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 重要的反转形态:头肩顶与头肩底 重要的反转形态:圆顶与圆底 重要的反转形态:三角形 其他反转形态:矩形、双顶(底)、三重顶(底)、扩散形态、钻石、楔形等、 V 字形 巩固形态:旗形、三角形、矩形、头肩形、贝形. 股价的形成在于买卖双方供给与需求的变动,这种价格的变动在统计学上可以用曲线划出,一段时间后这些曲线自然构成一个图形,这种图形即我们在技术分析中所说的 形态. 头. 右肩. 左肩. 颈 线. 突破点. 第一节 头肩顶与头肩底. 1 、头肩顶形成的原因 :.

th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形态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形态分析 • 重要的反转形态:头肩顶与头肩底 • 重要的反转形态:圆顶与圆底 • 重要的反转形态:三角形 • 其他反转形态:矩形、双顶(底)、三重顶(底)、扩散形态、钻石、楔形等、V字形 • 巩固形态:旗形、三角形、矩形、头肩形、贝形 股价的形成在于买卖双方供给与需求的变动,这种价格的变动在统计学上可以用曲线划出,一段时间后这些曲线自然构成一个图形,这种图形即我们在技术分析中所说的形态

  2. 右肩 左肩 颈 线 突破点 第一节 头肩顶与头肩底 1、头肩顶形成的原因: (1)股价经过长期上升后,成交量大量增加,随后持股者获利回吐,出现整理下跌。下跌时成交量往往比先前的最高价成交量减少许多,由此形成“左肩”。 (2)新一轮行情上升,成交量大部分比左肩少(有时可能出现大量换手,见注1),但价格却超越左肩顶部,随后成交量萎缩,股价呈现整理下跌,跌回至左肩底点附近,这称为“头”。 (3)第三次上升,但此时成交量大多比左 肩和头部少,但上升的最高点却低于头部的最高点,大多仅涨至左肩顶点附近即告下落,此是为“右肩”。 (4)第三次下跌,穿过由左肩与头部之间底点及头部与右肩底点间的连线(该线称为“颈线”),且收盘价在该突破点的3%以下时(注2),称为头肩顶形态完成。该形态被跌破后,行情转为下跌趋势,如未经过长时间彻底整理,股价再回升时,难以超过颈线。

  3. 1、头肩顶形成的原因(注) (1)根据美国股市统计资料,在头肩顶的形态中,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头肩顶形态,左肩的成交量最大;也有大约三分之一头肩顶形态,头部的成交量最大;三分之一头肩顶的左肩与头部的成交量水平相当。 (2)道氏理论以收盘价跌破突破点的3%,才能称为有效突破。但是在证券市场的短线操作的时候,根据经验,涨跌幅度较大的小盘投机股,只要高于或低于突破点的2%;而一般投资股和指数,只要高于或低于突破点的1.5%即可视为有效突破。

  4. B A 右肩 左肩 颈 线 突破点 (1)最近一个波段顶点比前一个波段顶点高,但其成交量却比前一波段顶点少时,我们便可猜测这可能会成为头肩顶形态。 (2)不管是否会成为头肩顶形态或其成交量多少,当第二次上升后回跌,收盘价跌破疑似左肩的顶点价格时(左图A点),可视为警告卖出信号,此为第一个卖出点。 2、头肩顶的卖出信号及其预测能力(上) (3)第三次上升后,我们可以试着画出其颈线,“下倾颈线”大多为市场人气转弱的前兆,此为警告信号;但若为“上倾颈线”时,则代表市场买气仍旺,颈线附近大多会有较强的支撑。 (4)颈线划出后,可取左肩的顶点画一条穿过头部的颈线的平行线(图中B点),当右肩达到或接近这条平行线的水平时卖出,这是第二个卖点。 (5)当股价向下跌破颈线时为第三个卖出点且为最强烈的卖出信号。 (6)从头部最高点向下画至颈线的竖直线段,然后从突破点向下画与该线段同样长度一段,所能达到的价格,即为预测股价下跌的最小幅度。另外测量头肩顶形态之前波段的底部至左肩高点的距离再从右肩高点向下画出同样幅度,也为股价下跌的最小幅度。上述两者取下跌幅度较小者为最小下跌幅度,即股价至少跌至该水平,才有可能再度反转上升。

