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六章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六章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文明时代与文明起源 第二节 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 第三节 三次革命与文明起源 第四节 关于原史时代的划分. 城子崖遗址发掘现场. 第一节 文明时代与文明起源. 目 次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二、文明要素与文明起源 三、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濮阳西水坡M 45 (仰韶).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所谓文明,就是指文化的发达程度。 “ 文明 ” 一词成立的基础在于比较,文明的种种含义就是相对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th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六章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文明时代与文明起源 第二节 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 第三节 三次革命与文明起源 第四节 关于原史时代的划分 城子崖遗址发掘现场

  2. 第一节 文明时代与文明起源 目 次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二、文明要素与文明起源 三、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濮阳西水坡M45(仰韶)

  3.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所谓文明,就是指文化的发达程度。“文明” 一词成立的基础在于比较,文明的种种含义就是相对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文明时代则是相对于野蛮时代而言的,文明起源通常也是指人类社会如何由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4. 二、文明要素与文明起源   文明是社会文化程度的综合表现,包含多种因素。文明起源首先应是指这些因素的发生过程,亦即各种文明要素的起源及有机集合过程。   人们或以城市、文字、青铜器和礼仪性建筑,或以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等,划分出两类不同的文明构成要素。这两类文明要素可分别以物化形态和社会形态来概括,两者在逻辑关系方面的联系与区别则不容忽视。

  5. 三、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文明的形成不等于文明要素的起源。文明时代的基础是超越血缘关系的阶级,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高度概括。因此,文明的形成标准应当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   表面上,文明的形成标准似乎等同于社会形态要素,其实不然。前者是结果,而后者是过程。过程与结果之间虽有联系,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或者说过程并不等于结果,结果也不等于过程。

  6. 第二节 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 目  次 一、从信古、疑古到考古 二、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探索 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讨论 四、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7. 一、从信古、疑古到考古   历史上,史学家对古史传说基本采取了相信的态度,孔子即“信而好古”。 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逐渐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尤其五四运动以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等人掀起了疑古辨伪思潮,人称“疑古派”。 在信古与疑古的辩论中,不约而同地就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考古学的未来发展。

  8. 二、关于城市起源问题的探索   古代的城市基本都拥有城垣设施。因而,史前城址的发现与确认,便引起了城市起源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涉及城市的判断标准,以及城市的起源于形成时间。 目前,早期城市形成于龙山时代的观点比较普遍。其他观点则在形成时间上或早或晚。 关于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其政治、军事和文化意义勿需置疑。进而,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早期城市的商品经济因素并不突出,但却是社会财富的聚敛与消费中心。

  9. 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讨论   城市起源与国家起源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国家是在氏族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有关国家形成时间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   传统上,一般是把夏代作为早期国家的形成阶段。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早期国家形成于龙山时代,少数学者甚至提早到仰韶文化时期。

  10. 四、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除文明要素与形成标准外,文明起源还涉及时间、地域和起源模式等具体问题。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时间基本等同于国家,起源地区则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 在起源模式方面,独立发生说逐渐取代了外来说,并先后形成了中原中心辐射论和多中心起源论等观点。其中,多中心起源论的观点较为可观,目前也比较流行。

  11. 第三节 三次革命与文明起源 目 次 一、居住革命及其意义 二、农业革命及其意义 三、城市革命及其意义

  12. 一、居住革命及其意义   居住革命就是指基于居住方式转变而导致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居住方式转变一则涉及天然穴居到人工建筑的根本性转变,二则涉及居住地的根本性转移,从而实现了阶地平原地带的长期定居。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因建筑需要而导致了石器与木加工技术的全面创新,用于砍伐加工木材的石斧、石锛、石凿等磨制石器粉墨登场,人工聚落迅速发展。其次,长期定居有利于观察实践,有利于经验积累和创造发明。再次,在特定地区,居住革命奠定了第二次革命的基础,进一步引发并促进了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3. 二、农业革命及其意义   农业革命就是指由于农业的发生而导致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 首先,农业生产的时间与能量付出,在定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化了领域观念。 其次,随着季节性或完全性剩余产品以及劳动分工的普遍出现,生产、分配与管理的社会权力需求增大。 再次,农业经济大大增加了战争的诱因,防御性聚落随之普遍出现。

  14. 三、城市革命及其意义   城市革命就是指城乡分化及其进一步引发的重大社会变革。城市革命不是居住革命的简单延伸,核心内容则在于社会结构变革。 大量非农业人口的聚居,不仅彻底打破了血缘组织结构,而且必须控制相当的乡村聚落以获得必要的食物供应。 社会管理机构随之趋于专门化和复杂化,以城市为核心的早期国家逐渐形成。

  15. 第四节 关于原史时代的划分 目 次 一、原史时代的涵义 二、中国原史时代及其特征 三、中国原史时代分期 舞阳贾湖遗址龟甲刻符

  16. 一、原史时代的涵义 “原史” 就是以文字及文字制度为基础,在史前与历史时代之间所划分出的过渡阶段。   欧洲学者赋予原史一词较为复杂的涵义。既可指本民族的传说历史,也可指为周围进步民族文献记载所涉猎的后进民族历史。   原者,初也;史者,文字历史也。把原史时代限定在史前时代向成熟的历史时代之过渡阶段,似乎比较合适。所谓传说,多应是特殊记录方式下的历史传承结果,而直接的记录结果却很容易被历史所淹没或者尘封。

  17. 二、中国原史时代及其特征   中国原史时代大致从五帝时代(约当龙山时代)到西周灭亡。社会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分化、军队的出现、王权的形成、父系家庭、世袭制等。历史传承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和宣扬民族历史、神化英雄人物、文字与文字制度初步形成等。 丁公城址出土陶文(拓片与摹本)

  18. 三、中国原史时代分期   中国原史时代的社会发展特点及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其间也存在着一些阶段性的特征差异,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约当龙山时代,中期约当夏及商代前期(盘庚迁殷之前),晚期约当商代后期至西周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基本都是在原史时代消亡的,说明原史文明可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缺陷。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与百家争鸣,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中国原史文明的结构性缺陷,因而没有成为“失落的文明”。

  19. 授课结束 欢迎批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