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横贯东西大动脉 —— 陇海铁路 、 兰新铁路

横贯东西大动脉 —— 陇海铁路 、 兰新铁路. 06303008 06 港航二班 曾艳媚. 目录(一). 陇海铁路的修建历史 陇海铁路的介绍及其意义 陇海铁路设备状况、能力适应情况 陇海铁路运量构成 陇海铁路重要枢纽. 陇海线和兰新线:陇海线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这两条铁路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后与原苏联阿拉木图接轨,成为 “ 欧亚大路桥 ” ,对开发我国西部工区与加强对欧洲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它与京广线构成我国铁路的主要骨架。.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横贯东西大动脉 —— 陇海铁路 、 兰新铁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横贯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 、兰新铁路 06303008 06港航二班 曾艳媚

  2. 目录(一) • 陇海铁路的修建历史 • 陇海铁路的介绍及其意义 • 陇海铁路设备状况、能力适应情况 • 陇海铁路运量构成 • 陇海铁路重要枢纽

  3. 陇海线和兰新线:陇海线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兰新线从兰州到乌鲁木齐。这两条铁路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后与原苏联阿拉木图接轨,成为“欧亚大路桥”,对开发我国西部工区与加强对欧洲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它与京广线构成我国铁路的主要骨架。

  4. 陇海铁路最初修建的是开封至洛阳段,当时称作汴洛铁路。汴洛铁路 1905年 6月开工,1909年 12 月完工, 1909年 1 月 1 日正式通车,长 184公里 。 陇海铁路的历史 1912年9月,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修建1,800公里的陇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展筑,两段工程于1913年5月同时开工。

  5. 1915年5月,开封至徐州段通车,长277公里。同年9月洛阳至观音堂段30公里竣工。1915年5月,开封至徐州段通车,长277公里。同年9月洛阳至观音堂段30公里竣工。 • 1920年5月,北洋政府又与比利时和荷兰签定了借款合同,继续修建陇海铁路。东段徐州至海州的大浦198.3公里,于1920年开工,1923年竣工。西段观音堂以西的线路,到1927年11月,修至灵宝。 • 南京政府铁道部于1928年成立后,决定续建陇海铁路。灵潼(潼关)段长72公里,1930年11月开工,1931年12月竣工。潼西(西安)段长131公里,1932年8月开工,1934年12月竣工。西宝(宝鸡)段长173公里,1935年1月开工,1936年12月竣工。

  6. 新中国后 ——陇海铁路自连云港至兰州,全长1,750公里。1955年,西段郑州至宝鸡开始增建第二线,1977年12月,东段-郑州至徐州开始增建第二线。两段第二线工程均于1983年完成。 陇海铁路西段电气化改造: 陇海铁路西段的宝鸡至兰州段508公里于1984年4月通车,郑州至宝鸡段680公里于1986年12月通车。宝兰段电气化后,机车牵引定数、列车通过对数都有很大提高,并取消了天水限制口。郑宝段电气化后,通过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7. 陇海线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全长1759公里,是横亘我国中部,贯穿东西的铁路干线。始建于1904年,1936年由连运港铺轨至宝鸡,1945年修至天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前后45年,该线饱经沧桑,始终未能全线建成。直至1952年,才最终由天水铺轨至终点站兰州。因线路横越陇、秦、豫三省,经江苏省北部的海州辖境至海边,因此历史上称该线为“陇秦豫海线”,简称“陇海线”,也有人称“海兰线”。陇海线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全长1759公里,是横亘我国中部,贯穿东西的铁路干线。始建于1904年,1936年由连运港铺轨至宝鸡,1945年修至天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前后45年,该线饱经沧桑,始终未能全线建成。直至1952年,才最终由天水铺轨至终点站兰州。因线路横越陇、秦、豫三省,经江苏省北部的海州辖境至海边,因此历史上称该线为“陇秦豫海线”,简称“陇海线”,也有人称“海兰线”。 陇海铁路

  8. 陇海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之一。 它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东起 连云港,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开封、郑州, 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与兰新,包兰、兰青 铁路衔接;并与津浦、京广、焦枝、南同蒲、咸铜、 宝成等铁路相交,全长1759公里。 这条铁路工程艰巨,如宝鸡至兰州段,穿越秦岭 六盘山,沿渭河峡谷北岸延展,依山傍水,地质、 地形都比较复杂,修建的桥梁、隧道较多。它的通 车,对开发中国西部地区有重大意义。