  5. 2、头肩顶的卖出信号及其预测能力(下) (7)股价跌破颈线时,成交量大多会增加;假如跌破后数天的成交量仍然很少时,则常会出现暂时的弹升,使股价又回到颈线附近,但很少会穿过颈线。 (8)形态完成后,股价下跌至预测低点以下,经过整理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再有另一段上涨行情到来。据此,可以测量右肩顶点至下跌底部之间的长度,再 右肩 突破点 颈 线 从下跌底部向右方量出同样距离,作为整理所需要的时间,并在该预测时间的末端附近买入,以待行情由此上涨。另外由于坐标的差异,根据上述方法所画出来的时间距离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在股价跌破颈线后即算完成该头肩顶形态所需要的天数,将此天数除以2,作为下跌后整理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6. 3、复合头肩顶的七种模式

  7. 4、复合头肩顶的特性及注意事项 (1)复合头肩顶之肩与肩、或肩与头每次下跌低点的价位多半接近相同,其颈线多半接近水平,较少有“上倾颈线”与“下倾颈线”,但因整理做头的时间较长,高档套牢浮筹较标准头肩顶形多,因此不管其颈线的角度如何,一旦向下有效跌破,卖压会极为沉重。 (2)有时复合头肩顶因肩与肩、肩与头每次下跌低点的价位,并不全部落在一条直线上,造成绘制颈线的取点困难,此时可以取最靠近头部的左肩和右肩,作为取点的标准。 (3)复合头肩顶形成后,一旦股价跌破颈线,价格下跌的低点,往往低于标准头肩顶预测最小跌幅。 (4)复合头肩顶一般出现在长期下降趋势中最初的顶部,因构成时间较长,在中期趋势中很少出现。

  8. 图6-1头肩顶形态实例

  9. 突破点 颈 线 右肩 左肩 头 5、头肩底形成的原因 (1)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后成交量相对减少,持股者因价位很低而逐渐惜售,之后抢超跌的买单增加,求过于供导致股价反弹,由此形成左肩。 (2)另一个下跌行情,成交量往往比左肩少,但价格却跌至左肩以下,随后股价再次上升并超过左肩底部,上涨时股价再度放大,并增加至比左肩多的水平,这称为头。 (3)第三次下跌时,成交量大多比左肩和头部少,但下跌的低点比头部的低点高,从而形成右肩。 (4)第三次上升时,穿过由左肩和头部及头部和右肩之间顶点连接而成的颈线,此时成交量大量增加,当穿越颈线后的收盘价在颈线的3%以上时,头肩底形态完成。

  10. (1)最近一个波段底点比前一个波段底点低,但其成交量却比前一波段底点少时,我们便可猜测这可能会成为头肩底形态。(1)最近一个波段底点比前一个波段底点低,但其成交量却比前一波段底点少时,我们便可猜测这可能会成为头肩底形态。 (2)不管是否会成为头肩底形态或其成交量多少,当第二次下跌后反弹,收盘价超过疑似左肩的底点价格时(左图A点),可视为买入信号,此为第一个买入点。 6、头肩底的买入信号及其预测能力(上) 突破点 颈 线 B 左肩 A 右肩 头 (3)第三次下跌后,我们可以试着画出其颈线,“下倾颈线”反映了市场人气仍较弱,此为警告信号;若为“上倾颈线”时,则代表市场买气买气转旺,但无论是上倾还是下倾颈线,颈线附近都多会有较强的卖压。 (4)颈线划出后,可取左肩的底点画一条穿过头部的颈线的平行线(图中B点),当右肩跌到或接近这条平行线的水平时买入,这是第二个买点。 (5)当股价向上突破颈线时,成交量需配合增加,须超过左肩或头部的最高成交量,但向上突破时若成交量若为配合增加,或者第二天成交量也未增加时,可能会形成假突破。 (6)从头部最低点向上画至颈线的竖直线段,然后从突破点向上画与该线段同样长度一段,所能达到的价格,即为预测股价上升的最小幅度。另外测量头肩底形态之前波段的顶部至左肩底点的距离再从右肩底点向上画出同样幅度,也为股价上升的最小幅度。上述两者取上升幅度较小者为最小上升幅度,即股价至少升至该水平,才有可能再度下跌反转。

