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929 Vues
土 木 工 程 材 料.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总学时 32. 绪 论 1 学时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3 学时 气硬性胶凝材料 4 学时 水泥 6 学时 水泥砼 10 学时 建筑砂浆 2 学时 墙体材料 2 学时 建筑钢材 2 学时 防水材料 2 学时.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概况,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及学习要求,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 分类:.
E N D
土 木 工 程 材 料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总学时32 • 绪 论 1学时 •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3学时 • 气硬性胶凝材料 4学时 • 水泥 6学时 • 水泥砼 10学时 • 建筑砂浆 2学时 • 墙体材料 2学时 • 建筑钢材 2学时 • 防水材料 2学时
绪论 • 目的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概况,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及学习要求,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 •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 分类: •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为了研究、使用和叙述的方便,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常用的分类法: 1、按材料来源分类 2、按材料功能分类 3、按材料组成分类: 1、按材料来源分类: • 按使用部位分类,有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
二、土木工程材料的地位 • 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 • 土木工程材料在建设工程中用量大,经济性强,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一般建筑中材料费约占总造价的50%—60%。 • 土木工程材料的品种、质量及规格还直接影响着工程坚固、耐久和适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三、发展概况与趋势 古代人类最初是“穴居巢处”。 火的利用使人类学会了烧制砖、瓦、陶瓷与石灰。 铁器时代以后有了简单的工具,工程材料(木材、砖、石等)才由天然材料进入人工生产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停滞不前,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也极为缓慢,长期限于砖、石、木材作为结构材料。 西安半坡村房屋复原图
发展方向: 资本主义的兴起,城市的出现于扩大,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建造大规模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建筑设施,在18~19世纪相继出现了钢材、水泥、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并成为了主要的结构材料。使建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工业的发展使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耐热、耐腐蚀、抗渗透以及防辐射材料应运而生。 1、原材料方面:利用再生资源及工农业废料; 2、生产工艺方面:技术改造,低碳环保; 3、性能方面:轻质、高强、耐久、多功能; 4、产品型式方面:预制化、构件化、单元化。
53mm 115mm 240mm 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技术标准的内容: 包括产品规格、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 GB —国家标准 JC —建材标准 JGJ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 …部门标准 DB —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ASTM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 BS —英国国家标准 DIN —德国工业标准 JIS —日本工业标准 ISO —国际标准 分:强制性、推荐性 如:GB;GB/T
水泥标号 标准构成—①标准代号 ②标准顺序号 ③发布年代号 ④标准名称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 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 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 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 为石木结构,
始建于1889年的埃菲 尔铁塔高320米,分为三 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 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 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 建有平台。 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 吨,12000个金属部件, 250万只铆钉而相连起。
帝国大厦(又名“帝国之州大厦”)建造年代:始建于1930年3月高度:381米(不含天线,天线高67米,共计448米)地理位置: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位于第五大道和第34街交界处。
