰; 而非只獎勵成功, 處罰失敗和怠惰. • (9) 避開那些以錢或績效來評估的顧客、批評者或任何人; 而非去找到會評估和認可的人.

  37. (10) 找到一些個性樂觀的人, 設法讓他們彼此爭吵; 而非確保他們不會鬥爭. • (11)利用工作面試機會, 來吸納新觀念; 而非篩選求職者. • (12) 鼓勵人們忽略並反抗上司和同儕的指示; 而非注意並服從上司和同儕的指示. • 非模組化設計 • 零組件之間相互依賴性高, 創新發明充滿不確定性與高難度, • 容易產生突破性的新產品. • 科技策略 • 策略一: 產品功能不斷向上發展. • 策略二: 只跟著某一階層的顧客. • 策略三: 提升整體市場對功能的需求.

  38. 圖4-16 科技策略 3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