  11. 6、头肩底的卖出信号及其预测能力(下) (7)形成头肩顶所需的时间较短,由于走势起伏毕露,因此其形态大部分比较明显。然而由于行情在大跌之后,大多需要较长时间予多头喘息休整的机会,所以头肩底所形成的时间较长,其形状也因时间的延长而显得较为平坦。即头肩顶头部大部分比较尖锐,而头肩底的头部大多比较圆滑。 突破点 颈 线 右肩 (8)头肩顶形态中,股价向下跌破颈线时,不论成交量如何变化,都是可靠的卖出信号;而在头肩底形态中,股价向上突破颈线时,成交量一定要配合增加。 (9)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如果头部顶点和右肩最高点之间出现一个五小浪结构的下跌和三浪结构的上升的话,此时可以大胆假设头肩顶形态形成的可能性极高,应提早卖出保住获利。如果并非如此,股价即使跌破颈线,在未达到突破标准之前,也应视作假突破。

  12. 7、复合头肩底的七种模式

  13. 8、复合头肩底的特性及注意事项 (1)复合头肩底之肩与肩、或肩与头每次上升高点的价位多半接近相同,其颈线多半接近水平,较少有“上倾颈线”与“下倾颈线”,但因整理的时间较长,浮筹消化较标准头肩底形多,因此不管其颈线的角度如何,一旦向上有效跌破,上涨的速度大多比标准的头肩底有力。 (2)有时复合头肩底因肩与肩、肩与头每次上涨高点的价位,并不全部落在一条直线上,造成绘制颈线的取点困难,此时可以取最靠近头部的左肩和右肩,作为取点的标准。 (3)复合头肩底形成后,一旦股价跌破颈线,价格上升的高点,往往高于标准头肩底预测最小涨幅。 (4)复合头肩底一般出现在长期上升趋势中的最初的底部,因构成时间较长,在中期趋势中很少出现。

  14. 图6-3头肩底形态实例

  15. 第二节 圆顶与圆底 股价变动过程中,由于多方与空方激烈斗争,价格出现比较急剧的涨跌变化,在图形上因而产生头肩形等形态;但如果多空双方的争夺比较缓和的话,在图形上经常出现半“圆形”(亦称“碗形”或“盘状”),又可分为“圆形顶”和“圆形底”两种。 1、圆形顶产生的原因: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多空双方的需求和供给逐渐产生变化,此时卖压逐渐加重,而股价的涨幅也缓慢减少,最终出现反涨为跌的现象。当股价缓慢跌至相当价位时,上下波动幅度更窄,成交量也明显缩小,在图形上呈现弧形下跌,此时多空双方供需再度出现急剧变化,由于多方弃守,股价大幅下跌,最终形成圆形顶。构成圆形顶时的成交量多半呈现不规则状态,但其成交量的平均水平比平时要放大许多。

  16. (1)当圆形顶形成时,我们可以从该形态向下跌破颈线点(A点)算起,计算该点至圆形顶最高点(B点)间的幅度,再从A点向下量同样的距离至C点,作为预测股价将会下跌的最小幅度。(1)当圆形顶形成时,我们可以从该形态向下跌破颈线点(A点)算起,计算该点至圆形顶最高点(B点)间的幅度,再从A点向下量同样的距离至C点,作为预测股价将会下跌的最小幅度。 (2)在圆形顶形成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大量的买进或卖出,而使股价在日内出现急涨或急 2、圆形顶的卖出时机及预测能力 B D A C 跌时(D点),都会在较短时间内回复至原先的价位,按形态原有轨道继续运行,因此如果股价形态能够判断其将为圆形顶时,可在形态尚未完成,而股价突然急涨或急跌时,做短线买卖以增加获利。 (3)当股价有效跌破圆形顶颈线时,不管当时成交量是否增加,都应卖出。 (4)圆形顶形态完成时,我们可以视完成该形态时间长短来预测未来下跌的力度,一般来说,完成圆形顶的时间越长,上档套牢浮筹越多,之后的下跌将会显得更为有力。 (5)如果圆形顶是出现在周线或月线图上时,其所代表的卖出意义,大多比出现在日线图时更为积极。即周线或月线图出现圆形顶并向下跌破后,所需整理的时间将会较长

