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32 Vues
第八章 配置 IP 路由. 本章重点: 1、熟悉 IP 地址的构成 2、知道路由器中可配的 IP 地址 3、掌握路由器配置 IP 地址的命令 4、掌握 IP 路由配置. 8.1 路由协议与 IP 路由配置. 路由器必须知道网络上的路由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必须经常性地相互交换网络上的路由信息。 路由器相互交换动态路由信息的协议称为路由协议。 常用的路由协议包括 IGRP、OSPF、RIP、BGP、EGP 等。 路由器可处理的 网络协议 成为 被路由协议 ,例如 TCP/IP 称为 IP 路由协议。. 8.1.1 路由协议及其作用. 1、路由协议
E N D
第八章 配置IP路由 • 本章重点: • 1、熟悉IP地址的构成 • 2、知道路由器中可配的IP地址 • 3、掌握路由器配置IP地址的命令 • 4、掌握IP路由配置
8.1 路由协议与IP路由配置 • 路由器必须知道网络上的路由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必须经常性地相互交换网络上的路由信息。 • 路由器相互交换动态路由信息的协议称为路由协议。 • 常用的路由协议包括IGRP、OSPF、RIP、BGP、EGP等。 • 路由器可处理的网络协议成为被路由协议,例如TCP/IP称为IP路由协议。
8.1.1 路由协议及其作用 • 1、路由协议 • 路由协议是指通过使用不同的路由算法来选择最优路由的协议,全称路由选择协议。它控制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自动生成,使路由器相互交换网络上的路由信息。 • 路由协议的操作分为两部分:第一宣告它所知道的网络号(路由更新情况)从一个路由器上发送出去;第二是以保持路由器的路由表有效处理通信量的方式,来接受和成立这些路由更新。
2、IP路由协议 • IP路由协议分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 • 由于Internet的规模非常大,如果让所有的路由器知道所有的网络应怎样到达,则这种路由表将非常大,处理起来也太花时间。即使采用动态路由,路由器间的相互学习也要花费大量时间。 • 解决 • 为了便于进行路由选择,Internet将整个Internet划分为许多较小的单位,也就是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
概念: 所谓自治系统(AS),就是处在一个统一管理的域下的一组网络的集合。 • 自治系统特点: • 1)一个AS就是一个互连网络,有权自主地决定本系统内应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 • 2)一个AS内的所有网络属于一个行政单位来管辖。(如,一个公司,一所大学)AS内部使用。 • 用在AS内部的路由协议成为内部路由协议,而用在AS边界路由器上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路由协议。
(1)、内部路由协议 • 内部路由协议又称内部网关协议(IGP)它包括RIP、OSPF、IGRP。 • (2)、外部路由协议 • 外部路由协议又称外部网关协议(EGP),现在使用最多的是EGP。 • (3)内部路由协议的分类 • 按照其算法不同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混合型路由协议 。 • l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 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RIP v1、RIP v2、IFRP等。 • l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OSPF。 • l混合型路由协议 • 具备以上两种路由协议特点,该协议代表是Cisco公司开发的EIGRP协议。 • 按能否学习到子网可分为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协议。
3、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 名词含义: • 距离代表路径的长度。 • 矢量代表路径的方向。 • 路由表信息: • 只记录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不是全部网络拓扑,因此路由不是由网络拓扑中计算而来,而是通过邻居告知。举例如下:
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内部网关协议(IGRP)是采用距离矢量算法的路由协议。 • RIP只计算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每经过一个路由器称为一跳)。 IGRP计算网络距离需要考虑以下5个因素:带宽、延迟、负载、可靠性及最大传输单元(MTU)。
RouterA路由表 RouterB路由表 RouterC路由表 目的网络 端口 度量值 目的网络 端口 度量值 目的网络 端口 度量值 10.1.0.0 E0 0 10.2.0.0 S0 0 10.3.0.0 S0 0 10.2.0.0 S0 0 10.3.0.0 S1 0 10.4.0.0 E0 0 10.3.0.0 S0 1 10.1.0.0 S0 1 10.2.0.0 S0 1 10.4.0.0 S0 2 10.4.0.0 S1 1 10.1.0.0 S0 2
4、链路状态选择算法(OSPF) • 将网络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作用在这些区域中,这些区域也称为自治系统AS。当源地址与目标地址在同一区域时,使用域内路由选择;在不同区域时,使用域间路由选择。 • 5、选择路由协议应注意的事项(P59)
8.1.2寻址技术 • 1、特殊的IP地址 • 1)保留地址 • 2)网络地址(“0”地址) • A 主机号全为0的IP地址表示某网络号的网络本身,如:192.168.5.55 • 网络号为192.168.5.0 • 网络号为全0的表示本网络,如上例中若在本网通信但不知本网地址时可写成: • 0.0.0.55 • 例:IP地址为198.36.7.44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问它是属于哪个子网的第几号机.
