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56 Vues
貧 賤 夫 妻. 鍾 理 和. 鍾理和的生平. 大正 4 年( 1915 ) 出生於屏東高樹 父親鍾蕃薯是傑出的企業家 母親 劉水妹 是 偏房 長治公學校高等科 私塾漢文課業. 鹽埔公學校畢業後, 因體檢不合格 ,未能繼續升學 。 乃就私塾學習漢文,引發對文學之興趣,有意從小說寫作為自己的人生找出路。. 文藝青年. 由左至右依序為:邱連球、鍾佐賓、 鍾理和、鍾里義。. 鍾理和的生平. 十八歲 前往美濃 協助父親經營 笠山農場 個性浪漫而熱愛文藝. 不受祝福的 同姓之愛. 與女工 鍾台妹 相戀 富家少爺 VS 貧困的女工
E N D
貧賤夫妻 鍾 理 和
鍾理和的生平 • 大正4年( 1915 ) 出生於屏東高樹 • 父親鍾蕃薯是傑出的企業家 母親劉水妹是偏房 • 長治公學校高等科 私塾漢文課業
鹽埔公學校畢業後, 因體檢不合格 ,未能繼續升學。乃就私塾學習漢文,引發對文學之興趣,有意從小說寫作為自己的人生找出路。 文藝青年 由左至右依序為:邱連球、鍾佐賓、 鍾理和、鍾里義。
鍾理和的生平 • 十八歲 前往美濃 協助父親經營笠山農場 • 個性浪漫而熱愛文藝
不受祝福的同姓之愛 • 與女工鍾台妹相戀 • 富家少爺 VS 貧困的女工 • 同姓之愛,觸犯禁忌 • 父母和社會強烈反對 • 鍾理和決定向背後代表 的封建意識,展開反抗與挑戰
力爭自主婚姻 • 二十四歲(1938),獨自渡海到滿州國 • 二十六歲(1940),返台偕鍾台妹遠走中國東北奉天(瀋陽) →北平
努力當個中國作家 • 不說日語,以中文寫作 --194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夾竹桃》 • 對中國愛之深責之切 • 深深感到身為台灣人的悲哀 因為不被中國社會接受 —白蕃薯的悲哀
戰後回到故鄉 • 三十一歲(1946)鍾理和回到高雄 • 父親已去世,家庭無復昔日繁榮 • 出任屏東縣內埔初中教師 開始寫作、教書的生涯
疾病纏身 • 獲得父親留給他的遺產 笠山農場最前端-整個笠山及屋舍伙房 • 三十二歲(1947)肺疾發作 • 當時結核病幾乎就是絕症
病情惡化 • 病情惡化後,辭去教職,進入松山療養院長期醫治療養,其間一度因結核菌入腸胃,差點被 病魔擊倒,適抗生素發明傳入國內,始能死裡逃生。 • 直到一九五○年十月底,在動過兩次大型胸腔整型手術之後,病情始穩定,退院回家。 • 出院後的將近十年間,鍾理和已經無法出外從事需要耗費體力的工作 ,絕大部分的時間只能在家養病。
住院開刀 • 三十三歲(1947)辭職 全家搬回美濃 • 住進台北松山肺結核療養院接受治療 • 1950起接受兩次胸廓整型手術 切掉六根肋骨 • 耗盡家產
在笠山過著半養病半寫作的生活 家裡的經濟全落到妻子身上 台妹成為他筆下描寫最多的女主角 --平妹 養病寫作(1950~1960)
祖母劉水妹生日合照鍾理和(後右)、鍾鐵民(後右二)。。:祖母劉水妹生日合照鍾理和(後右)、鍾鐵民(後右二)。。:
波瀾四起的人生 • 這期間,上天對他的意志試驗從未中斷 ,不僅貧病交迫,而且災難連連。 • 先是他小時候最要好的知交,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和鳴,在他從手術病床醒來的同一天清晨,因「基隆中學案」被槍斃。
接著回到家時,發現父親留給他的田產已經因治病變賣殆賣。接著回到家時,發現父親留給他的田產已經因治病變賣殆賣。 • 長子鐵民也得了脊椎肺結核,因無法同時籌措兩個人的醫藥費,錯過適切的醫療而終身駝背 • 一九五四年,原本健壯活潑的九歲次子,突然生病夭折。 • 一連串的打擊,對他的創作有著重大的影響。
倒在血泊上的筆耕者 • 1956 〈笠山農場〉獲中華文藝獎金 長篇小說第二獎 • 1959 完成〈原鄉人〉 〈貧賤夫妻〉發表於聯合副刊 • 1960 修訂〈雨〉時,肺疾復發 血染稿紙,終不治病逝。