  17. 图6-5圆形顶实例

  18. 3、圆形底构成的原因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下跌后,多空双方的供需逐渐产生变化,卖压逐渐减轻,股价的跌幅也缓慢减少,原习惯抢深跌反弹的短线浮筹也因多次操作失利而锐减,最终出现止跌反升现象,当股价缓慢涨至相当价位时,上下波动幅度仍然不大,但成交量已经缓步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弧形上涨,随后多空双方供需再度产生急剧变化,空方投降 并积极抢补导致股价继续急速上涨,“圆形底”最终形成。 4、圆形底的特征: (1)构成圆形底时的成交量,大多和其股价构成圆形底的弧形相似,即在其半圆形底部附近时的成交量应减至最低的水准,此时股价涨跌波动极缓,成交量也极小,为多空双方供需将产生变化的先兆。 (2)圆形底的形态,以出现在较具投资价值的小盘股为多。 (3)圆形底形成初期,股价涨速不快,但向上有效突破后,往往出现爆发性的急涨,上涨过程中极少出现回档整理,即涨的急结束得也快

  19. B C A 5、圆形底的预测能力及买进时机 (1)当圆形底形成时,从该形态向上突破颈线的突破点(A)算起,计算该点至圆形底最低价之间的幅度,再从A点向上量出同样距离(至C点),作为股价将会上涨的最小涨幅。 (2)由于圆形底向上正式突破后,股价上涨的速度大多极快,除了可在涨至预测能力最小涨幅时卖出以外,也可待股价止涨回跌时,按市价卖出。 (3)在圆形底形成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大量的买进或卖出,而使股价突然急涨或急跌时,都会很快再度回复至其原先的价位,形态会沿原有轨道继续进行。因此,如果在股价形态能够判断将会是圆形底时,可以在该形态尚未完成,而股价却突然急跌或急涨时,做短线买卖。 (4)当股价向上有效突破颈线时,成交量必须大幅增加,此为积极的买入信号,如果突破时成交量未配合增加,则需注意是否会有骗线的可能。 (5)可以根据圆形底形成时间的长短来估计未来股价上涨的力量。一般来说,圆形底完成所花费的时间越长,市场浮动筹码消化越彻底,向上突破后的上涨幅度越有力

  20. 图6-6圆形底实例 碟形

  21. 1、作为反转形态的三角形: 三角形更倾向于预示着形态将会持续,即仅仅暂时性地结束一个上升或下跌运动,然后为同方向的另一轮强烈运动打下基础。但是由于三角形有时形成于主要趋势的变化阶段,而且这些阶段是投资者要识别的关键的部分。 2、三角形的特征: 包含三角形的图表,很少有预示价格在哪个方向上突破三角形的线索,直至突破行为最后发生。 一个三角形的确立,至少要有细小趋势的四个反转(两个顶部和两个底部)。 三角形突破的最佳位置,在底边至顶点距离的1/2~3/4处,之后,如果价格仍然以越来越窄的波动方式横向运动,只能让人觉得更加茫然,不得不从其他方面寻找更多的信息。 三角形的有效突破,与头肩形相似,可以收盘价距边线3%的水平确认,向上突破需有成交量的放大,向下突破不一定放量但跌破之后一般有成交量的放大。边线突破后的反扑也是经常发生的现象。 周线中的三角形通常清晰可靠,而月线中的三角形一般无法提供有效信息。 第三节 三角形

  22. A E C F D B 供给线 供给线 预测:向上突破,过第一个高点做下边平行线 需求线 需求线 3、对称三角形两边的调整 如左图,过A、B、C、D四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但是在第三次反弹时,股价突破了AC点确定的上边,成交量没有相应放大,且在没有超过C点价位的时候就开始向下回调,此时应该根据新的顶点(E)与最初的顶点(A)重新画三角形的上边AE。(同理可得下边BF)。 4、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 三角形突破后的预测幅度的可靠性较低。

