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7

宝鸡文理学院社科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宝鸡文理学院社科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框架. 第一章 、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物质和实践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 第四章、认识和真理 第五章、生产劳动和社会本质 第六章、社会结构和文明进步 第七章、社会规律和历史主体 第八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一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第四节 大学生要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trynt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宝鸡文理学院社科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宝鸡文理学院社科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框架 • 第一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第二章、物质和实践 •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 • 第四章、认识和真理 • 第五章、生产劳动和社会本质 • 第六章、社会结构和文明进步 • 第七章、社会规律和历史主体 • 第八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3. 第一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第一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第四节 大学生要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5.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属性 四、哲学的基本功能

  6.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一词最初是来自古希腊。古希腊文由“爱”和“智”两个字组成,是爱智慧的意思。 在汉语中“哲”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

  7.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化 世界观 哲学 系统化

  8. 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9. 世界观 人生观 自然观 社会观 ……

  10. 人生观 文天祥 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

  1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 学

  1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改造世界的最高层次的方法论。 一定的世界观是一定的方法论的基础和前提,一定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向实践转化的中介。

  14. 世界观 方法论 实践 哲学 世界是什么 怎么样可知否 研究改造 世界总办法 具体人物、 手段、结果

  15.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哲 学 具体科学 整个世界 部分世界 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16.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7.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两个方面: (1)二者何为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本原,其它由它派生出来。 物质第一性:唯物主义 意识第一性:唯心主义

  18.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19.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0. 可以认识: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 不可以认识:不可知论(少数,如休谟,康德) ? 思维 存在 可知否

  21. 2.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问题。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各派哲学论争的焦点问题。

  22. 3.哲学的基本形态 作为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己的发展中,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形态。

  23. 唯物主义派别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 近代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24.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25. 唯物主义 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特点:自发、直观、猜测性

  26. 唯物主义 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 土 水 冷 湿 干 热 气 火

  27. 唯物主义 金 土 水 五行说 (商周时期) 木 火

  28. 唯物主义 第二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29. 唯物主义 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

  30.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31.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物是感觉的复合 陆九渊 贝克莱

  32.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慧能 风动! 旗动!

  33. 绝对 观念 唯心主义 神 理 黑格尔 朱熹 客观唯心主义

  34. 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朴素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35. 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公孙龙

  36. 三、哲学的基本属性 1.哲学的社会属性 (1)时代性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37. (2)民族性

  38. (3)阶级性

  39. 2.哲学的文化属性 首先,哲学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内容。 其次,哲学是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 再次,哲学是文化发展的理论导引。

  40. 四、哲学的基本功能 第一,哲学为认识世界提供方法论。 第二,哲学为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 第三,哲学为提高主体的自身素质提 供方法论。

  4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4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入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历史上没有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43.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统治得到加强 产业革命 1825年英国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激化

  4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政治条件: • 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 19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武装起义

  4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条件: • 自然科学条件: • 细胞学说 •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 生物进化论

  46. 细胞学说 细胞 施莱登 施旺

  47.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赫尔姆霍兹 焦尔

  48. 生物进化论

  49. 社会科学条件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0. 社会科学条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