计算方法: • 将44、 192分别换算成二进制数得到: • 00101100 • 11000000 两数求与运算 • 00000000 将此结果换算成二进制数是0 • 由此可知198.36.7.44属于198.36.7.0这个子网的,是这个子网的第44台机。即:0.0.0.44 • 如果是198.36.7.72可得出是属于198.36.7..64子网的,是这个子网的第8台机。即:0.0.0.8
3)广播地址 • 两种广播地址: • A 主机号为全1的: • 196.6.5.255 称为广播地址 • B 32位全位1 的称本网广播或本地广播地址。上例的本网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 思考题:考虑分了子网的广播地址如何表示 • 4)环回地址 127.0.0.0 • 5)全0地址 代表一个未知的网络。路由器中用于默认路由配置。
2.超网编址与变长子网掩码 • 与子网概念相反,将某些较小的网络组成一个大网。 • 例如:199.99.168.0~199.99.175.0 • 方法:找出这组网络号中变化的字段为第三个字节。先将168及175化成二进制: • 168:1 0 1 0 1 0 0 0 • 175:1 0 1 0 1 1 1 1 • 可看出前五个码元是不变的,可将其作为网络号,八个子网构成的大网的网络号为: 199.99.168.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
2.无类域间路由 • 不分ABC,超网的全部地址构成一个域,不同超网间的路由称域间路由,合起来称无类域间路由。 3.超网编址的表示 192.1.0.0 255.255.0.0或192.1.0.0/16 4.可变长子网掩码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的协议为RIP2或OSPF,使用可变长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C类网分配给62个用户使用。
8.2 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 • 9.2.1 IP地址配置规则 • 9.2.2 三种IP地址配置 • 首先进入某端口的端口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 int e0/0 1、为端口配置一个IP地址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 2、给一个端口指定多个IP地址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ip-address mask Secondary 该命令可以重复使用,如果在同一端口的不同VLAN间通信,必须启用IP重定向功能。 Router(config-if)# ip redirect Router(config-if)#subinterface e0.0 Router(config-subif)#
3.无编号IP地址 • 串行口通常用于广域网连接。如果希望在串口或虚拟专用网络成对连接路由器串口,则可使用匿名连接技术,无需给路由器串口配置IP地址。 Router(config)# int e0 •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8.88.4.0 255.255.255.0 • Router(config)# int s0 • Router(config-if)#ipunnumbered e0
实验六 路由器的一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IP地址配置 2、掌握CDP的基本配置 3、实现背对背连接 二、实验环境 路由器一台,PC一台,Boson Simulate软件。 三、实验内容
routerB 202.196.73.6/30 202.196.73.5/30 routerA S1 S0 S0 196.10.6.2/28 s1 212.196.6.1/28 s1 212.196.6.2/28 202.56.98.6/27 E0 routerC S0 E0 202.56.98.0/27 196.10.6.1/28 193.2.6.0/26 193.2.6.2/26 WAN1 WAN2 1、路由器IP地址配置 routerD
(1)配置图示中各IP地址 • (2)配置完毕用PING的命令测试
2、CDP Cisco发现协议的使用 1)使用Simulate软件设计类似下图的网 2).开启两Cisco设备相联端口的CDP 3).使用命令查看相邻端口信息
l实现CDP方法 1.在端口上开启CDP A)cdp enable 运行在相应端口的端口模式下,用于激活该端口的CDP B)cdp run 运行在全局模式下,用于激活所有端口的CDP。 C)cdp advertise-v2 运行在全局模式下,定义CDP发布版本 D)cdp holdtime 运行在全局模式下,定义cdp数据包在网络的保持时间,单位为sec,如:cdp holdtime 30 E)cdp timer 运行在全局模式下,定义cdp每秒中发送频率,如:cdp holdtime 1
查看相邻设备 • 在特权模式下执行 • A)show cdp interface • 显示cdp端口的状态及相应配置 • B)show cdp neighbors • 显示邻居端口 • C)show cdp neighbor detail • 显示邻居详细信息
3.背对背连接 l背对背连接原理 背对背连接是进行广域网接入的最基本实验,它实现了两路由器通过串行线路进行连接。如下图所示: 由于使用了串行通信,则必须要有通讯的同步时钟频率,因此: DCE端:提供通讯所需的同步时钟频率,可选择两路由器的任意一方充当。 DTE端:数字终端设备。
l实现方法 1.为所连接的Router端口分配IP地址 在端口模式下,采用命令ip address。 2.定义DCE端的同步时钟频率 在端口模式下,采用命令clock rate,如:clock rate 9600。 3.将连接端口激活 在端口模式下,采用命令no shutdown。 l测试 若能从一端ping到另一端,则配置成功。
四、实验要求 • 1、首先做出配置计划,详细写出个端口配置命令。 • 2、利用BOSON做路由器配置。 • 3、将本次实验的计划写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