  23. 图6-7作为反转形态的三角形实例

  24. 第四节其他反转形态:矩形、双顶/底、三重顶/底、扩散形态、钻石、楔形、V字形第四节其他反转形态:矩形、双顶/底、三重顶/底、扩散形态、钻石、楔形、V字形 1、矩形:由一系列横向价格波动(交易区域)组成,这些价格波动的顶部和底部都可用水平线来界定。 矩形描述了两个势均力敌的群体之间的竞争——想在某价位卖掉股份的投资者与想在某一稍底的价位买入股份的投资者之间,直到最后一方的力量衰竭,另一方取得胜利。 如果矩形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距离足够大(如8-10%),则会吸引相当的短线投机者,利用股价在两个价位间的波动获取短线利润。 矩形在投机盛行、和股价操纵猖獗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比较常见。 2、矩形与三角形的比较: 相同点:随着矩形延伸,成交量逐渐缩小;突破的交易量条件、穿透幅度同三角形。 区别:矩形形成过程的虚假运动较少;但是过早突破和反扑(反弹/回撤)现象发生更频繁;作为反转形态的矩形在底部出现的比顶部多;以矩形的高度作为形态突破后的最小运行距离。

  25. 图6-8矩形底部实例

  26. (1)双重/三重顶部和底部形态在现实中极少出现,即便出现也很难被及时地察觉。)(1)双重/三重顶部和底部形态在现实中极少出现,即便出现也很难被及时地察觉。) (2)双重顶(M头)的形成过程:股价以活跃的成交量涨到某一价格水平,随后又以缩量的交易量回退,接着伴随成交量增加又重新上涨到前面顶部价格的水平,但成交量较前一顶部减少,随后又进行第二次反转,成为一个主要的或实质性的中等下跌。双重顶的两个顶部之间一般距离相当宽(1个月以上),且顶部之间一般有深而圆滑的市场回调(顶部涨幅的20%以上) (3)双重底(W底)的第二个底部一般形状较为圆滑,且从第二个底部开始的反弹成交量增加,而且两个底部间的顶部价位被超过时,成交量应该明显放大。 (4)三重顶各顶之间的关系与双重顶类似,三次上涨过程中的交易量依次减少,第三次上涨通常在没有显著成交量的情况下逐渐衰竭。三重顶的确认是在价格有效跌破三个顶部间的两个波谷中的价格较低者的水平。 (5)三重底与双重底相似,第三个低点交易量应较少,但随后上涨时交易量应有明显增加,使价格明显地高过两个反弹顶端中的较高者,没有完成的三重底失败的可能性极高,所以一定要等到有效突破再做买入。 3、双重及三重顶部和底部

  27. 图6-9M头实例

  28. 图6-10W底实例

  29. 4、扩散形态(喇叭形) 暗示了一个由缺乏智慧的人发起且失控的市场——“公众”激动地进行交易,整个市场被疯狂的谣言弄得晕头转向。该图形只出现在长期牛市的最后阶段,当价格最终脱离形态时会下跌。 扩散形态貌似三角形,实则有区别。三角形边界明晰且顶部和底部都相当准确地落在边界上。在扩散形态中,反弹和下跌一般不停在明确标记的边界线上。 三角形的形成伴随着缩减的成交量,而扩散形态的交易量一般保持很高,且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没有规则。 传统的扩散顶部有三个渐高的高峰,且峰之间有两个底部,第二个底部比第一个底部要低。假设该扩散顶部已经完成,且一旦从第三个峰的回撤将价格带至低于第二个底部,它就起着重要反转暗示的作用。

  30. 图6-12扩散形态实例

  31. 钻石形态从图形上可描述为扩散形态+对称三角形,它是主要顶部和位于大规模中等调整之前的高成交量顶部。钻石形态从图形上可描述为扩散形态+对称三角形,它是主要顶部和位于大规模中等调整之前的高成交量顶部。 5、钻石形态:

  32. 上升楔形2 上升楔形1 楔形是一种价格在两条同时上倾或同时下倾的收敛界线内变动 的形态。其中上边与下边都向右上倾,下边上倾角度比上边陡的楔形称为上升楔形,而两边都向右下倾,但上边比下边陡的形态称为下降楔形。 6、楔形: 上升楔形是买方力量渐呈转弱的技术分析图形,而下降楔形表示股价已经逐步盘低,近期可望步入横向整理的图形。 上升(下降)楔形中,70%是看跌(涨)的。 楔形向上突破上边后,不论成交量如何变化,行情大部分只能呈现小幅上涨的横向整理形态。 楔形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逐渐缩小,且常在其形态要向上或向下的最后时刻以较大的成交量作为结束。 下降楔形1 下降楔形2