悉尼歌剧院1959年3月破土动工,历时14年,耗资1亿多澳悉尼歌剧院1959年3月破土动工,历时14年,耗资1亿多澳 元。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 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 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 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6米。钢结构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6米。钢结构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采用在整个建筑内外层包裹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ETFE膜还具备有自行愈合的能力。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有160层,总高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20米,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 哈利法塔也为建筑科技掀开新的一页。为巩固建筑物结构,期间曾动用了超过31万立方米的高强混凝土及6.2万吨的高强钢筋,而且也是史无前例地把混凝土垂直泵上逾460米的地方,打破台北101大厦建造时的448米纪录。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学习目的:属于专业基础课。 配合专业课,为专业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的基础 知识; 为今后从事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专业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习方法: 1、抓重点; ——重点章节:水泥、混凝土、钢材 2、对比法; 3、联系实际。 材料的组成、结构 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应用
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章目的: (1)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并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构造与材料 基本性质的关系。 材料性质取决于 材料组成 材料结构 试验条件 (2)理解各种性质的基本概念。 (3)掌握各种性质的表示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实用意义。
第1节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1.1 材料的组成 1、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指构成材料的基本元素与化合物。 表示: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以主要元素的含量来表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则以各种氧化物含量表示。 2、矿物组成 矿物:指的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具有 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组织结构。 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如天然石材,无机 胶凝材料等。
3、相组成 相组成:指材料中结构相近、性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可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 土木工程材料多为多相固体材料。 例如:混凝土为集料颗粒(集料相)分散在水泥浆体(基相) 中所组成的两项复合材料。 1.2 材料的结构和构造 (一)宏观结构 是指材料宏观存在的状态,即用肉眼或放大镜就可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 10-3m级以上。
分类 (1)按孔隙分类: 致密 多孔 微孔 实例: 钢铁 加气混凝土 粘土砖 (2)按组织构造: 纤维 层状 散粒 堆聚 实例: 玻璃纤维 胶合板 混凝土集料 砂浆 (二)细观结构 是指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范围为10-3~ 10-6m。针对某种具体材料来进行分类研究。 混凝土可分为:基相、集料相和界面相
(三)微观结构 是指材料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决定材料的物理性质。 其尺寸范围为10-10~10-6m。 (1) 晶体 结构特征: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金刚石晶体结构 四面体 共价键 石墨晶体结构 层与层.分子键 层间共价键 晶体特征:各向异性、最小内能.
(2) 玻璃体(无定形体和非晶体) 结构特征:质点排列 近程有序.远程无序(非周期性) 共价键或离子键 材料特性:各向同性、热力学不稳定. 实例:高炉矿渣 慢冷 晶体 化学活性低 快冷 玻璃体 化学活性高 (3) 胶体 结构特征:极微小的胶粒分散在介质中 溶胶结构和凝胶结构 实例:石油沥青 材料特性:较强的粘结力、强度较低、变形较大
树干的切面 马尾松的显微构造 (四)材料构造 指具有特定性质的材料结构单元间的相互组合搭配情况,强调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组合关系。 实例:木材的构造---木纤维管胞 节能墙板
第 2 节 材料的物理性质 2.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不包含孔隙或空隙)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比重。 材料的实际密度ρ为: ρ= m/V (g/cm3)…………..(a) 式中: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李氏瓶测定体积 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组成及微观结构。
2、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容重。2、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容重。 材料的表现密度ρ0为: ρ0= m / V0 (g/cm3或kg/m3)………………..(b) 式中: m—材料的质量(g或kg);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 当材料所含的水分不同时,其所测定的材料表观密度也有差异,通常指的是在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材料的表观密度取决于密度、构造及含水程度。 干容重 湿容重 饱水容重
3、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松散容重。3、堆积密度: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松散容重。 材料的堆积密度ρ0'为: ρ0'= m / V0' (㎏/m3)………..(c) 式中: m—材料的质量(kg); V0’—材料的堆积体积,包括颗粒体积和颗粒之间 空隙的体积(m3)。 取决于材料颗粒的表观密度、堆积的疏密程度。
……….(d) 或 ……….(e) 2.2 密实度与孔隙率 1、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材料的密实度D为: V0—表观体积,表面封蜡测V0 2、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材料的孔隙率P为: V0′—堆积体积,容量筒测V0′ 密实度和孔隙率两者之和为1,两者均反映了材料的密实程度。土木工程材料的许多性质都与材料的致密程度有关,这些性质除取决于孔隙率的大小外,还与孔隙特征(形状、大小)有关。
开口孔隙率 闭口孔隙率