  9. 陇海铁路意义 陇海铁路是中东部地区和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交流的命脉,对于加快西部开发,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陇海铁路为轴心的陇兰经济带的发展,对加 速沿桥省区的国土开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扩大 中国与中西亚及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 的作用。 陇海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八纵八横”骨干线路之 一,其运输能力的发展对相关铁路的运输起着重要的 调控作用。

  10. 陇海铁路的设备状况 郑州局位于陇海铁路中段,东起张阁庄,西至社棠, 长1038公里,占陇海铁路全长的近60%,是该线客货运输最繁 忙,运输能力利用充分的区段,其线路状况: • 虞城县—郑州为双线自动闭塞,限坡4‰,到发线有效长 1050m,内燃机车牵引。 • 郑州—天水为双线自动闭塞,电气化,限坡12.5‰,到发 线有效长为850m(双机地段880m)。 • 虞城—郑州间均为平原地带,线路平直,运营条件较好。郑州以西多为山区或丘岭地带,地形复杂,弯道多,曲线半径小,运营条件较差。

  11. 陇海铁路的设备状况 站场分布 编组站两个:    郑州北、新丰镇    区段站四个:    商丘西、洛阳东、三门峡西、宝鸡东    主要集装箱办理站六个:郑州东、洛阳东、三门峡、西安东、西安西、宝鸡东。 机务段分布  机务段7个:郑州、郑州北、洛阳、三门峡西、新丰镇、西安、宝鸡

  12. 陇海铁路的能力适应情况 • 线路运输能力适应情况 • 集装箱办理和运输状况

  13. 线路运输能力适应情况 郑州局管内的陇海铁路的运输能力已全面紧张, 从虞城县—天水的大部分行车区段能力利用率已达到 或超过100%。近几年来,为了缓解陇海铁路的运能 紧张状况,铁道部从加大改造力度和运输组织调控方 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利用西安—日照铁路分 流,宝鸡—兰州增建二线,新建宁西铁路,郑州— 徐州进行电化改造等。这些措施已明显见效,2002年 西安—日照铁路的分流量已超过1000万吨,宝鸡—兰 州二线已建成交用,宁西铁路(西安—合肥段)已建 成,即将投入运营。还将建设陇海客运专线(徐—宝 段),届时陇海货运能力亦将大大提高 。

  14. 集装箱办理和运输状况 由于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和中国入世后铁路外贸运量的加大,集装箱 运输迅速增长,2002年郑州—洛阳间集装箱运量已达440万吨。上世纪90 年代前后,建成的几个集装箱办理站能力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为了提高集装箱的运行速度,压缩送达时间,于1997年铁道部开通 了连云港—阿拉山口的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定车次的五定班列,继 而2000年又开通了西安—洛阳—郑州—连云港集装箱班列。中西部地区的 进出口货物在当地海关就可办理直通式转关运输,使集装箱的运送时间压 缩2/3,一千公里之内2日可达。同时,为了便利上桥集装箱货物,郑州局 还开通了郑州—青岛、西安—青岛、天津、上海的集装箱五定班列。随着 国际贸易业务的扩展,还可开行不同方向和不同形式的班列,以满足大陆 桥物流发展的需要,为进出口集装箱的通关创造便利条件。郑州东、西安 西内陆口岸站已经海关总署正式验收对外开放。同时还扩大了海关监管 区,为进出口集装箱提供了宽阔的场地。 目录

  15. 陇海铁路运量构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 发展,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 略的实施,陇海铁路客货运量增长迅速,尤以商丘— 西安段运量最大,其中郑州—洛阳东图定客车51对, 货车63对,2002年上行客流密度最大达1472万人,货 流密度6552万吨,创历史纪录。 陇海铁路上行(连云港方向)为重车方向,主要 大宗货物为煤炭、石油、钢铁、化肥、集装箱,其中 煤炭占40%左右,集装箱占15%左右。

  16. 运量发展前景

  17. 交汇铁路及重要枢纽 京沪铁路(津浦铁路):徐州 京九铁路:商丘 京广铁路:郑州 焦枝铁路:洛阳   南同蒲铁路:潼关   西康铁路:西安 宝成铁路:宝鸡 沿途省份和主要城市 江苏:连云港、徐州 安徽:淮北 河南:商丘、开封、郑州、 洛阳、三门峡 陕西:渭南、西安、咸阳、 宝鸡 甘肃:天水、定西、兰州 陇海铁路