  33. B 1/3 2/3 A 楔形的预测能力及买卖时机: (1)上升(下降)楔形向下(向上)突破后至少要回调(反弹)到楔形起点(A点)的位置。 (2)上升(下降)楔形向下(向上)突破后,经过调整再向上(下)运行时,两条边线的交点(B点)所处的价位将成为重要的阻力(支撑)位置。 (3)下跌楔形须在形态达到所突破的边线距离三分之二之前突破,如果继续延伸,形态可能会改变,使突破后不一定会出现整理或反弹的局面。如果上升楔形在接近尖端位置突破,形态也可能改变,从而不一定随后出现小幅上涨或下跌的局面。

  34. 6-13作为反转形态的上升楔形

  35. 6-14作为反转形态的下降楔形

  36. 标准V字形 标准V字形 3 1 2 2 3 1 V字形是股价直上直下,走势非常直接而不拖泥带水的技术反转形态。造成V字形的原因,通常是行情受到突发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影响,或是有较大的资金,突然积极大量买入,或资金突然撤离市场大量卖出所致。 7、V字形 V字形可以分为标准V字形和扩张V字形。标准V字形之后,股价几乎是直上直下,非常难以把握。 扩张V字形的走势虽然也是直上直下,但过程中会有一小段时间的整理期,让投资人有时间去思考预测。 由于V形反转大部分是出现在突发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发布时,因此一般底部和顶部的成交量不会有异常的增减。若有消息灵通者在消息发布前大量买进或卖出,导致成交量忽然大量增加,则难以在技术上予以预测,但此类反转之后一般都不会有太大涨跌幅度,因为这些内幕交易者短线获利颇高,而提早了结头寸。 扩张V字形 扩张V字形

  37. V形反转的预测能力与买卖时机 (1)假如行情经过一段期间的持续下跌(上涨),在最低点(最高点)当天,成交量突然大幅度增加,而出现V形反转的大涨(大跌)走势时,如果这种成交量的大幅增加的情形,并非受到利多消息影响所致的话,代表有较大的资金积极大量买进(大的主力在积极大量卖出),后市上涨(下跌)的幅度大部分会较高,应趁低价跟进(高价卖出)。 (2)V形反转上涨的高点或下跌的低点,大部分是在距离反转点较远的形态颈线、趋势线、波段高点及低点的水平支撑阻力点、或是年线、半年线等附近。 (3)扩张V形反转,由底点上涨(顶点下跌)时,经常出现三小波段的上涨(下跌),因此我们可以在第三小波段上涨(下跌)的中期以后,股价停止上涨(下跌)时才做卖出(买入)

  38. 图6-15V形反转的实例

  39. 下降旗形 上升旗形 第五节巩固形态:旗形、头肩形、贝形 1、旗形: 行情经过一段时间涨升或下跌后,进入盘旋整理阶段,此时由于多空双方呈现拉锯战,致使股价仅能以较小幅度且形态紧密的价格产生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变动,这种看起来像是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子的图形,即“旗形”。旗形分为上升旗形及下降旗形:上升旗形的整理过程中,空头略占上风,股价逐渐盘低,但跌幅却都不大,最后多头力挽狂澜,使股价向上突破压力,产生另一段上升行情;下降旗形的整理过程中,多头略占上风,股价逐渐盘高,但涨幅却都不大,最后空头全力一击,使股价向下跌破之称,而产生另一段下跌行情。

  40. 旗形的特征 (1)旗形仅出现在上涨或下跌的过程,极少在行情的顶部或底部出现。 (2)旗形经常出现在股价急速上升或急速下跌的走势之后,其形态走势与其未来的价格走势,往往呈现着相反方向的倾斜变动,即未来股价走势将会上涨时,图形为向下倾斜的上升旗形,而未来股价走势将会下跌时,旗形为向上倾斜的下降旗形。 (3)构成旗形的阶段,其成交量大多会逐渐减少,但在其向上突破压力或向下跌破支撑时,成交量却大多突然增加。这与其他形态向下突破时,成交量不需要增加的情形不同。 (4)市场必须在四周以内完成旗形,所以一个真正的旗形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周线和月线图上,长期图表上的类似旗形的形态不具有同样的预测作用。