……….(f) ……….(g) 2.3 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1、填充率:散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下,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2、空隙率:指散粒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占其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可用来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
表观密度 密 度 堆积密度 孔隙率 空隙率 例1-1 已知某卵石的质量为10.6g,体积为4.06cm3,用李氏瓶法,排除的水的体积为4ml,现总共有这样的卵石3360kg,堆成体积为2m3,求石子的孔隙率和空隙率。
例1-2 某材料干燥试样重450g,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排出水的体积为190 cm3;取出后用湿布抹干再浸入水中,排出水的体积为230 cm3;试样磨细后烘干再浸入水中,排出水的体积为170 cm3。求该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ρ0 ,开口孔隙率PK ,闭口孔隙率PB。 V实=170 cm3 V实+ V闭=190 cm3 V实+ V开+ V闭=230 cm3 P K = V开/ V0 PB = V闭/ V0
孔隙、孔隙率与孔隙(形态)特征 1.一般来说,(单个)孔隙尺寸增大, 材料强度降低,导热系数增大; 2.孔隙率增大 (1)材料表观密度减小; (2)强度降低;导热系数减小; (3)吸水率增大; (4)透气、透水性变大。 (5)抗冻性是否降低,要视孔隙大小和形态特征而定 粗孔与细孔 ——毛细孔使材料吸水率增大、耐久性 降低。一般来说粗孔不易吸满水, 微细孔隙吸水率非常大。 3.孔隙(形态)特征 开孔与闭孔 ——开孔相对闭孔对材料强度、保温性、耐久性 更不利;或增加闭口孔隙,可提高材料保温 性、耐久性。
2.4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其是否能被水润湿,分为: 能被水润湿—亲水性,润湿边角θ≤900 不能被水润湿—憎水性,润湿边角θ>900 材料分子的极性决定亲水、憎水性。 亲水性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防水性。
2.5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含水率:材料所含水分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 其中 W——材料的含水率,100%; m1——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质量,g; m0——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2、吸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质量吸水率:材料饱水状态,所吸水分质量占干质量的百分率。 体积吸水率:材料饱水状态,所吸收水分体积占干体积的百分率。 (等于开口孔隙率) 二者关系 例:某材料饱水容重0饱=1900㎏/m3,体积吸水率Wv=46%, 求其干容重0 解:
3、吸湿性 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 例如:木材的吸湿性 吸(含)水率增大,对材料的许多性质有不良影响: ——如容重增加、体积膨胀、导热(系数)性增大,强度及抗冻性下降等。
密度 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 开口孔隙率 闭口孔隙率 例1-3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2487g,浸水饱和后质量为2984g。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2.6 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 广义耐水性:力学性质、光学性质、装饰性等; 狭义耐水性:力学性质及结构性质; 指标:软化系数 fb-----材料饱水状态抗压强度,MPa fg-----材料干燥状态抗压强度,MPa 注意:随含水量增加,减弱其内部结合力,导致强度下降。 KR>0.85,称为耐水材料
2.7 材料的抗渗性 抗渗性: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1)渗透系数 透水量: 渗透系数: Ks的意义:抗渗系数越小,表明抗渗性能越好。 (2)抗渗等级 指石料、砼或砂浆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 如:最大承水压力为0.2MPa,表示为P2,有P2、P4、P6 、P8……
3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1).导热性 材料两侧存在温差时,热量由一侧传至另一侧的性质 材料组成与结构 取决于 指标—导热系数 材料的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特征 材料的含水状态 愈小,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愈好,或绝热性能愈好。 工程界将 0.23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或节能材料 最好的绝热材料为静止(态)空气,其=0.023W/(m•k); 房建中采用的空心砖(砌块)、加气砼砌块中 含有较多的静态空气,是良好的节能材料。
(2).热容量 材料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指标—比热容 比热容大的材料,热容大,有利于建筑物内部温度稳定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宜选用—比热容大、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材料随温度变化时其尺寸变化的性质 (3).热胀冷缩 指标—线膨胀系数 用于计算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变形或产生的温度应力 (4).保温隔热 保温—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 隔热—防止室外热量的进入
第 3 节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3.1 材料的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 固体材料的强度多取决于结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以共价健或离子健结合的晶体,其结合力比较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值也较高。而以分子键结合的晶体,其结合力较弱,弹性模量值也较低。 实际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1)抗压、抗拉、抗剪强度 单点加荷 (2)抗弯强度(抗折强度) 三分点加荷 比强度 —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是衡量材料轻质、 高强的指标。