  18. 商丘 商丘地理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310 和105国道均在商丘交汇,形成了起东连西,起南贯北的黄 金交通枢钮。郑商高速公路从商丘穿越而过,围绕商丘古城 的九条公路干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1915年陇海铁 路修竣,穿越商丘境内124公里。1996年9月1日,北京至香 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在商丘站与陇海铁路交 汇,使商丘成为中原地区一个新的特大型交通枢纽。京九铁 路在商丘境内长58.72公里,4个火车站,原京广、京沪铁路 下行部分列车,改经陇海直入华东,分流京广、京沪两大干 线运量和晋、豫两省煤炭外运,对促进商丘经济发展起到巨 大作用。

  19. 潼关 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 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居西安、太原、洛阳三大 城市经济辐射圈的中心。陇海、同蒲铁路交汇于城西,310 国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风陵渡黄河公路 大桥、黄河铁路大桥使黄河天堑变通途。程控电话城乡均已 开通。移动通讯与世界联网。 潼关站是西安、郑州与太原三个铁路局的交接口,潼关站 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20. 徐州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 四省部分地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东襟黄海,西接中 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五省通衢”之称。徐州位于南 北方交界处,因此又有“北国之锁钥,南国之门户”之誉。 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是沟通华东诸省与全国各 地物资交流和连云港出口物资运输的路网性枢纽之一。京杭 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靠微山湖。公路四通八 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 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21. 在中国的中原地区,有一个线 路纵横交错、大小车站相连、庞 大而又复杂的铁路枢纽,这就是 有名的郑州枢纽。它是京广、陇 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会点,是沟 通南北,连贯东西的交通要冲, 居于全国路网中心的重要位置 上,素有铁路心脏之称。郑州是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最具发展 现代物流业潜力的城市之一。 郑州

  22. 郑州 布局上特点:就是集中设置三个大站 • 大型编组站(郑州北站),统一办理两大干线的列车编组和通过作业; • 客运站(郑州站)担当各线的旅客输送业务; • 货运站(郑州东站),担负以零担为主的货运业务。 全枢纽由18个车站、分界点和相应的进站线路,以及众多的联络线组成,线路总延长近700公里。 郑州枢纽的客货运量和列车编解的作业量都很大,并以中转为 主。编组站改编作业的有调车作业数量则居全路第一位。 郑州枢纽内还有一座大型货运站,这就是郑州东站,负责办理 整车货物到发、零担货物到发、中转及货车洗刷消毒等业务, 而以办理零担货物中转为主,零担货物中转量居全国铁路第一 位。

  23. 西安 西安铁路枢纽主要位置:它东起陇海铁路的渭南车站,西至茂陵车站,东西长约92公里;南起西康铁路的长安车站和西南铁路的良田车站,北至西延、侯西铁路的钟家村车站和咸铜铁路的八里店车站,南北宽约90公里。枢纽地处横穿我国大陆东西向的“陆桥通道”,与纵贯我国西部南北向的“包柳通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宁西通道”的交会处,为全国铁路旅客快速运输网络中的6大客运中心之一,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和客、货集散地及中转中心。

  24. 为缓解西安枢纽运能紧张状况,2005年7月至10月,西安为缓解西安枢纽运能紧张状况,2005年7月至10月,西安 铁路局对新丰镇、零口车站进行了扩能改造。共铺设股道15 条,铺设线路30公里,插入道岔117组,完成新增微机连锁、 换装软件并开通使用。70天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要6个月才能 完成的工作量,创造了既有线建设施工的“零口速度”。 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05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 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集装箱中心站。中心站主箱场采用装卸作 业区横列布置形式,在装卸场外侧增加物流(掏装箱、仓储) 等功能区。为便于主箱场作业及特殊箱的管理要求,将根据海 关的作业性质,国际箱监管区单独设置。西安集装箱中心站远 景总规模将达到2800万吨。目前,分散于各站的集装箱规模不 能与之相比。 

  25. 宝鸡的地理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陇海、宝成宝中铁 路交汇于此,是中原通往西南、 西北的交通枢纽。加上亚欧大 陆桥的全线开通,使宝鸡东西 贯通,南北纵深与各大铁路网 相连,腹地广阔,出口顺畅, 公路则四通八达,现已形成东 连西安、西达兰州、北至银川、 南接成都的四条干线。 宝鸡

  26. 宝鸡地处陕、甘、宁、 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 四个对称省会城市西安、 兰州、成都、银川的中 心位置 ,是中国境内欧 亚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 字枢纽,陇海、宝成、 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起 着承接东西联结南北的 作用。 宝鸡