  41. (1)股价配合增加的成交量向上突破旗形上边界时,我们可以从之前的行情最初突破点的价位(A点)量,算至旗形高点(B点)垂直的距离,再从旗形的突破点(C点)向上量同样长度的价位,作为预测未来股价的最小涨幅,并在该价位附近卖出。(同理可推导下降旗形中的最小跌幅和买点)(1)股价配合增加的成交量向上突破旗形上边界时,我们可以从之前的行情最初突破点的价位(A点)量,算至旗形高点(B点)垂直的距离,再从旗形的突破点(C点)向上量同样长度的价位,作为预测未来股价的最小涨幅,并在该价位附近卖出。(同理可推导下降旗形中的最小跌幅和买点) 旗形的预测能力和买卖时机 B C A (2)当股价配合成交量突破旗形上边(C点)时,为第一个买入点,另外在股价配合成交量向上突破上升旗形后,大多会在这个旗形的高价位置附近作短暂停留(圆圈部分),以消化浮动筹码,此为第二个买入点。(同理可推导下降旗形的第一、第二卖出点,其中第二卖出点亦称多头的“逃命点”。) (3)在股票市场的实例中,向上突破旗形后的实际高点,大多超过预测能力的最小涨幅;但向下跌破旗形后的实际低点,有时候却只跌到预测能力的最小跌幅附近而已。因此以半对数坐标来计算旗形的预测涨跌幅,通常比普通坐标要准确。

  42. 图6-17旗形实例

  43. 头肩形持续形态的成交量与反转头肩形不同,在其形成过程中成交量是减少的,且形态通常很“扁平”,形态后的预测值也不如反转头肩形可靠。头肩形持续形态的成交量与反转头肩形不同,在其形成过程中成交量是减少的,且形态通常很“扁平”,形态后的预测值也不如反转头肩形可靠。 2、头肩形巩固形态

  44. 3、贝形 一些盘子较大且交易活跃的公司股票,在从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底部走出来之后,常常以一系列“圆形”(圆盘)的方式形成一轮长期的主要上涨趋势。 在这一系列形态中,每个圆盘都与前面所介绍的圆形底在价格和成交量方面相似,且均略微上翘。 通常每一轮圆盘之后的上涨幅度为10%-15%,而每个圆盘的左边缘至圆盘底部的回调幅度为20%-25%。 圆盘的长度常为5-7周,很少低于3周。 成交量在每个圆盘的后期阶段、当股价高过前一圆盘的的最高点时达到峰值,然后在价格向下、逐渐变平、形成下一个圆盘的底部过程中又萎缩至很小的水平。 在一系列的贝形运动之后,股价的形态开始变得不太规则,继续运行则会从贝形系列中彻底摆脱出来。

  45. 图6-18贝形实例

  46. 指标分析 • Bias乖离率 • MACD平滑异同平均线 • RSI相对强弱指标 • KDJ随机指标 • ROC变动速率指标 • DMI趋向变动指标 • SAR抛物线转向指标

  47. 动能指标(Momentum)简介 动能指标是衡量趋势是处于加速或减速状态的指标,就图形看,动能指标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摆动,所以也称作摆动指标(oscillators)。 任何自由交易的市场中,价格都取决于交易者对于基本面的看法,而不是取决于基本面本身。这意味着市场基本上是受到心理因素的驱动。经验显示,情绪是摆动于两个极端——恐惧与贪婪、希望与失望之间。这个事实导致动能指标摆动于超买(over bought)超卖(over sold)的两个极端之间。就某个角度来说,动能反映的是群众的心理,衡量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强度。 动能指标的性质与振幅取决于:指标的计算方式、证券本身的价格波动幅度、所采用的时间长短。

  48. 第一节 Bias乖离率 1、指标含义: 乖离率,简称Y值,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形成继续原有势的可信度。 乖离率的测市原理是建立在:如果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太远,不管股份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都有可能趋向平均线的这一条原理上。而乖离率则表示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的百分比值 2、指标公式: BIAS : (C-MA(C,N))/MA(C,N)×100%; Y值=(当日收市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市价)/N日内移动平均收市价×100% N的取值一般分定为6日,12日,24日和72日,亦可按10日,30日,75日设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