鍾理和作品特色 • 土地之愛的戀歌 鄉土文學 • 貼近作者真實的人生經歷 自傳體的小說與散文
鍾理和作品的評價 • 生前: 作品並未受到重視 ---身處反共文學盛行時代 • 身後: 70年代後期其作品漸受重視 1780小說改編成電影『原鄉人』 --本土意識抬頭、鄉土文學漸盛行 --有人尊其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
由生前好友鍾肇政將其生平改寫為小說、劇本 1980年拍攝為電影 轟動一時 電影--原鄉人
1979年由文學界 林海音、鍾肇政、葉石濤、鄭清文、李喬等人發起籌建 座落於鍾理和晚年生活、寫作的故居美濃尖山山麓 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紀念館 鍾鐵民
貧賤夫妻 一 • 引端 - -以出院後返鄉,未見平妹來迎接, 做為小說的引端 • 藉著回憶,來交代前情 - -住院 - -感情
小說場景 • 下了糖廠的五分車,眼睛往四下裡搜尋,卻看不見平妹的影子。我稍感到意外。也許她沒有接到我的信,我這樣想:否則她是不能不來的,她是我的妻,我知道她最清楚。——〈貧賤夫妻〉‧鍾理和
小說場景 • 一出村莊,一條康莊大道一直向東伸去,一過學校,落過小坡,有一條小路岔向東北。那是我回家的捷徑。我走落小坡,發現在那小路旁——那裡有一堆樹蔭,就在那樹蔭下有一個女人帶一個孩子向這邊頻頻抬頭張望。
一、重逢—外柔內剛的平妹 • 「那你為什麼不到車站接我呢?」 • 「我不去,」她囁嚅地說,又把頭低下:「車站裡人很多。」 • 「妳怕人呀?」 • 我又想起有一次我要到外面去旅行,期間二週,平妹送我上車站時竟哭了起來,好像我要出遠洋,我們之間有好多年的分離。弄得我的心情十分陰沈。 • 「妳不要別人看見妳哭,是不是?」 • 平妹無言,把頭俯得更低了。
手:呈現過去那三年的生活狀況 • 「妳在家裡過得好不好?」 • 平妹悽然一笑。「過得很好!」 • 我茫然看著,一份愧歉之情油然而生。 • 我拿起她的手反覆撫摸。這手很瘦,創傷密佈,新舊皆有;手掌有滿滿厚厚的繭兒。我越看越難過。 • 「妳好像過得很辛苦。」我說。 • 平妹抽回自己的手。「不算什麼,」她說,停停,又說:「只要你病好,我吃點苦,沒關係。」
貧賤夫妻 二 • 衝突 • 先敘平妹為了家計 日夜操勞、忙裡忙外 • 作者決定幫忙做家事 夫妻角色互換,困境中相互扶持
二、小衝突--夫妻角色對換 困境中相扶持 • 自後邊看著她這份忙碌,心中著實不忍,於是自問:為什麼我不可以自己做飯? • 由是以後,慢慢的我也學會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各種職務:做飯、洗碗筷、灑掃、餵豬、縫紉和照料孩子;除開洗衣服一項始終沒有學好。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完成了彼此地位和責任的調換;她主外,我主內,就像她原來是位好丈夫,我又是位好妻子。
心靈交流—衝突→調適 • 假使平妹在做自己田裡的活兒,那麼上下午我便要沏壺熱茶送到田裡去。 • 我看著她喝熱茶時那種愉快和幸福的表情,自己也不禁高興起來。雖然我不能不讓她男人似的做活,但仍然希望她有好看的笑顏給我看:只要她快樂,我也就快樂。
鍾理和 昔日的富家公子 + 傳統客家大男人 → 今日的家庭煮夫
三、大衝突:平妹冒險掮木頭 • 有天傍晚,我們在庭中閒坐。庭上邊的路上這時走過幾十個掮木頭的人,裡面居然還有少數女人。他們就是報上時常提到的盜伐山林的人。他們清早潛入中央山脈的奧地去砍取林管局的柚木,於午後日落時分掮出來賣與販子。 • 「平妹,」我用嚴明的口氣說,但我聽得出我在哀求:「我們不用那樣做,我們吃稀點就對付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