  27. 目录(二) • 兰新铁路简介 • 兰新铁路修建历史 • 兰新铁路存在的意义 • 兰新铁路经过的部分城市、交汇的铁路干线、口岸介绍 • 兰新铁路重点工程

  28. 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西跨黄河,越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沿祁连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出嘉峪关,经玉门、疏勒河,沿马鬃山南麓西进,跨红柳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沿天山南麓,经哈密、鄯善及吐鲁番盆地北缘,在达坂城穿过天山至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的铁路干线。

  29. 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所经过 “百里风区”、 “三十里口”, 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 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 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正线铺轨1889公里。 距兰州西站35公里的河口黄河大桥,是中国自己设 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黄河大桥;乌鞘岭地区桥梁隧道 比较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还有通 过大风区的路基工程等,都是修建兰新线的关键工 程。

  30. 兰新铁路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条交通干线,1952年10月动工,1965年12月正式交付运营。1990年12月,兰新铁路延伸到阿拉山口,与前苏联土西铁路对接,实现了举世瞩目的亚欧第二大陆桥全线贯通。 兰新铁路 目录(二)

  31. 兰新铁路建设历史 • 1962年底兰新铁路铺轨到乌鲁木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 • 1990年9月12日,我国兰新铁路西段与苏联土西铁路在中苏边境的新疆阿拉山口站和苏联德鲁日巴站之间胜利接轨,举世瞩目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宣告全线贯通。 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 • 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兰新铁路复线东起甘肃武威南站,途经河西走廊,横跨千里戈壁,穿过天山山脉,西至乌鲁木齐西站。

  32. 兰新铁路建设历史 • 兰新铁路兰州西站至武威南站增建二线铁路的建设项目于2003年3月30日开工建设,全长222.91公里,总投资约78亿元。 • 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20.05公里的乌鞘岭特长隧道2006.8.23日上午实现双线开通,兰新铁路兰武段(兰州西至武威南)新增二线铁路全面建成,欧亚大陆桥通道上的“瓶颈”制约被消除,连云港至乌鲁木齐3651公里间全部实现双线通车。 • 2007年7月26日,在欢呼声中,由中国铁建二十一局一公司机械化分公司负责顶进施工的兰新铁路平改立工程首座跨越三股道7000吨公铁立交箱涵顶进成功。

  33. 兰新铁路的存在意义 兰新铁路通车以後,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为新疆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兰新铁路对开发甘肃省西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线路所经过的河西走廊,包括张掖、武威、酒泉和玉门等广大地区,资源丰富,过去由于不通铁路,经济萧条。兰新线通车後,这些地区的矿藏开发及工、农、牧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兰新线通至酒泉後,又修了镜铁山支线,建起了酒泉钢铁厂,现已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钢铁基地。还修了清绿支线通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玉门油田原用汽车运输,以运定产,规模很小。兰新线建成後,修建了玉门支线,油田得到了迅速发展。

  34. 目录(二) 兰新铁路的存在意义 • 兰新铁路东连陇海铁路,在兰州与包兰线交汇,在河口南与兰青线连接,在武威接干武线,在吐鲁番接南疆线。该线对开发西北地区的物产资源,发展经济,加强民族团结,以及巩固国防,都有重要作用。 • 现在,兰新铁路年旅客发送量达到900多万人次、货物运量280多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大动脉。

  35. 兰新铁路经过的部分城市和交汇的铁路 兰新铁路: 兰州 - 武威南 - 武威 - 金昌 - 张掖 - 清水 - 酒泉 - 嘉峪关 - 低窝铺 - 疏勒河 - 敦煌 - 哈密 - 柳树泉 - 鄯善 - 吐鲁番 - 乌鲁木齐 与其它铁路的连接 • 兰州站:陇海铁路、包兰铁路、兰青铁路 • 武威站:武中铁路 • 嘉峪关站: 嘉镜铁路、敦煌铁路 • 吐鲁番站: 南疆铁路 • 乌鲁木齐站: 北疆铁路

  36. 兰新铁路经过的城市和交汇的铁路

  37.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 内,地处东经83°36′,北纬45°12′,距博乐市73公里, 距乌鲁木齐460公里。对面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口岸名 称德鲁日巴,距中方口岸12.3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 拉木图580公里。 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阿拉山口对外开放,为铁路、 公路双重口岸。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同意该口岸向第三 国开放,具有国际联运地位。 阿拉山口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 的重要铁路口岸。1991年7月,口岸办理临时过货营运。 1992年6月21日,开通阿拉木图到乌鲁木齐国际旅客列车 联运,同年12月1日,正式开通国际联运。继铁路口岸开放 后,1993年10月公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38.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口岸已建成各种设施156座,包括火车 站站房4800平方米,有3个封闭式换装库在内的5个 换装区、宽轨10股、准轨16股、换装线路10条和货 场、列车机务段。年过货能力达到1000多万吨、旅 客10万人次。 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区域达155平方公里,口岸城市 规划区域为15平方公里。到目前,全管区固定资产 投资已达6亿多元,口岸基础设施可覆盖全口岸区 ,一座新兴口岸商贸城市已初具规模。

  39. 阿拉山口口岸 从1994年的过货量47万吨到2002年的580万吨;从1996 年以来,过货量连续7年居全国第二,这组数据足以体现它的 潜能。     阿拉山口口岸2003年进出口货物总量超过了580万吨,过货 量占全疆过货量的90%。2004年以来,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 货运增长迅猛,据阿拉山口海关统计,截止2004年9月18日,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500万吨,达504.5万吨,比 去年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进口货运量为 457.3万吨,同比增长34%,出口货运量为47.2万吨, 同比增长 63%。在前几个月的重点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钢材、原油 、成品油、大豆、汽车产品和铁矿砂的进口增幅都远远超过平 均水平。

  40. 阿拉山口口岸 阿拉山口是亚欧第二大陆桥进出中国的门户。 口岸自开放以来,对加强新疆对外的经贸往来,对 中国沿线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东部 日本、韩国及西部沿线国家缩短运输距离、扩大经 济贸易、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02年, 阿拉山口(铁路、公路)出入境人员8.1万人次,出 入境交通工具0.99万辆(列)次,进出口货物585 万吨。自1995年以来,阿拉山口口岸已连续8年居 全国五大陆运铁路口岸的第二位。

  41. 兰新铁路复线 兰新铁路物价段电气化该找提速工程 乌鞘岭隧道通车

  42. 兰新铁路重点工程 • 兰新铁路实现双线运输 • 我国最长铁路隧道双线开通 欧亚大陆桥最后“瓶颈”攻克 • 跨兰新铁路首座7000T立交箱涵顶进成功

  43. 兰新铁路实现双线运输 自2003年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段增建二线项目完成后, 兰新铁路兰武段承担了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近90%的旅客运 输和45%的货物运输,同时也成为欧亚大陆桥中唯一的一段 单线铁路。作为欧亚大陆桥中唯一的一段单线铁路,该段由 于修建时间早,运量趋于饱和,成为制约兰新铁路运输的 “瓶颈”。兰武单线铁路已不能适应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 兰武段既有线路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长281.54 公里。在日均开行客车13对和行包1对的图定条件下,铁路 满足率仅为30%。

  44. 兰新铁路实现双线运输 • 兰新铁路兰武段线路连续为300米半径曲线,最大坡度达20‰,特快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仅为60公里/小时,成为兰新线列车提速的控制地段。 • 兰新铁路兰武段二线开通运营后,车站数由原来的40个减至19个,旅客列车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60公里/小时,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254分钟缩短为153分钟,列车牵引质量从上行2300吨、下行1800吨提高至4000吨。

  45. 兰新铁路实现双线运输 • 随着兰武二线的开通运营,兰新铁路将成为一条双线一级铁路, “兰武二线采用了全封闭、全立交的建设方案,全线仅人畜立交就增加150处,方便当地群众的通行,有效确保沿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全线架设大中桥梁151座,凿通隧道12座,正线铺轨1622公里,站线铺轨131公里。它的建成使兰新铁路的运输能力从1992年的1200万吨,增长到3000万吨,远期可达5000万吨以上。

  46. 兰新铁路实现双线运输 工程

  47. 我国最长铁路隧道双线开通 • 乌鞘岭特长隧道位于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站和龙沟站之间,是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控制工期的工程。 • 本工程范围为打柴沟(不含)站外DK160+800至龙沟(不含)站外DK184+800间的路基、桥涵及隧道工程,全长23.605正线公里。其中乌鞘岭特长隧道长20050米,为两座单线隧道,线间距40米。隧道进口位于天祝县打柴沟镇赵家庄附近,地形开阔;出口位于古浪县龙沟乡的砂沟台,地形较狭窄。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1100米。

  48. 我国最长铁路隧道双线开通 欧亚大陆桥最后“瓶颈”攻克 • 乌鞘岭特长隧道通过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多变,断裂构造发育,处于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的高地震烈度区。 • 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20.05公里的乌鞘岭特长隧道2006年8月23日上午实现双线开通,兰新铁路兰武段(兰州西至武威南)新增二线铁路全面建成,欧亚大陆桥通道上的“瓶颈”制约被消除,连云港至乌鲁木齐3651公里间全部实现双线通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